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熹墓

鎖定
朱熹墓,又稱朱子墓,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九峯村後塘自然村大林谷,地處東經117°35′,北緯27°35′,東距黃坑鎮約1千米,東南距建陽市約80千米,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始建於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是南宋先賢朱熹及夫人劉氏合葬陵墓。 [1]  [5]  [10] 
朱熹墓為鳳字形,墓址為朱熹生前所擇,背倚九龍巖;封土堆卵石壘砌圓形,墓前立石供桌1張、石望柱1對、石香爐1只;墓後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立“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碑一方,高約2米。朱熹墓不僅是海內外朱子後裔膜拜之地,也是“朱子學”研究者的朝拜之地,是武夷山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 [1]  [10] 
2006年5月25日,朱熹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中文名
朱熹墓
外文名
Zhuxi's Mausoleum
地理位置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九峯村後塘自然村大林谷
所處時代
南宋
佔地面積
約 200 m²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天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6-0254-2-034

朱熹墓歷史沿革

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夫人劉清四病逝。 [5] 
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二月,朱熹把劉氏安葬在唐石裏(黃坑)後塘大林谷。 [5] 
南宋慶元六年三月甲子(1200年4月23日),朱熹病逝於今建陽市考亭,與夫人劉氏並葬於此。 [1] 
元初,重修朱熹墓。 [7] 
明嘉靖三年(1524年),福建參政蔡潮購田四十九籮,供祭掃朱熹墓之用,不久後巡察御史方涯根據朱熹十一世孫朱升的請求,在墓前山下建享堂五楹,匾日:“朱文公神道”。 [7] 
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福建學政江以達視學建陽時前往拜謁朱熹墓,見到享堂狹窄,命建陽知縣李東光修整墓園,復於享堂前加建屋五楹,兩旁添建廊屋,還在離墓地三十里處建坊門,匾日:“朱文公墓道”。 [7]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建陽知縣馮繼科主持重修朱熹墓神道石碑坊。 [11]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閩浙總督覺羅滿保重修墓園,立墓碑於此,上書“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 [2]  [7] 
清乾隆、嘉慶年間,相繼重修朱熹墓,且在朱子祠設學館,教育鄉村子弟。 [7] 
清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福建學政彭藴章主持重修朱熹墓。 [12] 
1982年,福建省文化廳撥款對朱熹墓進行修繕。 [4] 
1987年,建陽縣文化部門修建墓道碑亭一座,亭內立清代墓道碑一方。 [4] 
1992年,韓國朱氏中央宗親會捐款在朱熹墓內新建“思源亭”。 [4] 
朱熹墓

朱熹墓建築格局

朱熹墓為鳳字形;墓址為朱熹生前所擇,背倚九龍巖;封土堆卵石壘砌圓形,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墓前立石供桌1張、石望柱1對、石香爐1只;墓後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立“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碑一方,高約2米。 [1] 
朱熹墓 朱熹墓

朱熹墓文物遺存

朱熹墓墓道碑亭內立清代墓道碑一方,碑高3.3米,中間刻書:“宋徽國公文公朱子墓道”;上款為:“道光戊申孟冬”,下款為:“資政大夫升學使者彭藴章敬題”。墓地面積200平方米,墓園共分三層,頂層為墓室,中為穹隆圓形墓堆,周圍用小鵝卵石砌成,石碑立於墓後,高約2米,寬0.8米,上刻“宋先賢朱子、夫人劉氏墓”。二層為墓園,設有長方形石香爐,石供案各一,石燭一對;三層為長形草坪,原不“順寧庵”等建築,今無存。大林谷山下有“宰木亭”,元、明、清三代都在此建有亭堂,稱“朱子祠”,為朱子後裔祭祀和拜謁者歇息之所。墓園內原有下馬亭遺址,事前石碑上刻:“朱文公墓在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通往後塘村的路旁立墓道碑一方,上刻:“先賢朱文公墓道”,上款為:“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歲十月望日”,下款為:“巡撫福建學院車鼎晉同捐俸建立”。 [1] 
朱熹墓

朱熹墓歷史文化

朱熹墓藝文

謁朱文公墓
連朝得得衝寒雨,何處青山起白雲。
洞裏故留仙鶴跡,巖中猶隱卧龍紋。
九峯樹色如相挹,百道溪流不可聞。
歇馬嘉禾尋故事,石橋無語立斜燻。
徽國文公名百世,鬼神傳夢此朱林。
山分羅帶天風靜,地抱金沙雨露深。
十里松揪團野色,三秋頻藻薦遙心。
前峯本是重去掩,偏喜登臨齊午明。 [9] 

朱熹墓相關人物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縣)。南宋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較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又一人。 [3] 

朱熹墓傳説軼事

朱熹生前曾到過唐石裏,相傳有人對朱熹説:“龍居後塘,乃先生歸藏之所。”朱熹相信風水,後來果然葬於此地。黃坑處邊遠閉塞地區,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這裏是與外界隔絕的“世外桃源”,安葬在此,實無兵荒馬亂之擾,更無掘墳覆屍之禍。 [2] 

朱熹墓文物保護

1983年7月,朱熹墓被建陽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1985年10月,朱熹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8] 
2006年5月25日,朱熹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朱熹墓旅遊信息

朱熹墓地理位置

朱熹墓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黃坑鎮九峯村後塘自然村大林谷。 [1] 

朱熹墓開放時間

全天。

朱熹墓交通線路

黃坑鎮人民政府距離朱熹墓1.4千米,可步行或打車前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