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杉葉藻科

鎖定
多年生水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莖直立不分枝,其下部多浸在水中,上部則出露於水面之上,分佈在全球各地,是水生植物,生長在池塘和溪流中,根莖匍匐狀,莖直立不分枝,上部突出水面以上;葉4-6-12枚輪生;花小,無花瓣;果實為瘦果。
中文名
杉葉藻科
拉丁學名
Hippuridacea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桃金娘目
杉葉藻科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世界,尤北温帶較多

杉葉藻科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莖直立、多節,上部挺水不分枝,下部為合軸分枝,分出匍匐肉質根狀莖。
葉兩型,輪生,(4-) 6-12(-16)片排成一輪,無柄:沉水葉線狀披針形,彎曲細長柔弱;露在水面上的葉條形或狹長圓形,短粗而挺直;托葉不存在。
花細小,兩性或單性,無柄,單生於葉腋;花萼與子房大部分合生,卵狀橢圓形,具2-4齒裂或全緣;花瓣不存在;雄蕊1,生於子房上,花葯個字形着生,橢圓形,兩裂;子房下位,橢圓形,由1心皮組成1室,1倒生胚珠,單層珠被,珠孔完全閉合,有珠柄,花柱宿存,細長,針形,雌蕊先熟,為風媒傳粉。
果為小堅果狀,卵狀橢圓形,表面平滑,外果皮薄,內果皮厚而硬、不開裂,內有1種子,具胚乳。 [1] 

杉葉藻科地理分佈

本科1屬3種,分佈於全世界,尤北温帶較多。我國1屬2種1變種,產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及台灣。 [1] 

杉葉藻科下級分類

杉葉藻屬Hippuris L.
屬特徵同科特徵。種數及分佈同科。
我國產2種1變種。分佈於東北、西北、華北北部、西南部高山地區及台灣。幾乎全球分佈。多羣生於海拔40-5000米的池沼、湖泊邊緣、溪流及江河兩岸等淺水水域及稻田。 [2] 

杉葉藻科代表植物

杉葉藻HippurisvulgarisL.
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多節,常帶紫紅色,高8-150釐米,上部不分枝,下部合軸分枝,有匍匐白色或棕色肉質根莖,節上生多數纖細棕色鬚根,生於泥中。葉條形,輪生,兩型,無柄,(4-) 8-10 (-12)片輪生。沉水中的根莖粗大,圓柱形,徑3-5毫米,莖中具多孔隙貯氣組織,白色或棕色,節上生多數鬚根;葉線狀披針形,長1.5-2.5釐米,寬約1-1.5毫米,全緣,較彎曲細長,柔軟脆弱,莖中部葉最長,向上或向下漸短;露出水面的根莖較沉水葉根莖細小,節間亦短,節間長5-15毫米,徑3-5毫米,表面平滑,莖中空隙少而小;葉條形或狹長圓形,長1.5-2.5(-6)釐米,寬1-1.5釐米,無柄、全緣,與深水葉相比稍短而挺直,羽狀脈不明顯,先端有一半透明,易斷離成二叉狀擴大的短鋭尖。花細小,兩性,稀單性,無梗,單生葉腋;萼與子房大部分合生成卵狀橢圓形,萼全緣,常帶紫色;無花盤;雄蕊1,生於子房上略偏一側;花絲細,常短於花柱,被疏毛或無毛,花葯紅色,橢圓形,個字着生,頂端常靠在花葯背部兩藥室之間,兩裂,長約1毫米;子房下位,橢圓形,長不到1毫米,1室,內有1倒生胚珠,胚珠有一單層珠被,珠孔完全閉合,有珠柄,花柱宿存,針狀,稍長於花絲,被疏毛,雌蕊先熟,主要為風媒傳粉。果為小堅果狀,卵狀橢圓形,長約1.2-1.5毫米,直徑約1毫米,表面平滑無毛,外果皮薄,內果皮厚而硬,不開裂,內有1種子,外種皮具胚乳。花期4-9月,果期5-10月。 [3] 

杉葉藻科繁殖培育

杉葉藻採收種子較難,故採用無性繁殖:①分株繁殖:將地下莖切取3~5個分櫱的莖栽植;②扦插繁殖:將莖剪成8~10釐米的插條,插入苗牀培養。在幼苗期生長較慢,因此,要及時清除雜草與雜物。肥料需求量較多,適當施追肥,促進植株的生長髮育,形成美觀株形,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旺盛期可每隔2~3周追肥一次。

杉葉藻科親緣關係

該科植物的親緣關係尚待探索,A·恩格勒主張把該科作為一個獨立的亞目(杉葉藻亞目,Hippuridineae),英國學者J·哈欽森則把杉葉藻屬放在小二仙草科中,隸屬於千屈菜目(Lythrales)。近代的系統學家根據其胚珠結構及化學成分認為與傳統的管花目(Tubiflorae)有關係,而接近車前科(Plantaginaceae)。 [4] 

杉葉藻科園藝價值

杉葉藻無論池栽於露地,還是缸養於室內,均能成景。在園林中適宜成片種植,形成微型森林景觀。小型水景,叢植造景效果如盆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