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能

(明朝靖難名將)

鎖定
朱能(1370年-1406年),字士弘,懷遠(今屬安徽)人,中國明朝將領。 [28] 
朱能初襲父職為燕山護衞副千户,隨燕王朱棣北征。建文元年(1399年),從朱棣“靖難”起兵,與張玉等奪佔北平(今北京)九門,授指揮同知。後大敗耿炳文官軍於真定(今河北正定),獨率敢死士追奔至滹沱河,晉都指揮僉事。次年四月,以前鋒參加白溝河(在今河北雄縣境)之戰,敗官軍平安部。同年十二月,在東昌(今山東聊城)之戰中從重圍中救出朱棣。建文三年(1401年),參加夾河(今河北滏陽河)之戰。 [29] 
建文四年(1402年),從克靈璧(今屬安徽),升右軍都督僉事。助朱棣攻入京師(今南京)奪取帝位後,以功授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永樂四年(1406年),任徵夷將軍徵安南(今越南北部),至廣西龍州病亡。 [29] 
士弘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南直懷遠
出生日期
1370年
逝世日期
1406年11月12日 [1] 
主要成就
隨朱棣靖難
本    名
朱能
官    職
徵夷將軍、左軍都督府左都督
爵    位
成國公→東平王(追封)
諡    號
武烈

朱能人物生平

朱能早年經歷

朱能早年便在燕王朱棣麾下效力,曾隨朱棣北征,收降北元太尉乃兒不花。他於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承襲父職,擔任燕山中護衞副千户 [2] 

朱能起兵靖難

朱能塑像 朱能塑像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朱能與張玉誅殺北平布政使張昺、都指揮使謝貴,奪取北平九門,被授為指揮同知。他隨後又奪取薊州,殺死都指揮馬宣,攻破遵化雄縣,生擒楊松、潘忠。真定之戰時,朱能隨朱棣擊敗南軍主帥耿炳文,並率三十敢死士追擊至滹沱河。耿炳文整兵再戰,朱能躍馬大呼,直衝南軍,俘獲三千餘眾,因功升任都指揮僉事。後來,朱能又隨軍援救永平,擊退江陰侯吳高,襲取大寧,並在會州立軍時掌管左軍,隨即在鄭村壩之戰中擊敗曹國公李景隆 [3] 
建文二年(1400年),朱能隨軍攻破廣昌蔚州大同,並在白溝河之戰中擔任燕軍前鋒,擊敗南軍平安部,而後隨攻濟南。他駐軍鏵山,率奇兵從後方襲破南軍。是年十二月,朱棣在東昌之戰中被歷城侯盛庸圍困。燕軍大敗,張玉戰死。朱能衝入重圍,與周長等人殊死戰鬥,最終保護着朱棣突圍而出。 [4] 
建文三年(1401年),大將譚淵戰死於夾河,燕軍士氣大挫。朱能率軍趕到,連戰連捷,擊敗南軍,重振燕軍士氣。不久,朱能在藁城再次擊敗平安,追擊至真定,又攻破彰德定州、西水寨、衡水,生擒指揮賈榮。 [5] 
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攻破東阿東平汶上,但在淝河戰敗,大將王真戰死。當時,諸將都勸朱棣退兵。朱能按劍而起,道:“漢高祖十戰九敗,最終卻能奪得天下。而今我們連連得勝,豈能小有挫折便退兵而回,再向他人稱臣。”朱棣也厲聲叱責,諸將都不敢再言。不久,朱能率軍南下,擊敗平安所部銀牌軍,隨即又擊敗前來救援都督陳暉。他在靈璧之戰中生擒平安等南軍名將,收降十萬南軍,進封右軍都督僉事。五月,朱能奪取泗州,渡過淮河,擊敗盛庸,又攻破盱眙揚州 [6] 

朱能加官進爵

同年六月,朱棣率軍渡過長江,由金川門攻入南京,不久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並於九月大封功臣。朱能被授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獲賜鐵券,食祿二千二百石。他位列功臣第二,僅次於淇國公丘福 [7] 
永樂二年(1404年),朱能又兼任太子太傅,並加歲祿一千石。 [8] 

朱能南征病逝

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任命朱能為徵夷將軍,讓他率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張輔征討安南,並親自到龍江餞行。同年十月,朱能在行至龍州(在今廣西)時病逝于軍中,時年三十七歲,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9] 
洪熙元年(1425年),朱能得到“配享太廟”的殊榮,與河間王張玉、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一同附祭於成祖廟廷。 [10] 

朱能歷史評價

朱棣:輔吾成大業者,能也。 [12] 
楊士奇:王頎然魁碩、勇力過人、器宇宏博、智識高遠、雍容端重、辭氣温裕,廣坐羣議,王折衷之,詞簡理當,無不心服。善馭將士,教訓撫卹,親若父子,紀律明肅,無敢逾越。每遇勁敵,大呼馳鬥,以一當百,敵皆望風辟易。懷綏降附,恩惠周至,出謀制勝,靡有遺策。尤善用才,人率歸心,雖古良將不過是也。 [13] 
王世貞:① 永樂從靖難者僅封二大國,如丘淇公福、朱成公能皆元功,然未常別將大兵也。 [14]  ② 靖難之初起,稱首功者獨淇公福、成公能而已,然天子親為大將,每戰必在行,而二公者,雖計劃血戰之績多,然曷能一仗旄節、出號行罰哉。受脤南北為大將帥,能薨於師,天寵蒞被,福敗而殞,坐違節制,寧唯弗旌,罰乃及嗣,平陰失律,乗輿震躓,寵以真王,毋廢世祀,覆敗同軌,賞罰殊執。 [12] 
何喬遠:① 靖難之興,與張玉、丘福密贊決,其始縛貴昺,奪九門,至七大戰,以有天下,能功居多。能在諸將中最少,而驍徤善戰,常大呼先驅。② 能宏博端重,折衷稠眾,詞簡理當,無不心服。其愛士若子,懷綏降附,恩惠周至,死之日將校皆為流涕。③ 張玉、朱能比于徐、常,姚廣孝若劉基矣,跡其終始,殆有異焉。 [15] 
黃道周:成國朱能,勇冠三軍。數言悟主,百戰成勳。蕕降縱歸,潰圍翼君。餞於龍江,寵渥超羣。(《廣名將傳》) [16] 
查繼佐:① 時中朝領兵,長興以七十萬,曹國以五十萬,再以一百萬,歷城以六十萬,並諸軍不止數十萬,幾三百餘萬眾。而燕山拔戍所遺,但東平及河間,能手取資燕,多寡無定形也。嗟乎!即能果善於戰,而金陵不任戰,燕豈能高飛哉!北面事人一語,亦可追附河間長慮,蓋可勝不可敗。 [17]  ② 靖難諸將,惟河間、東平與鄞國而三,然則三國為北平化國為天下者哉。 [18] 
張廷玉:① 能於諸將中年最少,善戰,張玉善謀,帝倚為左右手。玉歿後,軍中進止悉諮能。能身長八尺。雄毅開豁,居家孝友。位列上公,未嘗以富貴驕人。善撫士卒。卒之日,將校皆為流涕。② 惠帝承太祖遺威餘烈,國勢初張,仁聞昭宣,眾心悦附。成祖奮起方隅,冒不韙以爭天下,未嘗有萬全之計也。乃道衍首贊密謀,發機決策。張玉、朱能之輩戮力行間,轉戰無前,隕身不顧。於是收勁旅,摧雄師,四年而成帝業。意者天之所興,羣策羣力,應時並濟。諸人之得為功臣首也,可不謂厚幸哉! [19] 
歷代羣英歌》:智略謹厚稱張玉,討服南安朱能是。張輔三平交趾地,姚廣孝帷幄高僧。四人靖難功臣偉,太廟配享萬年春。(明成祖配享功臣四人) [20] 

朱能軼事典故

朱能南征行至廣西時,明成祖對侍臣道:“朕夜觀天象,西帥有憂,難道要應在朱能身上嗎?朱能雖能完成這件事,但我卻擔心他不適應南方的氣候。”十幾天後,朱能死訊傳來,成祖為之震悼,並廢朝五天。 [11] 

朱能人際關係

朱能親屬成員

父親:朱亮,官至燕山中護衞副千户。 [2] 
妻子:王氏,累封至東平王夫人。 [21] 
兒子:朱勇,官至太保,襲爵成國公,土木堡之變時戰死,追封平陰王,諡號武愍。 [22] 

朱能公爵世系

朱能的成國公爵位,共歷九世十二代,傳至明亡而絕。
第一代:朱能,建文四年(1402年)封成國公,允許世襲。永樂四年(1406年)去世,追封東平王,諡號“武烈”。
第二代:朱勇,朱能之子,永樂六年(1408年)襲爵。正統十四年(1449年)戰死。天順元年(1457年)追封平陰王,諡號“武愍”。
第三代朱儀,朱勇之子,景泰三年(1452年)襲爵。弘治九年(1496年)去世,追贈太師,諡號“莊簡”。
第四代朱輔,朱儀之子,弘治九年(1496年)襲爵。嘉靖二年(1523年)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恭僖”。
第五代朱麟,朱輔之子,嘉靖四年(1525年)襲爵。嘉靖七年至嘉靖八年(1528年-1529年)間去世 [23] 
第六代:朱鳳,朱麟之弟,嘉靖八年(1529年)襲爵。嘉靖十五年(1536年)去世,追贈太保,諡號“榮康”。
第七代朱希忠,朱鳳之子,嘉靖十五年(1536年)襲爵。萬曆元年(1573年)去世,追封定襄王,諡號“恭靖”。萬曆十一年(1583年)追奪王爵。
第八代:朱時泰,朱希忠之子,萬曆二年(1574年)襲爵,同年去世。
第九代:朱應楨,朱時泰之子,萬曆八年(1580年)襲爵。萬曆十四年(1586年)自殺。
第十代:朱鼎臣,朱應楨之子,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襲爵。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去世。
第十一代:朱應槐,朱鼎臣之叔,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襲爵。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去世。
第十二代朱純臣,朱應槐之子,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襲爵。崇禎十七年(1644年)投降李自成軍,旋即被殺。
成國公世系參考資料: [19]  [24] 

朱能史料索引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19] 
《明太宗實錄·卷六十》 [25] 
罪惟錄·卷十六·乘時諸臣列傳》
續藏書·卷九·靖難功臣》
國朝獻徵錄·卷五·成國公贈東平王諡武烈朱公能神道碑》 [26] 
名山藏·卷五十九》 [15] 
《弇州續稿·卷八十二》 [12] 

朱能後世紀念

朱能墓位於北京懷柔區橋梓鎮北宅村,是國家二級文物,因選址與建造與昌平明十三陵相仿,故有小十三陵之稱。 [27] 

朱能影視形象

2005年電視劇《大明天子》,張寧飾演朱能。
《鄭和下西洋》中的朱能 《鄭和下西洋》中的朱能
2009年電視劇《鄭和下西洋》,劉海濤飾演朱能。
2011年電視劇《洪武三十二》,王青飾演朱能。
參考資料
  • 1.    《明史·成祖本紀二》:(永樂四年)冬十月戊子,成國公朱能卒于軍,張輔代領其眾。
  • 2.    《明史·朱能傳》:父亮,從太祖渡江,積功至燕山護衞副千户。能嗣職,事成祖藩邸。嘗從北征,降元太尉乃兒不花。
  • 3.    《明史·朱能傳》:燕兵起,與張玉首謀殺張昺、謝貴,奪九門。授指揮同知。帥眾拔薊州,殺馬宣,下遵化。從破雄縣,戰月漾橋,執楊松、潘忠,降其眾於鄚州。長驅至真定,大敗耿炳文軍。獨與敢死士三十騎追奔至滹沱河,躍馬大呼突南軍,軍數萬人皆披靡,蹂藉死者甚眾,降三千餘人。成祖以手札勞之,進都指揮僉事。從援永平,走吳高,襲克大寧。還,將左軍,破李景隆於鄭村壩。
  • 4.    《明史·朱能傳》:從攻廣昌、蔚州、大同,戰白溝河,為前鋒,再敗平安軍。進攻濟南,次鏵山。南軍乘高而陣,能以奇兵繞其後,襲破之,降萬餘人。從攻滄州,破東門入,斬首萬餘級。東昌之戰,盛庸、鐵鉉圍成祖數重。張玉戰死。事急,能帥周長等殊死鬥,翼成祖潰圍出。
  • 5.    《明史·朱能傳》:復從戰夾河,譚淵死,燕師挫。能至,再戰再捷,軍復振。與平安戰藁城,敗之。追奔至真定,略地彰德、定州,破西水寨。將輕騎千人掠衡水,獲指揮賈榮。
  • 6.    《明史·朱能傳》:克東阿、東平,盡破汶上諸寨。既而王真戰死淝河,燕軍屢敗。諸將議旋師,能獨按劍曰:“漢高十戰九敗,終有天下。今舉事連得勝。小挫輒歸,更能北面事人耶!”成祖亦叱諸將曰:“任公等所之!”諸將乃不敢言。遂引兵南,敗平安銀牌軍。都督陳暉來援,又敗之。遂拔靈璧軍,擒平安等,降十萬眾。累遷右軍都督僉事。進克泗州,渡淮,敗盛庸兵。拔盱眙,下揚州。
  • 7.    《明史·朱能傳》:渡江,入金川門。九月甲申論功,次邱福。授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祿二千二百石,與世券。
  • 8.    《明史·朱能傳》:永樂二年兼太子太傅,加祿千石。
  • 9.    《明史·朱能傳》:四年七月詔能佩徵夷將軍印,西平侯沐晟為左副將軍,由廣西、雲南分道討安南,帝親送之龍江。十月行次龍州,卒于軍。年三十七。敕葬昌平,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 10.    《明史·張玉傳》:洪熙元年三月,加封河間王,改諡忠武,與東平王朱能、金鄉侯王真、榮國公姚廣孝並侑享成祖廟廷。
  • 11.    《成國公贈東平王諡武烈朱公能神道碑》:師至廣西,上顧侍臣曰:“朕夜察天象,西帥有憂,其朱能乎?然能足辦斯事,朕第慮氣候非所習耳。”逾旬,卜聞,上震悼,輟視朝五日。
  • 12.    弇州續稿·卷八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5]
  • 13.    明名臣琬琰錄·卷十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5]
  • 14.    弇山堂別集·卷十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5]
  • 15.    名山藏·卷五十九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5]
  • 16.    黃道周.廣名將傳[M].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373
  • 17.    查繼佐.罪惟錄[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2240
  • 18.    查繼佐.罪惟錄[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2249
  • 19.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三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0]
  • 20.    佚名《提綱釋義》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5]
  • 21.    《成國公贈東平王諡武烈朱公能神道碑》:原配王氏,累封東平郡王夫人。
  • 22.    《明史·朱能傳》:子勇嗣,以元勳子特見任用。……尋論功,加太保。……十四年從駕至土木,迎戰鷂兒嶺,中伏死,所帥五萬騎皆沒。……天順初,追封勇平陰王,諡武愍。
  • 23.    《明世宗實錄·卷九十四》記嘉靖七年閏十月仍有“庚寅,立皇考尊號碑並御製新記文碑於顯陵及明樓懸額,俱命成國公朱麟行祭告禮。”之語,至《明世宗實錄·卷九十八》嘉靖八年二月時已言“成國公朱麟奉命祭告顯陵未畢事,卒於安陸,詔遣清平伯吳傑往代行禮”,故而朱麟應逝世於這幾個月間。
  • 24.    明史·卷一百0六·表第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20]
  • 25.    明太宗實錄·卷六十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0-11-25]
  • 26.    國朝獻徵錄·卷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7]
  • 27.    破解懷柔“十三陵”懸疑 “小十三陵”引起關注  .新浪[引用日期2014-05-20]
  • 28.    朱能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5-31]
  • 29.    李德義,於汝波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編.中國將師名錄,五代至清代卷[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7.02.第59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