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华于2006年获得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博士学位 [13];2006年6月—200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在日本DNT涂料株式会社分析测试中心访学;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测量学院访学 [14];201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3];2016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和“青岛市拔尖人才” [6];2017年入选“鳌山人才”培养计划(卓越科学家专项) [4];2017年任中山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2022年任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术副校长 [15]。
李伟华主要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方面的研究。 [1]
人物经历
播报编辑
2006年6月—200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照旋葛蚀与赠颂防护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在日本DNT涂料株式会社分析测试中心访学。
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1年,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测量学院访学。 [14]
2016年,入选“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5]趋旬埋和“青岛市拔尖人才”。 [6]
2017年,入选“鳌山人才”培养计划(卓霸殃洒越科学家专项)。 [4]
2022年,任凳局堡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匪虹陵学术副校长,河南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15]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李伟华主要从事极端环境腐蚀与控制研究,旨在通过不同尺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手段,致力于极端腐蚀环境下材料劣化诱发机理,功能性防护材料,以及防御调控新技术的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 [2]
李伟华创建了海工腐蚀主动防护方法,提出了纳米负载自催化钢筋靶向阻锈理论和海洋生物提取物的防腐蚀理论,攻克了传统海工腐蚀防护技术瓶颈。 [1]
- 学术论著
截至2023年8月,李伟华已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237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
刊发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
2015年 | 压片法制备氯离子传感器的工作性能 | 《腐蚀与防护》 |
2015年 | 海洋污损生物对海工混凝土工程腐蚀性分析 | |
2016年 | 混凝土涂层的抗渗性能 | |
2017年 | MnO_2水泥基复合材料热电性能 | |
2017年 | 负载植酸钠的壳聚糖微球改性水性涂层制备及防腐蚀性能研究 | 《表面技术》 |
2017年 | 钢筋阻锈剂的阻锈机理及性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 |
2017年 | 氟碳涂层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 |
2018年 | 内掺型阻锈剂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 | |
2018年 | 腐蚀产物性质对金属大气腐蚀过程影响的研究 | 《装备环境工程》 |
2018年 | 海洋环境中自修复涂层研究进展 | |
2019年 | 添加纳米SiO_2空芯微球的水性丙烯酸涂料性能研究 | 《装备环境工程》 |
2019年 | 石墨烯在防腐薄膜和有机防腐涂层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综述 | |
参考资料 [14] |
- 发明专利
截至2023年8月,李伟华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1件。
授权时间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
2013年 | 一种含呋喃氮杂环的乙酰肼类化合物作为缓蚀剂的应用 | CN103225084A |
2013年 | 一种含大茴香醛的三氮唑类化合物作为高效缓蚀剂的应用 | CN103243334A |
2013年 | 三氮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3288775A |
2013年 | 一种三氮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3288766A |
2014年 | 一种烟酸作为海水阻锈剂的应用 | CN103510094A |
2014年 | 一种吡哆醇作为海水阻锈剂的应用 | CN103510095A |
2014年 | 一种抗坏血酸作为海水阻锈剂的应用 | CN103510093A |
2014年 | 一种制备适用于监测氯离子浓度的Ag/Agcl工作电极的方法 | CN103604852A |
2015年 | 一种聚合物改性水泥基双组份柔性混凝土面层保护砂浆 | CN104591657A |
2016年 | 一种氧化锌复合水泥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082730A |
2016年 | 一种氧化锰复合水泥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082858A |
参考资料 [14] |
- 行业标准
截至2023年8月,李伟华已编定行业标准14项。
标准名称 | 标准类别 | 担任角色 |
---|---|---|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保护涂料》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 | 起草人 |
《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保护涂料》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行业标准 | 起草人 |
- 科研项目
截至2023年8月,李伟华已主持国家基金委、科技部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项。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12年 | 海洋工程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10] |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 |
- 学术交流
截至2010年5月,李伟华已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并多次做特邀学术报告。 [11]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07年7月 | 第四届国际防腐蚀涂料研讨会 [11] |
- 科研奖励
截至2019年6月,李伟华已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奖励20余项。 [1]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15年 | 一种单组分改性高氯化聚乙烯耐候性带锈涂料 [9] | 中国专利优秀奖 |
人才培养
- 指导学生
截至2010年3月,李伟华已独立指导及联合指导研究生10余名。 [12]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7年 | |
2007年 | 中国非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11] |
2007年 | |
2007年 | 青岛市博士后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11] |
2007年7月 | 第四届国际防腐蚀涂料研讨会执行主席 [11] |
2016年6月 | 九三学社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基层委员会委员 [7] |
-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绿色建造与运维分会副理事长 |
- | 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委会委员 [14] |
- | 山东省海岸工程学会暨青岛市海岸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14] |
- | 河北省防腐保温行业协会特邀专家 [14] |
- | 《海洋科学前沿》编委 [14] |
- | 中国海洋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 [2] |
- | |
-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防护技术专委会副主任 [2] |
-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非金属材料专委会副主任 [2] |
- | 中国建筑学会防护与修复应用技术专委会副主任 [2] |
- | 九三学社中央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委员 |
- |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
- | 河南省腐蚀与防护协会名誉会长 |
- | 国际标准化组织小水电技术委员会(ISO/TC339)国内专家委员会委员 |
-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先进制备技术专委会副主任 |
- | 广东省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
- | |
- |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
- | 河海大学兼职教授 |
- | 海南大学兼职教授 |
-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她(李伟华)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自己的海洋腐蚀防护事业,她像母亲一样热爱着自己心爱的学生;一个心比天大的科学家,一位温柔贤淑的好妈妈。”(《科技文摘报》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