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思忠

(清初武將)

鎖定
李思忠(?~1657),字葵陽,鐵嶺(今屬遼寧)人,漢軍正黃旗,明朝後期名將李成梁族孫,明朝太原同知李如梴之子,清初名將。
後金天命三年(1618)攻克撫順時歸附,在征伐明朝的過程履立戰功,跟隨豫親王多鐸徵李自成,徇陝西,破潼關,下江南,克揚州,撫定江北州縣。官至陝西提督,累進一等男兼一雲騎尉
順治十一年(1654),致仕。順治十四年(1657)七月,卒。
葵陽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出生地
鐵嶺
逝世日期
1657年
主要成就
征伐明朝、李自成,隨豫親王多鐸徇陝西,破潼關,下江南,克揚州
本    名
李思忠
旗    籍
漢軍正黃旗
官    職
陝西提督
爵    位
一等男兼一雲騎尉

李思忠人物生平

歸附後金
父李如梴曾任明朝太原同知,罷官後歸居撫順後金天命三年(1618),努爾哈赤撫順,得李思忠,李如梴徙還鐵嶺。次年,師下鐵嶺,李如梴與弟李如梓及子李一忠、李存忠殉國。
天命六年(1621),定遼陽,敕李思忠收其族人,俾復故業,即授牛錄額真,予世職備禦。尋以獲諜,進遊擊
天聰三年(1629),皇太極親率大軍伐明,取永平府等四城。師還,貝勒阿敏護諸將分守,察哈喇以蒙古兵守遵化,李思忠及甲喇額真英固勒岱等為之佐。既而明將謝尚忠等來攻,李思忠與戰,敵三進三卻。
大安口、三屯營等十一城既降復叛,明監軍道張春合步騎犯灤州,阿敏怯不赴援,灤州失守,士卒奔潰。阿敏大驚,並檄遵化守將棄城東歸。時郭尚忠攻遵化正急,發火箭焚我軍火器,我軍方恇擾,李思忠戒無輕動,徐結陣出城,挾降吏四人以俱,親自殿後,出塞無一亡失。師還,上譴阿敏等,以李思忠力戰,偏禆非能主其事,貸勿罪。
天聰五年(1631),從固山額真楞格里等伐明,攻南海島,未至,遇明兵茨榆坨,俘十一人,得舟五。明兵爭舟,李思忠與戰,炮傷額,勿卻,卒敗明兵,進二等參將
天聰九年(1635),察漢官所領城堡户口盈耗,李思忠轄沙河堡郎寨,增丁百十有三,上嘉賞,賜狐裘一襲,進三等梅勒章京。尋命駐蓋州
清崇德二年(1637),命修遼陽諸城,李思忠疏言:“蓋州處邊,士卒任防守,餘丁僅足以耕。今棄農就役,工窳而農亦廢。請俟諸城工竟,庀役造磚從事。”上允其請。崇德七年(1642),漢軍旗制定,隸正黃旗
順治元年(1644),從豫親王多鐸徵李自成,徇陝西,破潼關,下江南,克揚州,撫定江北州縣凡十。
順治三年(1646)二月,命以梅勒額真,戍西安。三月,擢陝西提督。恩詔,累進一等男兼一雲騎尉
順治十一年(1654),致仕。順治十四年(1657)七月,卒。 [1-2] 

李思忠家族成員

父:李如梴,曾任明朝太原同知,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鐵嶺陷落,殉國。
次子:李蔭祖,官至湖廣總督,加太子太保。《清史稿》有傳。
第三子:李顯祖,襲爵,順治帝賜名塞白理,官至浙江提督。《清史稿》有傳。
第一女:李氏,廣東廉州總兵官佟國璽嫡妻,其女為康熙帝庶妃佟佳氏 [4] 
孫:李鈵,李蔭祖之子,官至山東巡撫安徽巡撫。《清史稿》有傳。 [1-2] 

李思忠爵位世系

第一代:李思忠。
第二代:李顯祖,李思忠子。順治十一年(1654)三月襲。
第三代:李鋑,李顯祖子。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襲。
第四代:李鑄,李鋑弟。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襲。坐事革。
第五代:李景唐,李思忠三世孫。雍正八年(1730)五月,降襲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今漢文改為三等男。坐事革。
第六代:李景虞,李景唐弟。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襲。
第七代:李周德,李景虞堂叔。乾隆十年(1745)九月襲。
第八代:九容,李周德子。乾隆十七年(1752)十二月襲。
第九代:台補,九容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十二月襲。以病罷爵。
第十代:那達納,台補從侄。乾隆四十九年(1784)十二月襲。
第十一代:承啓,那達納子。
第十二代:富達那,承啓族叔。
第十三代:皂保,富達那子。
第十四代:穆通阿,皂保族叔。
第十五代:恩啓,穆通阿子。
第十六代:恆昌,恩啓子。
第十七代:李志福,恆昌弟。 [3] 

李思忠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十八》 [1] 
欽定八旗通志·人物誌七十四》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