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兆龍

(湖北石首革命烈士)

鎖定
李兆龍(1898-1928),字炳民。湖北石首縣斑竹嶺村人。 [1]  七歲入私塾,後就讀於本縣高等小學和初中。1921年入武昌中華大學,受同窗惲代英影響,開始閲讀革命刊物,接受馬克思主義。1923年夏,中華大學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明治大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後任廣州黃埔軍校政治教官。北伐任國民革命軍宣傳隊長,北伐軍佔領武漢,李兆龍在漢口總工會從事工人運動,又以湖北全省總工會執行委員和特派員身份到黃石地區領導工運,分別擔任中共黃石港地委工運委員會書記兼組織部長,軍事部長和大冶鐵廠總工會顧問兼政治部主任,發動工人砸爛廠方悔辱工人人格的“工匠門”,又代表工人與廠方談判。1927年2月,大冶總工會工人糾察隊建立,李兆龍任總指揮兼政委。6月,率領工農武裝萬餘人在下陸牛角山頸9次擊退國民軍第十四師夏鬥寅部叛軍,同時,組織工農羣眾,拆毀下陸至石灰窯鐵道,以阻夏部叛軍,並率部整頓社會治安,鎮壓反革命。 [2]  1928年4月任中共鄂西特委工運委員。同年5月(一説6月)在沙市被捕犧牲。 [3] 
中文名
李兆龍
別    名
字炳民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28年
出生地
湖北石首縣斑竹嶺村
性    別
就讀院校
東京明治大學

李兆龍人物生平

李兆龍青年時期

李兆龍,字炳明,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斑竹嶺村人。祖父是很窮的農民。父親李謀志年輕的時候給一個地主幫工。一天,他在給這個地主拆一棟古老陳舊的房屋時,從磚牆裏發現了幾塊金磚。他悄悄地將它弄回了家。從此,李謀志置起了幾十畝田產,蓋起了一棟房屋,成家立業。富裕的家境,為李兆龍的成長提供了條件。李兆龍7歲時進入私塾讀書,後來又到縣城上了高等小學和縣立中學。
李兆龍自幼秉性正直,勤學好讀,學習成績優良。五四運動的新思潮給了他很深的影響。就是在這個新思潮的推動下,他於1921年進入武昌中華大學學習。李兆龍在這裏經常閲讀到《響導》等革命刊物,接觸到年輕的共產黨人,受到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和共產黨領導下的學生運動的洗禮,思想由激進的民主主義急劇地向社會主義轉變。在中華大學期間,他熱心政治,關心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積極投身學生運動。他熱情奔放,壯懷激烈,善於言辭,長於鼓動,在一些青年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1923年夏,他從中華大學畢業,並於6月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明治大學就讀。在東京期間,他積極從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活動。1925年由石首同鄉黃克謙(即黃松齡)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不久,由惲代英介紹到黃埔軍校任政治教官。 [4] 

李兆龍工人運動

1926年參加北伐,曾任國民革命軍宣傳隊長。10月,他以湖北省總工會執行委員和特派員的身份到當時產業工人集中的黃石地區領導工運。11月,中共黃石港地委建立,李兆龍任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兼組織部長和軍事部長,領導大冶地區工人運動。11月下旬,大冶鐵廠總工會成立時任總工會顧問兼政治部主任。其間,他曾多次發動大冶鐵廠工人為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增加工資同資本家進行鬥爭。
為了工人階級的解放,李兆龍奔走呼號,奮不顧身,深受工人羣眾的愛戴和尊敬。一次,他率領30多名鐵廠工友,砸爛了資本家為限制工人自由、侮辱工人人格而專門設置的一扇“工匠門”,並以總工會名義,當場張貼告示,宣佈:“廢除工匠門,工人要自由。”這一舉動大大地鼓舞了工人羣眾為爭取自身解放而鬥爭的信心和勇氣。與此同時,他還跟鐵廠資本家進行談判鬥爭,提出了從政治上、經濟上保護鐵廠工人利益的26項條件,談判鬥爭取得圓滿成功。
李兆龍身在他鄉,以革命為重,支持家鄉的農民運動,不計較個人得失。1926年冬,李兆龍家鄉所在的農協執行委員帶人把他家的30多擔穀子挑走了。他父親不服,連忙給李兆龍寫信,要他出面把分掉的穀子追回來。李兆龍回信對父親説:“人家只挑了你30多擔谷,就是挑300擔也應該。因為這是你剝削得來的呀。”他的父親接信後,也就不再説什麼了。
1927年2月底,大冶總工會建立工人糾察隊,他任工人糾察隊總指揮兼政委。工糾隊擁有隊員約600人,長短槍300餘支。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湖北省開展大規模聲討蔣介石的活動。李兆龍全面負責黃石地區工人武裝鬥爭,他親自主持召開大冶總工會會員大會,和工人羣眾一起參加反蔣示威遊行。5月1日,大冶地區在黨的領導下,各階層民眾聚集3萬餘人,舉行了羣眾聲勢浩大的紀念五一節大會,李兆龍被推選為大會主席。大會作出了於最短時間內實行“三八”制、致赤色職工國際書等幾項重要決議。會後數萬羣眾分下陸、黃石港、石灰窯三路示威遊行。工農羣眾情緒高昂,《國際歌》歌聲響徹大江兩岸。 [5] 

李兆龍革命運動

5月中下旬,先後發生了夏鬥寅和許克祥的叛變事件。6月7日,夏鬥寅叛軍7000餘人在武漢遭到葉挺部隊的沉重打擊後,經鄂南向大冶方向審逃。黃石港地委主要負責人叢允中(書記)、李兆龍、李實(宣傳部長)得知消息後,連夜召開地委緊急會議,商討對策,決定依靠工農武裝迎頭痛擊夏鬥寅叛軍。8日上午,一小股叛軍審人大冶城關,氣焰囂張地搗毀農民協會,槍殺農協幹部和農軍,放走在押土豪劣紳。大冶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叢允中、李兆龍、李實首先帶領工人迅速將下陸至黃石港段的鐵路拆掉,截斷了敵人前進之路。接着由李兆龍率領工人糾察隊前往大冶,嚴懲大冶縣警備隊的叛亂分子和一小操反動土豪劣紳。9日,叛軍從下陸撲向石灰窯。當他們進至牛角山時,遭到李兆龍率領的工農武裝的痛擊。在叢允中、李兆龍親自組織指揮下,工農羣眾來參戰的達3萬餘人。工農羣眾不畏強敵、不怕犧牲,手持大刀、頭、“漢陽造”等低劣武器,和敵人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
在這次戰鬥中,工農羣眾雖士氣高昂,但手中武器太落後,面對數千裝備精良之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00多名工人糾察隊員和農軍戰士先後獻出了生命。在這種情況下,李兆龍等同志率領工農武裝和羣眾撤出了戰鬥。叛軍乘機審進了黃石,但他們迫於工農羣眾的威力,僅在黃石呆了一天就倉皇逃走了。10日,中共黃石港地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恢復生產,鎮壓反革命,回擊反革命的反撲。11日,李兆龍率領工人糾察隊到大冶整頓社會治安,鎮壓反革命分子。經過5天緊張工作,那裏社會秩序很快恢復正常。7月15日,汪精衞發動反革命政變,中共湖北省委緊急命令黃石港地委撤退至九江待命。李兆龍將失散的工人糾察隊員和農軍戰士迅速集合攏來加入到賀龍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的戰鬥行列,參加了南昌起義。7月底,李兆龍調回武漢從事秘密工作。 [6] 

李兆龍英勇就義

1928年2月18日,工農革命軍攻打監利縣城的戰鬥失利。李兆龍參加了周逸羣、賀龍在石首焦山河主持召開的有湘西北特委、鄂中特委、石首中心縣委參加的聯席會議。會議決定將所有的武裝交給石首中心縣委領導,繼續堅持開展游擊戰爭。會後,賀龍、周逸羣帶賀敬齋、李良耀等二十多人經小河口前往湘西組織武裝鬥爭,開闢根據地。4月下旬,李兆龍奉調鄂西特委工作,負責領導沙市工運。5月的一天,鄂西特委在沙市“四海春”酒樓舉行秘密會議時,被敵包圍。為掩護周逸羣脱險,李兆龍不幸被捕。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面前,他威武不屈,慷概就義於沙市拖船埠。 [7] 
參考資料
  • 1.    黃石市總工會工運史編輯室編. 黃石工運史 1890-1949[M]. 1987,第237頁。
  • 2.    黃石市下陸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 下陸區志[M]. 1996.07,第269頁。
  • 3.    陳予歡編著. 黃埔軍校將帥錄[M]. 廣州:廣州出版社, 1998.09,第449頁。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華著名烈士 第4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第269頁。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華著名烈士 第4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第270-271頁。
  •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華著名烈士 第4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第271-272頁。
  •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 中華著名烈士 第4卷[M]. 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0.09,第2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