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炎

(革命烈士)

鎖定
朱炎,湖南人。生時不詳,1923年進入蘇聯軍校學習。1928年回國,到紅四軍工作。次年調東江,先後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東江軍委主席等職。1933年5月,國民黨軍“圍剿”油谷坑時犧牲。 [2] 
中文名
朱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逝世日期
1933年05月
職    業
革命者
出生地
湖南
性    別

朱炎人物生平

朱炎,生時不詳。1923年由組織選送蘇聯軍校學習。 [3] 
1922年由黨組織推薦,選送蘇聯學校炮科學習。 [1] 
1928年回國,中央分配他到紅四軍工作。次年調到東江,曾任東江特委委員、東江軍事委員會主席。 [3] 
1929年冬,紅四軍到達廣東豐順後,為了更好地打擊敵人,加強地方武裝,將三十多位軍事骨幹留在東江地區,並指定由朱炎負責,後來這些留下來的骨幹分別編進紅十一軍四十六團和四十七團。 [3] 
1931年,朱炎被派到大南山,任彭楊軍校校長,董良史等當教官。朱炎親自抓思想教育,又重視軍事訓練和黨、團組織建設。 [3] 
1932年11月,朱炎開始代理東江軍委主席。 [3] 
1933年1月東江特委改組軍委,由朱炎、彭桂、符錦惠、鍾春、古大存、田大章等十一人組成。以朱炎、彭桂、符錦惠、陳開芹、田大章為常委;朱炎為主席,田大章為政治部主任。 [3] 
1933年春,朱炎、彭桂、田大章、古大存、符錦惠等率紅軍四個主力連、二個警衞排,共五百多人,準備北上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師。 [3] 
1933年5月間,敵人派重兵前來“清剿”,朱炎的部隊被包圍在紫金炮子油谷坑,因彈盡糧絕而全軍覆沒。朱炎手持機槍頑強戰鬥到最後一口氣,身中十餘彈而壯烈犧牲。 [3] 

朱炎主要事蹟

一九三二年,國民黨反動派“圍剿”大南山。三月十二日,以張瑞貴師為主力約四千餘人向大南山進逼。敵人幾次進攻都受到我軍的有力還擊。儘管戰鬥非常頻繁,朱炎還是帶着軍校學生隨軍繼續訓練學習,在戰爭中提高學員的素質。朱炎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堅持辦軍校,為東江特委培養了一批軍事指揮員。一九三二年十一月,朱炎開始代理東江軍委主席。由於原東江軍委主席袁策夷犯錯誤,東江特委於一九三三年一月召開擴大會議,決定撤銷袁策夷軍委主席及特委委員職務,並改組軍委。軍委改組後,由朱炎、彭桂、符錦惠、鍾春、古大存、田大章等十一人組成。以朱炎、彭桂、符錦惠、陳開芹、田大章為常委;朱炎為主席,田大章為政治部主任。 [3] 
一九三三年春,由於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包圍和封鎖,給紅軍和特委、軍委領導機關造成極大困難。由於糧食缺乏,經濟無法解決,人數不斷減少。朱炎、彭桂、田大章、古大存、符錦惠等率紅軍四個主力連、二個警衞排,共五百多人,準備北上江西,與中央紅軍會師。北上隊伍從大南山經碣古溪、中洞、三江口、左坑、炮子、洋頭,進攻烏禽障,轉戰紫河邊。朱炎率領部隊由中洞出發至三江口時,碰上國民黨吳俊生團,與之激戰了一天。接着,攻陷了左坑鄉公所,再經炮子、洋頭,向烏離障挺進。到達烏禽障後,紫河游擊隊隊長藍蔚林和當地農會幹部聯繫上,朱炎等聽了藍蔚林的彙報後,決定先懲治藍塘反動地主曾乃秀、曾萃橋父子。二月十四日早,朱炎、彭桂、田大章、古大存等率二個主力連,一個警衞排共三百多人,由藍蔚林引路,向車額頭挺進。曾乃秀、曾萃橋等望風而逃。部隊進入車額頭後,繳獲物資一大批。曾乃秀、曾萃橋父子竄至藍塘勾引藍塘聯防隊廖治民和雙羅劉善如等,率眾五十餘人,第二天向我軍反撲。朱炎等接到情報後,在途中伏擊敵人,擊潰了聯防隊,斃劉善如等六人,繳獲長短槍六支,廖治民鑽進石洞裏逃脱狗命。 [3] 
朱炎率軍駐九和雙羅梅樹瓏,準備攻打九和鄉反動鄉長兼關防隊大隊長李鼎風。李鼎風赴藍塘勾引國民黨駐軍一個營,由營長羅克士率全營匪軍趕到雙羅。朱炎、彭桂、田大章、古大存等隊登上下窩棟,準備迎戰。國民黨羅克士營由李大炮引路登佔雙羅上窩棟,遙相對峙。朱炎指揮紅軍在山上大唱革命歌曲。克士只聞歌聲,不聞槍聲,不知虛實,不敢貿然進軍,令李大炮聯防隊前往試探,李大炮卻不敢前進。羅克士火冒三丈,將李紅軍繼續大唱革命歌曲。小時後,羅克士匪軍開始停火,這時朱炎命令紅軍反擊,將羅克士匪軍打得七零八落。天黑後各自收兵。當晚,朱炎等率隊駐在梅樹瓏,羣眾積極為紅軍籌糧做米,朱炎、古大存和彭桂等認真研究作戰方案,決定誘敵深入,聚而殲之。十六日天將亮,古大存、田大章率領一個主力連至銅鑼灣設伏。朱炎與彭桂率一個主力連伴作與李大炮、羅克士決戰。當李大炮、羅克士進攻時,朱炎、彭桂命部隊不發一槍;當敵人迫近陣地時,假作撤退。敵人邊追邊放槍。朱炎、彭桂退至銅鑼灣時,加快撤退速度,引誘敵人跟來。當羅克士已進入我伏擊圈時,古大存、田大章命令紅軍戰士開槍,頓時槍聲大作。白亂作一團。這時,古大存命令吹衝鋒號,紅軍如猛虎下山,殺向敵人,打得敵人潰不成軍,此役敵營長羅克士身受重傷,我軍卻無一傷亡,安全轉移。 [3] 
紅軍撤回烏禽障休整,朱炎、彭桂、古大存、田大章認真總結幾天來的經驗,並派人到紫金、藍塘各地偵察。羅克士受重傷被抬回九和後,派他的秘書和李大炮一起赴紫金縣城請援。二月十九日,紫金縣警一箇中隊,天未亮從縣城出發,進烏禽障紅軍。朱炎、彭桂即率隊迎戰。中午,縣警隊進入伏擊圈,遭到紅軍迎頭痛擊,死傷不少,大部繳械投降,敵一個後衞班拼命逃竄,被符錦惠率領二個主力連在碎頭截獲。縣警中隊被全殲。二十二日,紅軍又擊潰了九和鄉公所和聯防隊,俘首李大炮,繳槍三十餘支。李大炮苦苦哀求饒命。朱炎、彭桂、古大存、田大章等經過研究,同意李大炮如果交出貪污的築路費和搜刮來的民財,就放他回家。其弟李士昌叫李亞日等六人挑着四千元白銀,送到烏禽障後,紅軍便把李大炮釋放了。由於李大炮平日作惡過甚,紅軍連戰皆捷,使紫金反動縣長何晏清坐立不安,準備棄城逃跑,並反覆向其上司呼救。反動當局電令第三軍軍長李楊敬、派兵包圍烏禽障,妄圖一舉殲滅我紅軍。李楊敬即派五師師長張達率三個團共三千多兵力,包圍烏離障,張達還密告海、陸、惠、紫、五邊區共委員會主任鍾漢平,糾集四十八鄉的反動民團共一千多人,向烏禽障撲來,把烏離障圍得水泄不通。敵人還派出特務化裝獵隊,進山刺探朱炎行蹤和紅軍情況。不管敵人如何膠滑均為我軍民所識破。朱炎指示部屬將敵人電話線剪掉,斷其通訊聯絡,使敵人無法集中兵力進攻我軍。 [3] 
二月二十七日,朱炎率隊在大窩肚休整。駐寶溪的敵軍駱秀禮團向大窩肚進攻。由於朱炎率軍先行登山進入陣地,當敵的先遣營進入大窩肚時,我軍已佔據有力地勢。敵人幾次衝鋒,均被我軍打退,經過一天激烈戰鬥,能傷敵副團長以下數十人。當晚,朱炎率領紅軍衝出敵人包圍圈,連夜轉移到九和青溪交界地休息。之後,由藍蔚林引路朝紫河邊方向挺進,準備到龍川、河源邊區與紅二團會合北上。當行進至狗頭障時,又與羅克士殘部遭遇,能敵十多人,傷敵九人。羅克士派人往河源請援。駐河源的李楊敬部屬一個師聞訊,即派營長馬毅率兵趕至狗頭障。三月二日,紅軍轉移到埔美三板橋、塘肚一帶駐紮,並與當地堅持活動的紫河特區藍黃區區委書記鍾子懷接上頭。馬毅與羅克士會見後,準備進兵會紅軍。鍾子懷獲得敵進情報後,即向朱炎等彙報。朱炎、古大存等察看了周圍地形,認為不利於我軍作戰,便集中部隊立即向曹坑、拔寨挺進。馬毅率匪軍在天亮前趕到埔美,撲了空,即派人回河源團部,要求派兵到康禾夾攻紅軍。馬毅尾追紅軍至曹坑,兵分兩路,鉗制紅軍,並命副營長率一個尖兵排衝向紅軍陣地。在此危急之際,朱炎、古大存、彭桂、鍾子懷等立即命令連長戴庚隆率部迎戰,百槍齊發,敵副營長中彈墜馬殞命,敵尖兵排死傷殆盡。 [3] 
三月初,部隊抵達紫河邊山區。紫河邊有二座孤山,一叫石棚障,一叫鴉韻棟,中間有個風門墩。當敵人步步緊迫之際,朱炎、彭桂等率領紅軍迅速登上鴉韻棟、石棚障,擺好陣勢。馬毅指揮匪眾連續五次向紅軍發起衝鋒,均被擊退。當敵人第六次衝鋒時,一個戰士將手榴彈蓋打開而又沒丟出去,致使在胸前爆炸,全班同志大部傷亡,敵人乘機衝上鴉韻棟,與我軍展開了一場大血戰。古大存在此次戰鬥中受了傷,轉移到河源康禾石勘地方掩蔽治療。戰鬥結束後,田大章不知下落,符錦惠、藍蔚林掩蔽在黃蜂障,朱炎、彭桂收集隊伍,只剩下一百九十人,無法北上與中央紅軍會師。於是,兵分兩路,一路由朱炎率領到炮子;一路由彭桂率領到海豐大安洞,繼續堅持鬥爭。朱炎率隊到炮子後,又轉移到陸豐碣石溪。隊伍經過整頓後,又回炮子堅持鬥爭。這時,朱炎的隊伍缺糧、缺醫、少穿,生活極其困難。五月間,敵人派重兵“圍剿”。隊伍被包圍在紫金炮子油谷坑。朱炎身邊的幹部、戰士皆相繼犧牲。朱炎兩手持着兩挺手提機與敵人戰鬥,身中十餘彈仍站立着。國民黨匪軍懷疑他是打不死的神人。他終因負傷過重,壯烈犧牲。 [3] 
參考資料
  • 1.    朱炎- 英烈紀念堂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15-06-11]
  • 2.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廣東革命史蹟通覽,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09,第331頁
  • 3.    中共紫金縣委黨史研究室編,紫金英烈,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05,第158-1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