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厚基

(北洋政府時期建威將軍)

鎖定
李厚基(1869年一1942年)(概述圖來源:[8]) [8]  ,字培之,銅山縣人(另一説為豐縣人)。 [1]  畢業於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北洋政府時期建威將軍。
曾任清政府直隸總督署衞隊長、第四鎮第七協協統。1913年任袁世凱政府吳淞要塞司令、福建鎮守使等職。 [2]  1915年獻款資助“籌安會”,積極擁護袁世凱稱帝,被袁封為一等子爵。 [3] 黎元洪任大總統後,宣佈福建獨立。張勳復辟後被任命為福建巡撫。後投靠段祺瑞,任福建督軍兼省長。1920年秋投靠直係軍閥。1922年9月遭北伐軍討伐、內部兵變,被逐出福建,定居於天津,經營木行。
1942年9月病故於天津。 [2] 
中文名
李厚基
別    名
字培之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蘇豐縣 [2] 
出生日期
1869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畢業院校
北洋武備學堂
主要成就
北洋政府時期建威將軍
出生地
江蘇銅山縣

李厚基人物生平

李厚基出身軍旅

李厚基(1869—1942),字培之,江蘇豐縣人。1869年生於一個官宦家庭,其父李忠純系聶士成部下。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時,已經致仕的李忠純主動請纓,重返沙場,隨同聶士成等一同戰死在天津八里台。李厚基自幼隨父在軍營中生活,其母史氏對他要求十分嚴格,常教導年幼的李厚基“勿貪枉,勿懈馳,勿讓先人蒙羞”。稍長,李厚基在軍中隨師爺鄭廷獻習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1889年,李厚基成為李鴻章的親兵,1890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軍事。畢業後,他擔任直隸總督署的衞隊長。1896年3月,李厚基作為隨員跟隨李鴻章出使歐美,參加俄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並隨李鴻章遊歷德、荷、比、法、英、美等國。
1909年,李厚基任新建陸軍第四鎮第七協第十四標標統,隨第四鎮統制吳鳳嶺在天津小站練兵
中華民國建立後,軍隊改制,李厚基任陸軍第四師第七旅旅長。 [4] 

李厚基福建被逐

1913年11月,袁世凱派海軍總長劉冠雄督率李厚基的部隊到福州,以編遣為名解散了湘軍。12月底,李厚基任福建鎮守使。翌年,李厚基任福建護軍使,督理福建軍務,從此,李厚基獨攬福建的軍權。1916年,李厚基任福建督軍。1917年6月,他驅逐了福建省長胡瑞霖,總攬了福建全省的軍政大權。
1920年的直皖戰爭中,皖系失利,李厚基產生棄皖投直的念頭。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直系大獲全勝,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權,此時的李厚基完全棄皖投直。
1922年10月,北伐軍逼近福州,李厚基倉皇出逃,避入日本銀行,在日本領事的保護下進入馬尾造船局,乘船離開福建。11月,在江蘇督軍齊燮元的幫助下,李厚基攜帶20萬元軍費及大批的槍支彈藥回到廈門,準備進行反攻,結果以失敗告終。
1924年,直系慘敗後,李厚基心灰意冷,決意淡出官場,與其弟李厚恩一起回到天津,開始住在日租界,後來搬到法租界,開始長達二十年的寓公生活。 [5] 

李厚基寓居天津

李厚基在天津做起了房地產生意,由於租界內地皮價格昂貴,李厚基將地址選在租界外,建起了三十多座小樓,由於地理位置不太好,一時難以賣出,不僅資金得不到週轉,還要僱人進行維護,支撐了一段時間後,由於後續資金不足,李厚基的房地產生意失敗了。不久,他把生意轉向木材經營,經營的木材主要來自福建
李厚基在天津居住期間,一直閉門謝客,他的主要活動是練習書法、閲讀史書、給孫輩授課、同家人聊天以及打太極拳。李厚基對書法有着一種酷愛,每天臨池不輟。他的書法雄穩大氣,用墨凝重,嚴守法度,功底很深,在民間廣為流傳,許多博物館都藏有他的作品。李厚基喜愛書法,也喜愛學習書法的兒童,有些孩子經常在家長的陪同下來到李厚基的家中,請他指點書法,傳授寫字的技藝。
李厚基的另一大愛好是讀書,在他的書房中有其親筆書寫的一幅盈聯:“除卻讀書無所好,謊如造物與同遊”,反映了他酷愛讀書、恬淡人生的心態。
1937年日軍佔領天津後,日偽當局極力拉攏李厚基,希望他出山擔任偽職,頻繁地派他的部下、舊識登門遊説。他不願意當亡國奴,又不敢公開得罪日本人,只得佯稱有病,躲到滄州避風頭,最終抵住了日偽的勸降利誘,保持了一箇中國人的民族氣節。

李厚基人物離世

1942年9月,李厚基病逝於天津寓所,終年73歲。 [6] 

李厚基人物評價

新中國成立後,李厚基被家鄉定為開明紳士 [7] 
1991年5月,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名人大辭典》裏,李厚基作為保持了晚節的中華民國督軍名列其中。面對日偽百般利誘,李厚基晚節可嘉。 [7] 
參考資料
  • 1.    徐州市地方誌辦公室編;董獻吉主編. 徐州歷代人物[M]. 徐州市地方誌辦公室, 1987,第101頁。
  • 2.    李盛平主編. 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M].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04,第268頁。
  • 3.    王宗華主編. 中國現代史辭典[M].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06,第393頁。
  • 4.    萬新平,榮華,方昀,於學藴. 天津近代歷史人物傳略 3[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09,第115頁。
  • 5.    萬新平,榮華,方昀,於學藴. 天津近代歷史人物傳略 3[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09,第115-116頁。
  • 6.    萬新平,榮華,方昀,於學藴. 天津近代歷史人物傳略 3[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09,第116頁。
  • 7.    中共天津市和平區委宣傳部,天津市和平區政協文史委,天津市和平區文聯編. 中國·天津 五大道一百個故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12,第69頁。
  • 8.    新中國. 1920. 卷2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