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心梅

(清末秀才)

鎖定
李心梅(1874—1951),字藏修,喬樓鄉李新廟人。清末秀才,中國同盟會會員。曾任孟津縣和閿鄉縣(今靈寶縣)契税局局長。 [1] 
中文名
李心梅
籍    貫
喬樓鄉李新廟
出生日期
1874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目錄

李心梅人物經歷

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1909年,杜潛受同盟會河南支部的選派,從日本回國,在開封中州公學秘密集會,決定在公學內建立同盟會河南總分會。當時在中州公學任教的李心梅,加入了同盟會。之後,他帶領豫東籍學生趁年假回豫東各縣,聯絡仁義會、紅槍會等組織,吸收會員,建立分會,使同盟會勢力發展到豫東各地。
1911年4月,李心梅到廣州,參加了廣州起義。他所在的120人先遣隊,由黃興率領,勇攻兩廣總督和督練公所等處。在與清軍展開的巷戰中,背部受重傷。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李心梅奔走大河南北,為共策舉事不遺餘力。他常與張鈁、劉積學等人接觸,也曾聆受孫中山、于右任的教誨,孫中山贈給他一枚鑄有自己名字的金戒指,于右任也送過他一幅楹聯:“心為一身主,梅佔百花魁。”
1923年,李心梅任安陽縣長。到任數月,因厭倦官場辭職返汴。後為開封馬道街國貨商場經理,管理該商場房屋租賃、徵收税金等事宜。他不徇私情,廉潔奉公。有一商人賃房,饋送厚禮,李心梅當面申斥,商人被逐出門。
1937年,李心梅被選為河南省參議員。1938至1942年,任孟津縣和閿鄉縣(今靈寶縣)契税局局長。因對官場舞弊之風深惡痛絕,便效法陶潛,辭職隱居開封寓所。但他對時事仍非常關心。1947年他曾在一次開封同鄉會上慷慨陳詞:“孫總理奮鬥一生,所取得的業績為國民黨的叛逆糟踐殆盡。如今內戰連綿,國民背鄉離井,苦不堪言,實在讓人心痛啊!”1951年,李心梅病逝於開封。 [1] 
參考資料
  • 1.    張履新,寧陵縣誌編纂委員會;寧陵縣誌/第二十七篇 人物;中州古藉出版社;1992年12月;第450-4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