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國輝

(中國國民黨陸軍將領)

鎖定
李國輝(1910-1980) , 河南蘭考人, 原國民黨陸軍第8軍709團團長, 1950年國民黨在大陸潰敗後, 李國輝帶領兩千人逃亡到泰國北部金三角地區, 與譚忠率領的708團700多人, 成立“中華民國復興部隊”, 李國輝任總指揮, 這隻孤軍打敗了緬甸政府軍, 蔣介石為實現“反攻大陸”, 任命原第8兵團司令李彌為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 接管這支部隊, 責令李國輝交出兵權撤回台灣, 李國輝撤出金三角回台灣後於1980年病逝。 [1] 
本    名
李國輝
別    名
小李將軍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0年

李國輝人物生平

1949 年年底,解放軍向盤踞雲南的國民黨軍隊發起總攻。 [2] 
1950年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和第四野戰軍一部由廣西入雲南,在滇桂黔邊縱隊協助下,一舉殲敵2.7萬餘人。國民黨殘留在大陸上的最後一支重兵——國民黨第八軍及第二十六軍在滇越邊境元江地區大都被殲。 [3]  兵團副司令湯堯和軍長曹天戈被俘。 [1] 
駐滇蔣介石嫡系殘餘部隊在解放軍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國民黨軍隊潰敗滇南後,第 26 軍 93 師278 團副團長譚忠率其第二營(營長申鳴鐘)和九十三師警衞營(營長李任遠)經西雙版納南嶠於2月24日逃抵緬北邦桑以南。以及第 8 軍 237 師 709 團團長李國輝(營長是吳金銘、陳昌盛、董衡恆)統官兵800餘人,經紅河上游元江,於1950年2月下旬逃竄到緬甸猛瓦。1950年3月初,李譚兩部率領的兩支殘部約 1400 餘人,流竄到緬泰邊境大其力(Tachileik)附近的猛捧(Mong Pong)地區。該地處緬甸泰國、寮國(即老撾)三國交界處。集議堅持反共遊擊,組建“中華民國反共抗俄復興部隊”,初由第 93 師的參謀長何述傳擔任指揮官,後由李國輝接任為總指揮,譚忠任副總指揮。
此時有滇邊地主惡霸、土匪、反動土司武裝頭子蒙保葉、羅成幾夥和佛海、車裏、南嶠、江寧、瀾滄“五縣聯合剿匪指揮部”副指揮張偉成(五縣聯指若干官兵是國民黨抗日遠征軍九十三師留滇邊)一部逃亡來緬甸景棟三島地區。上述諸股共500餘人槍願聽奉李譚號令。這夥雲南土著熟悉滇緬兩邊人地社會情形,對逃緬國軍立足生存作用甚巨。
上述三支武裝共兩千人,是後來引發國際注視的緬泰寮三角國民黨軍(由於立場及時代的不同,有稱之孤軍、殘軍、匪軍、都可)的“種子”。
此後國軍殘部在緬甸的活動進入“小李將軍時代”。 [2]  [4] 
李譚(及蒙羅張輩)部入異國初,幸好譚忠部九十三師通訊連連長保有一部電台,乃和台灣及海南島(有二十六軍留守處)有電訊聯絡,方使台灣知曉雲南國軍殘部在緬,急待救援。台灣回電多作吹譽嘉勉,也明白表示目前支援極難,盼自求生存,僅匯來泰銖五萬元。入緬殘軍與駐地各族緬胞相處尚洽,僑界零星捐助,勉力維持。 [4] 
看過電報, 李國輝制定相應措施, 首先鼓勵將士與當地通婚, 規定:凡與當地人結婚者給予二十大洋的獎勵, 同時, 組織帶領部隊執行三大任務:一是開荒種地解決部隊吃飯問題;二是為毒販當保鏢, 向老撾泰國邊境送鴉片, 收取鉅額保護費, 解決軍費來源;三是招兵搞訓練, 擴軍備戰。 [1] 
1950年3月,李、譚(及蒙、羅、張)軍竄緬,緬甸國防軍即開進大其力周邊監視。5月,緬甸政府增兵6000人控制要點,又炮兵三個連戰車一個連,其空軍連日空運彈械至景棟,責令限時繳械,派員勸降。6月13日起,緬空軍連續偵察並炸射,於6月16日起多次發動地面進攻,先後由左蘇上校、宇欽上校指揮,但均被擊敗。緬空軍司令更親率軍機三架低飛掃射,其座機被國民黨軍機槍擊落。7月9日緬陸軍總司令奈温將軍自仰光飛景棟,親任指揮,仍未奏效。緬軍傷亡遭俘者頗多,槍炮汽車也損失慘重;國民黨軍也有傷亡。
其間,緬軍指揮官與李國輝曾多次互致照會及派員談判。由景棟王和當地僑領中介聯絡,但談判均不歡而散。1950年8月9日,緬軍奈温將軍照會“駐景棟之反共軍指揮官李少將”稱,如貴方對談和有誠意,希於緬軍再次進攻時向後撤退,以便對上對外有所交代。8月17日李國輝致奈温,再次強調從無領土野心只暫棲,希望停止戰爭和平相處。8月22日達成協議,國民黨軍撤出大其力地區進入山區;緬方通知該地地方政府協助供糧。8月25日,國民黨軍諸部退出大其力,進屯緬泰邊的猛撒;該處有四十餘村寨,糧產豐盛。
優勢緬軍卻未能殲滅這支國民黨軍,由於緬甸1948年才獨立,建軍未久,而緬軍多為新兵,沒有戰鬥經驗。加上緬北峯巒險峻,緬軍官兵多下緬甸人,水土氣候不服,所以士氣不高。而國民黨殘軍為百戰餘生的部隊,富有戰鬥經驗。這次又處於“退後一步便是死路”的險境,被迫做背水一戰,所以鬥志極高。再就是當地土司向來自治,與緬甸中央關係疏遠,其民眾不幫助緬軍。而泰國方面則暗中相助國民黨軍,曾提供部分糧彈援助,更接容孤軍的眷屬婦孩安頓於泰境,使他們作戰無後顧拖累。 [4] 
殘軍大敗緬甸國防軍的消息, 不脛而走, 震動了緬甸、泰國、老撾。各國記者紛紛前往泰國的夜柿, 要求進入大其力採訪殘軍, 有的乾脆扮演成邊民喬裝打扮後找到殘軍瞭解戰事, 有的以華僑尋找中國親人的身份挖空心思打聽消息。傾刻間《國民黨殘軍大敗緬甸國防軍》《李國輝將軍是個戰神》《殘軍的敢死隊全殲緬軍炮團》等等報道, 在《曼谷日報》《新加坡早報》等各大媒體刊登出來, 將全世界的眼球都吸引到了金三角。 [5]  亞洲及歐美多國傳媒介紹報道大其力之戰,有的誇張宣揚兩千孤軍擊敗兩萬緬軍云云。引起世界關注,更引起蔣介石對在緬武裝的重視。 [4] 
時在台北的李彌上書蔣介石,願赴滇邊“收率殘部,負弩前驅,為國效命”。即赴香港,以“龍惠農”的化名弄到葡屬澳門的護照,於1950年4月11日抵達泰國曼谷,在台駐泰武官的協助下,與李、譚書信聯絡。李、譚派丁作韶(丁繫留學法國博士)為代表到曼谷與李彌會見。帶回李彌反攻雲南謀劃及李彌親筆信,略雲:“前進是為聖為賢,後退則作俘作虜……現今在這裏(指緬甸——作者注)做俘虜,那是做洋俘虜啊!除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外,是永無翻身之日……”李譚將此信油印發所部官兵。稍後,李彌喬扮馬幫到泰緬邊和李國輝、譚忠會見。李彌幫助孤軍爭得台灣每月發8萬至14萬泰銖作補給,還以私款10萬美金(當年,這是一筆鉅款)急供這支孤軍。 [4] 
蔣介石委任原第8兵團司令李彌為“雲南省政府主席兼雲南綏靖公署主任”、“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總指揮”, 派他前往緬北領導指揮這支部隊。李彌在湄公河西岸峽谷中修了一個簡易機場———江臘機場。蔣介石專門成立一支700多人的“支持大隊”, 由段希文少將任大隊長, 負責支持、保障“反共救國軍”。期間蔣經國還飛到江臘機場視察過李彌的“反共救國軍”。在李彌的經營下, “反共救國軍”的地盤達台灣的4倍。並在猛撒開辦了一所“反共抗俄軍政大學”, 輪訓下級軍官, 在東南亞招收學員, 學員最多時達2000人。毒梟坤沙成為第一批學員中的一名。 [1] 
1950 年 6 月 25 日,正當國軍殘部與緬甸政府軍在大其力鏖戰之際,朝鮮戰爭爆發了。10 月 25 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打響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並很快將戰線重新推進到三八線附近。在朝鮮戰爭日益白熱化之際,原先很少為人所知又很少為人重視的這支國軍殘部,成了美國政府和台灣當局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支奇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支持。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方面積極籌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部隊,力圖使戰爭國際化。1950 年 9 月,美國海軍少將厄斯金(Graves B. Erskine)率領“東南亞軍援顧問團”訪問泰國,其使命是努力爭取泰國參加聯合國軍。滯留曼谷的李彌獲悉厄斯金來泰後,通過台灣當局駐泰武官陳振熙與厄斯金取得聯繫,兩人先後三次進行會談。李彌主動提出率所部國軍反攻雲南,牽制共軍軍力,減緩美軍在朝鮮戰場的壓力,同時希望美國方面給予援助。厄斯金認為利用這支國軍殘部牽制中國兵力是一個不錯的選項,表示願意提供武器裝備和經濟援助,但前提是在國軍殘部進入中國境內後,方可對其進行空投補給。
1951 年 4 月,李彌所部從緬北分南北兩路向雲南推進,5 月發起反攻大陸的軍事行動。 [2]  5月15日,北路蔣軍3000餘人,在李國輝指揮下,攻佔滇西邊城滄源。爾後經滄源縣境南渡擋帕河,繼續向耿馬、雙江、瀾滄進犯。 [3]  此後兩個月間,蔣軍一度佔領雲南邊境的鎮康雙江、耿馬、孟定滄源、瀾滄、寧江、南嶠等 8 個縣治。
在此期間,美國也先後 5 次向滄源境內空投了武器裝備。
對於國軍殘部在雲南的反攻活動,中國政府和國內外輿論都曾給予高度警惕和強烈譴責。自 1951 年5 月下旬起,《人民日報》不斷對國軍殘部進犯耿馬、雙江、滄源、孟馬、孟連、孟董等地的情況加以報道,並將譴責的矛頭直接指向他們背後的美國和蔣介石政權。直到 1951 年 12 月 26 日,《人民日報》還發表了《美國竟由台灣運送國民黨匪軍到泰國和緬甸北部,陰謀向我國邊境乘機進行大規模擾亂活動》的文章,對“美帝國主義”和“泰國反動政府”相勾結,增援緬北的“國民黨殘匪”,“陰謀向我國邊境乘機進行大規模的擾亂活動”加以揭露和譴責。1952 年 1 月 3 日,蘇聯代表維辛斯基(Andrey Vyshinsky)在聯合國政治委員會也作了題為《關於美國的所謂“集體措施”計劃——準備戰爭的計劃》的發言,揭露美國政府的侵略行為,支持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
這支國軍殘部孤軍深入,實力有限,又缺少補給,在解放軍發動反擊後,很快便全線潰退。 [2]  根據昆明軍區史料記載,從1952年春至1966年夏,在雲南西南邊界線中國一側,打擊小股入竄之敵80餘次,殲滅敵人830餘名。加上在我軍政策感召下,前來投誠的殘軍官兵2400餘人,共殲滅敵軍3230餘人。 [3] 
1951年 7 月 22 日, 這支國軍殘部不得不再度退回緬甸境內。對於國軍殘部在雲南的失敗,李彌歸咎於美國的援助不力。 [2] 
國軍殘部在緬甸的非法存在和非法活動,給緬甸政府造成極大麻煩和極大威脅,緬甸政府視之為腹心大患。出於維護國家主權的需要,又迫於反對黨的壓力,緬甸政府下定決心將國軍殘部驅逐出境。由於軍事力量薄弱,武力圍剿收效甚微,緬甸政府不得不再次求助於美國和聯合國。
隨着時間的推移,美國對國軍殘部的實際力量和使用價值越來越懷疑和否定,並且隨着朝鮮戰局進入停戰談判階段,美國也越來越不需要藉助他們了。這時的美國政府主要得從其對緬政策以及東亞戰略全局出發考慮如何處置國軍殘部,他們對緬甸的基本訴求是穩定國內局勢,確保緬甸政府不倒向社會主義陣營。這樣,拋棄利用國軍殘部牽制中國軍隊的政策,迫使台灣當局從緬北撤退國軍殘部,就成了美國的必然選擇。 [2] 
面對李彌日益增強的實力, 緬甸政府於1953年3月發動了第二次大規模圍剿———“旱季風暴”。這是金三角史上最大的戰爭。緬政府出動1萬多兵力, 在空軍的支援下向李彌發動進攻, 但最終還是以李彌的勝利告終。戰爭之後, 李彌在接受西方記者採訪時, 一句話引起軒然大波, 並結束他在金三角的統治。記者問他:“李彌先生, 您是雲南省主席, 您這個雲南王, 什麼時候能回昆明啊!”李彌大笑:“我要做雲南王不大容易, 要做緬甸王易如反掌, 就看我想不想做了!”此語一出, 仰光輿論譁然, 學生上街遊行, 要求總理吳努和國防部長吳奈温下台。面對國內壓力, 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控訴“孤軍”侵略, 並要求台撤軍, 為此第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 “一切外國軍隊必須撤出金三角”的決議。
與此同時, 蔣介石得知美國中央情報局正在秘密策動李彌脱離台灣, 以便出兵配合西藏上層分子的“獨立運動”。當即下令李彌把全部人員撤回台灣。
1953年11月7日到1954年6月30日, [1]  國軍殘部從緬甸的撤軍行動得以分三階段進行。據台灣方面統計,先後有 6572 人撤到台灣,其中官兵 5699 人、家屬 873 人。在撤軍實施過程中,台灣當局仍設法將部分國軍殘部留在了緬甸境內,並且在日後成為活躍在金三角地區的一支從事毒品活動的特殊的武裝力量。 [2] 
李彌撤回台灣後被蔣閒置, 直到1973年病死。但蔣並不願真正消除這個“反共基地”, 原“反共救國軍”的副總指揮柳元麟被任命為總指揮, 把留下的部隊整編5個軍, 吳運緩、吳祖佰、李文煥、張文、段希文分別任1至5軍軍長, 實有兵力2萬多人。以段希文為首的6000雲南籍官兵轉移到老緬邊界湄公河西岸的江口鎮, 打出“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的旗號。
1961年2月, 緬甸政府根據台灣當局仍在給緬殘軍空投物資, 向聯合國提出控訴, 聯合國再次做出決議, 要求蔣撤回緬甸部隊。從1961年3月17日到4月30日, 蔣撤回4406人。柳元麟也被召回台灣, 蔣給柳元麟安了一份閒差———“國防部作戰督察研究委員會委員”。
第二次撤軍後殘留在緬泰叢林的國民黨還有5000餘人, 由段希文為統領, 這5000多人中大部分為雲南人, 不願去台灣, 沒撤走的國軍餘部沒有得到台灣的繼續援助, 加之當地的瘴氣和瘟疫不斷削弱部隊, 段希文與李文煥率國軍餘部越過緬泰邊境, 來到海拔較高, 氣候相對宜人的美斯樂地區, 根據形勢, 成立“東南亞反共志願軍”。剛駐進美斯樂, 段希文和李文煥就接到泰國陸軍參謀長江薩的邀請, 段、李於1962年3月抵達曼谷。江薩的目的是收編這2人手下部隊, 令其充當“反共橋頭堡”, 抗擊由越共支持的泰共遊擊隊 (泰國共產黨成立於1942年, 國軍餘部進入泰國之際, 也是泰共發展壯大之時, 他們於1964年提出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經驗, 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還強烈反對美軍在泰國境內駐紮, 因此得到國內及國際社會的支持, 1969年, 泰國人民解放軍最高司令成立, 此後泰北部多地淪為戰場, 泰國南部與馬來西亞交界地方, 泰共遊擊隊與馬共遊擊隊一起將當地攪得天翻地覆) 。
從1970年開始, 在本國境內不斷取得勝利的越共向泰共提供了大量的後勤支持。作為回報, 泰共開始襲擊美軍在泰國的空軍基地, 因為美空軍基地是作為轟炸越共基地使用。於是, 泰政府軍決定對泰共動手, 剷除泰共, 國軍餘部就被選中作為先遣部隊, 1977年, 泰共進入鼎盛時期, 擁有6000—8000名士兵, 100萬同情者。1978年, 越南發動侵柬戰爭, 泰共宣佈中立, 得罪越南同時也得罪中國。1980年6月18日, 段希文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時年69歲。段希文去世的同年, 泰政府為了清除考牙山最後一支反政府泰共武裝, 許諾國軍餘部, 只要攻下考牙山, 就讓國軍餘部及後代全部成為泰國人。國軍餘部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為泰政府打下考牙山, 清除了泰王朝最後的心腹大患。泰王普密蓬大為高興, 親自到前線看望傷員, 到醫院才知為他清除大患的是國軍餘部, 頗為感動, 決定授予國軍餘部及家屬泰國公民身份, 併成立13個自治村供其居住。 [1] 

李國輝史料記載

關於建國初期國民黨軍隊(以下簡稱國軍)殘部在滇緬邊境的活動,台灣柏楊的《金三角、邊區、荒城》和《異域》,大陸鄧賢的《流浪金三角》,張伯金的《亡命金三角》,以及徐軍的《流亡異國的蔣軍殘部》等,都有過介紹,但多采用紀實文學的筆法,且多聚焦金三角的毒品問題。近年來,隨着外交檔案的不斷解密,學術層面的研究不斷深入,相關的史實也日益清晰。 [2] 
參考資料
  • 1.    付瑋.在緬泰邊境為生存而拼殺的國民黨軍餘部[J].雲南檔案,2017,(12):45-46.
  • 2.    胡禮忠,張紹鐸.緬北國民黨軍隊殘部撤往台灣始末[J].世紀,2011,No.108(03):41-45.
  • 3.    王永春.逃緬蔣軍反攻雲南失敗紀實[J].黨史文苑,2001(06):39-41.
  • 4.    李彌率部逃竄緬甸前後--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2013-09-12[引用日期2023-03-05]
  • 5.    孫純福.金三角,蔣殘軍何以能留下6萬後代[J].文史天地,2009,No.137(02):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