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早年就讀於作河南焦礦冶學院,後在陝北公學學習。曾任公德小學校長,鳳湖中學教導主任,鎮海縣文教科長,浙江省體委科教處處長。
- 中文名
- 李健民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大碶橫河
李健民,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大碶橫河小李家人,李琯卿五子。
[1-2]
早年就讀於作河南焦礦冶學院。抗戰初,與其兄李俠民、李價民等組織“橫河鄉抗日救亡工作團”,演唱抗日歌曲、排演抗日戲劇,鼓動羣眾抗日救國。1938年元旦,與兄李俠民克服困難,奔赴延安。在陝北公學學習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被派回家鄉開展革命工作。9月任公德小學校長,推廣延安辦學方針和理論聯繫實際學風,組織師生研讀進步書刊,傳播革命思想,還帶領青年教師過半軍事化生活,為敵後游擊戰培訓幹部。該校先後有40餘名師生參加革命。
1941年4月,寧波淪陷,大批青年失學。黨組織決定由已在三北遊擊根據地工作的李俠民與龍山鎮鄉紳協商創辦私立鳳湖中學。這座在國民黨縣政府備案的看似灰色的學校,實際上卻在內部成立了中共黨支部。
[2]
1942年下半年,中共慈鎮縣工委倡辦鳳湖中學,李健民任教導主任,教學中注重“學以致用”。面對國土淪喪,國難當頭的嚴峻形勢,領導師生學習政治,舉辦時事講座,並在師生中發展共產黨員,成立支部,被譽為“播火者”。學校停辦後,任抗日民主政府鎮海縣文教科長。北撤時隨軍轉戰魯、皖各地直至解放。“文化大革命”期間在省體委任科教處處長時遭受嚴重衝擊。1978年病危時,猶對老友説:“不要難過,要相信黨,堅持社會主義!”逝世後,人們譽其為“冷麪熱腸真漢子,高風亮節好衣冠。”
- 參考資料
-
- 1. 《心術》:藝術對現實的妥協 .寧波日報.2010-09-30[引用日期2020-03-17]
- 2. 一家十黨員兩烈士 鎮海小李家烽火中辦教育 .東方網.2015-08-24[引用日期2020-03-17]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6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w_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