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佩鈺

(中國經營報社原總編輯)

鎖定
李佩鈺,女,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兼《商學院》雜誌社長。1986年進入中國經營報社工作,歷任編輯、記者、記者部主任、發行部主任、副總編等職,1994 年被任命為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1999年至2001年曾兼任精品購物指南報社總編輯。2004年被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中文名
李佩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8月9日
代表作品
《關於新時期經濟類報紙的思考》
所處時代
現代
職    務
報社總編

李佩鈺人物簡介

李佩鈺,女,中共黨員,工商管理碩士,主任編輯,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兼《商學院》雜誌社長。1986年進入中國經營報社工作,歷任編輯、記者、記者部主任、發行部主任、副總編等職,1994年被任命為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1999年至2001年曾兼任精品購物指南報社總編輯。2004年被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李佩鈺 李佩鈺
1986年進入中國經營報社工作,1994年被任命為中國經營報社總編輯。1999年至2001年兼任精品購物指南報社總編輯。2004年被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全國新聞出版行業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獲2004“中國經濟學青年學者獎”提名,並被《南方人物週刊》評為“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 2008年獲得中國產業報協會評選的“社長創新獎”。
作為《中國經營報》自1994年至2021年的掌舵人, [1]  李佩鈺自全面接管報社工作以來,一直以“守本·創新”作為這家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誕生的報紙的生存之道。
2021年12月,李佩鈺被有關部門以涉嫌違法留置,半年後以涉嫌貪污罪、強迫交易罪逮捕。 [1] 

李佩鈺主要論文

報紙的商品性及其營銷策略分析(《中國報業》1999年第10期),二十一世紀報業人才需求的變化(《中國勞動保障報》1999年10月),報紙的營銷技巧及其策略分析(《中國記者》增刊第3期),關於新時期經濟類報紙發展的思考——從《中國經營報》的發展談起(《中國報業》2001年8期)等,其中“關於新時期經濟類報紙的思考”獲中國報業協會舉辦的首屆中國報業(經營管理)優秀論文獎。

李佩鈺個人貢獻

報業轉型
1995年,當中國經濟發展提速,中國報業面臨轉型,許多同時期創辦的報紙還在固有體制與市場競爭中踟躕時,危機感深重的李佩鈺毫不猶豫的帶領《中國經營報》成為報業轉型的“另類”:在繼續堅持並且強化報紙服務性、貼近性、實用性的基礎上,將《中國經營報》改為對開十六版彩色印刷,在當時報界紛紛“加密”(改日報)的情況下,為突出特色、提高內容的豐富性, 選擇 “加厚”(擴版)的方向,而在版面配置上,開闢專門面向經營者的“經營指南”、“投資指南”兩個專刊。同時,在發行方面,改變過去完全依賴郵發的狀況,以北京為試點,開始嘗試以零售的方式佔領市場。
改版成功
之後幾年,《中國經營報》迅猛發展充分證明了1996年改版的重大成功,它是中國經營報社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同時,經營報在眾多領域的創新也成為其他媒體研究、效仿的對象,其後創立的同類型報紙都借鑑了相當多的經營報的經驗,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財經週報”終於成為報業市場的一個新品類,為讀者、廣告主所接受和重視。
管理創新
李佩鈺 李佩鈺
面臨同類媒體的激烈競爭,無論在報社內部還是外部,李佩鈺不斷提出這樣的觀點-“守住本分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在她帶領下,中國經營報社進一步明確辦報宗旨和發展方向並開始制定構建新的管理框架。與此同時,面對新的市場需求,經營報也在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2003年,李佩鈺根據當時的市場環境和經營報自身的優劣勢,提出了“跨媒體、多方位、聚合力”的思路,即把中國經營報社打造成報紙-雜誌-圖書-活動-電子、網絡的財經資訊提供商,其中各個環節相互借勢依託,最終形成合力,以此提高綜合競爭力。為了實施這一戰略,她參與創辦了《商學院》、《職場》雜誌以及中國第一本全英文經濟學雙月刊《China Economist》(《中國經濟學人》),並大力推動報社“企業競爭力監測”項目的進行。
這一思路是報業經營管理的又一次創新,一經提出和實施,就為報業尤其是競爭對手所注目,很快成為財經類媒體的“標準發展模式”。這一模式在經營報已取得一定成效,多次讀者調查表明,《中國經營報》在市場競爭中優勢明顯,連續多年增長速度超過100%;新創辦的《商學院》月刊迅速站穩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即將完成的BPA認證,意味其已成為發行量位居前三的經濟管理類雜誌;《職場》在創辦第一年即成為在對百所大學調查中“最受大學生喜愛的時尚工作類雜誌”。而《China Economist》更是在創辦之初即受到經濟管理學界及企業界的廣泛關注。
縱深產品
除了繼續狠抓報刊內容質量外,中國經營報品牌下縱深產品的開發也不斷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企業競爭力年會”就是其中產品之一。該活動是由中國經營報社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聯合開發的“中國經營報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的成果展示,自2003年首次舉辦以來,“企業競爭力年會”發佈的各項排名,已經成為衡量上市公司競爭力的有效評價工具,並得到了企業界和經濟學界的認可。
擴大影響
為進一步加大中國經營報社的國際影響力,在李佩鈺的積極促成下,中國經營報社在2006年和2007年分別舉辦了“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價值的城市評選”、“中日連鎖商超2007精益管理亞洲高峯論壇”。2007年5月,值中韓建交15週年,舉國上下全力籌備2008北京奧運會之際,又成功舉辦了以奧運經濟為主題的“中韓論壇”。這些活動均受到參會者的廣泛贊同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肯定。
據國際專業傳媒諮詢公司在2006年、2007年對國內財經媒體的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經營報的全國總銷量已持續兩年位居財經媒體之首,隨着中國經營報社旗下產品的不斷成熟,一個涵蓋“《中國經營報》(週報)+《商學院》(月刊)+《職場》(月刊)+《China Economist》(英文雙月刊)+以“CBCM企業競爭力監測體系”為代表的各類縱深產品+企業網站”的報業集團已經形成。

李佩鈺人物事件

2021年12月,李佩鈺被有關部門以涉嫌違法留置,半年後以涉嫌貪污罪、強迫交易罪逮捕。
在貪污罪事實部分,起訴書認為:2017年到2021年7月,李佩鈺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夥同其他人侵吞中經報社、中經未來、智金未來及中經報廣告的公共財物4440萬元,其中,李佩鈺涉案合計約730萬元。在接受立案調查、留置期間,有關部門又倒查二十年,認定李佩鈺還涉嫌公車私用、公款旅遊、禮品禮金等合計59萬元。兩項共計790餘萬元。
在強迫交易罪部分,起訴書認為:2014年以來,李佩鈺作為報社主要負責人,主導採編經營一體化、捆綁考核的經營模式,通過發佈企業負面報道等方法,對相關企業形成強迫威脅,合計交易金額3202萬元。
2023年4月11日,李佩鈺案在淄博中級法院開庭審理,經過六天的庭審辯論,控辯雙方的基本事實陳述均公開於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