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熹及其哲學

鎖定
《朱熹及其哲學》是現代楊天石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中文名
朱熹及其哲學
作    者
楊天石
出版社
中華書局 [2] 
ISBN
1285959532042
類    別
哲學
創作年代
現代

朱熹及其哲學內容簡介

本書是朱熹哲學的一本評傳。作者在“小引”中淡到了對朱熹哲學的總的看法和寫作此書的目的:“朱熹的哲學以孔、孟思想為主幹,兼取佛、道,特別是禪宗、華嚴宗的學説,廣泛綜羅了董仲舒、王弼、韓愈、李翱、邵雍、周敦頤、二程等唯心主義先行者的材料,容納了張載等唯物主義者的部分觀點,構成了一個集大成的體系”,這個體系“比較嚴密、比較精緻,還比較狡猾。。“朱熹哲學也具有豐富的合理成份,這就是:對必然性、規律性以及事物之間的統一性和差別性的認識,某些方面向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靠近,對認識過程和知行關係的深入,細緻地分析,對矛盾兩個方面對立而又統一關係的認識等等。”因此,“解剖朱熹的哲學體系,將有助於我們鍛鍊理論思維的能力,端正思想路線。”
本書共十一章,第一章概述朱熹哲學的時代背景,認為當時是一個需要儒學而又要改鑄儒學的時代;第二章評述朱熹的生平;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別評述了朱熹的社會政治思想、理為“天地萬物之根”的世界本原論、“天命”加“氣稟”的雙重人性論、發揚天賦觀念的“格物致知”論、“克人慾1存天理”的修養論,“一中又自有對”的辯證法等朱熹的主要思想觀點,對“理氣不相離”、“理生氣”,“理一分殊”“天命之性”、“氣稟”、“格物致知”、“一旦豁然開朗”,“存天理,滅人慾”、“一中又自‘ 有對”等朱熹哲學的重要命題都進行了條分縷析、深入淺出的評述。第九章論述了朱熹與陸九淵心學的異同。第十章論述了義利之辯與朱熹、陳亮的分歧。第十一章論述了朱熹哲學的歷史命運。這後面三章實際上是評述朱熹哲學與它所在的時代的各派哲學家的交鋒和相互影響,以及它在當時和後世的深遠的歷史影響,揭示了統治階級接受朱子哲學為官方哲學的內在必然性。全書文字生動活潑,可讀性強,立論持之有故又善於闡發,是研究朱熹哲學的一本入門書。 [1] 

朱熹及其哲學出版信息

中華書局1982年3月出版,15.5萬字。 [1] 
參考資料
  • 1.    李超傑 邊立新,20世紀中國哲學著作大辭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08月第1版,第724頁
  • 2.    朱熹及其哲學  .噹噹[引用日期202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