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公濤

(韓國碑林園名譽總裁)

鎖定
李公濤,1927生,河南鞏義人,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成員,韓國碑林園名譽總裁,河南省十大新聞人物等。2011年被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授予“國家藝術家”光榮稱號。
2016年8月7日,中國翰園碑林創建人、當代文化愚公李公濤先生因病在開封逝世,享年90歲。 [1] 
中文名
李公濤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7年
逝世日期
2016年8月7日
主要成就
“國家藝術家”光榮稱號
出生地
河南鞏義

李公濤人物簡介

一代大家 德藝雙馨享譽世界 彪炳史冊
李公濤(1927——2016.08),河南鞏義人,為世界文化名人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二屆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命名的迄今唯一的中國書法名園“中國翰園碑林之父”,“當代文化愚公”。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成員,世界書法家協會常務顧問,中國書協顧問,當代中國書畫網藝術顧問,中國美術家聯盟和人民藝術家協會顧問。日本書道聯盟顧問,韓國碑林園名譽總裁,河南省十大新聞人物等。2011年被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授予“國家藝術家”光榮稱號。
2006年,韓國碑林園為李公濤先生豎立銅像,以紀念他對中韓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
李公濤 李公濤 [2]
閔鋒(右)與李公濤在書法名園授牌儀式上

李公濤評價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先後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李長春李克強、李德生、曾慶紅、李鐵映、吳儀、遲浩田、楚圖南、趙樸初馬萬祺、陳慕華、楊潔篪、舒同、啓功、賀敬之、周而復等的親切接見,胡錦濤總書記讚揚他:“您發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為弘揚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江澤民主席稱讚他:“從內心表達了對中華民族的熱愛,功德無量”。當江主席看到李公濤書寫的《岳飛.滿江紅》草書時,興致勃勃的朗誦了一遍,並由衷地讚道:“氣魄很大,我很喜歡……”。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專程到翰園碑林參觀訪問並親筆題詞:
“東方文化藝術寶庫”。並稱贊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回國後,親筆寫函邀請李公濤先生到韓國總統官邸做客,李公濤先生的《無愧》作品懸掛於會客廳的主要位置。

李公濤收藏著錄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日本首相海部俊樹遠渡而來親自拜望李公濤老人,並收藏了兩幅李公濤先生的墨寶。其墨寶還有世界科教文衞組織、日本書道聯盟、日本書畫家協會,國家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將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以及知名人士陳立夫、蔣緯國等均有收藏
2011年12月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書畫收藏指南.當代書畫十大名家》(歐陽中石王學仲、李公濤、靳尚誼、何農、詹建俊、劉大為、范增、張海韓美林)本書總顧問:廖靜文
其名字載入中國、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歐洲等世界名人名錄。拍賣信息
雅昌拍賣信息網拍賣信息:
2010年10月24日,李公濤草書8平方尺《滿江紅》在方迪拍賣會上以16萬元成交。即每平方尺20000元。
2011年5月1日,陝西永樂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西安市亮寶樓舉行,李公濤3。43平方尺《出塞》7.5萬元成交。即每平方尺22000元.
2011年5月16日,河南方迪2011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在鄭州市建國飯店舉行,李公濤八平方尺《岳飛·滿江紅》和《曹操·龜雖壽》均以17萬元成交。
一代大家 德藝雙馨 享譽世界 彪炳史冊
——文化愚公、當代草書大家李公濤的書法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
李公濤 李公濤
分析馬章乘/文
前不久,有幾位韓國遊客慕名來到“中國翰園”參觀,請求導遊幫忙,想見見文化愚公李公濤老人。並豎起大拇指説:“李公濤,世界名人,我們很崇拜他。在我們韓國拜過他的雕像,我們是慕名而來的……”那麼,韓國人為什麼要為李公濤先生樹立雕像哪?在這之前,我和我身邊的朋友談到李公濤先生,都是以崇敬的心情追問了一大串關於李公濤老人的話題:人民為什麼擁戴李公濤為:“當代文化愚公”?為什麼李公濤受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三代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給予國家最高的禮遇?為什麼韓國總統金泳三、日本首相海部俊樹不遠萬里來到開封親自拜望李公濤?為什麼金泳三總統連連稱讚李公濤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並親筆發函邀請李公濤前往韓國總統官邸做客?為何被美國世界名人傳記協會評為1994和1995年世界最受尊敬的人,並被中國、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列入世界名人榜?李公濤先生為何享譽“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成員”、“中國書協榮譽顧問”、“日本書道聯盟顧問”、 “世界書法家協會常務顧問”?迄今還是我國書法史上唯一的 “中國書法名園”之父?……李公濤先生竟然受到那麼高的禮遇,受到國際國內那麼多人的崇敬?等等,這都緣起於李公濤先生一生的書法情結。
一、李公濤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
幼蒙師塾 逆境志堅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於1927年生,河南省鞏義市回郭鎮清西村人。幼蒙私塾,日習大字。老師一句“天分很好,是個神童,將來了不起!”的話萌發了他幼時當書法家的夢想。鞏義是河洛文化發祥地,是詩聖杜甫的家鄉,附近有宋代皇陵碑刻石雕藝術,還有北魏石窟的碑帖書法,因此,從小就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薰陶。由於家境窮寒,沒錢購買紙墨,他就用紅土和水在地上練。解放初期,李公濤考入了開封藝術學校,經過專業強化訓練,為他今後書畫藝術創作奠定了基礎。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1951年李公濤參加工作,正當他大展宏圖之際,卻因為給單位畫了兩幅漫畫,而被錯劃為右派,並遣送老家勞動改造。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夢想,而是逆境志更堅,卧薪嚐膽,身處逆境,氣慣如虹。在那艱苦的歲月,李公濤除了參加繁重的體力勞動外,還擠出時間,先後認真鑽研了書法、國畫、雕塑等。為了學習篆刻,他借了一本《康熙字典》,白天抽空在地上畫,晚上在身上練,朝學暮研,筆耕不輟,終於系統的整理出了三萬多字的《篆書字典》。
全身投入翰園 飽覽中華文化
真金不怕火煉,青松定耐霜寒。李公濤終於戰勝了21個嚴冬,迎來了祖國的春天。1979年他得到平反,在百忙中,他擠出時間深入探索書法藝術。1983年退休後,雖然已步入知天命的年齡,但仍壯心不已,要彌補前半生耽誤的時光。於是自1985年8月始,經過20個不平凡的春秋,帶領全家創建了中國最大,集詩、書、畫、印之精華於一園的大型文化藝術寶庫——中國翰園碑林。在創建碑林過程中,李公濤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書法史和歷代著名書法家的墨寶,在徵集舒同、啓功趙樸初、林散之等大家的作品過程中有了和他們交流研究書法藝術的機會,而且也有機會從全國各地書法名家寄來的佳作中汲取營養,更重要的是他在收集整理古代書法經典名作部分時,都要經過認真研究挑選。書法雙鈎上石、雕刻、琢磨等等層層工序,李公濤先生事必躬親,嚴格把關,發現工匠達不到他的要求,他就親自下手雙鈎、雕刻。翰園碑林截至目前已經刻好四千多塊石碑,每一塊都經過李公濤先生反反覆覆的推敲研究,碑林幾乎飽覽了古代和現代的精品名作。李老還自豪的説:“碑林的每一幅書法字體、風格和內容都印在我腦海裏了……都像我的親生兒子一樣親切。”河南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宋華平説:“‘中國書法名園’,是由中國書協直接授予的首個名園,翰園碑林是一座大型書法藝術寶庫,他系統再現了中國文字發展史和書法發展史,可謂中國書法藝術精華的集大成……”。可以説李公濤把自己的生命完全灌注在了書法藝術裏,把“中國文字發展史和書法發展史,可謂中國書法藝術精華的集大成……”都深深的印在了自己的腦海裏。換言之,“李老是當今中國活的《中國文字發展史》、《書法字海》和 《書法通史》”,這是日本書畫協會會長伊藤環雪先生參觀翰園碑林期間與李老交流時的連聲感嘆。並欣然以日本書畫協會的名譽收藏了李老兩幅墨寶。
當代文化愚公 德藝雙馨大家
李公濤先生善於從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中去尋找藝術進步與創新的源泉,取精用弘,蜜釀百家。他最推崇二王、張旭、懷素、張芝、于右任以及岳飛等書法藝術,對他們的作品,愛不釋手。李老對篆、隸、楷、行、草諸體也很喜愛,皆有涉獵,對草書尤其擅長,他的草書走的是一條由宋人黃庭堅的長槍大戟上溯到唐人張旭、懷素的路子。他常説:“中國書法藝術最難攀登的高峯就是草書,可以説,草書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皇冠,狂草則是皇冠上的明珠。誰攻下了狂草,誰就登上了中國書法的巔峯,誰就是一代宗師。”所以,李公濤先生把狂草作為他的主攻方向,下決心去攀登這座高峯。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已85歲高齡的李老,他的書法藝術,已經形成了氣勢磅礴、蒼辣厚韻、大開大合、沉穩豪邁、化境怡神、格高儒雅的“李氏”風格,藝播海外,享譽世界。鑑於他在書法方面取得的成就,被“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學術委員會”審定為“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成員”。他創作的《岳飛.滿江紅》狂草作品,被“世界科教文衞組織”正式收藏,並頒發了收藏證書。倍受世人崇敬的“文化愚公”李公濤老人,堪稱一代大家,當之無愧。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説:“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國畫大家李苦禪也曾説過:“欲畫好畫,先立人品;人品不高,下筆無方。”書法亦是如此。李公濤先生便是既有境界,又有着高尚品德的書法大家。我拜望李公濤先生時,他問我:“人生什麼最可貴?”我脱口而出:“奉獻”。李老補充説:“對,無私奉獻,除了這些還有,就是愛國。一個人如果能做到這兩點,那就問心無愧了。”他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為了建設翰園碑林,弘揚祖國的文化。李老説:“為了向社會表明心跡,以昭示世人,並教育家人,我於1986年冬立下了《家訓碑》‘……以愚公精神世世代代刻碑不止,我倒下由我弟弟子孫接着幹。只許投入,不許索取,迎難而上,百折不回,直至碑林建成。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孫孫不能從碑林牟取一分錢,建成後全部交給國家,生命不息,為弘揚祖國文化,奮鬥不止’”、“我的書法作品所得潤格費,全部捐給希望小學”等。他的無私奉獻精神國外稱之為“公濤精神”,中國人民親切的稱他為“文化愚公”。書法藝術包含着技藝和修養兩方面的內容,技藝是可以通過強化訓練達到的,而修養能達到一定境界的屈指可數,李公濤即是這極少數人之一。人的修養決定着人品,人品決定作品,這是一條不可逾越的基本規律。李公濤先生深諳此理。他常説:“作品是養出來的,即靠長期的學養積累創造形成的,歷史是無情的,沒有學養的作者、沒有文化內涵的作品,是經不起歷史的檢驗和後人評説的。”修養的關鍵是修心,修心的至高境界就是無我,即無私。只有內心真正無私、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創作出令世人驚歎的作品。書法藝術是不容玷污的,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藝術,只能是寫字而已。李公濤先生情寄草書,超然忘我,何等胸襟,非一般人能為之……。“我從小就充滿了對書法藝術的嚮往,因為那裏是一片淨土,是我膜拜的聖潔的天堂。”這是李老的內心表白。
仔細分析李公濤先生的狂草書,在繼承前賢的基礎上又有諸多不同特點:其一,狂勝前賢,張旭、懷素的狂草理性居上,法度謹嚴。李老的狂草則感性居上,意在寫“心”,即抒發自我。其二,空間擴展,章法獨特。張旭、懷素等雖狂但仍有行列的框框,直接影響書法的造勢空間。而李老更注重形體外的空間構成,打破形體內外空間,縱無行,橫無列,浩浩蕩蕩,橫無際涯,一派狂風驟雨般的壯觀景象。注重整體章法的嚴謹科學的佈陣。學古而不泥古,敢於大膽的突破前人藩籬,拓展了書法的意象內涵與美感形式,這種美感形式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期待視野,是一種超越而又超前、富有激情的草書大家,在創作中注入了生命的律動,就是創作者本人那特有的才情和不平凡的人生閲歷。他的筆墨中的生命情感,亦遵從了儒家濟世的積極人生哲理,是李公濤老人審美追求、社會際遇、人生宗旨、人格秉性的綜合積澱。其三,造勢險絕。張旭、懷素雖狂但字型的大小,墨色的對比還是相對較弱。而李老字形的大小對比;用墨的濃淡、枯潤對比;點劃的粗細、長短對比;以及空間布白的疏密、穿插的對比等落差很大,謀篇佈勢,痛快自然,而不失法度。膽量非凡,愈古空前。這與李老的人生閲歷休慼相關,他英年壯志未酬,誤判右派,在人生低谷階段積蓄了一股巨大的能量。陳毅將軍有詩云:“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李老正是陳毅筆下的青松。年近半百,方得昭雪,仍壯心不已,無私無畏,愈挫愈奮,帶領全家為國家、為社會創造了一座中華歷史上文化藝術奇蹟,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因此,受到了人民的崇敬、國家和國際首腦高規格的禮遇,聞名世界。創造了輝煌的人生,這前後的落差猶如高山與大海。起伏的幅度亙古少有,這一點是李老書法作品最明顯的個性風格,沒有此等人生閲歷,是無法創作出如此境界的作品的。其四,雖狂放卻沉穩。張旭、懷素狂草,飛動癲狂。而李老的狂草,狂而不怪,狂而不野,能於狂放中得以沉穩與自信,看似奔雷走電,實則行筆穩健精微。古人云:“字如其人”,也就是説從書法作品中看出書家對時代的感應;可以看得出書家體悟人生的程度;亦可以窺探出作者的內心世界,是一種情操和思維哲學的表現形式。透過李公濤先生書法作品,可以看得出“他懷才不肆張揚,感性而心境平和,志向高遠而步履踏實,成就卓然而低調隨和的心態。故而他的書法作品有着很高的境界。其五,李老書法作品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每一幅書法作品的最後收尾的註腳,用一枚超乎常規的大印“中國翰園碑林”,這個印和整篇章法和諧而不失重心,反而顯得章法更沉穩。這也是李老造險而平險處理手法的高妙之處,是畫龍點睛之“筆”。充分體現出李老在章法佈局上的大膽創舉。“中國翰園碑林”這枚大印,包含着李老大半生的心血和一生的書法情結。
享譽國際內外 藝術價值突顯
李公濤先生受到書畫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享譽國際內外 ,藝術價值已經突顯。胡錦濤總書記讚揚李公濤説:“……為弘揚祖國民族文化做出了貢獻。”2005年,江澤民主席到翰園碑林視察時,參觀後對李公濤評價説:“從內心表達了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功德無量。”當李公濤贈送自己書寫的《岳飛.滿江紅》給江主席時,江主席很高興,當面打開、興致勃勃地放聲從頭到尾朗誦一遍,並由衷地讚道:“氣魄很大,我很喜歡……”。2000年,韓國前總統金泳三專程來中國翰園碑林訪問,李公濤贈送了《無愧》、《梅香》等作品,他回國後立即懸掛在官邸最顯要的位置,並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無愧》作品的兩邊懸掛着美國總統布什、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等國際風雲人物與金泳三總統的合影留念。韓國將軍孝德(他因信仰中國的儒家思想,熱愛中國文化,崇敬李公濤老人的文化愚公精神和李老的書法藝術,在這位將軍的再三請求下,來到中國翰園,舉行了中國式收子拜父儀式,並隨李老的兒子從孝字輩,請求李老給他起了箇中國名字叫孝德。由於年齡小於長子孝泉,大於次子孝平,故來信中自稱李老的二兒子。)的辦公室和家中均懸掛着李老的書法作品,作為全家的座右銘。他在信中寫到:“現代社會,個人主義蔓延,很多東西被西化,三綱五倫這樣的道德準則已經不被人們所重視。我會身體力行,以父親的座右銘為準則,並且讓您的孫女兒鉉貞和孫子南赫以及我周邊與我志同道合的人們也來傳播並實踐父親的精神……”。2007年,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專程造訪中國翰園碑林,當他看到李公濤先生的書法作品《岳飛.滿江紅》時 ,連聲讚道:“寫得好!寫得好!八十多歲了還能有這麼好的功力!”國防部長遲浩田將軍、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台灣知名人士陳立夫、蔣緯國等皆收藏有李公濤先生的墨寶。日本書道聯盟理事長黑子敏夫代表日本書道聯盟特意請求李老,把他的《滿江紅》、《龜蛇壽》等草書代表作品贈與日本書道聯盟永久收藏。2004年,《岳飛.滿江紅》狂草作品正式被世界科教文衞組織收藏
二、李公濤書法作品的歷史價值
中國書協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趙長青在頒發“中國書法名園”牌匾時説:“……正式命名中國翰園碑林為全國第一家中國書法名園,必將載入中國書法史冊。”既然翰園碑林能載入中國書法史冊,那麼作為翰園碑林之父李公濤先生的名字毫無疑問的載入中國書法史冊。那麼,他的書法作品自然進入書法寶庫。除此外,嵌刻在翰園的李公濤書法將於舒同、啓功、等大家的書法作品一塊載入中國書法史冊。李老本人被聘為日本書道聯盟藝術顧問。翰園內“李公濤藝術館”的館藏作品,亦可永久收藏。 李公濤既是世界文化名人,又是著名的書法大家,他的書法藝術已經得到海內外書畫界和各界人士的公認和讚譽。國家領導江澤民遲浩田、吳桂賢,韓國總統金泳三、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國家文化部、世界科教文衞組織、日本書道聯盟、日本書畫協會、韓國碑林園等國家和國際領導人以及相關機構收藏,必將載入相關史冊。 “當代文化愚公”是經過國家法律程序,由 開封市人民代表大會頒發的榮譽稱號,“文化愚公”代表着:“迎難而上,百折不回,愈挫愈奮,死而後已,無私奉獻。生命不息,為弘揚祖國文化奮鬥不止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僅屬於個人,他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的精髓部分。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韓國總統金泳三稱讚李公濤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因此,李公濤先生的書法作品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名家作品韓國為李公濤先生樹立了他的雕像金泳三總統親自揮毫題字道賀,受到韓國人的頂禮膜拜。中國駐韓國大使張庭延稱讚:“李公濤先生為中國人民爭了光。”他還兼任世界科教文衞組織專家成員、世界碑林林叢名譽主任、日本書道聯盟顧問韓國碑林園名譽總裁、燕京書畫院終身名譽院長、中國老年書畫協會理事等職。李公濤和他的藝術成就將在國際國內相關單位和組織留下濃濃的一筆。2000年12月9日,他的作品通過了文化部ISC2000價值標準評審。他連同他的作品自然載入了國家文化部的史冊。
三、李公濤書法作品的收藏價值
書法家”之譽,是對從事專業書法創作者的尊稱,凡是以書法藝術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審美追求與藝術思想,抒發自己的真實情感,展示自己的人格和文化品格者,其書法作品在一定區域內,有一定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便可稱作書法家;其書法作品能夠入古出新、有時代特色、有獨特的個人風格、能夠給後人以啓迪,並且能夠名揚天下,德高望重,做出歷史性的有益於人類突出貢獻者,稱作大家,如王羲之、顏真卿、張旭、懷素祝允明、于右任、毛澤東、齊白石、林散之、郭沫若啓功等。書法作品是相對抽象的藝術,能流傳於世的作品,要求作品的作者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令人敬仰、讚歎的高尚的情操。書法作品的內容亦得有豐富的故事和境界收藏家對作者和作品內容即作品的背景非常重視,佔有很大的分量。不然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無名氏的作品,看上去作品本身的技法和格調都是一流的水平,可是升值空間不高,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作品背景。王羲之《蘭亭序》的臨摹本,不是原作,價值就那麼昂貴,就那麼受人推崇,除了作品自身的藝術價值外,其背後包含的作者和作品內容的可歌可泣、可敬可嘆的故事佔了很大的分量。收藏家收藏的不僅僅是作品,更重要的是透過作品所能瞭解到的感人的故事、不滅的精神以及收藏有序的情節等。通過對李公濤先生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分析,不難看出李公濤的書法作品已經具備書法大家的條件,其理由是李公濤對書壇做的貢獻最少有三:其一,他創建了中國書法家協會首肯的當今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中國書法名園”,並且是國家“AAAA”級書法文化藝術與園林結合的旅遊景點,這對弘揚和發展書法藝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李公濤本人已被尊奉為“當代文化愚公”,蜚聲海內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為後人樹立了榜樣,在翰園內有“李公濤藝術館”,館內的作品必將給後人以啓迪和影響。其二,李公濤的書法藝術與前賢最明顯的區別是他在草書章法佈局上的突破,這種突破並非搞怪、搞奇的另類,而是在張旭、懷素、允明等先賢大家的基礎上向前邁出了一步,這一步雖然很小,也足以給後人以啓迪和教益。中國書協主席張海曾經説過,“書法最難之處在於突破前人,哪怕是那麼一小步,就已經很了不起了,但這一小步談何容易。”其三,他的“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文化愚公精神,這種精神也正是中華民族所崇尚的高貴品德,這種精神在李公濤的書法作品中亦有着充分的體現,是給後人留下的值得敬仰的精神財富。同時,這種精神也包含着豐富的可歌可泣、可驚可嘆的故事。就這三點,其書法作品亦足以傳世、榮耀收藏
書畫市場行情與李公濤書法的升值潛力 近年來,國內外書畫收藏價格日趨攀升,出現了由低迷向復甦再向狂飆發展的勢頭。2009年由全球知名藝術市場數據調查機構,對“藝術價格”發佈的數據顯示,排名前三的藝術家依次為畢加索、安迪?沃霍爾和齊白石。前兩名作品拍賣均超過1億美元。齊白石作品達到700萬美元,他的作品銷售量較上年攀升73℅,銷售價十年翻了八倍。去年國內有四件拍品超過億元。有的書畫家去世後,價值猛增,如啓功去世後,其作品當即翻了幾翻,2009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上拍的1982年啓功臨摹《爭座位帖》,原估價28——38萬元,最後成交價達到83.6萬元。此外,齊白石啓功的《山水.書法8開冊》,每一頁齊白石畫的山水上方,都有啓功題寫的一首詩,這件作品曾在1998年的拍賣會上以159.5萬元拍出,2003年在北京一家拍賣公司再次以1661萬元成交,五年增幅10倍以上。
據有關專家評估,目前中國的書畫市場價格,還處於補漲時期。李公濤先生的書法作品,由於他為人謙虛、低調。他總感覺自己的造詣與張旭、懷素等先賢大家有很大差距,不讓宣傳,現今他已經85歲高齡了,精品意識仍然很強,李老總是説,“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要對後人負責……”。雖然他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韓國總統金泳三語),但他的“文化愚公”的大名掩蓋了他的書名,其實,如果沒有他對書畫藝術發自骨子裏的愛和為書法寧可“死而後已”的痴着勁兒,具有中國書法歷史資料寶庫功能的“中國翰園碑林”也不可能聳起。近些兒年來,由於求他書法作品的人愈來愈多,年歲已高、應接不暇。為了謝絕一部分人的討擾,於2000年向國家文化部申報,通過了ISC2000藝術價值標準評審,經專家評估,李公濤書法潤格以每平方尺10000元的單價,與當時啓功劉炳森的書法價格在同一個價位。隨後,在家中就掛起了書法潤格,作為擋箭牌。近幾年來,韓國、日本、香港、台灣以及國內的一些收藏家開始關注李公濤先生的書法作品. 其中香港的收藏家王某於2009年,慕名專程前來開封翰園碑林拜望李公濤老人,一次性出資15萬元人民幣,購得李老墨寶,他説:“李老的書法作品與其他書法家不同,他的作品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書法作品自身的價值,其作品除了具有登峯造極的書法藝術水平之外,包含着‘中國唯一的書法名園’中華幾千年書法藝術寶庫的文化歷史內涵;包含着他那令人敬佩、且足以啓發教育後人的‘無私奉獻、百折不撓的文化愚公’精神內涵,我們全家人都崇敬他,堪稱一代大家,獨領風騷。他的書法作品一定能夠彪炳千秋,讓世人代代寶賞。我們能得到並擁有李公濤老先生的墨寶,那是我們全家的榮耀,作為傳家之寶連同‘文化愚公’精神,世代相傳……”
通過以上對李公濤老人書法作品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收藏價值的總結,不難看出,李老先生不僅是一代草書大家,而且是德藝雙馨、德高望重、倍受世人崇敬的“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書法作品連同他創建的“中國書法名園”——中國翰園碑林和李公濤藝術館,將載入史冊,尤其是他那“百折不撓、愈挫愈奮、無私奉獻”的“文化愚公” 精神,是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後人受用不盡。顯而易見,已經85歲高齡的李公濤老人的書法作品,隨着中華盛世和書畫收藏熱的暖流的到來,必將有意想不到的較大的升值空間。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書法作品點評
《岳飛.滿江紅 》 這幅草書作品,是李公濤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用筆乾淨利落,銜接飽滿氣壯,曲線遊絲盤旋有節奏,法乎自然。“仰”字最後一筆順勢而下,一波三折,蒼辣而沉穩。“少”字長撇,自信而堅定的“耕”出,十分凝重有力,如長槍大戟,氣勢險峻,非大手筆莫能為之。尤其是獨特的分間布白——不留行列間距的章法,字與字、行與行打成一片,極盡穿插之能事,而且整體空間又極為通透,氣息流轉,全無滯礙;李老善於處理黑白、虛實、濃淡、粗細、大小、疏密、正斜等辯證對比關係。黑中透光、白中有墨,虛實相生;濃而厚韻,淡而有味,濃淡結合;粗中有細,細而不板;大中有小,以小補大;疏而不空、密而不死;有正有斜,多彩多姿,高低長短,避讓參差;和諧有度。遠觀其勢,他首先營造了大的格局,對比強烈而協調,產生一種震撼人心、動人魂魄的視覺衝擊力。李公濤先生,學古而不泥古,敢於大膽的突破前人藩籬,這幅作品衝擊了傳統穩定的藝術模式,拓展了書法的意象內涵與美感形式,這種美感形式超出了大多數人的期待視野,這是一種超越而又超前、富有激情的草書大家,在創作中注入了生命的律動,並從草書點線運動軌跡的遷想妙得中,留住自我生命的血液。這生命血液貫注的源泉,就是創作者本人那特有的才情和不平凡的人生閲歷。透過這幅富有哲理思想穿透力、富有情思激盪的草書作品,可讀懂李老先生的心靈語言——書法。這也許正是李公濤先生在古人的基礎上,向前跨越了具有時代色彩的一步,十分難能可貴。丹青難寫是精神,筆墨幻化詩意濃。李老的深厚功底、豐沛的精力、高深的涵養、炙熱的激情、詩意的書懷使他的書法作品保持了高品位、高格調。這幅作品中筆畫的生命情感,亦遵從了儒家濟世的積極人生哲理,增強了獨特的審美價值,為書法美學做出了一大貢獻,是李公濤老人審美追求、社會際遇、人生宗旨、人格秉性的綜合積澱。這首詞是宋朝名將岳飛填的《滿江紅》,氣魄宏大、氣壯山河。李公濤先生的這幅書法風格正與此詞格調暗合,表達了他創建中國翰園碑林的堅定信念和壯志已酬的自慰心情。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作品
李公濤先生的“心裏話”
草書橫幅《無愧》,這幅作品用筆沉穩,神采若坦蕩君子,大氣而又不失儒雅的風度。“無愧”兩個字,氣韻貫通,神完氣足。小字是用草書落款“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由春秋。乙酉年春月,公濤書於翰園。”與“無愧”主題呼應。李老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每一幅書法作品的最後收尾的註腳,用一枚超乎常規的大印“中國翰園碑林”,和整篇章法和諧而不失重心,反而顯得章法更沉穩。這也是李老造險而平險處理手法的高妙之處,是畫龍點睛之“筆”。充分體現出李老在章法佈局上的大膽創舉。“中國翰園碑林”這枚大印,包含着李老大半生的心血和一生的書法情結。這幅書法作品的風格與詞意相映生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啓迪。李老把這幅作品作為座右銘,懸掛於書房,用來鞭策自己。“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奉獻、問心無愧,功過是非自有後人評説。”這是他的心裏話。
李公濤:我的“摯友”和“好幫手”閔鋒
2010年05月12日 09:14 來源:大河網 李公濤
我為了繼承發揚祖國傳統文化,振興民族精神,帶領全家,自籌資金,於1985年創建中國翰園碑林。這一義舉,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匯聚在翰園碑林,他們有眾多的風華正茂的青年,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社會知名人才和專家學者。這些同志,不為名,不為利,勤勤懇懇地為翰園碑林作出奉獻。
在老同志中,有兩位成為我的“摯友”和“好幫手”,一位是薛艾,一位是閔鋒。薛艾同志負責辦公室工作,任辦公室主任;閔鋒負責宣傳和黨建工作,先任新聞部長,後被選為黨支部副書記。我和薛艾、閔鋒被人成為“翰園三老”,他們倆位是我創建翰園碑林的左膀右臂,不幸的是薛艾同志於2003年因病去世。閔鋒同志原任開封市總工會辦公室主任、黨組成員,是一位老縣級幹部。他熱愛文化事業,有遠大的理想和追求。離休後,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投入到翰園碑林的創建工作。我們倆是同歲,我比他大幾個月,我是老哥,他是老弟。在人生道路上,又都有坎坷不平的遭遇。50年代,我們正處在風華正茂、春風得意的黃金時代,萬萬沒有想到被一場政治風將我們打入了社會最低層,折斷了我們騰飛的翅膀,戴上了“右派”帽子,這一戴就是21年。直到1978年,才平反昭雪回到了工作崗位。可惜這時我們已從一個朝氣煥發的青年,變成了年逾半百的老人了。共同的遭遇,彼此之間就自然產生了相互同情的“難友”情感。現在又為了一項共同的事業、一個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在一起,走在一條大道上,這就必然使我們成為攜手並肩的戰友,可以説是志同道合,親密無間,雙方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閔鋒同志到翰園碑林工作以來,工作上勤奮苦幹,默默無聞,在宣傳和黨建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是一位踏踏實實、無私奉獻的“老黃牛”,而且品德很好,和同志們密切團結,寬容和諧。我倆不僅是摯友,也是諍友。商討工作問題時,他敢於直言,暢述自己的觀點。有時也會爭論,但都是從事業出發。這種實事求是的品格是非常可貴的。從多年的相處中,我深深體會到閔鋒同志是一位難得的好同志、好朋友,我們倆情同手足。他的優點和業績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勤奮苦幹,業績顯著
從事任何一項偉大事業,都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都必須有海內外廣大新聞界朋友的廣泛支持。翰園碑林創建之初,就設立了新聞部,並建立了新聞報道碑廊,為新聞界朋友刻碑留名。閔鋒同志負責這方面的工作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廣泛聯繫新聞界朋友,積極宣傳翰園碑林的建設成就和翰園精神。20多年來,海內外有1000多家新聞單位報道了上萬次,拍攝專題電視片20多部,使翰園碑林和翰園精神名揚海內外。閔鋒自己撰寫並發表新聞、通訊、報告文學、散文、論文、雜文等各種體裁的文章1200多篇,出版專著《文明豐碑》一書,共計200多萬字。其中《當代文化愚公李公濤》、《奇人奇家》、《精神文明豐碑》、《中國最大的民辦碑林》、《中國翰園碑林訪韓代表團訪韓紀實》、《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等長篇文章在美國、新加坡和港台等著名報刊發表,對宣傳翰園精神和翰園碑林建設成就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閔鋒同志非常勤奮,工作效率很高,有時一年就發表文章100多篇,不到三天就發表一篇文章,對一個年過八旬的老人來説,可説是一個奇蹟。我常説翰園碑林之所以名揚海內外,新聞界朋友當推首功,這其中閔鋒同志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黨建工作方面,成績也很突出,中國翰園碑林於1994年建立中共黨支部,開始我擔任書記,閔鋒擔任副書記。這裏員工大部分是青年,他們政治熱情高,積極要求入黨,經過培養教育,已發展黨員20多名,這些黨員在各項工作中都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黨支部被評為開封市優秀黨支部,閔鋒同志也被評為開封市優秀共產黨員,四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並被評為河南省老幹部先進個人。閔鋒同志在社會上也有較高的聲譽,有20多家新聞單位報道他的先進事蹟。開封電視台還拍攝了他的專題片《春花老樹愛晚秋——中國翰園碑林“三老”閔鋒》和《黨徽在中國翰園飄揚》。
中國翰園碑林是一座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接待遊人需要很好的導遊員,而培養高素質的導遊員,首先要有好的導遊詞。開始我們曾請幾位專家為碑林寫導遊詞,但寫出的導遊詞均不夠理想,後來閔鋒同志主動承擔這項工作,他廣泛收集查閲有關資料,撰寫的導遊詞很適用。經過幾年的修改和補充,現在他已寫出導遊詞和著名書法家的軼聞趣事近30萬字,計劃條件具備後編輯成冊,以便更好地培養提高導遊員的素質。
二、愛崗敬業以園為家
閔鋒同志既有高尚的人生追求,又有執着的愛崗敬業精神,他忠於職守,勤奮苦幹,把翰園碑林作為自己的第二家庭。他常説:“翰園碑林是一座文明海內外的文化藝術寶庫,弘揚民族文化是一項神聖的事業,到這裏工作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正確選擇,也是我事業上、生活上最理想之處。能在這裏做點貢獻,我感到無尚光榮。”他雖然年過八旬,但他和青年一樣每天堅持上班,從不懈怠。
閔鋒同志時刻關心翰園碑林建設事業的發展。樂碑林發展之樂,憂碑林困難之憂。翰園碑林創建之初,經濟很困難,他通過朋友的關係,為碑林籌集資金5萬元,解決了當時燃眉之急。閔鋒同志很重視維護翰園碑林的威信和聲望,有個時期,社會上有些人對我創建碑林進行非議、誣陷,針對這種情況,他撰寫了《決不能往李公濤身上潑污水》等文章,在幾家主流報紙上發表,澄清了是非,弘揚了正氣,對此我很受感動。
閔鋒同志踏踏實實,默默無聞,有種實幹苦幹精神,樸實無華,能吃苦耐勞。他每天騎着一輛自行車,不停的東奔西跑,執着的敬業精神,感動過無數人。有一次天上下着小雪,閔鋒同志為了及時向幾家媒體送交新聞稿,騎着自行車先到位於西郊的開封電台,再到北土街《開封政報》編輯部(當時市政府所在地),最後又跑到東郊開封日報,來回幾十裏。一位報社編輯感動地説:“你這也是發揚公濤精神啊,真叫我們青年人敬佩呀!”有一次,我看到白髮蒼蒼的閔鋒同志騎着自己的自行車為碑林事業奔波,感動地流下了熱淚。我每次提出讓他坐出租車,費用由碑林報銷,而他為了給碑林節省開支,始終未實行。
閔鋒同志不分上下班時間,時時刻刻都在考慮工作問題。有時撰寫一篇文章,回到家裏也要蒐集資料,整理文稿,家庭也是他的辦公室,甚至在睡覺時還在思考文章的結構和主題。為了寫作,他特別注意資料的積累,看到報刊、書籍上有用的資料都分門別類的保存起來,有的還抄在筆記本上,以便備用。他説:“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做到眼勤、手勤和腿勤,要熱愛自己的工作,一心撲到工作上。”
閔鋒同志不僅有勤奮苦幹的愛崗敬業精神,而且他的文化素質也較高,在文、史、哲等方面都有較深的造詣,已出版專著10部,加上報刊發表的文章達400多萬字,在社會上有很好的影響。他是河南省作協會員、河南省孔子學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開封職工大學兼職歷史教授等。可以説他是一個難得的知識比較全面的人才。他寫作態度認真,寫出來的文章百發百中。
閔鋒同志常對人説:“在翰園碑林工作精神非常愉快,擔任的工作正適合我的理想和興趣,這裏不僅環境好,而且人際關係也好,翰園碑林就是我人生的最後歸宿。”
三、胸懷若谷,樂觀開朗
閔鋒同志和我一樣,一生坎坷多舛,多災多難。但在逆境方面,我們都度過了那21年的艱難歲月。閔鋒同志心態很好,胸懷寬大,樂觀開朗,有不屈不撓的毅力,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他都不放在心上。他説:“世界是美好的,社會發展也越來越好,我們歷經劫難,活到今天很不容易,有很多被打成右派的同志經不起殘酷的折磨都去見馬克思了,我們能欣逢盛世也是很幸運的,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爭取健康長壽。”身經烈火,壯志彌堅。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要在有生之年,儘自己所能,爭取多為人民、為社會多做些奉獻,彌補過去被耽誤的黃金時光,以盡一個炎黃子孫的赤子之心。
閔鋒同志德高望重,受到碑林員工的尊敬。他崇尚低調,謙遜謹慎,和藹可親,和同志們親密團結,從不張揚自己,從不擺老幹部架子,以一個普通老兵的身份和大家和諧相處,和青年們都成了“忘年交”,人民親切地稱他為“閔老師”。在工作上相互支持,親如一家。他謙遜地説:“我在工作上取得的一些成績,是和碑林領導與同志們的支持分不開的,李俊峯、來麗娜、郭連元等同志幫助我打印、傳送、校對文稿,做了大量工作,對此我非常感謝。”閔鋒同志關心碑林的整體事業,不管哪個部門,需要他幫助解決的問題,他都盡力去辦。他恪守孔子的“忠恕”之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我被他的工作熱情和可貴品德所感動,為他寫了一副對聯:“萬劫方顯鐵骨硬,經霜更知秋水明。”又給他寫了一副字:“無愧——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閔鋒同志把它作為“座右銘”。他説:“我一輩子不幹對不起人的事,無論對人,對己,或對事業,都做到無愧,那樣才心安理得,不會有愧疚感。”
活到老,學到老。閔鋒同志孜孜不倦的學習精神令人敬佩。他愛書如命,手不釋卷,珍惜時間,分秒必爭。每天四點多即起牀學習,一年四季不變。他家藏書兩千多冊,文學、歷史、哲學、書畫、政治等應有盡有。自命書室為“石灰書屋”,取自明代政治家于謙的《石灰吟》,以石灰精神自勉。他説:“我的物質財富雖然匱乏,但我是一個精神財富擁有者。我堅持學習,一是興趣愛好,一是工作需要。時代在發展,人人都需要“充電。”要與時俱進,爭取趕上時代的發展。閔鋒同志的人生宗旨是:學習,樂觀,寬容,奉獻。
老年人要關愛自己的身體,健康第一,閔鋒同志生活很規律,堅持鍛鍊。他總結創造了一套自我鍛鍊的方法,一年四季堅持,雷打不動。他的精神很好,80歲的年齡,60歲的心理。但是想不到他在2008年10月,忽然得了了“腦出血症”。當時我很為他擔心,便向佛祖禱告,祝願他早日恢復健康。幸好,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他很快恢復了健康。為此,我當即協同閔鋒同志到萬歲寺還願,並捐款向佛祖致謝,這也是我倆深厚友情的一段佳話。
明清之際一位大思想家顧炎忒在《酬傅處士》詩中雲:“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我們為弘揚民族文化,建設翰園碑林的任務還很艱鉅,任重而道遠。祝願我們的友誼松柏長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