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徵五

鎖定
李徵五(1875年—1933年),名厚禧,字徵五,浙江鎮海小港(今寧波市北侖區)人,清末榮祿大夫李梅塘五子。 [1]  被後世人稱為“上海灘最早的大亨”。他早年負責李氏坤房投資的上海絹絲公司。李徵五曾與孫中山、黃興、陳其美交往密切,辛亥革命前即參加同盟會,捐百萬私財組成光復軍,支持辛亥光復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辛亥光復後,功成身退,1923年接辦《上海商報》,任總經理。晚年創辦長城唱片公司,對四明醫院、四明公所屢有貢獻。 [2]  1933年病逝。 [1] 
徵五
所處時代
清末民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浙江鎮海小港(今寧波市北侖區)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33年
本    名
李厚禧

目錄

李徵五人物生平

李徵五(1875年—1933年),名厚禧,字徵五,以字行,北侖小港(今戚家山)人。寧波小港李家,當時為江南望族。
李徵五的祖父李也亭於咸豐年間前往上海發展,不久即擁有十條沙船和三家錢莊。1868年,李也亭去世,獨子李梅堂體弱多病,不喜經商,李也亭生前選侄子李聽濤繼任其沙船業。當時上海人口不多,地價便宜,李家遂將西摩路北端的大片土地買進,由於上海日漸開放,市場繁榮,李家土地、房屋所處地理位置優越,以豪富聞名。
李徵五為李梅堂第五子,至親與朋友輩皆直呼為李老五。李徵五幼時住在北侖小港,也曾往來上海、寧波。李徵五少懷大志,富含革命思想,“伉爽負大略,一市皆為驚異”。又性善,“對人無論長幼、貧富、少長、久暫、親疏、遠近,一視同仁,皆出以誠信”,大家都樂於同他親近。
1904年,捐道員銜,分發湖北,深得湖廣總督張之洞賞識,後成為清朝軍機大臣王文韶的女婿。1909年,為聯絡華僑集款支持革命,李徵五赴南洋欲辦華商銀行。後加入中國同盟會,並在上海附近開設了一家木柴公司,作為革命黨秘密聯絡點。武昌起義爆發後,其與陳其美等積極籌劃上海起義,募兵組織滬軍光復軍,任少將統領,參加光復上海之役。上海光復後,曾任市政廳長。李徵五熱心公益,關心家鄉慈善事業。1893年寧波鬧大饑荒,李徵五遵父命籌辦糧賑萬擔救濟災民。1899年2月,李徵五遵從母親張太夫人之命,在上海發動同鄉籌銀4萬兩,幫助400多名被拐往南洋的甬(寧波)紹(紹興)人返國。
李徵五結交豪傑相當慷慨,只要覺得對方重情重義是條漢子,無論貧賤富貴均熱忱相待,有“小孟嘗”之號,後經人介紹進人青幫,列“大”字輩。看在袁世凱的面子,青幫也給袁克文一個“大”字輩身份。李徵五有錢有勢,還被人冠了個“大亨”的名號。
李徵五還曾在寧波創辦益智學堂。武昌起義後,各省羣起響應。但張勳卻負固金陵(今南京),上海方面決定添練新軍以備調遣。李徵五遂捐出私財百萬,招募新兵5000人,每人給予安家費,配備武器彈藥,組成光復軍。孫中山大為感動,與其建立深厚情誼。1922年孫中山到上海時,曾至陝西北路的李徵五家登門拜訪。
李徵五閒暇雅好戲曲,常赴戲園聽戲,與名伶多有相善。梅蘭芳首次來滬時,李徵五便前往捧場。李徵五對多位名伶均有提攜,如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餘叔巖、王鳳卿、楊小樓等。因此,津滬名伶對李徵五也極為恭敬,尊稱之為“五太爺”。
1933年4月初,李徵五病故於上海。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