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伯蛟

鎖定
李伯蛟(1897年—1937年),湖南省邵陽縣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第六十三師第一八七旅少將旅長。1897年,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小東鄉周家村。因父早逝,家境衰落,李伯蛟在青少年時代未受過教育。民國初年,李伯蛟投身軍旅,由於他苦練軍事本領,逐步被提升為班、排、連長等職。後因湘軍第四師師長唐生智劉重威旅吞併,李伯蛟改投第三師師長葉開鑫部。後由六十三師營長、團長擢升為少將旅長。1935年,李伯蛟率全旅駐紮邵陽縣。1937年,七七事變,全國抗戰爆發後,李伯蛟時任少將旅長。11月初,奉命率旅進入上海,在張發奎第八集團軍指揮下,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擔任金山衞沿海前線阻擊日軍登陸。11月5日激戰中,不幸被敵人的炮彈擊中,壯烈殉國。時年40歲。 [1]  (概述圖來自《抗戰英烈譜》 [2] 
中文名
李伯蛟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湖南邵陽
出生日期
1897年
逝世日期
1937年
畢業院校
湖南陸軍第3師軍官講習所 [3] 
主要成就
率部參加淞滬會戰

李伯蛟人物生平

1897年,李伯蛟出生於湖南省邵陽縣小東鄉周家村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曾應科舉,在蔡鍔幕府任過私人秘書。但因父早逝,家境衰落,李伯蛟在青少年時代未受過教育。民國初年,軍閥趙恆惕執掌湖南省政權,其部下獨立混成旅旅長劉重威奉命駐紮邵陽,李伯蛟投身軍旅。由於他苦練軍事本領,機智勇敢,逐步被提升為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後因湘軍第4師師長唐生智將劉重威旅吞併,李伯蛟改投第3師師長葉開鑫部。不久,葉開鑫與湖南省長趙恆惕先後下台,何鍵入湘主政,領有4個師,即第19師、第34師、第62師、第63師。李伯蛟由第63師營長、團長擢升為少將旅長。1935年,李伯蛟率全旅駐紮邵陽縣。對於日本大舉侵略中國東北,李伯蛟深為憂慮,對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抱有反感,對家人抱怨説: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難道這個道理(蔣介石)不懂?成何體統!” [2] 
全面抗戰爆發後,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9月,第28軍所轄第62師、第63師、第16師、第192師奉命開赴浙滬沿海前線佈防。第62師駐守金山、平湖沿海各要點,第63師駐守海鹽、海寧沿海各要點。11月初,張發奎接任第三戰區右翼軍總司令,在浦東南橋開設前進指揮所,因中央兵團撤往蘇州河南岸,浦東兵力捉襟見肘,張急調第62師主力北移川沙、奉賢填充,第62師原防地則由第63師接防。11月4日晚,第62師主力已陸續調防川沙、奉賢,但奉命接防的第63師卻未能按時抵達。此情況被日軍探知,其登陸艦隊迅速駛入杭州灣北側,在金山衞、金絲娘橋和全公亭一線海岸4公里處下錨停泊,5日凌晨3時,打頭陣的國崎支隊換乘登陸小艇,趁着瀰漫的晨霧,在金山衞城西開始登陸。當第63師趕到金絲娘橋時,日軍已蜂擁上岸,兩軍發生激戰,師長陳光中親率第373團英勇阻敵,戰到5日深夜,官兵傷亡過半。李伯蛟在戰鬥極度殘酷、官兵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在最前線陣地督戰指揮,鼓舞了抗日官兵的鬥志。激戰中,李伯蛟不幸被敵人的炮彈擊中,壯烈犧牲,時年40歲。 [2] 

李伯蛟主要事蹟

七七事變後,為適應戰爭需要,“閩浙贛皖邊區綏靖公署”改為第十集團軍總司令部,劉建緒任總司令,移駐杭州,所屬部隊陸續調到杭州、嘉興地區待命。1937年7月下旬,第六十三師奉令由上饒等處遷向杭州集中。當時錢塘江大橋尚未建成,部隊渡過錢塘江到達杭州市區,幾天後移駐杭州東北之海寧地區待命。
8月中旬,第十集團總司令命令第六十三師受駐平湖縣的第二十八軍軍長陶廣指揮,擔任杭州灣海防。李伯蛟第一八七旅守備乍浦、全公亭、金絲娘橋、金山衞之線。金山衞港灣水深40尺以上,有沙灘可作為登陸運動與灘頭陣地,因此,第一八七旅的防守重點置於金山衞。李伯蛟率部日夜趕築工事,由軍團司令部配屬一個卜福斯山炮連,歸第一八七旅指揮,配置於金山衞附近,以備打擊敵艦。第一八九旅旅長陳齊,以一個團擔任乍浦、海鹽、澉浦、王灣鎮之線海防,以一個團為師總預備隊,控制澉浦附近。師司令部由海寧推進至澉浦以北幾里的角里堰,直屬部隊隨師部行動。隨着淞滬戰況日烈,滬杭間部隊調動頻繁,日軍飛機加劇了狂轟濫炸,沿海城鎮如乍浦、海鹽、海寧等被炸成廢墟,角里堰師部駐地日夜受敵機低空偵察掃射。兩個多月來,進攻上海的日軍因死傷慘重,正面突破進展緩慢,遂改變戰略從側翼向淞滬迂迴。
11月初,日艦在杭州灣海面遠距離遊弋,日機也不斷沿杭州灣海岸、滬杭公路線轟炸橋樑及沿岸工事,企圖由金山衞登陸。此後遊弋的日艦日益增多。11月5日拂曉,日艦用探照燈照射我海岸陣地,並用遠射程炮對金山衞、金絲娘橋陣地集中火力轟擊。日軍飛機也配合狂炸數小時,我軍陣地工事、通訊設備大都被摧毀。日軍在航空兵火力的掩護下,分別在金山衞、金絲娘橋強行登陸,另以一部分日艦炮轟澉浦、乍浦之線,阻我援軍。 [4] 
日軍第41聯隊登陸成功後,開始掩護後續部隊第六師團第11旅團登陸。在此期間,李伯蛟曾組織所部反擊,但很快就被日軍的艦炮火力所“淹沒”。日軍第11旅團於上午6時許登陸完畢,隨後將所屬兩個聯隊分為左、右兩個先遣隊,開始向第187旅的縱身陣地發起進攻,第41聯隊則繼續掩護國崎支隊直屬部隊和第六師團的其餘部隊登陸。 [3] 
在日軍佔據優勢火力壓制的情況下,第187旅守備的金山衞城和太平鎮先後被日軍攻佔,守軍幾乎全部殉國。在這種情況下,李伯蛟被迫集中第373團所剩部隊在金絲娘橋繼續抵抗日軍左先遣隊第47聯隊第2大隊的進攻,並請求師部增援。為了鼓舞士氣,他親在一線督戰,卻不幸中炮身亡。 [3] 
參考資料
  • 1.    何蘭生編著.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 上.北京:團結出版社,2014年:115
  • 2.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著.抗戰英烈譜.北京:團結出版社,2017年:40
  • 3.    胡博,王戡.碧血千秋 抗日陣亡將軍錄.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41-42
  • 4.    鍾啓河,周錦濤主編.湖南抗戰陣亡將士事略.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1年: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