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井泉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員)

鎖定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1989年4月24日)江西臨川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政治工作者。
1927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跟隨“八一”起義軍南下,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至1934年,先後任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政委辦公室秘書長、師政治部主任、師政委等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歷任中央直屬縱隊沒收委員會主任、政治處主任、紅四方面軍上級政治科科長、師政委等職。抗日戰爭期間任八路軍副旅長、旅政委、遊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晉綏聯防司令部秘書長、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政委。解放戰爭期間任中央分局書記兼軍區政委、兵團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區黨委第一書記、軍區政委兼行署主任、省政府主席、省委書記、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等職,是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委員,十二屆中顧委常委,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
1989年4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1] 
(概述圖來源: [2] 
中文名
李井泉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9年11月1日
逝世日期
1989年4月24日
畢業院校
江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出生地
江西省臨川

李井泉人物生平

李井泉參加南昌起義

賀龍、羅瑞卿、譚政、李井泉在西柏坡 賀龍、羅瑞卿、譚政、李井泉在西柏坡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生於江西省臨川縣一個農民家庭。他在青年時代就接受了進步思想。1926年在省立第三師範讀書時積極參加了學生運動,1927年春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曾出席過在南昌召開的農民協會大會。 [7] 
“八一”南昌起義爆發後,他積極動員農民幫助起義部隊搞運輸工作。起義部隊南下時,他毅然加入了這支隊伍,在第四軍二十五師政治部任宣傳員。當年9月,他在廣東大埔三河壩戰鬥後,留在大埔豐順梅縣一帶做地方工作。先後在豐順縣黃金鋪區任共青團區委書記、團東江特委秘書長,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鬥爭,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堅強意志。
1928年春留在東江地區。先後在大埔、豐順、梅縣團縣委與東江特委工作,曾任紅軍游擊隊連黨代表。

李井泉調任紅一方面軍

1930年秋調任紅一軍團紅四軍補充團政治委員。9月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辦公室秘書。
1931年1月任紅一方面軍直屬隊中共支部書記。同年夏擔任紅三十五軍政治委員。同年10月該軍改編為紅一方面軍獨立第三師,任師政治委員。
1932年10月成立紅一方面軍二十一軍,任政治委員。
1933年6月全軍統一編制,部隊縮編後,任紅三軍團四師政治部主任。
參加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作戰。

李井泉參加長征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幹部團政治教員、中央縱隊沒收委員會主任。1935年1月任遵義縣蘇維埃政府主席,4月隨中央紅軍繼續長征北上,6月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調任紅九軍軍部政治協理員,不久任紅軍總司令部偵察科科長。
1936年春調任紅軍大學上級政治科政治委員。6月紅二、紅四方面軍於甘孜會師。不久任紅二方面軍二軍團四師政治委員。同年10月率部到達甘肅會寧紅一方面軍會師。 [4] 
毛澤東視察長江時與李井泉、林一山等交談 毛澤東視察長江時與李井泉、林一山等交談

李井泉抗日戰爭期間

抗日戰爭爆發後,李井泉同志任八路軍一二〇師三五八旅副旅長、政委。
1938年秋,中央派他率領遊擊支隊,北出綏遠,在大青山地區與蒙漢騎兵游擊隊一起開展游擊戰爭,任女隊司令員兼政委,帶領部隊與日偽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為創建大青山抗日根據地,建立了功勳。
1940年調任三五八旅政委。1941年春,到中央黨校學習。1942年秋,調晉綏聯防司令部任秘書長。同年冬,任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政委,為軍隊培養和輸送了大批政工幹部。李井泉同志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了重大的貢獻。

李井泉解放戰爭期間

日寇投降後,李井泉同志任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書記兼區政委,領導了晉綏地區的土改運動
1948年後,兼任二十兵團政委。他參加指揮了綏包等戰役,為保衞晉綏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5] 
1949年冬,李井泉同志任入川南下支隊政委,參加領導進軍西南的戰鬥。

李井泉新中國成立後

1950年初,任川西區黨委第一書記、軍區政委,兼行署主任。
1952年秋,任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省軍區第一政委兼省政府主席,中央西南局第三副書記、西南軍區副政委。
在這期間,李井泉同志領導了四川軍民的清匪反霸,土改鎮反,恢復經濟,發展農業生產,極大地推動了全省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執行中央關於“積極發展,穩步前進”的方針,提出發展農業生產的十項政策,發動羣眾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領導重修都江堰,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毛澤東視察都江堰工程時,説他“為四川人民立了一大功。”
1958年5月,在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當選中央政治局委員
1960年9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委時,正當國家經濟困難時期,四川軍民顧全大局,向國家貢獻300億斤糧食度荒解難。他致力於發展四川省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初步改變了西南地區落後面貌。
1964年12月,當選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6] 
在“文化大革命”中,李井泉同志遭到迫害。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進行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1966年11月10日,姚文元的《評新編歷史劇》發表以後,李井泉對於是否在《四川日報》轉載,很傷腦筋。幾經周折,《四川日報》一直拖到12月14日才轉載。這一點後來成為紅衞兵造反派攻擊李井泉的口實。1967年5月7日下發的《關於處理四川問題的決定》,正式點名批判了“以李井泉為首的一小撮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嚴厲批評他們“長期以來,把四川省當作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的獨立王國。在‘文革’中,李井泉等人堅持執行劉少奇鄧小平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宣佈撤銷李井泉黨內外一切職務。從此,李並泉遭到了更加猛烈的批判鬥爭。

李井泉人物逝世

1989年4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0歲。 [8] 

李井泉人物評價

李井泉同志是第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黨的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並在中央顧問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為常委。他還是中國共產黨第七、八、十、十一、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十、十一屆中央委員。他還曾任西南協作委員會委員,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政協主席。李井泉同志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積極支持改革開放。李井泉同志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的重要領導職務。具有豐富的黨的建設、政權建設、軍隊建設的經驗,具有堅強的黨性和高度的組織紀律性。他密切聯繫羣眾,深入調查研究,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為人正直,襟懷坦白,不隱瞞自己的政治觀點,對於工作中的失誤,勇於承擔責任。他光明磊落,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他廉潔奉公,嚴於律已,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保持了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和高尚品德。李井泉同志退居二線後,不顧年高體弱,孜孜不倦地學習,深人實際,調查研究。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鬥的一生,是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艱苦奮鬥的一生。 [3] 
李井泉著述 李井泉著述
相關紀念文集 相關紀念文集
參考資料
  • 1.    《江西省志人物誌》編纂委員會編.《江西省志人物誌》.北京:方誌出版社,2007年:第602頁
  • 2.    《李井泉:“無銜上將”的革命人生》,《撫州日報》2021年7月9日,第B1版。
  • 3.    《李井泉同志生平》,《人民日報》1989年5月9日,第4版
  • 4.    王健英.《中國紅軍人物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0頁
  • 5.    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主編.《撫州人物》.北京:方誌出版社,2002年:第152頁
  • 6.    中共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編著.《開國元勳李井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97頁
  • 7.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李井泉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第99頁
  • 8.    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李井泉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9年:第16-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