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俊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鎖定
李俊,男,1970年4月23日出生,漢族,重慶人,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199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3月參加工作。 [1] 
現任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 [2] 
中文名
李俊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0年4月23日
畢業院校
東華大學
籍    貫
重慶

李俊人物經歷

1988年9月至1995年3月,中國紡織大學,完成本科、碩士研究生學習
1996年3月至2000年1月,東華大學在職博士研究生
1995年3月至2000年3月,歷任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助教、講師
2000年4月至2005年8月,任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
2005年9月至今,任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博導
其中:
1997年4月至1998年3月,日本文化服裝學院訪問學者
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美國康奈爾大學高級研究學者 [2] 

李俊學術交流

1、2008年任項目負責人開展東華大學與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兩校服裝專業雙碩士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
2、2008年與日本寶冢造型藝術大學研究生院菅原正博教授合作開設中日聯合研究生課程《服裝商品企劃——Fashion Branding》。
3、2007年參與東華大學服裝學院與英國倫敦時裝設計學院的聯合研究生培養項目。
4、2007年在第12屆國際環境人類工效學會議發表論文。
5、2006年與阿爾伯特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 )合作申請成功加拿大國家研究會(NRC)基金資助項目“上海世博會等反恐防災應急救援用防護服研發”。
6、2006年參加在韓國大邱舉行的第4屆服裝國際論壇宣讀論文。
7、2006年邀請韓國服裝產業協會組織承辦了2006年國際服裝院校教師成果(作品)展。
8、2006年邀請韓國服裝商務學會組織承辦了2006年Donghua&KSFB國際服裝論壇。
9、2005年參加在瑞典舉行的第11屆國際環境人類工效學會議宣讀論文。
10、2004年參加美國ASTM制訂出汗假人標準會議;美國國家紡織中心NTC年會;英國紡織學會第83屆世界大會宣讀論文。
11、2003年參加美國AATCC技術年會、美國纖維協會年會並作論文交流。
12、2003年4月-2004年3月教育部公派在美國功能防護服裝研究中心NCSU-TPACC作訪問學者。
13、1997年4月-1998年3月在日本文化服裝學院作訪問學者。

李俊社會任職

1、東華大學現代服裝設計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國際時裝院校聯盟(IFFTI)執委會成員。
3、學術期刊《服裝學報》編委會副主任。
4、上海市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5、《InternationalJournal of Fashion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Journa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等編委,《Textile Research Jour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審稿人。 [3] 

李俊研究方向

1、服裝舒適性研究及產品開發。
2、功能防護服裝研發及測評。
3、服裝人體生理與環境工效學研究。
4、服裝商品企劃。 [3] 

李俊主要成就

主要在航天員服裝、消防滅火服裝、應急救援服裝等功能防護服裝領域開展研究及教學工作。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獲國家級及省部級教學成果獎9項;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獲評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科技啓明星”等。 [2] 

李俊所獲榮譽

1、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2017年,上海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第一完成人)。
3、2016年,“東華大學航天員服裝研發設計科研團隊”當選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團隊負責人)。
4、2013年,防護服的多功能設計研發及性能評價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5、2013年,反恐防災應急救援用多功能防護服研發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6、2012年,服裝商品企劃學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7、2011年,獲上海市教委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主編)。
8、2011年,獲上海市高教系統首屆十大“校園新星”。
9、2009年,參與“艙外航天服暖體假人系統”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0、2006年,參與“華東女子標準體型研究及區域服裝原型的理論與技術”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1、2006年,參與“我國女子標準體型研究”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2、2001年,參與“出汗假人系統研製”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李俊科研項目

1、航天員專用服裝系列化設計,中國航天員中心,2015.08-2017.06,結題、主持。
2、空間實驗室任務用服裝類產品研製,中國航天員中心,2016.01-2016.6,結題、主持。
3、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航天員服裝裝備設計研發測評平台,2017.01-2018.12,在研、主持。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576038、閃火熱災害環境向着裝人體的三維瞬態傳熱模擬及皮膚燒傷預測、2016.01-2019.12,在研、主持。
5、阻燃服裝的假人轟燃測試研究,蘭精纖維(上海)有限公司,2016.11-2016.03,結題、主持。
6、供電企業作業人員高温個體防護技術研究,國家電網公司委託項目,2014.09-2015.09,結題、主持。
7、我國紡織產業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中國工程院,2013.01-2014.12,結題、參與。
8、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高性能服裝研究及其功能設計、2011.01-2013.12,結題、主持。
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人體熱環境中衣下空間的構成性狀與着裝舒適性的客觀測量及表徵,2009/01-2011/12,結題、主持。 [3] 

李俊發明專利

1、翟麗娜,李俊,一種防火服裝測試用模擬皮膚表面熱流密度的傳感器裝置,2018.8,中國,授權號:ZL201610363188.5.
2、何佳臻,李俊,一種防護織物和防護服裝熱防護水平的評價方法,2018.8,中國,授權號:ZL201510589602.X.
3、蘇雲,李俊,李小輝,織物熱防護性能測評裝置,2018.4,中國,授權號:ZL201510746950.3.
4、何佳臻,李俊,一種織物系統綜合熱防護性能的測試儀,2018.4,中國,授權號:ZL201510589627.X.
5、李俊,何珏晨,周益豐,倪軍,周洪雷,一種失重環境下航天器內男用裝配工作服,2014.10,中國,授權號:ZL201420234249.4.
6、李俊,林雪,翟麗娜,王雲儀,張向輝,李小輝,一種地震災害搜救作業用連體式防護服,中國,2014.10,授權號:ZL201420234239.0.
7、李俊,辛麗莎,一種織物系統熱防護性測試儀,2013.05,中國,授權號:ZL201110115012.5.
8、李俊,張昭華,根據衣下空氣層厚度預測服裝表面温濕度的方法,2013.03,中國,授權號:ZL201010222884.7.
9、李俊,趙濛濛,一種可提高熱防護性能的智能織物系統,2013.01,中國,授權號:ZL201220331464.7.
10、李俊,盧業虎,一種新型的熱防護裝備高温液體防護性能測評裝置,2013.07,中國,授權號:ZL201320018430.5.
11、張昭華,李俊,一種多層服裝系統熱濕阻的預測方法,2013.9,中國,授權號:201310442454X.
12、李俊,李小輝,李學東,一種新型的燃燒假人系統,2012.07,中國,授權號:ZL201010195461.0. [3] 

李俊代表論著

李俊論文

1. Lina Zhai, Christian Adlhart, Fabrizio Spano, Riccardo Innocenti Malini, Agnieszka K. Piątek, Jun Li, René M. Rossi*. Prediction of steam burns severity using raman spectroscopy on ex vivo porcine skin.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DOI: 10.1038/s41598-018-24647-x.
2. Yun Su, Jie Yang, Guowen Song*, Rui Li, Chunhui Xiang, Jun Li. Development of a numerical model to predict physiological strain of firefighter in fire hazard.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DOI: 10.1038/s41598-018-22072-8.
3. Miao Tian, Jun Li*. 3D heat transfer modeling and parametric study of a human body wearing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exposed to flash fire. Fire and Materials, 2018, 42: 657-667.
4. Yun Su, Jiazhen He, Jun Li*. A model of heat transfer in firefighting protective clothing during compression after radiant heat exposure.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xtiles, 2018, 47(8): 2128-2152.
5. Jiazhen He, Yehu Lu, Yan Chen, Jun Li∗,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rmal hazardous effect of protective clothing caused by stored energy discharg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7, 338:76–84.
6.Miao Tian, Jun Li*. Simulating the thermal response of the flame manikin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exposed to flash fire by CFD. Fire and Materials, 2017, 40(1): 41-53.
7. Yun Su, Jun Li∗, Guowen Song.The effect of moisture content within multilayer protective clothing on protection from radiation and ste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Ergonomics, 2017, DOI: 10.1080/10803548.2017.1321890.
8. Miao Tian, Zhaoli Wang, Jun Li*.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through simplified protective clothing during fire exposure by CF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2016, 93: 314-321.
9. Lina Zhai, Xue Lin, Jingxian Xu, Yunyi Wang, Jun Li*. Principles and hierarchy design of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search and rescue team memb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28(5): 624-633.
10. Jun Li*, Miao Tian. Personal thermal protection simulation under diverse wind speeds based on life-size manikin exposed to flash fir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6, 103: 1381–1389.
11. Yun Su, Jiazhen He, Jun Li*. Modeling the transmitted and stored energy in multilayer protective clothing under low-level radiant exposur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6, 93: 1295-1303.
12. Min Wang, Xiaohui Li, Jun Li*, Bugao Xu. A new approach to quantify the thermal shrinkage of fire protective clothing after flash fire exposure.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6, 86(6): 580-592.
13.Yun Su, Jun Li*. Development of a test device to characterize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fabrics against hot steam and thermal radiation.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27(12), 1-9.
14. Jiazhen He, Min Wang, Jun Li*.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of clothing during bench-scale fire test and flame engulfment test: Evidence from a new index. Journal of Fire Sciences, 2015, 33(3): 218-231.
15.Xiaohui Li, Yehu Lu, Lina Zhai, Min Wang, Jun Li*. Analyzing thermal shrinkage of fire protective clothing exposed to flash fire. Fire Technology, 2015, 51(1): 195-211.
16. Lina Zhai, Jun Li*. Prediction methods of skin burn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Burns, 2015, 41(7): 1385-1396.
17.Jun Li, Mengmeng Zhao, Yuchen Xie, Yunyi Wang*. Thermal shrinkage of fabrics used for out layer of firefighter protective clothing under flash fire. Fire and Materials, 2014, 39(8): 732-740.
18.Jun Li*, Zhaohua Zha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gap sizes and clothing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 2013, 104(12): 1327-1336.
19. Jun Li, Yehu Lu, Xiaohui Li*. Effect of relative humidity coupled with air gap on heat transfer of flame-resistant fabric exposed to flash fires.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2, 82(12): 1235-1243.
20. Jun Li*, Xiaofang Guo. Temperature rating prediction of Tibetan robe ensemble based on different wearing ways. Applied Ergonomics, 2012, 43: 909-915.
21. Jun Li*, Xiaohui Li, Yehu Lu. A new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the effect of fabric deformation on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 23(4): 1-6.
22. Jun Li*, Roger L. Barker, A. Shawn Deaton.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material component and design feature on heat transfer in firefighter turnout clothing by a sweating manikin.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07, 77(2): 59-66.
23.苗勇,李俊*.減少熱蓄積的消防服開發及其性能評價,紡織學報,2016,37(1):111-115.
24.李俊*,翟麗娜,王敏,李小輝.閃火中防護服裝的形變及其影響因素,紡織學報,2014,35(1):95-101.
25.李俊*,烏應傑,李小輝,盧業虎.燃燒假人着裝實驗中表面温度變化研究,紡織學報,2014,35(3):103-108.
26.田苗,李俊*.智能服裝的設計模式與發展趨勢,紡織學報,2014,35(2):109-115.
27.宗藝晶,李俊*.消防服熱濕舒適性客觀測評表徵指標的比較,東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9(6):748-753.
28.辛麗莎,李俊*.防護服裝功能設計模式研究,紡織學報,2011,32(11):119-125.
29. Jun Li. Fashion Futures: conference proceedings,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8: 1-450.
30.李俊.服裝商品企劃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1-243.
31.張渭源.服裝舒適性與功能,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19-59.(參編第二章).
32.王革輝.服裝材料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3-38.(參編第一章). [3] 

李俊著作

1、李俊,國家級“十五”教材《服裝材料學》(第一章),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
2、李俊主編,部級“十五”教材《服裝商品企劃學》,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
3、李俊,部級“十五”教材《服裝舒適性與功能》(第二章),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
4、李俊,中國現代紡織科學與工程全書《服裝設計與工程》(第十章),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5、李俊,國家級“十五”教材《服裝市場營銷》(第十一章),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6、李俊主編,《服裝商品企劃學》,上海:中國紡織大學出版社,2001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