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中梓

鎖定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號念莪,又號盡凡,漢族,上海浦東惠南鎮人。他父親是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故中梓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時擅長文學、兵法,因屢試不第,加之體弱多病,乃棄仕途而學醫。他悉心鑽研醫學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對中草藥物的藥性進行反覆研究,並用於臨牀實踐,在實踐中創立了自己的醫學理論,成為一代名醫。曾祖李府,字一樂,為抗擊倭寇而捐軀。
全    名
李中梓
士材
念莪、盡凡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上海浦東惠南鎮
出生日期
1588年
逝世日期
1655年
主要作品
內經知要》《醫宗必讀
本    名
李中梓

李中梓人物簡介

李中梓伯父尚雅字伯安,號鶴匯,負異才,供弟尚兗讀書。父尚兗,字補之,號震瀛,1589年中進士,曾任職兵部和吏部。兄中立,字士強,又字正宇,號念山,曾任浙江按察,四川主考,大理寺卿右評事。兄中植,號念曾,系著名學者,兼通醫藥。侄延,原名彥貞,字我生,後改辰山。又字期叔,亦曰寒村,號漫庵。師事中梓,着有《補撰藥品化議》(一作《辨藥指南》)14卷、《醫學口訣》、《脈訣匯辨》10卷、《痘疹全書》。

李中梓人物經歷

李氏少年博覽羣書,青年時曾應科舉,後因痛感兩親子被庸醫藥誤致死及自己早歲多病,轉而習醫。—生對中醫理論研究十分重視,兼取眾家之長。其論述醫理,頗能深入淺出。所著諸書,多能通俗易懂,最為初學、登堂入室之捷徑,這在當時可稱是一套最完整的中醫教材。因而在吳中醫界廣為傳誦,成為明清間江南一大醫家與宗師,在中醫學的普及方面作出較大貢獻。

李中梓主要成就

李中梓著作

著有《內經知要》、《藥性解》6卷、《醫宗必讀》10卷、《傷寒括要》2卷、《本草通玄》2卷、《病機沙篆》2卷、《診家正眼》2卷、《刪補頤生微論》4卷、《李中梓醫案》等。《診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機沙篆三書,1667年彙刊在一起,署曰《士材三書》。《李中梓醫案》本書共收醫案50多則,不分門類,不立標題,大多為內科雜病疑難治案。書中體現出李氏長於脈診和辨證,處方靈活,案語明晰。初未刊行,後收入李延昰脈訣匯辨》中。

李中梓醫術教育

知名弟子
李氏門人以吳中醫家為大多數,其中以沈朗仲、馬元儀、蔣示吉尤卓越。至於馬元儀門人又有葉天士、尤在徑,一則創立温熱論治有功,一則闡發仲景經旨得力,更使吳中醫學得以進一步的發展盛行。
治學方式
李氏治學,博採眾長而不偏執一家。他十分重視陰陽水火的相互關係。認為陰陽水火是萬物之本,而於人身之中即是氣血。水火宜交不宜分,水火的升降出入,運動不止,推動了萬物的生長和發展。在水火陰陽的關係中,陰雖根於陽,陽雖根於陰,然陰陽二者,陽於生命活動尤為重要。既然陽於人體如此重要,因此,氣血陰陽俱虛者,補氣補陽當在其先,提出“氣血俱要,而補氣在補血之先;陰陽並需,而養陽在滋陰之上”的論調。李氏重陽氣的思想,與張介賓之説頗為—致。不過,張氏重陽氣主張温補腎命,而李氏強調補氣補陽藥的運用而已。正因為李氏重視先後二天,因此其臨牀多從脾腎入手,重視先後二天的調理。其治療內傷雜病,諸如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附子理中湯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等均為習用之劑。
李中梓在臟腑辨證方面特別重視脾和腎,他在《醫宗必讀》中專以“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命題展開討論,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李中梓醫術理論

李中梓認為,治病求本,即要掌握生命之本。而生命之本,不外乎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兩個方面。先天之本在腎,“腎為臟腑之本,十二脈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資之以為始者也。”腎精充盛,則臟腑之精充足。而元氣又是諸氣之本。無論臟腑之氣,經脈之氣,均以元氣為根。故爾,要保全生命,必須保護先天腎中精氣。與此同時,後天脾胃也是十分重要的。他説:“餉道一絕,萬眾立散。胃氣—敗,百藥難施。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氣入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髒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者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其基本思想,與李東垣脾胃為元氣之本的認識相一致。既人在生長過程中,需時刻依賴水谷之氣的不斷資養,五臟六腑由於水谷之氣的不斷資養才得以發揮其功能作用。而水谷之氣的化生有賴於脾胃,故脾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至關重要。
既然脾腎在人體生命活動過程中至關重要,故李氏在診斷、治療諸方面,十分重視先後二天虧損的調治。認為脈法需強調胃、神、根。胃氣與腎氣之盛衰,確是人體生命之根本。故診脈需重視脈中胃氣與腎氣之盛衰,確是診法中最關鍵之處。至於治療,李中梓則接受李東垣趙獻可、薛已諸家之説,從脾腎先後二天入手。故其在《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中説:“治先天根本,則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治後天根本,則有飲食勞倦之分,飲食傷者,枳術丸主之。勞倦傷者,補中益氣湯主之。”六味、八味二方,本為趙獻可善用補腎命水火之劑,而枳術丸、補中益氣湯又是李東垣補脾胃之神劑。薛氏宗二家之説,先後天並重,李氏對此十分贊嘗,故説“每見立齋治症,多用前方,不知者妄議其偏,惟明於求本之説,而後可以窺立齋之微耳。”因此,其治病宗薛氏之法,取方於六味、八味、枳術、補中益氣諸方之間,效果顯著。
李中梓治病脾腎並重,可謂在虛損病證的治療中,求得其本,集前人諸家理論與經驗之大成者。其學一傳沈朗仲,二傳馬元儀,三傳尤在涇,均為明清時期較有影響的大醫家,與李氏之學的影響不無關係。

李中梓人物評價

李中梓在醫療上注重脾腎治理。江蘇金壇有一名醫王宇泰,年已八十,患脾泄,根據一般醫理,泄病宜補,豈知愈補病勢愈重。他便求教於中梓,中梓問明病源後對他説:“你體肥多痰,愈補愈滯,病當然不會好了,應反其常規,用迅利藥物滌之。”王聽後稱讚説:“當世之醫,唯你我兩人,你開方子,我服藥,有何疑哉!”中梓於是用巴豆霜給老醫生服用,果然泄下許多痰涎,病也好了。 [1] 
他注重實踐,決不墨守成規,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對各種疑難雜症很有研究,時人稱之為神醫。有個叫魯藩的人,得了一種怪病,在盛暑的大熱天,雖將門窗緊閉,牀上懸掛帳帷,身上又蓋上三條貂皮被,還不斷地喊冷。李中梓觀察病情後,診斷為“伏熱病”。古人用“冷水灌頂法”治療,中梓略為變通一下,改服石膏三斛湯。他開了三帖藥,第一帖吃了,病人去掉貂皮被;第二帖吃了,病人去掉帳帷;第三帖吃了,病人叫打開門窗,只見他大汗淋漓,熱氣騰騰,毛病全好了。還有個姓鞠的人,也得了一種怪病,發病時,伴有高熱,在胡言亂語中,竟能説出室外所發生的事情,屢試屢驗,經李中梓觀察後,診斷為“離魂”病。施藥後,高熱消退,囈語中止,恢復了清醒狀態,以後病症消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