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叔同

(2024年黃小裕執導的紀錄片)

鎖定
《李叔同》是由中共平湖市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聯合出品,浙江衞視承製,黃小裕執導的紀錄片 [7] 
該片分為《問餘何適》《花枝春滿》《天心月圓》,以李叔同人生最後的八句偈語為片名,分別從人格養成、藝術成就、精神世界三個維度呈現李叔同傳奇的一生 [10] 
該片於2024年5月30日起每週四12:00上線Z視介,每週四21:40登錄浙江衞視 [10] 
中文名
李叔同
作品類型
紀錄片
語    言
普通話
製片地區
中國內地
出品公司
中共平湖市委宣傳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
拍攝地點
中國杭州、天津、平湖等地
首播時間
2024年5月30日 12時
首播電視台
浙江衞視
網絡播放平台
Z視介
播出狀態
已完結
集    數
3 集
每集時長
約 55 分鐘
播出時間
2024年5月30日
總導演
黃小裕

李叔同劇情簡介

該片以一本《斷食日誌》翻開李叔同半世繁華半世僧的兩段人生,並通過《問餘何適》《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三個篇章,立體呈現弘一法師在亂世浮沉中如何通過人生境界的一次次昇華走過悲欣交集的一生。紀錄片描述了從傳統士大夫到近代知識分子,身處百年變革的李叔同的成長經歷;從津門公子到留洋學子,出身貴胄的李叔同拋家舍業的原因;從文藝先驅到杏壇名師,才華橫溢的李叔同創下多個“第一”,從李叔同到弘一大師,了卻塵緣的李叔同不忘救國濟世的緣由 [13] 
紀錄片《李叔同》海報 紀錄片《李叔同》海報

李叔同分集劇情

    第1集 問餘何適

    斷食,是弘一大師李叔同人生的分水嶺,六十二載人生,書寫兩段傳奇,上半段,留下無數奇珍,以供世眼;下半段,宛若一輪明月,照耀天心。從海河邊“進士第”裏的豐腴少年,到歷經戊戌變法、庚子事變的熱血青年。一腔豪情,志在救國濟世。從一筆雙行的津門公子,到廣結文友的滬上才子;從傳統士大夫,到現代知識分子,該集講述李叔同的成長之路與跌宕人生7


    第2集 華枝春滿

    負笈東渡,他在異國他鄉成就藝海先驅;辛亥革命成功後,他成為許多先進團體的一員,是以筆為刃的報業先鋒;多地任教,他是西為中用的杏壇名師。除了講述李叔同藝術層面的成長史,該集更對“先器識而後文藝,他為後世培養了哪些藝壇大師?”“他是桃李滿天下‘温而厲’的李先生,促成其出家的遠因和近因,又是什麼?”等大眾關注的問題,進行解讀剖析12


    第3集 天心月圓

    為賡續中國歷史上中斷了的律宗,弘一大師閉門苦修數年,連官員上門,他都謝客不見。閉關四年後,弘一大師終於完成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這對中國傳統佛家戒律的弘揚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至今都是海內外僧眾的必學教材。

    自出家及至入滅,僧臘24年,弘一大師的苦修一以貫之。他每天只吃早午兩餐,過午不食;吃水煮青菜,只放鹽不放油;哪怕寒冬穿衣也不超過三件,圓寂後留下的百衲衣,竟有224個親手縫製的補丁。好友夏丏尊曾因看不下去弘一大師黑而破舊的手巾要給他換一條,卻遭到拒絕,理由是“還好用的,和新的也差不多。”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夕,廈門市政府決定舉辦有史以來第一屆運動大會,以鼓舞民眾,籌委會特邀弘一大師作曲。這一回,正在萬石巖閉關養病的弘一大師接到邀請後欣然答應,僅用十天左右就譜定曲子,併為會歌修改了歌詞。這首催人奮進的歌曲,用音樂喚起民眾保家衞國的決心,這也是弘一大師留下的最後一首歌曲。

    2023年11月,弘一大師的臨終墨寶在中國美術館首次公開亮相。這是62歲的弘一大師在彌留之際用一張用過一面的信紙寫下的七字絕筆——悲欣交集,見觀經。七個字的最後,是圓滿的句號。三天後,一代大師傳奇落幕11


李叔同幕後製作

李叔同項目扶持

《李叔同》獲得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和嘉興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項目扶持,同時入選浙江廣電集團“三年鑄劍”計劃的重點紀錄片項目、Z視介“美好同行”首批文化傳播項目等 [2] 

李叔同拍攝製作

  • 實地拍攝
《李叔同》整體制作啓動於2023年2月,在為期10個月的外景拍攝中,項目組足跡遍佈杭州、天津、平湖等地,並於2023年11月中下旬赴日本東京、京都、靜岡等地進行實地拍攝和深入採訪 [2]  。為了還原真實生動的李叔同,攝製組實地拍攝、深度挖掘,李叔同求學時期的准考證、考試卷、成績單,百年前留日時親筆書寫的明信片、親手設計的戲劇海報、報章新聞原件、作品真跡 [7] 
劇照
  • 後期創作
在後期創作方面,項目組與中國專業的剪輯、音樂音效製作、插畫製作、片頭製作、三維創作、包裝製作等團隊進行合作,採用先進AR加插畫技術還原特定的歷史背景,把平湖的叔同文化全景式呈現給中國觀眾 [2]  [6] 

李叔同主創團隊

出品人
華宣飛、張東和
總監製
趙磊、沈志鳳
總策劃
陳潔、黃國強、何春風
監製
何族強、林湧、沈健、石苗
策劃
周謐、祁漢忠、沈雲、陳奮、紀海平、張彬倩
學術顧問
陳星、王維軍、張一德
總導演
黃小裕
統籌
胡羣芳、莊臨強、楊罡、王欣
演員表
中年李叔同(陳韋欣)
青年李叔同(彭高翔)
童年李叔同(朱亦宸)
李叔同母親(張雯)
李叔同二哥(李霆)
李叔同妻子(張思思)
嚴修(鍾曉航)
蔡元培(方揚帆)
楊白民(高虎)
天涯五友(文洋燈、竹正尚、蔣新峯、丁鴻暢、彭高翔)
琵琶演奏家
黎慶慧
京劇演員
權家豪
解説
津杭
翻譯
周理
包裝指導
成暉
海報設計
石升
開頭製作
塵塵
調色
王世傑
三維特效
麻晨曦、王文東、支俊傑、蔣正康、方聲煥、鑫磊、林鋒
特效後期
麥芃、翟亞超、範迪
道具
洋洋
燈光師
劉建科、鄭付龍、劉攀想
製片
謝凱一、張克鑫
製片人
黃小裕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片尾字幕 [1] 

李叔同幕後花絮

  1. 為使內容全面詳實,攝製組多次到天津拍攝取景,採訪多位李叔同研究的專家學者,深入挖掘李叔同在天津的事蹟和李叔同生長的社會環境及師承關係 [4] 
  2. 為了再現“中國人體寫生第一課”,導演組原址原貌“一比一”地復刻當時場景 [3]  。與此同時,導演組還專門邀請浙江油畫院副院長陳子胄進行現場教學,向學生們講述寫生要領 [5] 
  3. 參與紀錄片拍攝的演員均從各個高校、中學幾百位青年學子中選拔而來,現場對其中吳夢非、李鴻梁飾演者的臉型、髮型、坐姿都嚴格按照歷史舊影來重疊再現 [3] 

李叔同發行信息

李叔同播出平台

播出頻道/平台
播出日期
完結時間
Z視介
2024年5月30日起每週四12:00
2024年6月13日 [10] 
浙江衞視
2024年5月30日起每週四21:40

李叔同收視率

紀錄片《李叔同》首播收視情況
播出日期
播出集數
收視率(%)
市佔率(%)
排名
2024年5月30日
第1集
0.1298
1.0200
27
2024年6月6日
第2集
0.1668
1.438
21
2024年6月13日
第3集
0.1620
1.3131
19
  1. 數據來源為酷雲
  2. 收視排名為黃金時段省級衞視所有節目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李叔同傳播情況

《李叔同》自播出以來,收穫“學習強國”“視聽中國”等主流媒體,以及“廣電頭條”“紀錄中國”等行業媒體的傾情推薦與相關專家學者的好評。截至2024年6月15日,節目相關話題曝光量與短視頻播放量達3000萬+ [9] 

李叔同作品評價

《李叔同》以充滿詩意韻味和自然之趣的鏡頭語言展開敍事,力求用細膩筆觸和真實場景切近李叔同的文化性格和精神修養,展現出一代藝術巨匠的澄明境界。該片帶領觀眾穿梭時空,選取反映李叔同文化藝術精神的關鍵節點和故事,展現李叔同淵源的家學、深厚的功底、堅韌的精神和濟世的襟懷。紀錄片深度解讀流傳至今的大量優秀藝術作品,重點刻畫李叔同的人生轉向和精神情懷,將一代大師恬淡雅逸的名士才情、兼濟天下的大儒風範和澤被眾生的慧悟超解詮釋得淋漓盡致。
《李叔同》注重賦予觀眾真實的歷史感受,同時創造新鮮的觀賞體驗。作品兼顧全景呈現和細節敍事、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實景體驗和情景演繹,用真誠手法展現個體命運、透視時代背景、對接當代需求。該片緊貼一代大師的多面人生和藝術精神,展現李叔同將入世的濟世情懷和出世的生命哲學集於一身、融會貫通的歷程,傳遞出中國文化精神中對人的“大關懷”。該片用創新的視角帶領人們品味藝術巨匠李叔同的精神之華,帶領人們體悟一種圓融澄明的人生境界 [8]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冷凇、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研究生張麗平 綜合評)
《李叔同》以李叔同的一生為主線,以充盈詳實的歷史遺存、頗具詩意的情景再現、客觀深入的專家解析,讓觀眾清晰瞭解他的人生軌跡。首先在演員遴選方面,匹配符合不同時期形象和氣質的演員參演。通過這些扮演李叔同以及他的家人、朋友、學生等角色,在李叔同生活和工作過的地方如天津、上海、杭州等地進行實景拍攝,還原歷史場景和事件,使觀眾更加直觀地瞭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化氛圍。其次,在呈現李叔同的一些藝術作品和創作過程中,採用動畫製作、利用AI技術修復和還原歷史影像資料的方式,讓觀眾看到更加清晰和真實的歷史畫面。另外,該紀錄片還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對李叔同的生平和藝術成就進行解讀和評價,也有利於觀眾更好理解他的思想和藝術成就。
該片光影運用非常唯美。通過巧妙的光影運用,營造出立體感和層次感,突出人物和物體的輪廓,增強畫面的藝術感染力。加上講究的色彩搭配和精心設計的畫面構圖,給觀眾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比如,片中展現的西湖孤山有着非常優美的自然風光,而且代表一種超脱、高潔的品質,象徵着李叔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在呈現西湖孤山場景時,製作團隊注重對稱、平衡和層次感的畫面構圖,同時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情感氛圍,選擇合適的色調來營造相應的視覺效果,使畫面更加穩定和美觀 [10] (湖南文聯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