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子寬

鎖定
李子寬(1882-1973)現代佛教居士。名基鴻,以字行,法名了空。湖北應城人。著有《聖揆錄》、《百年一夢記》等書。1949年春去台灣,1973年9月7日逝世。 [1-2] 
中文名
李子寬
籍    貫
湖北應城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73年9月7日
代表作品
《聖揆錄》
《百年一夢記》

目錄

李子寬人物生平

李子寬(1882-1973)現代佛教居士。名基鴻,以字行,法名了空。湖北應城人。幼年於縣立高等小學堂讀書,後投湖北新軍,加入“共進會”從事反清活動。 [1] 
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渡日本,入東京政法學校學習,經同盟會評議部議員兼總理秘書田桐介紹加入同盟會。畢業歸國後,於1911年春赴新加坡、馬來亞檳榔嶼、印度尼西亞泗水等地聯絡華僑反清,任星洲革命機關部書記,並在泗水任《漢文新報》編輯。當年秋天回國參加武昌起義,任湖北軍政府秘書,與饒漢祥、熊秉坤、黃申薌、黃元吉、梁維亞等結拜兄弟。 [1] 
次年春,因軍務部長孫武居功自傲,與黃申薌、黃元吉、向海潛等以“羣英會”為號召,起兵倒孫。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任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秘書兼粵漢鐵路總局監督、軍政處長;又因在擊敗閩軍張貞部時立功,擢任廣東籌餉局長、財政廳長。 [1] 
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任國民政府財政委員會委員。次年,調任福建省財政廳長、中央財政部禁煙部長。同年4月,與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方聲濤恭請太虛大師到福州講演;太虛講演完畢,去廈門住持南普陀寺。送走太虛後,他調任淮北鹽運副使。 [1] 
1928年任南京特別市財政局長。7月出席在南京毗盧寺召開的中國佛學會籌備會,策劃籌辦旬刊《中國佛學》及佛教工作僧眾訓練班;並與黃懺華、謝鑄陳等人為中堅,協助太虛大師籌備成立“中國佛教會”。次年4月,出席在上海覺園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佛教代表大會。6月,調任湖北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長,後任湖北省銀行第二屆監理委員會主席、湖北省財政特派員、湖北省榷運局長、緝私局長,併兼任河南省財政特派員及河南省鹽務局長,有“一官五印”之稱。10月,漢口佛教會改組為佛教正信會,該會純為居士團體;改組會上,被公推為武昌佛學院院護,太虛為其授三皈依,收為俗家弟子。 [1] 
1931年調任財政部裁釐辦公廳主任,負責計劃全國裁釐方案。次年調任全國禁煙委員會委員、秘書長兼第二處處長。不久重慶北碚縉雲山漢藏教理院成立,與何北衡、劉湘、太虛出席開學典禮,並當選為院董。平時除在漢藏教理院客堂居住外,在石花寺另建一處住宅;興辦“大隱農場”,種西瓜及旱糧,所得收入皆用於佛教公益事業。除自己在漢藏教理院講古文、詩歌外,常邀約社會名流來院授課,如林語堂、老舍、梁實秋等。 [1] 
1934年春回湖北應城,與李範一、陳蔭三等人發起籌備成立應城銀號,任董事長。1936年3月,漢口佛教正信會改選理監事,任理事長。1938年1月,為響應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在武漢建“仁王護國法會”。7月,在漢口佛教正信會舉行七七法會,追悼抗日陣亡將士。此時還於正信會所設婦孺避難救濟所。 [1]  [2] 
1942年2月,與太虛、馮明政等商議,準備在重慶籌設佛慈制藥廠分廠,生產藥品支援前線。次年3月,中國佛學會在重慶羅漢寺會所開會員大會,改選理監事,理事長由太虛連任,他與陳銘樞、謝健、盧鑄任常務理事。1946年競選為國大代表,後入壽寧寺為僧,法號了空。次年3月,太虛大師圓寂前隨侍左右,任大師醫護委員會委員;大師示寂後任治喪處總務組成員。5月,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佛教會第一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南京毗盧寺召開,任大會預備會臨時主席,並當選為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1949年春去台灣,1973年9月7日逝世。 [2] 

李子寬著作

著有《百年一夢記》、《聖撰錄》等。 [2] 
參考資料
  • 1.    張志哲主編,中華佛教人物大辭典,黃山書社,2006.02,第1182頁
  • 2.    張志哲主編,中華佛教人物大辭典,黃山書社,2006.02,第11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