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志國

(利津縣第一中學教師)

鎖定
李志國,男,中國國籍,中學高級教師,東營市教學能手,利津縣優秀班主任、骨幹教師。1988年畢業於聊城大學數學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任利津一中數學教研組組長、數學學科帶頭人。
中文名
李志國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聊城大學
職    稱
中學高級教師

李志國獲得榮譽

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於律己,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辛勤耕耘,默默收穫。2001至2004年,年度考核均為優秀等級;2003年受到利津縣縣委、縣政府嘉獎;1996年、2001年、2002年全國高考均獲東營市第二名;1999年在東營市首屆精品課展示活動中,獲得二等獎; 2004年指導學生蓋濛濛在全省數學競賽中獲二等獎,本人被授予“優秀指導教師;2004年所帶的數學教研組被評為“利津一中先進教研組”。
論文《淺談在三角函數複習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全國中小學論文評選中獲二等獎,《試論數學中的智力開發》在東營市優秀論文評選中獲一等獎。2005年主編數學資料《高中同步測控優化設計》的模塊五,該資料配新課標人教版,已由南方出版社發行。

李志國人物經歷

中南大學材料學院的本科生
爭做傳説哥、不學懶惰妹,不怕苦不怕累,自己賺點生活費……”“讀大學,利用好哪些途徑最‘賺’”“有沒有既省大學開支,又掙‘能力財富’的途徑”——還沒開學,校園論壇裏的新生們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新“經濟生活”,記者在採訪調查中發現,“免費”讀大學還真不是天上掉餡餅的傳説,那些校園“福利”也一直存在,只等你發現。 大二學子年收入3萬元
“總説自己沒錢的人會真的沒錢,在我看來,其實掙錢很簡單。”敢説出這句話的不是富豪,而是一名大二的學生。他叫李志國,中南大學材料學院的一名普通本科生,但卻有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夢想和實踐。在多數大學生都拿着父母辛辛苦苦掙的錢交學費、生活費的時候,沒有任何資歷和背景的他在學習之餘實現了每年30000餘元的純收入,還帶領着自己每年純賺50000餘元的創業小團隊不斷開拓市場。
大一時李志國便做到了經濟獨立,在瞭解到學校關於創業的諸多優惠政策之後,他組建了自己的事業團隊,併成功拿下了兩個創業項目。他又率領自己的團隊成立了長沙君悦大學生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獲得了中南大學“昇華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一等獎和湖南省“挑戰杯”課外學術作品大賽銀獎,並得到了學校的政策鼓勵,開始有計劃的商業化運作。
校內就職實現“帶薪”上學
“大學這兩年,每個月三百多塊的生活費我都自己解決了,現 在大三的學費也存夠了。”長沙理工大學大二學生李煜(化名)成功實現了入大學前的夢想:“帶薪”上學,且不耽誤前途。
大一暑假,小李決定開始“就業”,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勤上校園網站,小李獲得了兩份工作:學校宿舍樓值班、給老師辦公室澆花。通過校園勤工助學中心,小李還獲得兩份家教。幾份工打下來,生活無憂了。忙於“賺錢”,但不能荒廢學業和忽視能力鍛鍊。“院裏班上學生幹部換屆選舉,會通過飛信、QQ羣或者消息欄發佈消息,我會很重視。”為改變上大學前內向的性格狀態,小李嘗試了多個崗位的競選。“當初競選勤工助學崗位時,我心裏其實不怎麼自信,但在台上我會特意扯開嗓門説話,不讓別人看出我緊張的心理。”小李説,在這些崗位上他得到了很多鍛鍊,最重要的是結識了一羣自立自強的“鐵哥們”。
沒有了大的經濟困擾,小李便將重心傾向了學習和能力方面,“我最喜歡到校園網或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專業網站上瀏覽賽事消息,有時候也看看政府相關部門是否組織了賽事,多參賽,對自己專業能力和團隊組織能力都是最好的鍛鍊。”兩年來,他獲得的獎項共計二十餘項。這些獎勵帶給他的不僅是獎金,更有機會和自信。
本人 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