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希沆

(明朝官吏)

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李希沆(生卒不詳),字鼎武,明陝西慶陽業樂鎮(今甘肅慶陽花池縣悦樂鎮悦樂村)人。明天啓四年(1624)舉人,崇禎五年(1632)進士。 [1] 
本    名
李希沆
別    名
李進士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甘肅慶陽花池縣悦樂鎮
主要成就
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李希沆,天啓四年(1624)中舉人,崇禎五年(1632)進士,任黃岡知縣,清廉公正,膽識過人。曾主祀問津書院祭孔大典,與蕭繼忠論學,屢過訪賦詩,贈答。尊師重教,明末,戰亂中力保問津書院不受損失,為明代最後一位主持問津書院祭祀的地方官吏。明崇禎十二年(1639),十二年正月,濟南告陷,清兵北抵兗州。二月,清兵入牆子嶺、青口山。李希沆進言:“聖明御極以來北兵三至。已已之罪未正,致有丙子;丙子之罪未正,致有今日。語言侵犯了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掌兵部事的楊嗣昌,帝怒,李希沆遭貶職,削減俸祿。 [1] 
歷任蘭陽知縣、給事中、山海巡撫、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 [1] 
參考資料
  • 1.    《問津文化叢書·問津人物》:【李希沆】(生卒不詳),字鼎武,明陝西慶陽人。 明天啓四年(1624)舉人,崇禎五年(1632)進士,任黃岡知縣,清廉公正,膽識過人。曾主祀問津書院祭孔大典,與蕭繼忠論學,屢過訪賦詩,贈答。尊師重教,明末,戰亂中力保問津書院不受損失,為明代最後一位主持問津書院祭祀的地方官吏。明崇禎十二年(1639),十二年正月,濟南告陷,清兵北抵兗州。二月,清兵入牆子嶺、青口山。李希沆進言:“聖明御極以來北兵三至。已已之罪未正,致有丙子;丙子之罪未正,致有今日。語言侵犯了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掌兵部事的楊嗣昌,帝怒,李希沆遭貶職,削減俸祿。 歷任蘭陽知縣、給事中、山海巡撫、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