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允正

(北宋官員)

鎖定
李允正(960年-1011年),字修已,宋朝盂縣(今山西省陽泉市盂縣)人。李謙溥之子,初以恩蔭補供奉官,後在北方邊境長期任職,守衞地方、抗擊遼軍,還曾到西北作職,安撫党項人。李允正很有知識,性情嚴厲果敢,不愛錢財,喜歡修養品德。素來患佝僂病,因此很少在朝廷內任職,他多次執掌邊防重任,殺伐很重。
李允正家族與趙氏皇族是舊交,關係很好,他的妹妹還嫁給了宋太宗的兒子趙元僖。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李允正去世,享年五十一歲。
本    名
李允正
修已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盂縣(今山西省陽泉市盂縣)
出生日期
960年
逝世日期
1011年
主要成就
守衞北方邊境,抗擊契丹人

李允正人物生平

李允正供職京城

李允正最初憑藉父親李謙溥的恩蔭補為供奉官。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掌管左藏庫,所以多次有機會上殿奏事,因為李謙溥與趙弘殷曾是同居一個里門的鄰居,李允正的叔叔李謙升與趙匡胤是布衣之交,他的祖母閻氏當時也對趙匡胤很好,趙匡胤稱帝后常接老太太到宮中敍舊。所以李氏家族與趙氏皇族的私交甚深。宋太宗趙光義一看見他上殿就常常想起兩家的舊交。後來李允正和張平同時掌管三班,不久任為閣門祗候 [1-2] 
雍熙四年(987年),李允正升為閣門通事舍人。當時,經宋太宗賜婚,他的妹妹嫁給了許王趙元僖,為了操辦嫁妝,他把居住的宅第抵押給宋偓,宋太宗知道後,就責備他説:“你父親李謙溥為國家守衞邊境二十多年,只留下這一處宅第,你為什麼抵押給他人呢?”李允正只好把情況全部上奏,宋太宗就派宦官用車拉着錢去贖回宅第還給了他,士大夫們聽説此事之後,都賦詩讚美。 [3] 
淳化年間,朝廷命令討伐戎州、瀘州叛亂的蠻人,李允正隨軍出征,戰後升為西上閣門副使。 [4] 

李允正試改獄政

北宋司法系統效率不高,宋太宗擔心京城監獄囚犯的審判拖延不決,就任命李允正統管此事。李允正請求皇帝下詔,命令御史台給開封府司錄司、左右軍巡、四排岸司蓋有官印的紙張,用以作囚犯的簿籍,再寫上關押的月日,分條記錄囚犯的罪行,滿一年後比較政績的優劣。皇帝下詔按照他的請求做。過了一年,開封府上言:“京城人口眾多,拘禁在押的人尤其多,御史府考查政績的時候,小吏奔走聽命,影響審訊囚犯,況且如果沒有欺騙隱瞞,就不必煩勞考校。”最終,朝廷停止這種做法。 [5] 

李允正出鎮邊疆

李允正後任提點左右藏,他多次乘坐驛車到北方,視察管理邊防要事。淳化五年(994年),出任為衞州修河部署。正值建修建清遠軍的積石寨,朝廷任命他到瀚海部署這項工程。回來之後升為西上閣門使、幷州駐泊鈐轄。不久代替張永德知代州事,調任代州知州。 [6] 
宋真宗鹹平元年(998年),李允正出使西蜀詢訪民事,回來,提升官階任東上閣門使,後歷任鎮州、莫州二州知州。又為並、代馬步軍鈐轄。 [7] 

李允正抗擊契丹

鹹平三年(1000年),契丹侵擾邊境,宋真宗車駕駐驛大名府,督促宋軍作戰。李允正與高瓊率領太原軍從土門路來會合,宋真宗在便殿召見了他。李允正部下有精鋭騎兵幾百人,都訓練有素,宋真宗命令李允正帶來,賞賜緡錢。派遣李允正率部駐守邢州,與石保吉一起驅逐遼兵,遼軍撤走。不久李允正帶兵到大名會合,然後率軍回到幷州、代州。 [8] 
鹹平五年(1002年),朝廷下令合併涇原儀渭、邠寧環慶兩路為同一地區,任命王漢忠為都部署,通過驛站傳召李允正為鈐轄兼安撫都監,即日上路。又命領他與錢若水同到洪德、懷安沿邊各寨巡視管理邊事,加官領誠州刺史。七月,免去兩路的職務,又任為並代鈐轄。每當知州錢若水出去巡視邊防營寨,朝廷就下詔讓李允正代理統管州事。後來,李允正升為四方館使,代替馬知節任鄜延部署、兼延州知州,此後,又改為客省使、定州知州兼鎮定都鈐轄。 [9] 

李允正再赴北方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李允正患病,多次上表請求回朝。他回到京師,正趕上宋真宗要祭祀汾陰,但他因為生病不能隨行,被任命為河陽部署以便養病。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八月,鎮守西北的張崇貴去世,党項頭領李德明蠢蠢欲動,朝廷急忙下詔調任李允正為鄜延部署,宦官秘密傳詔書存問慰諭。安撫好事務之後,調任河州團練使。 [10]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秋天,李允正調任永興軍知軍,當年去世,享年五十一歲。 [11] 

李允正人物評價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允正頗知書,性嚴毅,疏財,喜自修飭。素病佝僂,以是罕在要近,累典邊任,多殺戮。” [12] 

李允正家族成員

祖父:李蕘,原石敬瑭參謀。後晉建立後,任開封府推官,後因建議石敬瑭不要依附契丹,被外貶為汝州魯山令,死在任上。 [12] 
祖母:閻氏。 [12] 
父親:李謙溥 [12] 
叔叔:李謙升,曾任如京副使。 [12] 
兄長:李允則,曾任寧州防禦使。 [12] 
妹妹:李氏,嫁宋太宗之子趙元僖為妻。 [12] 
堂兄弟:李允恭,歷任內殿崇班、閣門祗候。 [12] 

李允正人物爭議

李氏家族與趙氏皇族有很深的私交,宋太宗趙光義的兒子許王趙元僖還娶了李家的女兒為王妃,但他娶的究竟是李允正的妹妹還是李允正的堂妹這個問題上,《宋史》記載有些矛盾。
據《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傳第三十二·李謙溥傳》記載:“雍熙中,太宗為許王納謙升女為夫人,以謙升為如京副使。”説明趙元僖娶的是李謙升之女,也就是李允正的堂妹。 [12] 
另據《宋史·卷二百四十五·列傳第四·趙元僖傳》記載:“雍熙二年,元佐被疾,以元僖為開封尹兼侍中,改今名,進封許王,加中書令。上為娶隰州團練使李謙溥女為夫人,因渭宰相曰:‘朕嘗語諸子,今姻偶皆將相大臣之家,六禮具備,得不自重乎?’”説明趙元僖娶的是李允正的妹妹。 [13] 
同時《宋史》,《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傳第三十二·李允正傳》則記載:“時女弟適許王,以居第質於宋偓,太宗詰之曰:"爾父守邊二十餘年,止有此第耳,何以質之?"允正具以奏,即遣內侍輦錢贖還,縉紳鹹賦詩頌美。也説明趙元僖娶的是李允正的妹妹。 [12] 

李允正史籍記載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有傳。 [12] 
參考資料
  • 1.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謙溥與宣祖同里閈,弟謙升與太祖為布衣交。其母閻嘗厚待太祖,及即位,數迎入宮中,使左右掖之,不令拜,命坐飲食,話及舊故,賜齎優厚。
  • 2.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允正字修己,以為蔭補供奉官。太平興國中,掌左藏庫,屢得升殿奏事,太宗頗記憶其舊故。雍熙中,與張平同掌三班,俄為閣門祗候。
  • 3.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四年,遷閣門通事舍人。時女弟適許王,以居第質於宋偓,太宗詰之曰:「爾父守邊二十餘年,止有此第耳,何以質之?」允正具以奏,即遣內侍輦錢贖還,縉紳鹹賦詩頌美。
  • 4.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淳化中,命討戎、瀘州叛蠻。遷西上閣門副使。
  • 5.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太宗慮京城獄囚淹系,命允正提總之。嘗請詔御史台給開封府司錄司、左右軍巡、四排岸司印紙作囚簿,署禁系月日,條其罪犯,歲滿較其殿最。詔從其請。逾年,開封府上言:「京師浩穰,禁系尤眾,御史府考較之際,胥吏奔命,有妨推鞫,況無欺隱,不煩推校。」卒罷之。
  • 6.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允正又提點左右藏,屢乘傳北面,經度邊要。五年,為衞州修河部署。會建清遠軍積石砦,命詣瀚海部分其役。還,拜西上閣門使、幷州駐泊鈐轄。俄代張永德知州事,徙代州。
  • 7.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鹹平初,使西蜀詢訪民事,還,進秩東上閣門使,歷知鎮、莫二州。又為並、代馬步軍鈐轄。
  • 8.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契丹擾邊,車駕駐大名,允正與高瓊率太原軍出土門路來會,召見便殿。所部有廣鋭騎士數百,皆素練習,命允正引以入,賜緡錢。遣屯邢州,與石保吉逐遼人,遼人遁去。俄以兵會大名,復還並代。
  • 9.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五年,合涇原儀渭、邠寧環慶兩路為一界,命王漢忠為都部署,驛召允正為鈐轄兼安撫都監,即日上道。又命與錢若水同詣洪德、懷安沿邊諸砦經度邊事,加領誠州刺史。七月,罷兩路之職,復任並代鈐轄。每錢若水按巡邊壘,即詔權蒞州事。進四方館使,代馬知節為鄜延部署、兼知延州,改客省使、知定州兼鎮定都鈐轄。
  • 10.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大中祥符三年,累表求還。至京師,將祀汾陰,以疾難於扈從,命為河陽部署以便養。會張崇貴卒,趙德明頗逾軼,亟詔徙允正為鄜延部署,內侍密詔存諭。禮成,領河州團練使。
  • 11.    《宋史·列傳第三十二》是秋,徙知永興軍,卒,年五十一。
  • 12.    宋史  .126在線閲讀網[引用日期2014-09-08]
  • 13.    宋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