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

鎖定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Jules Armand Stanislas Dufaure,1798年12月4日-1881年6月28日)法國政治人物,他作為保守共和派的漫長政治生涯貫穿了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最初年代,並反映出19世紀法國的共和主義反覆無常的變化。
中文名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
外文名
Jules Armand Stanislas Dufaure
國    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798年12月4日
逝世日期
1881年6月28日
性    別

目錄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簡介

前任:
1871-1873
繼任:
布羅伊公爵(第四)
前任:
路易·布菲
1876
繼任:
前任:
蓋坦·德·Rochebouët
1877-1879
繼任:
威廉·瓦丁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生平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
原在波爾多從事司法工作,1834年選入眾議院。1839年在尼古拉·蘇爾特(Soult)元帥的政府中任公共工程大臣,對法國的鐵路系統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1840年成為反對國王路易·菲利浦反對派領導人之一,1845年當選為眾議員副議長,1848年爆發革命,他接受了共和國,成為温和共和黨人,曾在立法議會工作。10月13日任路易-歐仁·卡芬雅克內閣的內政部長,總統選舉失敗後退休。
拿破崙三世繼位後,被迫退出政界,重操律師業,1863年繼承艾蒂安·巴斯基耶的法蘭西學院(French Academy)院士席位。1871年第二帝國崩潰後他成為議員,並提議阿道夫·梯也爾為共和國總統。1871任司法部長,任內通過陪審團法。1876年3月任總理,次年2月12日辭職,12月12日再次任總理,對1879年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元帥因被指責反共和而辭去總統職務一事有特別影響,不久以後,他也最終退出政界 [1] 

朱爾·阿曼德·斯坦尼斯拉斯·杜弗爾其他信息

1848年12月10日,路易·拿破崙·波拿巴以六百萬票當選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總統後,他曾公開在制憲議會聲明:“12月10日乃是第二個2月24日。” [2-3] 
參考資料
  • 1.    《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5冊431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出版
  • 2.    法蘭西階級鬥爭  .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2023-08-02[引用日期2023-08-02]
  • 3.    卡爾·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3月: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