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宏芳

(武漢大學哲學教研室主任)

鎖定
李宏芳(1972-),女,山西省天鎮人,哲學博士,教授,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信息哲學。
中文名
李宏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2年
職    稱
教授
職    務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主任

李宏芳教育背景

1997年9月-2000年7月,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獲哲學碩士學位。
2000年9月-2004年6月,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獲哲學博士學位。
2004年7月-2006年7月,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李宏芳工作經驗

2006年7月及今,武漢大學哲學學院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1] 

李宏芳學術活動

李宏芳學術會議

1.參加了2007年8月9-15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屆國際邏輯、科學方法和科學哲學大會”(Logic,MethodologyandPhilosophyofScience:Proceedingsofthe13thInternationalCongress),提交併宣讀了會議論文“TheSchrodinger'sCatParadox,EntanglementandDecoherence”。
2.參加了2007年11月在武漢舉辦的第一屆全國科學方法論學術會議,提交併宣讀了論文“伽利略的科學方法”。
3.特邀參加了2009年2月16-17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孫昌璞院士主辦的“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學術研討會,提交併宣讀論文“量子測量的認識論新進展”。
4.參加並協助學院主辦了“武漢第一屆國際科學哲學學術研討會--結構實在論與量子理論哲學問題”(2009年7月16-18日)(The1stWuhan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hePhilosophyofScience—StructualRealismandPhilosophyofQuantumTheory,WuhanUniversity,Wuhan,China.July.16-18th,2009),提交併宣讀了論文“ObjectivityinQuantumMeasurementandQuantumDarwinism”。
5.參加了2009年8月在武漢舉辦的第13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會議,提交併宣讀了論文“量子實在的結構表徵”。
6.參加了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於2012年7月在雲南師範大學舉辦的“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學術研討會,提交併宣讀了會議論文“原子論與元氣論的比較研究”。
7.參加並協助學院主辦了“武漢第二屆國際科學哲學學術研討會——指稱與科學實在論”(2012年8月16-17日)(The2ndWuhan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hePhilosophyofScience—ReferenceandScientificRealism,WuhanUniversity,Wuhan,China.August16-17th,2012)。
8. 參加了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於2012年9月17-19日主辦的“科學方法和科學解釋學”國際學術會議(Th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cientificMethodologyandScientificHermeneutic。ShanxiUniversity,Taiyuan,China,Sept.17-19,2012)提交會議論文“AgainstInformation theoreticalParadigm”。

李宏芳國外研修情況

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到美國波士頓大學哲學系訪學一年,同國際知名的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家曹天予教授合作從事“量子信息的哲學問題研究”。 [2] 

李宏芳主要論著

李宏芳論文

1.《漸近自由是自然界的一種普適性質嗎》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年1期);
2.《非線性是自然的本質嗎》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0年2期);
3.《從現代物理學看粒子到場的轉變》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8期);
4.《月亮在沒人看它時是否真的不存在》載《齊魯學刊》(2004年1期);
5.《薛定諤貓佯謬的哲學研究》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年2期)
6.《量子力學的退相干解釋及哲學》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年5期);
7.《量子實在與薛定諤貓佯謬》載《哲學研究》(2006年4期);
8.《科學實驗推進了客觀實在論——關於“薛定諤貓佯謬”的哲學研究》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年11期);
9.《量子測量理論的認識論發展及新趨向——從多心解釋到退相干解釋與量子統計的結盟》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8年2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8年6期)全文轉載;
10.《量子力學解釋的經驗主義視角——對Muynck的一個文本解讀》載《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3期);
11.《退相干和量子力學的測量問題》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4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8年10期)全文轉載;
12.《量子測量理論的認識論發展——從標準解釋到隱參量理論》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9年2期);
13.《退相干和量子力學的詮釋》載《河池學院學報》(2009年3期);
14.《退相干、定域性與非充分決定論的因果關係》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6期);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9年12期)全文轉載;
15.《論“以人為本”的和諧政治哲學》載《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10年8月);
16.《量子理論對於哲學的挑戰》載《學習與探索》(2010年6期);
17.《量子理論對於物理實在的結構表徵》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6期);
18.《TheSchrodinger'sCatParadox,EntanglementandDecoherence》載《(Logic,MethodologyandPhilosophyofScience:Proceedingsofthe13thInternationalCongress》,(Volume2),(ShushanCai,GuopingZeng,andNingWeng,eds),King'sCollegePublications,London,UK,2011:pp.210-214)
19.《量子測量與時間之箭》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1年6期);
20.《量子信息與經典信息的比較研究》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3年1期)
21.《從結構實在論的視角看信息理論範式》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年2期)
22.《量子信息的兩種哲學研究進路》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年3期)

李宏芳譯著

2.《從流代數到量子色動力學:結構實在論的一個案例》(獨譯),科學普及出版社,2013年3月。
3.《玻姆-畢得曼書信集》(獨譯),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年。(擬出)

李宏芳專著

1.《量子實在與薛定諤貓佯謬》(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2.《規範場論的哲學探究》(合著),科學出版社,2008年5月。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