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待問

(明代户部尚書)

鎖定
李待問(1582—1642),字葵儒,號獻衷,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人。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初授連城縣令,後連升禮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僉都御史、應天巡撫、户部尚書等職。佛山民間慈善的啓蒙者。
李侍問,清朝康熙年間人,是明代户部尚書李待問的族人,佛山李族第十世後裔。李侍問博文強記,讀書必做筆記,尤其注意蒐集整理地方史料,所以有關著述很多。大司農李忠定很器重他,鄉人稱讚他為李家的才傑。
本    名
李待問
葵儒
獻衷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州府南海縣
出生日期
1582年
逝世日期
1642年
官    職
户部尚書

李待問人物生平

李待問(1582—1642),字葵儒,號獻衷,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佛山鎮人。明萬曆十年(1582年)生於官宦家中。父親李暢,曾為嘉禾縣官。待問天資聰明,被人稱為神童。金魚堂陳氏祠塾師陳某,免費讓他入塾讀書。他經幾年刻苦學習,文才長進,在童試中,成績優異。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進南海縣縣學。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鄉試中56名,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
後任福建連城縣令。後調沙縣,再調晉江。從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起,李待問先後任禮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熹宗天啓六年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府。當時,魏忠賢到處建造生祠,在南京的生祠建在明孝陵大道上。凡去謁陵的官員,守祠太監都要其拜祀魏祠。李待問謁陵後,立即驅車赴任,不去拜祀魏祠。魏忠賢知道後,懷恨在心。松徽等郡請給魏忠賢建祠,待問把他駁回。適逢楚地山民起事,魏忠賢就借這兩件事羅織罪名陷害他。待問便託病辭職。
崇禎元年(1628年),崇禎皇帝任用待問為户部右侍郎,總督漕運。待問到任後,大力整頓,定出規章,把過去不能完成的運輸任務提前完成。他曾多次上奏,為民請命,如增修堤堰,賑濟蝗災,水災地區,減免一半遼餉,取消窮縣賦税等。
崇禎十一年(1638年)待問升任户部尚書。崇禎對他十分敬重,召見時讓他坐着回答,給他的詔令,呼他為謀臣。待問為崇禎籌劃軍糧,盡心盡力,心血枯竭,得了痿病,不能行走。他告病辭職28次,才得到崇禎批准。回家途中,他還親手寫奏疏請求免除練餉(與遼餉、剿餉並稱為三餉)。奏疏寫道:“現朝廷需要餉銀甚緊,而我膽敢請求免除,確實是練餉一項對於老百姓來説是額外負擔,對國家實在沒有好處,在外肥了貪官的私囊,在內貪財的宦官視為生財之道。”崇禎讀了,流出眼淚,但未採納。
李待問回家未及一年,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病逝,享年60歲。受贈官保官銜,諡號忠定。他生前為人忠孝寬厚,對佛山地方慈善、社會公益等事業非常關心。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與兄李好問捐款修建祖廟(靈應祠)門樓;天啓六年(1626年)與兄李徵問捐款修建通濟橋並建亭;崇禎七年(1634年)捐資重修往省城的大路;崇禎十四年(1641年)捐資修建祖廟和照壁;崇禎十五年(1642年)捐款在佛山文昌大街修建文昌書院。 [1] 

李待問主要成就

問為官,不攀權貴,為民請命免雜餉,修堤堰,救災民以及整頓漕運。特別是,一生關心鄉事,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有口皆碑。
1604年考中進士後,問便與長兄好問捐資修建靈應祠(祖廟)的“端肅門”、“崇敬門”。1614年,他以郎中歸裏身份,倡議建立“忠義營”保衞鄉土。
1616年李待問與兄徵問捐薪重修通濟橋。不止如此,崇禎七年(1634年),問與同鄉人士龐景忠捐資修建通往省城的200裏大路羊城古道。
最為後人稱道的是,崇禎十四年(1641年),當時已是户部尚書的問斥資大修靈應祠(祖廟),把佛山人供奉真武神像的祖廟正殿命名為“紫霄宮”。靈應祠山門對聯“鳳形湧出三尊地,龍勢生成一洞天”就是當時問所題。此外,他還帶領李氏家族出資出力,大規模地修建門樓、改塑神像和修復照壁等擴建工程。
崇禎十五年(1642年),問在佛山明心鋪創建文昌書院。這是佛山最早建立的明代書院,給家庭並不富裕的子弟讀書,為佛山後來的科甲一方、文運蒸蔚創造了條件。
從萬曆末年至崇禎末年,舉凡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公益慈善總少不了問的身影,時人評價説,問對佛山鄉事的關心和貢獻,超過前代任何一位功名人物。
其實,問對於佛山慈善事業的意義遠不止於此。翻開歷史,中國古代的慈善事業主要由政府主張和承擔,一是出於彰顯統治正統性和管理控制力的需要,不容民間插手;二是因為最廣大的普通階層經濟能力有限,小的扶危濟困可以,大的公益慈善事業往往有心無力。
到了明清時期,江南和珠三角地區因為工商業發達,財富積累增強,民間慈善逐步興起。在佛山,商人、鄉紳是佛山民間慈善事業的“主角”,問及其家族就是其中的典範。
眾所周知,傳統社會佛山民間自治色彩十分濃厚,城市管理主要依靠民間力量,其核心為士紳階層。啓七年(1627年),議事中心嘉會堂於靈應祠(祖廟)建成,這是佛山鎮第一個民間自治機構,負責處理鄉事,領導着地方政治、經濟和公益事業等。
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問作為士紳的代表,調動各種資源,傾力於公益慈善事業,這種積極參與地方自治和社會整合的努力,也為自己和家族贏得了名聲,李氏逐漸成為佛山的名門望族,還湧現出如李廣海這樣的家族慈善思想的繼承者。
1643年待問病逝。贈宮保銜,諡忠定號,可見官方對其的肯定。而作為襄力佛山鄉事第一人,待問在民間的地位非常之高,如今依然被人敬仰和懷念。待問不愧為佛山民間慈善的啓蒙者。 [2] 

李待問主要作品

他主持編修的《佛山忠義鄉志》,成書於康熙五年(1666年)。這是佛山第一部地方誌。該書的序言是由同鄉先輩霍得之所寫,校閲工作由他的兒子象漉、象錦、象鏜及門徒梁昌等完成。鄉志所記每一件事,力求做到詳盡、準確。這部康熙年間成書的《佛山忠義鄉志》,俗稱“李志”。可惜此書在“吳志”、“冼志”成書之前已經散失。道光《佛山忠義鄉志》的凡例裏説:“李志日久無存”,現保存下來的只有李志的一篇小引、一篇序文。序文提到“其志書……分列十卷,首輿地廟圖,次歲時風俗,而以人物傳終鄢。”
李待問的詩詞全集、詩集(19首全),分別為: [3] 
1.《詠史·其一》明朝·李待問
冥冥商嶺叟,曄曄紫雲芝。本為留侯出,翻令漢祖知。羽儀聊可挹,矰繳竟安施。回首故山寂,功成自此辭。
2.《詠史·其二》明朝·李待問
博浪千金恨,韓原五世思。即看燒棧處,猶是報家時。黃石期將近,紫芝人在茲。屠秦與滅項,不已帝王師。
3.《詠史·其四》明朝·李待問
漢相噓遺鼎,艱危事匪躬。應知有巨手,何必論成功。千古君臣際,三分策慮中。空餘出師表,淚灑永安宮。
4.《詠史·其五》明朝·李待問
南渡分崩日,如公不見庸。君王已為虜,時宰尚和戎。饒有持危略,空餘戀闕忠。至今談宋事,猶復泣陳東。
5.《擬古》明朝·李待問
十載從軍建羽旄,鳳樓西去接臨洮。三秋月照龍沙白,九日霜飛雁塞高。夜夜孤鸞巢翡翠,年年戰馬迓蒲萄。何人為掃燕然石,一曲鐃歌指大刀。
6.《鳳陽道中》明朝·李待問
聖祖龍飛日,周遭佳氣葱。蜿蜒來岱嶽,雞犬近新豐。湯沐瞻中立,河山憶上公。只今全盛日,不數漢歌風。
7.《入典劇署作》明朝·李待問
自許投身粵水邊,病慵那得溷三銓。新恩喜值飛龍日,舊署驚看畫鶴年。未有涓埃酬聖主,敢將疏拙對時賢。東方更憶艱難計,每為除書一黯然。
8.《詠史·其三》明朝·李待問
赤發交真主,彤幃卧故人。狂奴終作態,盛世恥為臣。上客幹星象,清風拂釣綸。只今嚴瀨下,應不數圖麟。
9.《計偕即事》明朝·李待問
沙草批根搗欲餔,支飢聊復盼妻孥。囊金有限當誰飽,殣骨無歸祇自呼。四壁不堪殘夜照,三徵那得並春租。此行未許長楊賦,涕淚監門一繪圖。
10.《鞦韆》明朝·李待問
畫架齊芳樹,垂雲拂夕陰。長安女兒戲,年少歲時心。燕掠風前舞,鶯翻垣外音。小樓看不厭,惆悵落花深。
11.《九成台有懷》明朝·李待問
台枕秋江拂曙涼,先人曾此賦重陽。碧紗掩映還生色,彩筆低迴幾斷腸。五嶺風煙歸逸興,百年身世付清商。屏星沒後知音迥,遺草空令諷詠長。
12.《蘆溝橋晚眺》明朝·李待問
錦堞壓長橋,蘆溝雪半消。九衢龍氣繞,一望馬蹄遙。漠漠雲煙斷,平平風草驕。行人明月夜,寥落聽鳴刁。
13.《詠史·其六》明朝·李待問
千載惟公在,人間男子奇。君臣共生死,天地失華夷。青史猶堪泣,黃冠重所思。秖憐易降者,不灑李陵悲。
14.《西樵山》明朝·李待問
昔聞西樵山峯七十二,巃嵷削天出平地。金甌山勢蜿蜒開,盤互其中四十里。校書題破青山色,留得遊人供宿醉。露氅風瓢結伴行,為向層巒曠盈視。春當二月花氣迎,拂林低靄如有...
15.《語別沙陽父老》明朝·李待問
路入無諸西復東,此身那惜寄飄蓬。垂簾盡日心偏寂,作錦初年意未工。沙洞曉寒晴亦雨,洛江潮落水生風。憑誰留得河陽色,依舊桃花春自紅。
16.《越台·其二》明朝·李待問
南國周遭入望平,荒台猶有越王名。赤精已耀終歸命,黃屋初乘是抗衡。日擁瀴溟天嶽動,潮迎舶趠海雲生。樓船一度窺秦服,憶道滄桑幾變更。
17.《黃金台》明朝·李待問
碣石荒台古,悠悠敞客心。馬應酬白骨,士亦戀黃金。落木殘秋色,高城隱暮陰。燕山多俠氣,千載一遺音。
18.《白雲山作》明朝·李待問
為挹仙蹤拄碧筇,白雲峯接紫雲峯。山連羅障秋涵郭,寺掛流霞暮隱鍾。落月未歸珠樹鶴,飛泉常護法池龍。蘼蕪丹灶今何處,始憶神樓不易逢。
19.《越台·其一》明朝·李待問
海色晴分映遠空,野棠籠翠故山中。葡萄祇道驕秦尉,扶荔曾聞築漢宮。鴻雁影沉滄嶼月,鷓鴣啼咽綠楊風。歌塵不惹千秋恨,贏得高台掛夕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