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仁

(唐朝宗室、將領)

鎖定
李仁 [1]  (646年-708年7月5日 [2]  ),祖籍隴西成紀(隴西狄道),唐朝宗室、將領。唐太宗李世民之孫,吳王李恪之嫡長子。
前半生因父親獲罪流放嶺南,頗多坎坷。後在武后、中宗兩朝,歷宦多任,頗得寵信。官至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受封成王。708年(景龍元年),與節愍太子李重俊、大將軍李多祚發動景龍政變,誅殺武三思武崇訓,後又欲殺韋后,事敗被害,時年六十二歲。
舊唐書》言其本名“仁”,因武則天讚語而更名“千里”;墓誌言其表字“仁”。
唐睿宗李旦即位後,下詔為李仁平反,並派膳部郎中李敏將其葬於長安銅人原。
本    名
李仁
別    名
李千里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646年(貞觀二十年)
逝世日期
708年(景龍元年)
主要成就
歷宦則天中宗二朝,參與重俊之變,誅殺武三思、武崇訓
官    職
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
勳    爵
上柱國,成王
職    業
宗室、將領

李仁人物生平

李仁坎坷半生

653年(永徽四年),高陽公主告房遺直無禮遂引發初唐以來最大的一樁政治冤案,吳王李恪受此牽連,被誣謀反,蒙冤被殺於長安;他的四個兒子,年僅7歲的李仁和三個弟弟亦因此被流放到嶺南 [3]  。659年(顯慶五年),唐高宗追封李恪為鬱林郡王並立廟祭祀,初次平反這樁冤案時,任命河間王李孝恭的孫子李榮為鬱林縣侯來作為李恪的繼承人,仍然把李仁兄弟排斥在流放地,甚至不允許他們繼承父親的爵位。
一直到684年(光宅元年),因為李榮獲罪,李仁四兄弟才被赦免。李仁因為是李恪的嫡長子,得以承襲父親“鬱林郡王”的爵位,並被任命為鬱林縣侯,後來改任嶽州別駕 [4-5]  。這一年,李仁已經38歲。

李仁平步青雲

689年(永昌元年),李仁被任命為使持節襄、廬二州諸軍事二州刺史,不理政事,後來改任許、衞二州刺史 [6]  。李仁曾經出使江左,州中的人送給他金錢,他拒不接受。武則天后來派人來慰勞他説:“兒,是我家的千里馬。”李仁因此改名李千里 [7] 
從690年(武則天天授元年)起,李千里又歷唐、廬、許、衞、蒲五州刺史 [8]  。當時,宗室中賢能名望之士大多被殺戮,唯獨李千里多次進獻祥瑞得以免禍,《新唐書》記載是因為其狡詐無情 [9]  ,《舊唐書》記載是因為其淺薄浮躁沒有才能 [10]  ,故此處李千里的史書形象呈現複雜性。703年(長安三年),李千里被任命為嶺南安撫討擊使,歷遷右金吾將軍。
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兩唐書所不載,唐中宗李顯在被武后廢黜幽禁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曾經中樞高位與皇帝親近的人多數被謫貶。李仁卻能逆勢而為,與李顯交好,並共同懷有興復李唐的志向;為其出謀劃策,懇切深刻,中宗於是對李仁十分信賴。終於在神龍元年,李仁協謀宰輔張柬之,在政變之際,控制宮廷禁地,恢復李唐王朝,稍後被任命為蒲州的地方官,被朝廷大加任用 [11] 
中宗復興後,705年(神龍元年)二月己未日,封堂兄左金吾將軍、鬱林郡公李千里為成紀郡王、左金吾衞大將軍 [12]  ,並賜實封五百户。四月又晉封其為成王 [13]  ,亦為唐朝第一位成王,兼領益州大都督,賜實封七百户 [14]  ,並追贈其父李恪為司空。703年(神龍三年),又加授他廣州大都督兼五府經略安撫大使,上柱國,王爵不變 [15-16] 
這段期間,中宗十分寵信李千里 [17]  ,甚至專門以其保衞宮城,下賜其衣服和錦緞 [18]  ;且讓他享受與相王李旦、衞王李重俊一樣的待遇,派遣衞士為之宿衞,環包他的居所,十步置一仗舍,持武器巡邏,與宮禁內相同 [19] 

李仁進獻力士

698年(武則天聖歷元年),因家族獲罪,時任嶺南招討使的李千里將尚是孩童的馮元一閹割,改名力士,送入皇宮當宦官,同行的還有一名孩童叫金剛。馮元一為唐故大將軍耿國公馮盎曾孫,母親麥氏是隋將麥鐵杖的曾孫女,武則天認為其悟性頗強,敕給事當侍從。後來力士因小過逐出宮,此間被宦官高延福收為義子,故改姓高。 這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高力士 [20-21] 
李千里家族因早年流放之故,與嶺南長樂馮氏結下淵源。其二弟、李恪次子李瑋的王妃亦出生長樂馮氏,也是唐故大將軍耿國公馮盎之曾孫,南越王之後,跟高力士同輩 [22] 

李仁景龍政變

708年(景龍元年) [23]  七月,節愍太子李重俊因為生母低微,被韋后和安樂公主等輕賤而恚忿,率領李多祚、左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矯詔發兵發左羽林及騎兵千餘人誅殺武三思、武崇訓及其黨羽十餘人,派左金吾大將軍成王李千里守宮城城門 [24]  。李千里與兒子天水王李禧率領左右數十人砍右延明門,領兵先至玄武樓下 [25]  ,聲明武三思伏誅,想要誅殺武三思黨羽與宗楚客紀處訥等人。
然而此次政變以失敗而告終。李千里與其子李禧同時被誅殺,籍沒其家,改姓“蝮”氏 [26]  。這一年,李千里62歲 [27] 

李仁睿宗昭雪

景龍四年(710年)李顯暴崩,韋皇后立温王李重茂為帝,臨朝稱制。不久李隆基發動政變,誅殺韋后與安樂公主,擁立其父相王李旦登基,是為唐睿宗。睿宗李旦下詔 [28]  ,為成王父子平反:“已故左金吾衞大將軍成王李千里,保衞國家,安定族人,竭盡忠誠,希望剷除敗類,自己反而被殺害。永別人世,十分傷心思念。應該恢復舊班,用以新寵,可以恢復原來的官職。”並令其後人恢復“李”姓和官職 [29] 
708年(景雲元年),在膳部郎中李敏監護下,李仁被葬於長安銅人原上 [30] 

李仁人物軼事

1、成王李仁(李千里)出使嶺南,大蛇八九尺長,用繩綁住它的嘴巴,橫在門限之下。州縣有參謁者,將其傳呼入門,這些人只會直視,不會四周觀察,踩到蛇之後驚恐的倒在地上不敢動,被蛇繞在身上數倒,過了很久久才給他們解開,以為戲笑。又取龜及鱉,讓人把衣服脱了,放縱龜鱉咬他們的身體,龜鱉始終不肯鬆口。被咬的人痠痛號呼,又不敢多説。成王與他的姬妾一同觀看,以為玩樂。然後用竹刺龜的口嘴巴,龜才咬竹而鬆口;用艾灸灼鱉的背,鱉被灸痛才放口。凡是被試驗者都丟魂至死,不能平復 [31] 
2、天后(武則天)當政時,成王李仁(李千里)在宮中養了一隻虎仔,咬死了一個宮人,於是下令遂將老虎數日餓死。天后下令把老虎埋葬,葬地上建塔,設千人供養,克碑號為“虎塔”,至今還能看到 [32] 

李仁家庭成員

李仁王妃

慕容真如海,表字“淑”,趙郡象城人,北燕皇族之後 [33]  。生於永徽二年(651年),薨於開元十三年(726年)2月26日,享年75歲。
乃父系唐朝十二衞大將軍,王妃在家諸女中行三 [34] 
為李仁流放時所娶 [35]  。唐中宗神龍元年,被冊封為成王妃,後因李仁參與重俊之變而再度歸於沉寂 [36] 
725年(開元十三年)陰曆2月26日,病逝於洛陽勸善裏,享年75歲 [37] 
726年(開元十四年)陰曆11月28日,與李仁合葬於長安同(銅)人原上 [38]  ,現有墓誌一方。

李仁子孫

李禧,生年不詳,卒於708年7月5日(景龍元年)。封“天水郡王”,官至太僕少卿。
李禧生子蔡國公李瓘 [39]  、郕國公李峒(浚) [40] 
郕國公李峒生成紀縣男李定 [41] 
成紀縣男李定有子三人,分別是:李映 [42]  ,夫人太原王氏;李稷 [43]  ,夫人博陵崔氏;李贍 [44]  ,夫人蘭陵蕭氏 [45] 
李映生李景叔、李景祥、李景翱,另有女二人;李稷生李景陽;李贍有女一人。

李仁歷史評價

武則天:“兒,吾家千里駒。” [46] 
李旦:“懿親賢德,高才重器,強力幹事,獨冠等倫。保國安人,克成忠義。” [28] 

李仁史籍記載

1、《新唐書.太宗子列傳》 [47] 
2、《舊唐書.太宗諸子列傳》 [48] 
3、《全唐文》:《賜成王千里衣物敕 [49]  》,《成王千里還舊官制 [50] 
4、《朝野僉載》
5、《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
6、《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參考資料
  • 1.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王諱千里,字仁,隴西成紀人也。神堯皇帝之曾孫,高宗天皇之猶子;實長吳嗣,別封鬱林。
  • 2.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神龍四年七月五日遇害,春秋六十有二。”考神龍只有三年,故懷疑此處或有誤,應為景龍元年,並與《資治通鑑》記載互為印證。
  • 3.    《舊唐書.太宗諸子》:四子,仁、瑋、琨、璄並流嶺表。
  • 4.    《舊唐書.太宗諸子》顯慶五年,追王鬱林,為立廟,以河間王孝恭孫榮為鬱林縣侯以嗣。神龍初,贈司空,備禮改葬。光宅中,仁遇赦還,適會榮以罪斥,故得襲鬱林縣男,歷嶽州別駕,爵郡公。
  • 5.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王諱千里,字仁,隴西成紀人也。神堯皇帝之曾孫,高宗天皇之猶子;實長吳嗣,別封鬱林。爾乃導靈源於聖仙,格神功於天地。彤弓旅矢,受言藏之;青社白茅,寵章紛若。固已圖分石室,事鬱金板矣。王總氣沖和,資靈峻極,黼黻言行,鸞龍符彩。年在總角,職委荒隅;亟環星紀,載康夷落。終能禮蟠於地,聲聞於天,中朝嘉焉,徵為嶽州別駕。
  • 6.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伯輿應海岱之召,子春受荊河之闢;昔唯人表,今特宗英;黑幘既臨,彤襜無協,俄而高宗晏駕,太后循機,天子居房陵之宮,奸臣縱崑山之火。王隱若敵國,慮深屬垣,畏塗叱馭,焦原跟趾。懷社稷之良策,挫風雲之逸氣;通變不羈,輪轅適用,乃授使持節襄、廬二州諸軍事二州刺史。沉碑著績,捧檄徵才,漢池凝化,江潯偃德。累遷許、衞二州刺史。
  • 7.    《舊唐書.太宗諸子》:嘗使江左,州人遺以金,拒不內。武后遣使者勞曰:“兒,吾家千里駒。”更名千里。
  • 8.    《新唐書.太宗子》:天授後,歷唐、廬、許、衞、蒲五州刺史。
  • 9.    《新唐書.卷八十》:自天授後,宗室賢者多株剪,唯千里詭躁不情,數進符瑞諸異物,得免。
  • 10.    《舊唐書.卷七十六》:天授後,歷唐、廬、許、衞、蒲五州刺史。時皇室諸王有德望者,必見誅戮,惟千里褊躁無才,複數進獻符瑞事,故則天朝竟免禍。
  • 11.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初,孝和之在桐宮也且廿年,鼎命將遷者數矣。王稍見親近,永懷興復;獻納之際,懇至尤深。丕業之未淪,繄王是賴。終能協謀宰輔,升聞禁掖,開鶴錀之嚴扃,展龍樓之舊禮。鬼神勳植,於是獲安,改牧蒲坂,用加恆授。
  • 12.    《舊唐書.中宗本紀》:己未,封堂兄左金吾將軍、鬱林郡公千里為成紀郡王、左金吾衞大將軍,實封五百户。
  • 13.    《舊唐書.中宗本紀》:壬辰,封成紀郡王千里為成王。
  • 14.    《舊唐詩.卷一百一是一》:唐法,親王食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三百户,長公主加三百户,有至六百户。高宗朝以沛、英、豫王、太平公主武后所生,食逾於制。垂拱中,太平至一千二百户。聖歷初,皇嗣封為相王,食封與太平同三千户。長安中,壽春王兄弟五人,並賜實封三百户。神龍初,相府與太平同至五千户,衞王三千户,温王二千户,成王七百户。
  • 15.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仍授左金吾衞大將軍、兼廣益二州大都督兼五府大使,上柱國,王如故。
  • 16.    《新唐書.太宗子》:中興初,進封成王,拜左金吾大將軍,兼領益州大都督,又追贈其父為司空。三年,又領廣州大都督、五府經略安撫大使。
  • 17.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長安晚歲,孽豎弄權,陰興纂奪之心,將肆虔劉之虐。王傳會平勃,竟興明命,聖期千載,功業一匡。大建土宇,為唐室輔;允膺典冊,光啓於成。仍授左金吾衞大將軍、兼廣益二州大都督兼五府大使,上柱國,王如故。若乃金吾戒道,玉節臨藩,灑時雨於西蜀,播仁風於南海。統兼要害,秩冠戎竟,夤亮一人,聲華萬里。
  • 18.    《賜成王千里衣物敕》:晝巡周衞,夜驚巖廊,既曰爪牙,實稱心腹。左金吾衞大將軍成王千里,聲高沛獻,德邁二南。以磐石之崇班,當執金之重寄。察奸無對,討猾若神。固以威動千廬,勤宣五校。近者衙仗之內,輒有詐偽之人。曾不斯須,遽令擒獲。能官之目,久已馳芳,稱職之名,從茲著號。可賜衣一副,兼賜物一百段。
  • 19.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外戚》:又相王、衞王重俊、成王千里宅,遣衞士宿衞,環其所居,十步置一仗舍,持兵巡徼,同於宮禁。
  • 20.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二宦者上》:高力士,馮盎曾孫也。聖歷初,嶺南討擊使李千里上二閹兒,曰金剛,曰力士,武后以其強悟,敕給事左右。坐累逐出之,中人高延福養為子,故冒其姓。善武三思,歲餘,復得入禁中,稟食司宮台。既壯,長六尺五寸,謹密,善傳詔令,為宮闈丞。玄宗在籓,力士傾心附結,已平韋氏,乃啓屬內坊,擢內給事。
  • 21.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四宦官》:高力士,潘州人,本姓馮。少閹,與同類金剛二人,聖曆元年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入宮。則天嘉其黠惠,總角修整,令給事左右。後因小過,撻而逐之。內官高延福收為假子。延福出自武三思家,力士遂往來三思第。歲餘,則天覆召入禁中,隸司宮台,廩食之。長六尺五寸,性謹密,能傳詔敕,授宮闈丞。景龍中,玄宗在籓,力士傾心奉之,接以恩顧。
  • 22.    《大唐故朗陵郡王墓誌銘並序》:妃長樂馮氏,唐故大將軍耿國公盎之曾孫。有賢明之德,有婉淑之容。行合母師,禮成歸道。桃李含秀,蘭芷揚芬。歸我朗陵,克主中饋。
  • 23.    《新唐書.三宗子》記載是神龍三年。
  • 24.    《新唐書.三宗子》:三年七月,重俊恚忿,遂率李多祚洎左羽林將軍李思衝、李承況、獨孤禕之、沙吒忠義,矯發左羽林及千騎兵殺三思、崇訓並其黨十餘人,使左金吾大將軍成王千里守宮城,自率兵趨肅章門,斬關入,索韋后、安樂公主、昭容上官所在。
  • 25.    《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三.列傳第三十五諸夷蕃將 》: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多祚與成王千里率兵先至玄武樓下。
  • 26.    《新唐書.太宗子》: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千里與其子天水王禧率左右數十人斫右延明門,將殺三思黨與宗楚客、紀處訥等。及太子兵敗,千里與禧等坐誅,仍籍沒其家,改姓蝮氏。
  • 27.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履霜有漸,赴火不息,漢戚崇奢,曲陽增怒,晉人言反,庚氏猶存。武三思因後族之親,叨天人之位,罪浮於梁冀,謀深於霍禹,忠良鈐口,道路以目。王志協青宮,精貫白日,慮彼鴆毒,斬茲梟鏡。而蕭牆伺隙,椒掖迴天,翻聞戾園之禍,更甚長沙之酷。神龍四年七月五日遇害,春秋六十有二。嗚呼哀哉!
  • 28.    《成王千里還舊官制》:地有二南,載懷敦睦;罪非七國,奄隔休明。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兼益州都督上柱國成王千里,懿親賢德,高才重器,強力幹事,獨冠等倫。保國乂人,克成忠義;願除兇醜,翻陷誅夷。永言淪沒,良深痛悼,俾復舊班,用加新寵。可還舊官。
  • 29.    《新唐書.太宗子》:睿宗即位,詔曰:“故左金吾衞大將軍成王千里,保國安人,克成忠義,願除兇醜,翻陷誅夷。永言淪沒,良深痛悼。宜復舊班,用加新寵,可還舊官。”又令複姓。
  • 30.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皇上入纂絕業,芟荑醜正,體國經野,庸勳昨親,制復舊班,用加新寵,仍使膳部郎中李敏監護喪事。榮哀所加,幽明知感。以大唐景雲元年歲次庚戌十□月戊申廿五日壬申,葬於京兆郡之銅人原,禮也。
  • 31.    《朝野僉載》:成王千里(李仁)使嶺南,取大蛇八九尺,以繩縛口,橫於門限之下。州縣參謁者,呼令入門,但知直視,無復瞻仰,踏蛇而驚,惶懼僵仆,被蛇繞數匝。良久解之,以為戲笑。又取龜及鱉,令人脱衣,縱龜等齧其體,終不肯放,死而後已。其人痠痛號呼,不可復言。王與姬妾共看,以為玩樂。然後以竹刺龜等口,遂齧竹而放人;艾灸鱉背,灸痛而放口。人被試者皆失魂至死,不平復矣。
  • 32.    《朝野僉載》:天后中,成王千里(李仁)將一虎子來宮中養,損一宮人,遂令生餓數日而死。天后令葬之,其上起塔,設千人供,勒碑號為“虎塔”。至今猶在。
  • 33.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 妃諱真如海,字淑,趙郡象城人也。開國建候,晉有河山之錫;徂南自北,燕為趙魏之雄。固以動賢弈世,禮樂載德。啓迪後昆,寅亮當代。公候必復,蟬紱增暉矣。
  • 34.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父,皇朝十二衞大將軍。威總五戎,早拜登壇之寵;贈加八座,終光曳履之榮。義薄時謠,聲溢拜央。是以德流後胤,慶屬陰明。夫人則府君之季女也。蘭資明秀,蕙性柔婉。生而知禮,動必合儀。修組訓而識訓,奉箴圖而先覺。
  • 35.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往屬皇運中圮,親賢路塞,賈生投 ,屢有長沙之悲,趙王即虜,非房陵之恨。王以謫居荒隅,空傷賦鳥。妃以族行炎海,遂託乘龍。荔浦來歸,桂宮成兆。有符天贊,終慶宜家。德我齊姜,早識四方之志;葉彼秦偶,復見三從之儀。
  • 36.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中興昌歷,天飛在御。成王則磐石崇貴,元妃乃衡珈賜冊。暮雨朝雲,不接荊台之夢;流風迴雪,寧追洛水之遊。宜家以螽斯成詠,主饋以鵲巢是德,豈謂母后干政,愛子弄兵。王總鈐韜,朝疑逆順。蕭牆飛禍,崐玉同焚。曲池即平,高台又傾。梁園竹林,盡染南湘之淚;小山桂樹,空照西園之月。誓柏為志,方詠恭姜之詩;徒宅垂仁,終成孟宗之德。禮光女則,行滿宗華。蒼蒼不仁,賢淑委世。
  • 37.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開元十三年二月二十六日,寢疾於洛陽勸善裏私第,春秋七十有五。夫人窈窕之美,稟自河洲。嫺和之儀,播於琴瑟。採蘋興詠,每從南澗之濱;訓子為文,自有東征之賦,肅雍以四德無替,浣濯而六行兼修閨閣,義同娣姒。孤桐半死,初崩杞婦之城;雙劍同沉,終啓滕公之室。
  • 38.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開元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合葬於京兆同人原,禮也。嫡孫郕國公浚等,哀靋集蓼,孝過毀棘,怨凱風之徒攀,忽寒泉而岡極。玄兆斯安,荒郊歲殘。白日兮山門晦,青凝兮多龔夜寒,庶勒銘於幽礎,播秋菊與春蘭。
  • 39.    《大唐故左金吾衞大將軍廣益二州大都督上柱國成王墓誌銘並序》:孫瓘,業緒文昭,慕深王父,易苴經於錦帶,備芻靈於黼翣。
  • 40.    《大唐故成王妃慕容氏(真如海)墓誌銘並序 》:嫡孫郕國公浚等,哀靋集蓼,孝過毀棘,怨凱風之徒攀,忽寒泉而岡極。
  • 41.    參見《唐故廬江縣令李府君墓誌銘並序》:官至鳳翔府司錄參軍。
  • 42.    見《唐代墓誌彙編續集》:《唐故處士李府君墓誌銘並序》。
  • 43.    見《全唐文補遺·第三輯》-《唐故廬江縣令李府君墓誌銘並序 》:字播之,婺州義烏縣尉->安邑、汜水二主簿->廬州廬江縣令。
  • 44.    參見《全唐文補遺·第三輯》-《唐故隴西李府君墓誌[蓋] 》:補弘文館明經->陝州大都督府文學->鹽鐵集津院事->右神武軍兵曹參軍。
  • 45.    見《全唐文補遺·第三輯》:《唐朝請郎前行陝州大都督府文學李贍亡妻蘭陵蕭氏墓誌》
  • 46.    《舊唐書.太宗諸子》
  • 47.    《新唐書.列傳第五》  .國學網站——原典寶庫[引用日期2013-01-21]
  • 48.    《舊唐書.列傳二十六》  .國學網站——原典寶庫[引用日期2013-01-21]
  • 49.    《全唐文.卷十七》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1-21]
  • 50.    《全唐文.卷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1-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