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君羨

(隋末唐初將領)

鎖定
李君羨(592年-648年8月7日),字遵禮,隋末唐初將領,洺州武安人。泗州刺史李虔之子。 [7] 
李君羨初為瓦崗寨李密下屬,後成為王世充的驃騎。因厭惡王世充的為人,率領其部屬歸附李淵,獲授輕車都尉,後跟隨李世民破宋金剛於介休,從討王世充,為馬軍副總管。又隨軍破竇建德劉黑闥,李世民即位後,他被任命為左衞府中郎將。東突厥大軍至涇陽,他與尉遲敬德將其擊退,後改為左武候中郎將,受封武連縣公(墓誌作“武昌郡公” [7]  ),駐守在太極宮玄武門。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因“女主武王有天下”的謠言遭到貶官,隨即被御史羅織罪名彈劾,被李世民以“欺君壓民”的罪名下令處決。
別    名
五娘子
遵禮
所處時代
隋末唐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洺州武安
出生日期
592年
逝世日期
648年8月7日
本    名
李君羨
官    職
輕車都尉 馬軍副總管 左衞中郎將
爵    位
武連縣公-武昌郡公
封    贈
左驍衞大將軍、太州刺史

李君羨人物生平

李君羨屢立戰功

李君羨開始在李密屬下,後來成為王世充的部將,後因厭惡其為人,率部投奔李淵,被封為上輕車都尉,隨秦王李世民逐鹿中原。在戰鬥中,他單騎出列,衝鋒陷陣,作戰英勇。
武德三年(620年),李君羨隨李世民在介休攻破宋金剛,被封為驃騎將軍,賜給他宮人、繒帛。
武德四年(621年),李君羨在洛陽征討王世充,被任命為馬軍副總管,王世充子王玄應自武牢運糧入洛陽,李君羨俘獲他的軍隊,王玄應逃走。又隨軍破竇建德、劉黑闥,李世民登基後,授他為左衞府中郎將。
貞觀初年(626年),東突厥攻至距長安僅40裏的涇陽,京師震動。李君羨與尉遲敬德奉命迎敵,解除了長安之危。唐太宗李世民嘆道:“君羨如此勇猛,強虜何足憂慮?”遂授予他左武衞將軍之職,掌管玄武門宿衞,並封他為武連縣公(墓誌作“武昌郡公”)。李君羨在戰爭之餘,手不釋卷,經常得到李世民的賞賜。 [7] 

李君羨因讖遭忌

李君羨歷任蘭州都督、左監門衞將軍,貞觀八年(634年),跟隨段志玄討伐吐谷渾,在青海之南懸水鎮大破吐谷渾軍隊,虜牛羊二萬餘頭還朝。 [2] 
當時,太白星屢現於白晝。史官占卜認為是女皇登基預兆。民間又廣傳《秘記》中言:“唐朝三代之後,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李世民對此深惡痛絕。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宮廷宴請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講各自乳名。李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李世民聞之一驚,遂掩飾笑道:“你既為女子,為何如此雄健勇猛?”李君羨官職(左武衞將軍)、封號(武連縣公或武昌郡公)、屬縣(武安縣),皆有“武”字又為“五娘子”。李世民對此甚為疑忌,遂革其禁軍職。

李君羨無端冤死

隨後,李君羨外任華州刺史,華州當地民風崇尚修煉辟穀術,有個布衣名叫員道信,自稱能夠不進飲食,通曉佛法,李君羨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與他形影相隨,竊竊私語。御史藉機彈劾李君羨與妖人勾結,圖謀不軌。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李君羨因此事定罪處斬,全家被抄沒。
天授二年(691年),李君羨的家屬向當時的皇帝武則天訴冤。武則天為了證明自己有天命,下詔追復李君羨官爵,以禮改葬。 [1] 

李君羨史料爭議

李君羨主讖言為真者説

李君羨被殺之後,其作為個體,已經退出了歷史舞台,其作為叛逆之臣的評價在唐史中已經蓋棺定論。然而,其身後的故事與爭論還遠未結束。在傳世文獻中,我們還可以看到:李君羨的被殺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原因。《舊唐書·李君羨傳》載 “先是,貞觀初,太白數晝見,大史佔曰:‘女主昌。’又謠言‘當有女武王者’。會內宴,為酒令,各言小字,君羨自陳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又君羨官邑屬縣皆‘武’也,忌之。” 這個故事由於神奇的預示了後來武周的興起、武后的執政而為治史者耳熟能詳,在《冊府元龜》《新唐書》《資治通鑑》中均能見到。可見,在五代以及宋人眼中,這條記載是可信的。如羅大經《鶴林玉露》中就指出 “唐太宗末年,讖家明言女主昌,又明言為武氏,又明言其人已在宮中。乃以疑似殺李君羨,過矣!”
此後,許多史家與文人也並未懷疑此事,且多批評晚年太宗的猜疑,惋惜李君羨的冤死。南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卷三〇《武韋之禍》也將此預言與李君羨的被殺關聯起來,並將其作為武后執政的緣起。明末清初顧炎武《日知錄》卷三〇《圖讖》載歷代應驗的讖言,稱 “唐太宗誅李君羨,而革唐者武后” ,説明他也認可此事。王夫之則認為太宗不明,對於此讖言不能正確對待,應該殺掉李淳風這樣的術士,焚燒《秘記》之類的妖妄之書,而非 “橫殺李君羨以應之” 。 [8] 

李君羨主讖言為偽者説

時至今日,大多數的研究者對此都持懷疑和否定態度。如業師胡戟教授在《武則天本傳》中認為 “這些情節雕鑿的痕跡太明顯,像是後人按武則天時的歷史編造的” 。只是隨後他又承認李君羨以死掩護了武則天。似乎又認可其真實性。氣賀澤保規《則天武后》中雖未提及李君羨,但在評價武氏當王預言時指出:李淳風不可能如此精確地預測未來, “也很難斷言此事全為後世捏造” 。他認為在古代政權更替之際,會存在這樣的流言。羅漢《武曌——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中雖然也認為對此預言應該持 “謹慎的懷疑態度” ,並且提出了此事可能會被後來武后的支持者解説為武后執政的依據。但他還是認可了此事的真實性及與李君羨被殺的關係。
而更多的學者直接持否定態度。如趙文潤、王雙懷《武則天評傳》中則明確指出:這是稍後史家捏造的故事。李君羨的死因被史家掩蓋,而被巧妙地用到了武則天的天命問題上。 雷家驥《武則天傳》則認為李君羨被殺的理由,是武周時期 “故意捏造的政治神話” 。薛瑞澤《試論武則天時代的政治傳言》在論及此事時也認為:李世民在當時是不可能預料到唐代歷史上有一個武姓女子篡權的歷史必然,而表現出對 “五娘子” 和 “武” 字的敏感。這一記載之所以會出現在歷史的記憶中,就是因為後來武則天篡奪了唐王朝的天下,史學家將歷史的偶然和必然雜糅在一起思考才出現了這樣的歷史檔案。此事和李淳風的預言一樣,都有後人加工的成分在內。其加工的時代應該在武則天執政以後,發揮作用者當然應該是武則天的支持者。王西坤《試論史籍所載武周改唐預言的真實性》則認可當時特殊天象及謠言的存在,武則天利用了這則謠言的歷史巧合,並通過追復李君羨官爵加以渲染,以應驗預言的真實。而史官們也將此事附會到李君羨的傳記中。為了加強説服力, “女主昌預言” 也被篡改記入史書。而目前對此問題分析最為深入的是孟憲實《李君羨案件及其歷史闡釋》一文,文章不僅全面否定了預言的真實性及其與李君羨的關聯,還探討了這則記載偽造的時間及流程。他認為應該是在武周時期,該記載出自李家人事後的偽造,將李君羨的死與武則天的天命聯繫起來,以此作為李君羨平反的依據。此後武周政府也認同了這種説法,並將其寫入了唐朝的國史中。 [8] 

李君羨人物評價

唐太宗李世民:“使皆如君羨者,虜何足憂!” [6] 
蘇軾:“漢景帝以鞅鞅而殺周亞夫,曹操以名重而殺孔融,晉文帝以卧龍而殺嵇康,晉景帝亦以名重而殺夏侯玄,宋明帝以族大而殺王彧,齊後主以謠言而殺斛律光,唐太宗以讖而殺李君羨,武后以謠言而殺裴炎,世皆以為非也。” [3] 
康熙帝:“讖緯之説本不足據,如唐太宗以疑誅李君羨,既失為政之體而又無益於事,可為信讖者之戒。” [4] 
毛澤東:“冤死一個李君羨,還有千千萬萬個李君羨。” [5] 

李君羨親屬成員

  • 祖父:李洪,北周武牙將軍。
  • 父親:李虔,隋朝泗州刺史。
  • 夫人:趙氏。
  • 兒子:李義元 [7] 

李君羨後世紀念

李君羨葬於洛陽城南的龍門鄉,有墓誌出土。 [7] 

李君羨藝術形象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李君羨者,洺州武安人也。初為王世充驃騎,惡世充之為人,乃與其黨叛而來歸,太宗引為左右。從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前後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太宗即位,累遷華州刺史,封武連郡公。貞觀初,太白頻晝見,太史佔曰:“女三昌。”又有謠言:“當有女武王者。”太宗惡之。時君羨為左武衞將軍,在玄武門。太宗因武官內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羨自稱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羨封邑及屬縣皆有“武”字,深惡之。會御史奏君羨與妖人員道信潛相謀結,將為不軌,遂下詔誅之。天授二年,其家屬詣闕稱冤,則天乃追復其官爵,以禮改葬。
  • 2.    《舊唐書》:亞將李君羨率精騎別路,及賊於青海之南懸水鎮,擊破之,虜牛羊二萬餘頭而還。
  • 3.    [宋]蘇軾《蘇軾集》卷一百五志林十三條
  • 4.    康熙帝·《閲史緒論》
  • 5.    周留樹主編.毛澤東評點二十四史 :中國檔案出版社,1998年04月第1版:第1479頁
  • 6.    《新唐書 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2-17]
  • 7.    毛陽光.功臣的生前與身後——新見《武周李君羨墓誌》考證[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38(01):200-209.
  • 8.    毛陽光:《功臣的生前與身後——新見考證》[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版第1期,第205—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