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學龍

(中國電信首席技術官(CTO)、首席科學家)

鎖定
李學龍,男,博士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學位,教授。 [1] 
現任中國電信首席技術官(CTO)、首席科學家。 [2-3]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 [5] 西北工業大學光電與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8]  西北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0]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6-7] 
中文名
李學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6年11月 [9]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性    別
研究領域
臨地安防、圖像和信號處理、成像 [4] 
出生地
哈爾濱市 [9] 

李學龍人物經歷

1994—200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五年制) / 博士(中科院院長獎)
2003—2004,英國Ulster大學,講師(相當於美製助理教授)
2004—2009,英國倫敦大學,講師/高級講師/Reader(2006年取得終身教職)
2009—2018,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2015年副所長,2018年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8,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21年工信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4] 
曾擔任西北工業大學光學影像分析與學習中心(OPTIMAL)主任,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光譜成像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西北工業大學光電與智能研究院(iOPEN)院長、首席科學家,中國電信AI首席科學家。 [3] 
2023年12月,任中國電信首席技術官(CTO)、首席科學家。 [2-3] 

李學龍職務任免

2023年12月30日,據中國電信消息,李學龍擔任中國電信首席技術官(CTO)和中國電信首席科學家,引領推動中國電信人工智能領域的能力建設。 [2-3] 

李學龍研究領域

臨地安防、圖像和信號處理、成像 [1]  [4] 

李學龍所獲榮譽

2010年,國家級人才(2009年回國)
2012年,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2012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3年,中國青年科技獎
2013年,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信息領域每年不超過1人)
2014年,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信息領域每兩年1人)
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15年,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2015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5年,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6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6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6年,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2017年,全國創新爭先獎狀(首批)
2019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
2019年,陝西省TeZhi傑出人才項目(約3-5項/年)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信息電子領域)
2021年,CCF-ACM人工智能獎(每年1人)
2022年,王大珩光學獎(西部高校首獎) [4] 

李學龍學會會員

2009年,Fellow of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E/IET),英國電氣工程師學會
2009年,Fellow of The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BCS),英國計算機協會
2010年,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Pattern Recognition(IAPR),國際模式識別協會
2010年,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SPIE),國際光學工程學會
2010年,Inaugural Member(past) of The Global Young Academy(GYA),全球青年學院
2011年,Academician of The International Eurasian Academy of Sciences(IEAS),國際歐亞科學院
2011年,Fellow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
2012年,Fellow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OSA),美國光學學會
2013年,Fellow(Member)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HEA),英國高等教育學院
2016年,Fellow(FInstP) of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IOP),英國物理學會
2016年,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美國科學促進會
2017年,Elected Member of The Academia Europaea/The Academy of Europe(AE),歐洲科學院
2017年,Elected Member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EASA),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
2018年,Fellow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CIE),中國電子學會
2020年,Fellow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AIMBE),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
2020年,Academicia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IAA),國際宇航科學院
2020年,Fellow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美國計算機協會
2021年,Fellow of The Asia-Pacif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sociation(AAIA),亞太人工智能學會
2021年,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IAMBE),國際醫學與生物工程科學院
2022年,Academicia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ystems & CYbernetic Sciences(IASCYS),國際系統與控制論科學研究院
2023年,Fellow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AAI),國際人工智能學會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