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夢桃

(原農六師奇台醫院任黨委副書記)

鎖定
李夢桃,男,1948年出生,漢族,上海市人。1964年支邊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他堅持為牧民行醫40多年,累計行程26萬多公里,救治病人兩萬多人次,接生800多個嬰兒,贏得了牧區人民的尊重和愛戴,被譽為“哈薩克人民的好兒子”。2001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04年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3]  2009年,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榮譽稱號。
中文名
李夢桃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8年
畢業院校
上海楊家渡小學
出生地
上海市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李夢桃人物簡介

李夢桃,男,1948年出生,漢族,上海市人。1964年支邊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作。起初被分配到一O六團從事醫務工作。由於北塔山牧場醫生奇缺,1970年又被調到地處中蒙邊境線的北塔山牧場,從此在那裏一干就是30多年。2006年6月,原北塔山醫院院長李夢桃調至農六師奇台醫院任黨委副書記,2007年任院黨委書記。 [4]  [6] 

李夢桃人物經歷

李夢桃在北塔山行醫的照片
李夢桃在北塔山行醫的照片(2張)
李夢桃是20世紀60年代的上海支邊青年。1964年,初中剛畢業年僅16歲的李夢桃,響應黨和國家支援祖國邊疆、開發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毅然從黃浦江畔來到天山腳下,開始了他紮根邊疆30多年的艱苦人生歷程。1970年,由於農六師北塔山牧場急需醫務人員,師組織部門決定調李夢桃到那裏去當衞生員。當時李夢桃二話沒説,行李一背就上了拉煤的汽車。經過幾晝夜的顛簸跋涉,來到了離祖國大陸最偏遠的經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的中蒙邊境農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北塔山牧場。把他的畢生精力奉獻給了這個海拔高度3000米以上、少數民族哈薩克族佔80%、場部當時連一個郵局、銀行營業所、商店、飯館都沒有,甚至沒有一條像樣的路,經濟文化極其落後的牧場。在北塔山的廣大牧區,流傳着許多李夢桃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動人故事。1974年冬天,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有個牧民騎馬來找李夢桃説,牧民開麥的妻子難產,孩子一天一夜都沒生下來,產婦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李夢桃立刻背上藥品和醫療器械,騎馬奔波20多公里趕到了開麥家。李夢桃立即對產婦進行檢查,發現是胎兒橫位,他馬上為產婦做了外倒轉術,並守候在產婦身邊一整夜,直到產婦安全分娩。開麥見妻子甦醒過來,又聽見孩子哇哇的哭聲,激動地拉住李夢桃的手,叫他給兒子起個名字。這時一輪紅日正從東方升起,李夢桃便對開麥説:"就叫'向陽'吧",現在向陽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當上了汽車司機。
李夢桃經常跟人談起幾件往事。一件是他剛到北塔山不久,有一年開春接羔季節,他騎着馬去山裏巡診,遇上大雪封山迷了路。正在凍餓交加、人困馬乏的時候。一個哈薩克牧民出現了。他跳下馬來,跑上前把李夢桃抱下了馬,脱下自己的大衣把他緊緊裹起來,又從懷裏掏出一塊帶着體温的饢來遞給了他,然後把他帶到了目的地。
還有一件是在他巡診回來的路上,胃潰瘍的老毛病突然犯了,疼得他臉色煞白,冷汗直滴,趴在馬背上不能動彈。識途的老馬,將他馱到一座氈房門前。哈薩克老阿塔(哈語:大爺)把他抱進了氈房,布魯根老阿帕(哈語:大媽)將家裏僅有的一點白麪做了一碗熱騰騰的麪條端到他的面前,而他們自己的子女卻在啃着玉米麪饢。晚上他們把家裏惟一一條棉被蓋在李夢桃的身上,而他們自己卻蓋着氈片和光板羊皮大衣。
2004年,組織上考慮到李夢桃已在牧區工作30多年,將他調到條件相對較好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衞生局,但是沒過多久,李夢桃又毅然回到了北塔山。他説,哈薩克族牧民對我有救命之恩,我離不開他們,我要報答他們。 [1-2] 
2005年的一天,李夢桃騎着馬出去巡診,到最後一個牧業點時,藥箱裏的藥品已所剩無幾了。牧民們一見他,都像盼到了救星一樣,興奮地喊着:"多古都爾來了(哈語:醫生來了)"、"喬(小)李子、喬李子!"圍着他噓寒問暖,並述説着自己的病情……當後到的牧工看見他的藥箱已經空了,便什麼也不説,臉上帶着理解的憨笑,拖着病體趕着羊羣,又默默地離去了。這情景在李夢桃的心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
另一件事聽來令人難以置信。1971年,李夢桃護送一位患急性閡尾炎的病人到山外的奇台醫院做手術。幾天後病人便痊癒出院了,可他們卻在山下足足等了半個多月,才搭上一輛上山送糧的卡車,回到了北塔山。
牧場缺醫少藥的落後狀況,牧工們樸實善良的品質,北塔山各族人民屯墾戍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李夢桃,使他感到了做一個北塔山人的光榮和自豪,促使他全身心地去為他們服務。
由於傳統習慣的影響,牧區的婦女大多在氈房裏生孩子,常常造成母子死亡或落下其他疾病。遇上難產的孕婦,牧民們就用駱駝和馬往場部或山下送,往往走到半道產婦就死了。一次,有個叫努爾哈依夏的年輕產婦在氈房生孩子時難產,這家人把李夢桃喊了去。當時產婦伴發癲癇等症狀,生命垂危。由於醫療條件太簡陋,加上沒有經驗,雖經全力搶救,小孩終於生出,但產婦的命卻沒能保住。李夢桃難過得落下了眼淚,主人卻勸慰他:"這不怪你,喬(小)李子,你已經盡力了。"
這件事給李夢桃很大震動。從那以後,李夢桃鑽研業務更刻苦了,工作熱情更高漲了,對病人更加認真負責了。氈房裏,油燈下,馬背上,他如飢似渴苦讀苦背苦練着;他用微薄的工資買來醫療書籍,訂了醫藥刊物,汲取着醫學知識的養分。在較短的時間裏,他就掌握了內、外、婦產、五官科方面的一般診療理論和技術,成了一名"全科醫生"。
離場部80多公里的賽裏灣,有個女牧工叫白提曼,是個寡婦,一個人拉扯着未成年的孩子,放着一羣羊。白提曼因患尿路感染,血流不止,病情嚴重。一天,她感到自己活不成了,就把孩子叫到跟前,含着眼淚囑咐他們,要照顧好自己,放好羊……李夢桃知道此事後,騎上馬走了兩天兩夜趕到賽裏灣。經過精心治療護理,白提曼恢復了健康。她拉過孩子給李夢桃磕頭,眼噙淚花道:"熱合買提、熱合買提(哈語:謝謝)!你真是我們全家的胡特哈路其(哈語:救命恩人)啊!"
李夢桃不僅全心全意地為北塔牧場的羣眾服務,還滿腔熱情地為周邊一些縣鄉的農牧民治病療傷。一年冬天,富藴縣有個牧工在北塔山牧場的一個牧業隊附近放牧。他有個不滿週歲的女兒得了心衰病,病情十分危急。李夢桃聞訊後,當即叫上另外一位哈族同事,騎着馬和駱駝上了山。路上遭遇了大風雪,馬和駱駝不能行走。兩人只好依偎着馬和駱駝,在風雪中渡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雪停了,他們又忍着飢俄和寒冷,用手扒雪開路,繼續向前趕路。到達那位牧民家後,他們顧不上喝口奶茶吃塊饢,就投入了緊張的救治工作。經過7天的努力,終於使患病的小女孩轉危為安。那個牧民感激地拉着李夢桃他們的手説:"是你們北塔山的醫生救了我女兒的命,等她長大了,我一定叫她嫁到你們北塔山去"後來這個女孩長大了,真的成了北塔山人的媳婦。
幾十年來,李夢桃走遍了北塔山的山山嶺嶺、溝溝壑壑。過冰灘,他從馬背上掉下來摔傷過尾骨;爬山樑,他從幾十米高的山坡上滾下來跌斷過脊椎;他不止一次在黑夜裏出診,連人帶馬落入山澗;他不止一次在暴風雪中迷失了方向,是哈薩克牧民把他救回氈房......30多年來,他用信念戰勝了軟弱,用堅毅攻克了困難,用頑強驅散了疲憊,用醫術和愛心,從病魔和死神的手中解救了一個個患者。
每當説起這些事情,李夢桃都是滿眼熱淚,硬嚥着説:"這麼好的民族兄弟,這麼好的人民羣眾,我要不全心全意為他們服務,我的良心何在,責任心何在?"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牧場的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1991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關懷下,經過李夢桃的多方努力,一座嶄新的醫院在場部拔地而起,了卻了李夢桃和牧場人幾十年的心願。醫院的規模雖不算大,卻擔負着全場職工家屬及駐地部隊和友鄰單位的醫療保健任務,對牧區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邊防鞏固和百姓安康起着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由於北塔山地區環境差、生活苦,牧場很難留住人,醫院需要的人才也是來了不久又走了。李夢桃上任時就下決心要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醫務人員,建立一支穩定的、高素質的醫療隊伍。他剛到北塔山時,醫院還沒有一名少數民族醫務人員。在場裏的支持下,經過李夢桃和他的同事們的多年努力,一批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醫務人員成長起來。現在醫院的30多名醫務人員當中,哈族同志佔了75%。北塔山牧場醫院就像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同志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和睦相處。每逢古爾邦節等少數民族節日,漢族同志就主動到醫院值班;每逢過春節,少數民族同志又主動值班。這已經成了牧場醫院的慣例。
30多年來,李夢桃有許多機會可以離開北塔山,但他沒有走,他捨不得這裏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舍不下這裏的各民族兄弟,這裏的牧民更需要他。 [2]  [4] 
李夢桃在條件艱苦的北塔山和哈薩克族牧民一起生活了幾十年,救治的牧民不計其數。他説,在大城市裏面,像我們這樣的醫生很多,不顯眼。我能夠在牧區,在這樣的地方為大家服務,覺得能夠體現出一點價值來,能夠為他們治病,為他們救命,心裏面是很高興的。
讓李夢桃感到更加欣慰的是,這些年來,隨着國家對民生投入越來越大,牧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享受到了現代文明,就醫條件也得到很大改善,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場”。 [2] 

李夢桃主要榮譽

李夢桃曾先後獲國家衞生部“全國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模、全國民族團結模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吳登雲式醫務先進工作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和“先進工作者”等稱號。2009年9月,李夢桃被評選為兵團唯一一名“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榮譽稱號。 [5]  10月1日,他被應邀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國慶典禮和閲兵式。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