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陵洞

鎖定
“洞裏春光無限,星燦爛,都應是雲中劍舞光按。”“仙户啓,石乳側垂銀蒜。”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文學家王夫之《詠朱陵仙洞》的詞句,此番描繪,風光奇異,有瓊宮玉宇般景色。這個“神仙洞府”,就是衡陽八景之一----朱陵洞。
中文名
朱陵洞
地理位置
湖南省衡山縣南嶽鄉水簾村 [1] 
開放時間
8:00—17:00 [1] 
景點級別
AAAA級
號    稱
南嶽四絕

朱陵洞發展歷史

朱陵洞在石鼓山東側的懸崖下,是道家的所謂“洞天福地”。傳説唐朝天寶年間,有個叫董奉先的道士曾在洞內煉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又傳此處有洞通衡嶽,這是是後洞,前洞在南嶽山底下,首尾相通。還説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人從南嶽到衡州來賣豆腐,由這個洞出入,來回一百多里的路程,只一個早晨就可以往返。但實際上這個洞不過幾平方米寬、兩米多高,並沒有什麼深奧的地下通道。人們讚美朱陵洞,不因虛無縹緲的仙蹟,而只因蔚然大觀的詩詞。“朱陵洞內詩千首”,它以詩詞名冠三湘。唐宋以來,許多詩人墨客,在此乘興作賦吟詩,常常把詩詞刻在巖洞石壁的內外,被衡陽山水所陶醉的杜甫、韓愈、張籍、呂温、杜荀鶴、范成大、文天祥等文壇名士,都用詩抒發了他們的情懷。“洞裏瑤光應不夜,步虛人入水晶宮。”(王在晉:《朱陵洞》)這是多麼綺麗的風光啊!
這個洞可能是幾千年以前經過湘水衝擊而形成的溶洞,內壁上留下歷代詩人們的作品,年久月深也殘缺不全了,尤其是日寇的狂轟爛炸,裏面的碑文、鐫刻都被破壞了。解放後,只剩下小洞的殘邊及洞口上“朱陵後洞”和“東崖”幾個鐫刻大字。近幾年,又設法恢復了洞的原形,在我國傳統優秀詩歌的薰陶下,朱陵洞將會激發出新的詩人們寫出更多更好的詩。

朱陵洞史料記載

朱陵洞 朱陵洞
據《一統志》、《福地誌》記載,水簾洞古名朱陵洞,相傳是朱陵大帝居住的地方。唐朝人稱朱陵洞為“紫蓋仙洞”。道家認為它是道家的“第三洞真虛福地”,乃“朱陵太虛小有之天”,簡稱“朱陵洞天”,歷來是神仙居住的洞府。《潛霍類書》説:相傳遠古時候,大禹治水,來南嶽求金簡玉書,曾在朱陵洞天舉行祭祀的典禮,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七三八年),唐玄宗曾派遣內侍張奉國帶道士孫智涼等人,專程從京師來到南嶽朱陵洞投放金龍玉簡。這一“洞天投龍”的盛況,詳細地記載在《南嶽志》上,後人在水簾洞投金龍玉簡處寫下一副對聯: 北向獨不朝,瀉千尺銀河,濺玉飛珠,相望源頭來紫蓋;西巡應有恨,棄九重金闕,投龍續命,空尋洞穴向朱陵。 朱陵洞有水簾洞瀑布源頭,在紫蓋峯的泉水。三支泉水彙集一起,流入水簾洞上方谷地。谷地闊三丈,原是梁朝的九位真人白日飛昇的棲息之地,後建造九仙觀。九仙觀附近有太陽泉、洗心泉、洞真源、仙人池等。相傳泉水深不可測。泉水從石壁上飛流直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聲傳十里。明朝張居正遊此地後説:“瀑泉灑落,水簾數疊,掛於雲際,垂如貫珠,霏如削玉”。確實,它從絕壁上噴瀉下來,寬達三太,高五十餘米,瀉珠濺玉,彷彿一幅巨大的白布簾,在石壁當中被亂石嶙巖擋住,然後再從石縫裏屈曲折射,跳躍出來,滿谷水花四濺,閃爍着晶瑩奪目的光彩。水簾絕壁下的碧潭,天上的雲彩和兩邊的蒼翠的山巒,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明朝張居正作《水簾洞》一讚道:“誤疑瀛海翻瓊浪,莫擬銀河倒碧流;自是湘妃深隱處,水晶簾掛五去頭”。這首詩可説是寫出了水簾洞的光、聲、影三絕的奇景了。

朱陵洞主要景點

朱陵洞 朱陵洞
朱陵洞有水簾洞為“南嶽四絕”之一,位於紫蓋峯下南嶽鄉水簾村,距南嶽鎮4公里。水簾洞右邊,石壁陡峭。原先在巖上有石屋一幢,龍神祠。這祠堂是唐玄宗派內侍張奉國和道士孫智涼投“金龍玉簡”的處所。距龍神祠相隔二十餘丈的山澗對面,有一座麻石嵌鑲建造的六角涼亭,叫雪浪亭。是清人李元度在清光緒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年)時建成的。亭中有石桌、石凳。亭以澗水翻騰如雪浪而取名。當時坐在亭中,眼觀碧潭裏的珠玉跳躍,耳聽甾聲轟鳴,自能體會石壁上鐫刻的“夏雪晴雷”四字所寓的情趣。如今龍神祠無存,只有娃浪亭依然存在。它為遊人休憩,觀賞水簾洞的奇景提供了方便。傳説朱陵洞與衡陽石鼓山上的朱陵洞相通,在石鼓的為朱陵後洞,在南嶽的朱陵前洞。水源來自南嶽紫蓋峯頂,流經山洞,匯入6米餘寬、深不可測的石洞,水滿溢出,垂直下瀉,形成瀑布,高60餘米,宛如水簾懸掛九天,故名水簾洞。每逢晴日當空,水簾上面,飛虹耀目,五彩繽紛,蔚為奇觀。唐、宋、明、清各個朝代,都有不少詩人名家為之題刻賦詩。石刻有宋代的“南嶽朱陵洞天”,明代的“天下第一泉”,清代的“夏雪晴雷”、“醉眠觀瀑”。此外還有“飛瓊濺雪”,“簾掛古今”等。 水簾洞是唐代道教活動的地方。他們把它當做洞天福地,稱為“朱陵洞天”。唐玄宗還派朝廷內史帶領道士們在投龍潭祭祀。 現在水簾洞上面的谷地,已於1964年修成了一座大水庫,過去的太陽泉、洗心泉等都淹沒在水庫中了。水庫的水既可以灌溉農田。又可以發電。瀑布象一層潔白的薄薄的細紗,輕盈地垂入潭底。所以“水簾洞之奇”,仍不失為南嶽一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