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家洋

鎖定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於安徽省肥西縣,1981年畢業於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1991年獲得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博士學位。著名植物分子遺傳學家,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終身會員。
李家洋主要從事植物分子遺傳學研究 [3]  ,主要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途徑與作用機理,着重於闡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並致力於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多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種 [4]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57-58] 
中文名
李家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安徽省肥西縣
出生日期
1956年7月
畢業院校
安徽農業大學
布蘭代斯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4] 
200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1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2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研究方向
高等植物生長髮育與代謝 [42]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1] 

李家洋人物經歷

李家洋 院士
李家洋 院士(5張)
1956年7月,李家洋出生於安徽省肥西縣。
1982年,從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
1984年,從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1985年,前往美國布蘭迪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1年,從美國布蘭迪斯大學畢業,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湯普遜(BoyceThompson)植物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4年,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
1999年—200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所長。
2001年—2004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2018年11月18日,李家洋院士發表感言 2018年11月18日,李家洋院士發表感言 [51]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4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56] 
2004年—2011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2009年2月23日至27日,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率院士代表團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學訪問。 [20] 
2011年—2016年12月,擔任農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5] 
2011年5月,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2年,當選為德國科學院院士 [6] 
2013年5月,入選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成員 [7] 
2015年5月4日,李家洋當選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18] 
2019年11月16日,李家洋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中國)副主席 [50] 
2020年9月9日,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 [8] 

李家洋主要成就

李家洋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李家洋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內源激素與外界環境因子對高等植物生長髮育的調控作用及其分子機理。(1)闡明瞭擬南芥植物生長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體物質主要來自色氨酸合成途徑的中間產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統鑑定和研究油菜素內酯的應答基因,發現油菜素內酯可通過通過誘導細胞週期蛋白基因的表達而促進細胞分裂,可在擬南芥細胞培養中替代細胞分裂素提出植物細胞內可能存在一條新的油菜素內酯信號轉導途徑的假説。(3)發展系統鑑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達文庫轉化法,分離了一批株型與育性等生長髮育性狀發生改變的擬南芥突變體,並克隆出相關基因 [3] 
2019年11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發佈了10項能夠充分代表2018年我國農業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稻理想株型基因提高產量與稻瘟病抗性。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和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陳學偉團隊主導,揭示了水稻理想株型主效基因既能提高水稻產量、又能增強對稻瘟病抗性的調控新機制,打破了單個基因不可能同時實現增產和抗病的傳統觀點,為高產高抗育種提供了重要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新途徑。 [9] 
2021年7月19日,雙季早粳水稻新品種“中科發早粳1號”測產現場會在江西省上高縣舉行。200畝的示範田裏,金色稻浪翻滾,在機插秧、人工插秧、直播和拋秧四種栽培模式下,“中科發早粳1號”均表現優異,不僅產量創出新高,而且在苗期抗冷、抗旱,成熟期抗穗發芽等農藝性狀中表現突出。“這一新品種實現了我國雙季早粳稻‘零的突破’,填補了雙季早粳品種在我國水稻生產中的空白,這意味着,今後我們可以提前一個季度吃上好吃的新粳米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家洋滿懷喜悦。 [43]  中科院李家洋院士團隊創制世界首例重新設計與快速馴化的四倍體水稻材料,2021年初,這一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細胞》上,被業界認為有望開闢一條野生植物馴化新路。 [52] 
2022年4月,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團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水稻穗重和穗數之間相互制約的分子機制,從而為打破這種制約關係提供了一種可行方法,為突破水稻產量瓶頸提供了新的遺傳資源與研究思路。在此項最新研究中,團隊創制出大量IPA1順式調控區平鋪刪除的基因編輯材料,並從中發掘出了可以同時提高穗重和穗數的編輯材料IPA1-Pro10,該編輯材料還同時具有株高變高、莖稈和根系粗壯的表型。經田間小區測產鑑定,IPA1-Pro10與對照品種中花11相比能夠增產15.9%。該研究還進一步闡明瞭IPA1順式調控區調控穗部表型的分子機制。 [53] 
2022年,李家洋院士團隊在山東省東營市黃河三角洲鹽鹼地農業試驗站開展鹽鹼地科研工作。 [54] 
2023年,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團隊在橡膠樹馴化的遺傳機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論文“Genomic insight into domestication of rubber tree”已在國際主流雜誌《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 [60] 
  • 學術論著
Selected Peer-Reviewed Articles
Li J, Ou-Lee T M, Raba R, et al. Arabidopsis Flavonoid Mutants Are Hypersensitive to UV-B Irradiation[J]. The Plant Cell, 1993, 5(2):171-179.
Li J, Zhao J, Rose A B, et al. Arabidopsis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Triplicate Tryptophan Pathway Genes[J]. The Plant Cell, 1995, 7(4):447-461.
Li, J.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trp5 mutant has a feedback-resistant anthranilate synthase and elevated soluble tryptophan[J]. PLANT PHYSIOLOGY, 1996, 110(1):51-59.
Feng Q, Zhang Y, Hao P, Li J, et al. Sequence and analysis of rice chromosome 4[J]. Nature, 2002, 420(6913):316-320.
Li X, Qian Q, Fu Z, Li J, et al. Control of tillering in rice[J]. Nature, 2003, 422(6932):618-621.
Tian Z, Qian Q, Liu Q, Li J, et al. Allelic diversities in rice starch biosynthesis lead to a diverse array of rice eating and cooking qualities[J].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51):21760-21765.
Huang X, Qian Q, Liu Z, Li J, et al. Natural variation at the DEP1 locus enhances grain yield in rice[J]. NATURE GENETICS, 2009, 41(4):494-497.
Huang X, Kurata N,Li J, et al.A map of rice genome variation reveals the origin of cultivated rice[J]. Nature, 2012, 490(7421):497-501.
Jiang L, Liu X, Li J, et al. DWARF 53 acts as a repressor of strigolactone signalling in rice[J]. Nature, 2013, 504(7480):401-405.
Selected Invited Articles
Wang B and Li J (2019)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bases of agronomic trait improvement in rice. Plant Cell. 31: 1416-1417.
Bai, S, Yu, H, Wang, B, and Li, J (2018). Retrospective and perspective of rice breeding in China. J Genet Genomics 45: 603-612.
Wang B, Smith SM and Li J (2018) Genetic Regulation of Shoot Architecture. Annu Rev Plant Biol 69: 437-468.
Li J (2016) Rice breeding: never off the table. Natl Sci Rev 3, 275.
Qian Q, Guo L, Smith SM, and Li J. (2016) Breeding high-yield superior-quality hybrid super-rice by rational design. Natl Sci Rev 3, 283-294.
Xiong G, Li J, and Smith SM. (2016) Evolution of strigolactone perception by seeds of parasitic plants – reinventing the wheel. Mol Plant 9, 493-495.
Smith S, and Li J (2014). Signalling and responses to strigolactones and karrikins. Curr Opin Plant Biol 21C, 23-29.
Zuo J, and Li J (2014). Molecular genetic dissec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regulating rice grain size. Annu Rev Genet 48, 99-118.
Zuo J and Li J (2013)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Complex Agronomic Traits of Rice: A Team Effort by Chinese Scientists in Recent Years. National Sci Rev.
Li J and Chua N-H (2011)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urr Opin Plant Biol 14:1-3.
Wang Y and Li J (2011) Branching in rice. Curr Opin Plant Biol 14: 94-99.
Wang Y and Li J (2008). Rice, rising. Nat Genet 40, 1273-1275.
Wang Y and Li J (2008). Molecular basis of plant architecture. Annu Rev Plant Biol 59: 253-279.
Han B, Xue Y, Li J, Deng X, and Zhang Q (2007) Rice functional genomics research in China. Phil Trans R Soc B 362: 1009–102.
Wang Y and Li J (2006) Genes controlling plant architecture. Curr Opin Biotech 17: 123-129.
Wang Y, Xue Y and Li J (2005) Towards molecular breeding and improvement of rice in China. Trends Plant Sci 10: 610-614.
Selected Invited Book Chapters
Li J, Meng X, Li J, and Gao C (2019). Gene replacement by intron targeting with CRISPR-Cas9. Methods Mol Biol 1917, pp. 285-296.
Bai S, Smith SM, and Li J (2018). Rice Plant Architecture: Molecular Basis and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In: Rice Genomics, Genetics and Breeding (Sasaki T, Ashikari M), Springer Singapore, pp. 129-154.
Li J, Li C, and Smith SM, eds (2017).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ondon, United Kingdom: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ISBN 978-0-12-811562-6.
Smith SM, Li C, Li J (2017). Hormone function in plant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1-38.
Wang B, Wang Y, Li J (2017). Strigolactone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327-359.
Jiang Z, Li J, Qu L (2017). Auxins. In: Hormone Metabolism and Signaling in Plants (Li J, Li C, Smith SM) Academic Press Elsevier (London UK), pp. 39-76.
Xiong G, Wang Y, Li J (2014) Action of strigolactones in plant. In The Enzymes. Vol 35 Signaling Pathways in Plants. (Machida Y, Lin C, Tamanoi F, Eds), Elsevier, pp. 57-84.
Sang T and Li J (2013) Molecular genetic basis of the domestication syndrome in cereals. In Cereal Genomics-II (Gupta PK, Varshney RK, eds), Springer Science pp. 319-340.
Yu Y, Wing RA and Li J (2013) Understanding genetic molecular basis of rice grain quality. In Genetics and Genomics of Rice(Zhang Q and Wing RA, eds), Springer New York Heidelberg Dordrecht London, pp. 237-254.
Wang Y and Li J (2012) Regulation of plant architecture. In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Chen X, Xue H, eds), Higher Education Press, Beijing, pp. 418-432.
Wang Y, Chen M and Li J (2007) Rice. In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Vol. 59 Transgenic Crops IV (E.C. Pua and M.R.Davey,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p. 35-54. [10] 
  • 授權專利
根據2019年10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網站顯示,李家洋作為第一發明人的中國國內外專利如下 [10] 
專利號
專利名稱
Philippines 1-2012501831
Protein IPA1 related to plant architecture, its coding genes and uses
US 9,309,527 B2
Protein IPA1 related to plant architecture, its coding genes and uses
ZL201010146613.8
與植物株型相關的蛋白IPA1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ZL201010231207.1
水稻稻米膠稠度調控基因分子標記及其應用
ZL201010231209.0
水稻稻米直鏈澱粉含量調控基因分子標記及其應用
ZL201010231187.8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調控基因分子標記及其應用
ZL200910083935.X
一種水稻分櫱相關蛋白及其編碼基因與應用
ZL200910077629.5
水稻莖稈機械強度控制基因BC10及其應用
ZL200510088978.9
水稻胚乳直鏈澱粉含量控制基因DU1及其應用
ZL200510006770.8
水稻胚乳甜質控制基因SU1及其應用
ZL200410096425.3
水稻秈粳分類控制基因PHR1及其應用
ZL03132810.5
水稻稻米糊化温度主效控制基因ALK及其應用
ZL02144344.0
擬南芥BUD1基因及其應用
ZL02129196.9
水稻分櫱控制基因MOC1及其應用
ZL02131417.9
水稻脆稈控制基因BC1及其應用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2003年
我國科學家提示水稻高產的分子奧秘和超級雜交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11] 

2005年
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基礎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2] 
李家洋、錢前、王永紅、付志明、劉新仿 [47] 
2010年
水稻基因育種技術獲突破性進展
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13] 

2017年
水稻分子遺傳學團隊(李家洋領導)
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集體獎 [14] 

2017年
水稻高產優質性狀形成的分子機理及品種設計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15] 
李家洋,韓斌,錢前,王永紅,黃學輝 [46] 

李家洋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李家洋對如何培養學生,有着獨到的見解:有理想、有追求、為科學獻身的精神,是李家洋對學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他指出首先應當培養學生的信念。做科研有三類人:第一類人具有追求真知的理想。事實上每個人在潛意識裏都有對理想的追求,都想做一些別人做不到的事情,所以第一類人是可以被啓發激勵出來的。第二類人把科研當作自己謀生的飯碗,當作一份重要的工作來做。第三類人則是認為做科研顯示了一種身份,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李家洋認為,研究生讀書應當是奔着一個更高的目標去的,這個目標要高於僅僅找一個工作、謀一個飯碗,也要高於對社會身份和地位的追求 [4] 
李家洋鼓勵學生有一個遠大的目標;一個課題組要有團隊精神;做科研必須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要接受完整的訓練 [4] 
  • 講座報告
2016年5月3日,李家洋蔘加中國科學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科學前沿系列講座”,於雁棲湖校區教二-105教室帶來了題為《糧食安全的挑戰與對策》的報告 [16] 

李家洋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2018年9月8日
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 
2018年5月30日
陳嘉庚科學獎 [17] 
2015年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2014年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2013年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EMBO)外籍成員
2013年
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
2012年
德國科學院院士
2011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1年
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ASPB)終身會員獎(Corresponding Membership Award)
2005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講演獎
2004年
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生命科學成就獎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生命科學獎)
2004年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0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10] 
2015年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19] 
2023年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士 [59] 

李家洋擔任職務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57-58]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遺傳學會七、八屆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節水抗旱稻綠色產業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61] 

李家洋人物言論

2008年12月7日,在江蘇省科協舉辦的科技報告會上,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表示,現在很多人把轉基因食品和有害食品畫上等號,一看就不是很科學的,國外做了多年的轉基因東西,沒有發現有一例安全問題。相反基因生物將使得我國在水土、農業、化工的應用上打開一個新的局面。 [37] 
李家洋院士説,儘管人類通過綠色革命增加了糧食產量,但是隨着人口增加,新的糧食危機又開始威脅人類,世界又面臨着新一輪的糧食短缺。
李家洋院士表示,而當舊的綠色革命出現侷限的時候,開展新一輪的綠色革命就勢在必行。新綠色革命實際上在1990年的時候就提出來了,就是希望通過開展“基因革命”,能夠大規模或者大幅度地提高單位面積土地上的產出。
李家洋院士連打了幾個比方,比如可以通過改變糧食作物的株型,讓其光能利用效率高一點兒,產量就能提高,穗子更大;再比如説我國第一個基因工程農作物品種轉基因的西紅柿,它的優點就是耐儲藏,如果沒有這個轉基因的話番茄可能放了幾天就壞了。同時通過基因研究,還可以給植物加入新的特徵,比如説抗寒。魚裏面有一個蛋白,是抗冷凍的,移動到植物裏面去就變成了抗冷凍,抗鹽鹼。 [39] 
關於“轉基因大米上餐桌前需要做什麼檢驗程序”,李家洋院士説,“對於消費者來説你什麼都不需要做,因為它在銷售之前該做的都做了。實際上我知道的現在已經做完了各種各樣的實驗,比如説做動物的實驗,多少年來在大動物小動物身上都做了很多,所以到了消費者這裏,實在是沒有可做的了。” [40] 
2011年4月28日,李家洋表示:事實上,轉基因方法也好,分子生物學也好,跟常規手段僅僅是一個方法學上的差異,沒有任何本質的不同。 [29] 
李家洋表示:如果把進口的大豆都用中國土地來種,按現在的畝產,中國需要再增加3億-4億畝土地,現在黑龍江省是2億多畝土地。整個東北三省的土地才夠種這些大豆。這顯然是做不到的。所以我們要增加產量,要通過提高單產、適當增加大豆種植面積與進口來解決。現階段適當進口也是合情合理,因為我們土地不允許完全自種。 [31] 
被問及“基因污染、超級雜草”,李家洋表示:這都是目前人們的想象與擔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例真正的事例報道出來。我只能這麼説,人類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並不是所有擔心都會變為現實。現在有人擔心,轉基因水稻是不是跟雜草結合之後更沒法控制,這個問題可能有,但可能性很小。 [36] 
2012年4月,李家洋表示,“要認真把握農業科技創新方向,做到“頂天立地”。“頂天”就是要達到國際農業科技前沿高峯,“立地”就是在農業科技產業化、農業生產應用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還要認真把握農業科技創新重點,大力加強農業基礎研究,加快推進前沿技術研究,着力突破農業技術瓶頸。” [23] 
李家洋院士 李家洋院士 [30]
2012年12月,李家洋表示,儘管轉基因技術等現代生物技術引起廣泛關注,存在一些爭議,但我國必須加大農業生物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力度,藉助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迅速突破當前農業發展中的重大瓶頸及發達國家的“科技要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國家農業現代化水平。 [32] 
李家洋認為,2030年前後,我國人口將增加2億以上,只能依靠農業生物技術保障未來16億人口的糧食安全。 [44] 
2015年11月,李家洋表示: “吃轉基因食品,10年沒問題,20年有沒有問題?子孫後代有沒有問題?這些問題是不瞭解科學的外行話。”李家洋笑稱,“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把轉基因和轉人類混淆了,轉人類是很難的,需要研究專門的方法技術。如果吃就能轉變人類的基因的話,那我們吃了多少豬肉牛肉?” [41] 
2015年12月1日,李家洋在第二屆國際農業基因組學大會上指出,基因組學作為生命科學領域蓬勃發展的新興學科,在農業基礎生物學研究中發揮着引領作用,同時也為生物種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27] 
2017年4月12日,李家洋發佈演講:“我國農業面臨着食品安全挑戰,糧食生產追求更有效率地利用生產資源。”李家洋表示,培育“高產優質”型超級水稻新品種是育種學家長期奮鬥的目標,但是傳統育種進展緩慢。“目前我國水稻平均畝產400-500公斤,如果能達到800-900公斤,就能很好地解決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22] 
2017年11月7日,李家洋表示:未來大米可個性化定製,不再只是主食。 [49] 
2018年11月17日,李家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各界對於轉基因的誤解和顧慮的形成,原因非常複雜,他認為沒有必要對轉基因技術抱有顧慮,而在消除爭議和分歧上,可以有一些辦法,比如提高相關主體的科學素養等。 [21] 
被問及“水稻轉基因為什麼會引起大家那麼大的誤解”,李家洋説:“誤解的原因很複雜,它是一個政治、經濟、貿易、宗教和不同企業集團利益之間的事,我們國家還涉及到一個政府部門之間關係的方面,原因非常複雜。” [28] 
李家洋説:很多人連轉基因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堅決反對,那也沒辦法,這涉及到一個科學素養的問題。科學素養不到那一步的時候,很難做到這一點。 [33] 
被問及“怎樣消除分歧”,李家洋説:我覺得這需要一個過程吧。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是能夠使我們公眾科學素養提高,然後政府做更多的引導,然後在管理上更加規範等。因為實際上,在轉基因的科學技術上沒有什麼問題,實際上是管理上的各個方面的問題。 [35] 
2020年12月,對於基因編輯和轉基因的區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介紹,用寫文章來打比方,編輯人員修改把關,把一大段插進去,這是轉基因;而如果只是修改一個或少數字詞,例如“作了‘重要’貢獻”改成“作了‘卓越’貢獻”,改了一個詞,對文章結構沒有影響,但是意義不一樣,這就是基因編輯。
李家洋表示,通過修改基因中的一個鹼基或者是一個氨基酸,大米就能從硬米變軟米甚至變成糯米。 [34] 
李家洋介紹説,人類傳統的育種方式通過對農作物的馴化選擇我們人類需要的基因,但是馴化過程很漫長;如果人類能夠對各個基因進行精準的編輯改造的話,對任何一個野生的東西只要能用編輯技術都可以馴化它,這叫人工快速馴化。“過去要幾千年上萬年的馴化,現在幾年就做完了,比較難做的也許是十年八年就能成功,總之是非常快速有效的。” [38] 

李家洋謠言澄清

2013年11月9日,北京青年報發佈澄清:10月31日該報10月31日A8版《支持轉基因副部長被指受聘美國公司》一文,報道農業部副部長李家洋曾受聘杜邦公司國際生物技術諮詢委員會成員一事,報道中援引的部分網上信息未經農業部及李家洋本人確認,給農業部及李家洋本人造成不良影響,編輯部深表歉意。
據北青報核實,2007年4月,李家洋以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與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身份接受杜邦公司聘請,擔任國際生物技術諮詢委員會成員。該諮詢委員會成員來自國際組織和不同國家的科研機構、大學,主要是為杜邦公司在生物技術研發方面提供一些諮詢建議。此次受聘經中國科學院同意,委員會成員與杜邦公司不存在僱傭關係,也無工資薪酬。2011年11月,李家洋由中國科學院調任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後,旋即於當年11月28日主動向杜邦公司提出辭去成員身份的要求,杜邦公司第二天就給予了確認。
北青報表示,李家洋副部長從未在任何場合説過“3-5年保證轉基因大米佔領13億人的餐桌”,網上相關説法純屬捏造。 [25-26] 

李家洋人物評價

李家洋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 [2] (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評)
李家洋及其團隊在水稻分子設計育種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引領了中國後基因組時代的水稻育種工作 [4]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評)
李家洋致力於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併成功地將研究結果應用到水稻育種中 [4] (英國皇家學會評價)

李家洋所獲榮譽

2021年8月,入選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 [45] 
2022年,獲評首屆種業科學家。 [55] 

李家洋相關新聞

2022年1月18日,李家洋院士團隊成果“異源四倍體野生水稻快速從頭馴化”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4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