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大山

(革命烈士)

鎖定
李大山(1909—1938)原名李世瑋,曾化名李玄冰、李可敏。民國魏縣破井村人。民國27年(1938)3月2日,病逝於漯河醫院。終年29歲,葬於漯河郊野。 [1] 
中文名
李大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38年3月2日
性    別

目錄

李大山人物生平

李大山(1909—1938)原名李世瑋,曾化名李玄冰、李可敏。民國魏縣破井村人。民國13年(1924),考入直隸省立第七師範學校。他好讀進步書籍,入校不久即與趙世炎(趙紀彬)、劉大風(安明)等結為好友,他們共同編輯校內刊物《曙光》,宣傳新文化思想,並積極組織領導同學參加“五卅”反帝運動,聯合大名十一中、五女師,組織“五卅慘案後援會”。組織同學進行反英、日帝國主義遊行示威。
民國15年(1926)7月,馮品毅介紹李大山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魏縣第一個中共黨員,參與領導南樂、濮陽、清豐、大名一帶黨的工作。次年初,以參謀和秘書的身份打入“紅槍會”內部,做爭取和聯絡工作。
是年國共兩黨分裂,直南地區反動勢力器張,到處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羣眾。李大山奉命離開大名到濮陽一帶秘密活動。8月間重新組織了濮陽縣委,李任組織部長。參與創辦濮陽沙區農會(公開叫農民夜校),組織發動農民開展反豪紳地主的鬥爭。這年冬,在南樂縣劉大風家(佛善村)成立了大名中心縣委,領導大名、肥鄉、廣平、魏縣、曲周、成安等縣黨的工作,李任組織委員。
民國17年(1928)1月,濮陽縣委移住井店,李白天在井店高小學校任教為掩護,晚上組織農民辦夜校。不久,就在井店、温邢固等十幾個村莊建立了夜校,創辦了農民協會,並建立了黨支部。年底,縣委機關創辦黨內刊物《白楊書札》,李為這個刊物撰稿、編輯、印刷、刻字,往往通宵不眠。他編寫了《金色鯉魚對對仙》的小冊子,宣傳進步思想,指導工作。
民國18年(1929)正月初六,叛徒蔡兆林告密。當農民協會正在温邢固召開慶祝大會時,濮陽、滑縣等地主武裝——民團,重重包圍了會場,當場打死打傷農民十餘人。李大山等4人被捕。4月,4人由濮陽縣轉解到國民黨河北高等法院大名分院監獄,經地下黨多方營救,李被判處徒刑二年。在獄中寫了《波格達諾夫<社會意思大綱>批判》一文,約三萬餘言,由七師地下黨油印,在進步師生中流傳,對宣傳歷史唯物主義起了一定作用。
民國20年(1931)10月,李大山刑滿出獄,牢獄生活,使他患上了嚴重的肺結核病,暫回家休養。河北省委巡視員王子青及直南特委組織部長劉大風到其家為他恢復了關係。民國21年(1932)春,黨組織送他去北平療養。民國22年(1933)春,身體稍好轉,又擔任華北教聯組織部長。是年秋,又被捕,因敵人得不到證據,不久獲釋。次年冬,他報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清史資料員,被錄取。民國26年(1937)9月,到河南漯河休養。民國27年(1938)3月2日,病逝於漯河醫院。終年29歲,葬於漯河郊野。1952年,魏縣縣政府追認李大山為革命烈士。 [1] 
參考資料
  • 1.    王學貴.魏縣誌/第四十四卷人 物.魏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方誌出版社,2003年12月:113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