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仕貴

(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副所長)

鎖定
李仕貴,1965年11月出生於四川閬中,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副所長。 [1] 
李仕貴1983年考入四川農業大學農學專業;1990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農學碩士並留校;1995年至1998年在四川農業大學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並獲農學博士學位;2000年破格晉升為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2] 
李仕貴長期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及應用基礎研究,在水稻骨幹親本和品種選育,以及重要農藝性狀QTL挖掘方面取得了成績。育成蜀恢527,蜀恢498等一系列雜交稻骨幹親本,選育雜交稻新品種50餘個,其中超級稻6個。 [3] 
中文名
李仕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閬中
出生日期
1965年11月
畢業院校
四川農業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0年)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0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2010年) 展開
主要成就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7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0年)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07年)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10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2010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2011年) 收起

李仕貴人物經歷

李仕貴(左一) 李仕貴(左一)
1965年11月,李仕貴出生於四川閬中。
1983年,考入四川農業大學農學專業。
1990年,畢業於四川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獲農學碩士並留校,其間,周開達院士在育種理念方面對其影響深遠,黎漢雲研究員甚至手把手教其如何育種。
1991年,隨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搬到成都温江從事水稻新品種選育與遺傳育種基礎研究。
1995年至1998年,在四川農業大學周開達院士和中國科學院遺傳所朱立煌研究員的指導下,攻讀作物遺傳育種專業水稻分子生物學及其在育種中的應用研究方向博士,並於1998年獲農學博士學位。
1999年,入選四川省跨世紀青年傑出人才。
2000年,破格晉升為四川農業大學教授。 [1] 
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1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支持。 [4] 

李仕貴主要成就

李仕貴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根據2020年3月四川農業大學官網顯示,李仕貴長期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及應用基礎研究,在水稻骨幹親本和品種選育,以及重要農藝性狀QTL挖掘方面取得了成績。育成蜀恢527,蜀恢498等一系列雜交稻骨幹親本,選育雜交稻新品種50餘個,其中超級稻6個。 [3] 
李仕貴發掘和定位了一批在水稻育種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的新基因,克隆了抗稻瘟病基因Pi-d(t)2;首次用DH羣體定位了水稻葉片性狀和稻米品質性狀的主效基因和微效基因,研究了控制水稻重要農藝性狀的基因位點的表達和基因之間的互作,併成功建立了水稻分子育種新體系,選育了一批優質抗病雜交稻親本和組合,推廣面積500餘萬畝。在雜交稻和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主研育成了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優良不育系岡46A,組配省級以上審定組合30餘個,推廣面積2億多畝,取得經濟效益。主持育成了重穗型突破型恢復系蜀恢527,已組配出30餘個組合通過省級以上審定,被遴選為農業部超級雜交稻組合5個,推廣面積達1.2億畝。 [2] 
李仕貴在田間 李仕貴在田間
  • 項目承擔
截至2020年3月,李仕貴先後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轉基因重大專項、跨越計劃、支撐計劃、成果轉化基金、教育部優秀博士論文基金等重點項目。 [2] 
項目
項目名稱
完成時限
經費
狀態
備註
農業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
長江上游水稻種質改良與創新利用
2012/01-2016/12
120萬元
結題
主持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重穗型雜交稻的遺傳改良與分子育種研究
2011/01-2014/12
,200萬元
結題
主持
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專項培育項目
油菜素內酯調控水稻株型與粒型的分子機制
2016/01-2017/12
90萬元
在研
主持
參考資料: [3] 
  • 發表論文
根據2020年3月四川農業大學官網顯示,李仕貴發表論文70餘篇,其中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Molecular Plant等期刊。 [2] 
李仕貴 李仕貴 [1]
1.Shiguang Wang, Bingtian Ma, Qiang Gao, Guojing Jiang, Lei Zhou, Bin Tu, Peng Qin, Xueqing Tan, Peixiong Liu, Yunhai Kang, Yuping Wang, Weilan Chen, Chengzhi Liang, Shigui Li, Dissect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heavy panicle hybrid rice uncovered Gn1a and GS3 as key gene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7.
2.Luchang Deng, Siwei Zhang, Geling Wang, Shijun Fan, Meng Li, Weilan Chen, Bin Tu, Jun Tan, Yuping Wang, Bingtian Ma, Shigui Li*, Peng Qin* Down-regulation of OsEMF2b Caused Semi-sterility Due to Anther and Pollen Development Defects in Rice,Front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3.Hua Yan, Shijun Fan, Juan Huang, Shijie Zhan, Shifu Wang, Peng Gao, Weilan Chen, Bingtian Ma, Yuping Wang, Peng Qin*, Shigui Li*. 08SG2/OsBAK1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number, and functions differently in Indica and Japonica backgrounds in rice. Rice, 2017.
4.Huilong Du, Ying Yu, Yanfei Ma, Qiang Gao, Yinghao Cao, Zhuo Chen, Bin Ma, Ming Qi, Yan Li, Peng Qin, Lihuang Zhu, Shigui Li*, Chengzhi*. Liang.Sequencing and de novo assembly of a near complete indica rice genome. Nature Communication, 2017.
5.Peng Qin, Bin Tu, Yuping Wang, Luchang Deng, Teagen D. Quilichini, Ting Li, Hui Wang, Bingtian Ma, Shigui Li*, ABCG15 Encodes an ABC Transporter Protein, and is Essential for Post-meiotic Anther and Pollen Exine Development in Rice. Plant Cell Physiol 2013,54(1):138-54, 2013. [3] 
  • 科研獲獎
根據2020年3月四川農業大學官網顯示,李仕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主持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主持2項),四川省級二等獎2項,省部級三等獎5項。 [3] 
項目
授予單位
級別
年份
排名
骨幹親本蜀恢527及重穗型雜交稻的選育與應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9
第1
高配合力優良雜交水稻恢復系蜀恢162選育與應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
第4
大穗型高配合力水稻優良不育系岡46A的選育和應用推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
第7
重穗型雜交稻骨幹親本恢復系蜀恢527的選育與應用研究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8
第1
參考資料: [3]  [11-12] 

李仕貴榮譽表彰

年份
榮譽
授予單位
1997年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國務院
2000年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2001年
中國農學會第七屆青年科技獎
中國農學會
四川省優秀教師
四川省教育廳
四川農業先進科技工作者
四川省農業廳
2002年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四川省委、省政府
四川省第六屆青年科技獎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04年
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師”
四川省教育廳、共青團四川省委、四川省學生聯合會
2010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中共中央、國務院
何梁何利基金獎
何梁何利基金
2011年
201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
中國工程院
2012年
四川省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會
參考資料: [2]  [4-6] 

李仕貴人才培養

  • 培養理念
李仕貴認為,興趣很重要,可以激發人的潛力。他把對水稻育種的熱愛作為自己不斷前進的動力。因此,他很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多給學生做實驗、交流的機會。在搞好研究的同時,李仕貴很喜歡給學生上課,將自己研究的前沿東西融入到課堂,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在指導學生做研究方面,要求學生嚴謹認真又不失開拓精神。李仕貴要求課題組堅持每兩週開一次例會,一起探討研究、學習心得。但又不會過多幹涉學生的實驗,課題安排好後,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並儘可能為學生的自由發揮提供平台。 [7] 
  • 培養成果
截至2019年3月,李仕貴招收作物遺傳育種博士,作物遺傳育種學碩,農藝與種業專碩。 [8] 
李仕貴主講的本科課程“作物育種學”被遴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4]  他的部分學生先後在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下,到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美國農業部水稻中心的等著名實驗室從事相關研究,並在《PlantCell》、《Plant Journal》等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系列研究論文。截至2012年,李仕貴教授已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60餘名。 [7] 

李仕貴人物生活

  • 本想跳農門卻立志一生“種”稻
李仕貴(右一) 李仕貴(右一)
李仕貴小時候的理想,僅僅是要跳出農門。而他最終確定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時,卻又回到了田間。
首次高考失利後,他第二年再參加高考時,擔心其他學校競爭大,填了四川農業大學,被農學專業錄取。讀碩士研究生時,他研究的方向是小麥。研究生畢業後又研究小麥的他被川農大水稻研究所留了下來,研究起水稻。
工作5年後,他發現心裏裝的全是水稻,認識到研究水稻對人類貢獻大,應該成為自己畢生追求的事業。於是,他報考了院士周開達的博士,進一步深造。 [4] 
  • 實驗在田間每年經歷兩次“換膚”
研究過程很艱苦,不僅需要在實驗室裏,還需走進田間地頭。李仕貴説,田間研究的最佳時段是四川省的七八月和海南省的三四月,這兩個最熱的時段,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田間,每次都被曬到脱皮。每年,他的皮膚都要經歷兩次換色——由黝黑變為正常的黃皮膚。“我的很多朋友都説,我還保留了農民的本色。” [4] 
  • 自己耕田做科研
1991年,四川農業大學水稻研究所搬到成都温江。從雅安到温江,水稻所又要重起爐灶,從頭開始。這給水稻育種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沒有現成的試驗田,只好自己找,沒有拖拉機,只好自己耕。”“成都濕氣重,穿雨鞋下地栽秧很不舒服,只好光着腳。可田裏到處是玻璃渣,扎得我滿腳都是血。” [9] 

李仕貴人物評價

李仕貴大膽創新雜交稻育種方法,選育新品種,提升雜交稻產量與品質,為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做出了重大貢獻。潛心應用基礎研究,獲得了一批優良基因資源,為繼續保持我國雜交稻育種技術的世界領先水平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滿懷愛心投入教育事業,以身作則教會學生做人做事。在認真搞好科研的同時,李仕貴同志不忘教書育人,把滿腔的熱情揮灑在三尺講台,把一顆愛心奉獻給教育事業。作為農業科技研究者,李仕貴同志心繫“三農”,多年來用堅持不懈的行動、默默無聞的付出抒寫着自己的愛國情懷,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奉獻着自己的青春和熱情。 [4]  (四川新聞網評)
這些年,李仕貴潛心水稻遺傳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命名和定位了系列具有重要育種價值的新基因,為保持我國雜交稻育種技術的世界領先水平提供了技術和物質基礎。 [10]  (《四川日報》評)
“我很佩服李老師, 因為他在課題安排上很有獨特眼光,並富有學術開拓創新精神,不是那種‘老學究’,也感謝老師對我的悉心培養,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可能就是這樣的。” [7]  (四川農業大學歐陽鑫吳副教授評)
在學生眼中,李仕貴教授可敬可親,猶如嚴慈兼具的父輩;在同行、同事眼中,李教授低調謙遜,猶如結實飽滿的水稻,總是在風中低下高貴的頭。這就是李仕貴教授,一個做人低調卻又碩果累累的實實在在的水稻專家。如今,他依舊保持着低調的品質,腳踏實地地默默從事着自己的工作。 [7]  (《中國科技財富》期刊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