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滔

(唐朝中期軍閥)

鎖定
朱滔(746-785年),字號不詳,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區)人。唐朝中期割據軍閥,太尉朱泚之弟。
勇猛善戰,先後效力幽州節度使李懷仙朱希彩,擁立朱泚為幽州節度使。大曆九年(774年),授殿中監、權知幽州節度留後、御史大夫,翌年奉命討伐魏博田承嗣、成德李惟嶽叛亂,加授檢校司徒、盧龍軍節度使,後受封通義郡王。建中三年(782年),自稱大冀王,聯合田悦王武俊李納聯合叛亂,史稱四鎮之亂。次年,涇原兵變後,朱泚僭位稱帝,封朱滔為皇太弟,四鎮聯盟破裂,朱滔為王武俊所敗,狼狽退回幽州,遣使入朝請罪。貞元元年(785年)抑鬱而死,時年四十,追贈司徒。
中文名
朱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746年
逝世日期
785年
職    業
軍閥
主要成就
討伐反叛的田承嗣、李惟嶽
與田悦、王武俊、李納一同稱王
出生地
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區)
代表作品
《移諸道牒文》
官    職
授檢校司徒、盧龍軍節度使
爵    位
通義郡王
追    贈
司徒

朱滔人物生平

朱滔早期事蹟

朱滔與兄長朱泚原是幽州節度使李懷仙部將。768年(大曆三年),幽州兵馬使朱希彩殺死李懷仙,自領節度使,因朱滔兄弟與自己同姓,對他們非常信任,讓朱滔統領心腹親兵。 [1-2] 
772年(大曆七年),朱希彩被部下殺死。朱滔暗中派人到將士中大肆張揚道:“節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朱泚)擔當不可。”將士們本來無所適從,聽後便一同擁立朱泚為節度使。 [3] 
773年(大曆八年),朱泚命朱滔率兵到涇州(今甘肅涇川)防禦吐蕃。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幽州軍隊很少為朝廷所用,朱滔到達長安後,唐代宗大喜,對他大加賞賜。 [4] 

朱滔節度幽州

朱滔返回幽州後,密謀奪取朱泚兵權,欺騙朱泚道:“天下諸侯還沒有去朝見皇帝的,你率先朝見,可以得到皇帝的信任,子孫就可安享富貴了。”朱泚信以為真。 [5] 
774年(大曆九年),朱泚入朝覲見,令朱滔統攝幽州軍務,趁機奪取兵權。朱泚方知被兄弟出賣,於是自請留在長安。不久,唐代宗任命朱滔為幽州節度留後、兼御史大夫 [6-7] 

朱滔征戰河北

775年(大曆十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造反。唐代宗命令河東、成德、幽州諸藩鎮一同出兵征討。朱滔與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合力解除磁州(今河北磁縣)之圍。 [8-9] 
朱滔與李寶臣合攻滄州時,田承嗣命人遊説李寶臣道:“您與朱滔一同奪取滄州,滄州終歸朝廷所有,不是您的。若能放過田承嗣,願把滄州獻出,還願為您奪取幽州。”李寶臣大喜,於是和田承嗣合謀,圖謀幽州。李寶臣對朱滔的使者道:“聽説朱公相貌威武,希望看看他的畫像。”朱滔便將畫像給他。李寶臣將畫像掛在射堂上,與部將一同觀看,並稱讚道:“真是個神人啊!” [10] 
當時,朱滔駐軍瓦橋關。李寶臣挑選兩千精兵,連夜疾馳三百里,襲擊幽州軍,並對將士道:“殺掉那個相貌與射堂畫像一樣的人。”此時兩軍關係和睦,朱滔沒有任何防備,倉促應戰,大敗而逃,因身穿別的衣服才得以倖免。李寶臣本欲乘勝奪取范陽,但見幽州雄武軍使劉怦已有防備,沒敢進軍。 [11] 
781年(建中二年),李寶臣病逝,其子李惟嶽謀求襲任父職。朱滔與張孝忠奉命征討,在束鹿縣(今河北辛集市)大破李惟嶽,進而兵圍深州。李惟嶽便率一萬餘人與魏博節度使田悦的援兵一起圍困束鹿,部將王武俊率三千騎兵列成方陣推進。朱滔用絹帛繪成狻猊的相貌,蒙在百餘名猛士的臉上,鼓譟衝鋒。朱滔隨後攻擊,大敗李惟嶽,因功加授檢校司徒,升任幽州盧龍軍節度使。 [12] 

朱滔密謀造反

782年(建中三年),唐德宗任命康日知為深、趙二州團練使,命朱滔返回幽州。朱滔沒有得到深州,心中不平,又索取恆定七州的賦税以供軍餉,仍沒得到允許,更是怨恨。當時,田悦被馬燧圍困,形勢窘迫,便使人離間朱滔與王武俊一同反叛。 [13] 
朱滔的表兄劉怦勸諫道:“司徒(朱滔)身為節度使,太尉(朱泚)位至宰相,所得恩寵可謂到了極致。如今昌平有太尉鄉、司徒裏,這是不朽的功業。像安祿山那樣背恩好戰、不顧成敗,如今還留有什麼?司徒您要好好考慮,謹慎從事,切莫做後悔的事。”朱滔不聽,與王武俊聯兵援救田悦。 [14] 
朱滔又激勵道:“將士們浴血奮戰,攻下堅城,卻遭朝廷排擠,我們奏捷而不得賞賜。你等迅速出擊,攻破馬燧軍奪取糧草財物,如何?”軍中無人應答。朱滔再三詢問,方才有人道:“幽燕之人戰死在南方的,屍骸都暴露野外,無人掩埋,看了誰不心痛?為什麼您還要人暴屍野外呢?您兄弟受國家寵信,我們也可蒙受官賞,只想保持現狀,不敢再有別的想法。”朱滔方才作罷,但仍暗中將不肯謀亂的幾十人殺死。 [15] 
康日知得知朱滔的陰謀,告知馬燧,又稟奏皇帝。唐德宗認為田悦尚未平定,不宜再樹一敵,便封朱滔為通義郡王,實封三百户。朱滔見狀,更加悖逆,派兵與王武俊一起包圍趙州(今河北趙縣),並偽造詔書調撥糧草,率兵去助田悦,駐軍於束鹿。 [16] 
幽州軍鼓譟道:“天子命司徒還鎮幽州,為什麼違背敕令南救魏州(今河北大名)!”朱滔大懼,跑入後堂躲避。裨將蔡雄對士卒道:“朱司徒南行是為了從馬燧處搶回本來是朝廷賞賜給你們的金寶,根本不是為了他自己!”軍士仍道:“雖然是為了大家,但南行違背詔令,不如奉詔歸鎮。” [17] 
朱滔於是回軍深州,誅殺領頭譁鬧的二百餘人,震懾士卒,然後又南下寧晉,與王武俊會合。唐德宗命令馬燧、李懷光回擊,朱滔的部屬鄭雲逵、田景仙都奔歸馬燧。不久,朱滔擊敗李懷光,與官軍屯兵在魏橋兩端,相望而不交戰。 [18] 

朱滔僭位稱王

田悦感激朱滔的援救,準備尊朱滔為王,自願為臣。朱滔謙讓道:“篋山之所以能取勝,全賴王大夫(王武俊)之力。”於是,朱滔、王武俊的官屬們商議道:“古代有列國連衡共同抗秦。如今公等在這裏,李大夫(李納)在鄆州(今山東東平),不如仿效七國,大家都建國號,用天子的正朔年號。而且效仿七國舊例尊唐皇帝為天子,我們就名正言順了。我們該快些選定日期定好盟約,以順人心,違背盟約的就大家共同討伐。”朱滔等人都同意。 [19] 
782年(建中三年)十月,朱滔在魏州西郊祭天,稱冀王(又作“大冀王” [20]  ),自稱孤,尊為盟主。王武俊稱趙王,田悦稱魏王,李納稱齊王,均自稱寡人。朱滔改幽州為范陽府,設置左右內史、東西侍郎等官職,大封百官。 [21] 
馬燧派李晟率兵至易州(今河北易縣)、定州,率領張茂昭涿州莫州(今河北任丘),以斷絕朱滔的援救。783年(建中四年),馬燧圍困清苑,鄭景濟堅守不出。朱滔命馬寔與王武俊合力抗拒馬燧,自己則率軍救援清苑,斷絕李晟的糧道。朱滔到達定州,李晟對此絲毫不知,撤軍而回。朱滔大惑不解,疑有伏兵,不敢靠近,遂改往瀛州(今河北河間)。 [22] 
此時,張孝忠與李晟在萊水築城,朱滔部將烏薩戒帶七百人襲擊,殺死了守城士卒幾百人,李晟不敢出戰。鄭景濟趁機在城內呼應,與朱滔兩面夾擊,大敗李晟。朱滔擊敗李晟後,回軍河間,按兵不進。 [23] 
這時,王武俊派宋端去催促朱滔進兵,朱滔怒道:“孤頻頻作戰又得了病,正在就醫,趙王還要嚕嗦。孤為南救魏州,拋棄兄長,背叛君王,如同丟棄破鞋。趙王若定要疑我,由他自便。”宋端將話帶回。王武俊對馬寔道:“我希望冀王能速來,是希望他來指方向,決勝負,為什麼那麼惡聲惡氣?冀王將來並有天下,我只求有六七個城邑,當個節度使就足夠了。”雖然此事最終解釋清楚,王武俊仍是越來越不滿,暗中與田悦商議如何與朱滔斷絕。 [24] 

朱滔盟約破裂

783年(建中四年)十月,涇原兵變,朱泚被擁立為帝,遙封朱滔為冀王、太尉、尚書令,尋又進號皇太弟 [25] 
不久,馬燧等人回朝平叛,王武俊、馬寔也各自回師。王武俊詐請馬寔共同攻擊康日知,想謀取他的軍隊,最終未能成功。馬寔返回後,王武俊為之餞別,饋贈甚厚。這時,朱泚派人秘召朱滔,要他去洛陽。朱滔為此傳檄道:“現在調發精鋭騎兵四十萬到洛陽去,與皇帝相會於上陽宮。”又派王郅去勸説田悦一同西進。 [26] 
朱滔娶回紇女子為側室,回紇稱朱滔為朱郎。 [27] 
起初,王武俊向回紇借兵,準備斷絕李懷光的糧道。回紇兵尚未到來,李懷光便已回軍勤王。朱滔聞訊,派使者去勸説回紇酋長達幹:“假若您能與我們一同渡河南下,那裏玉帛子女不計其數。”朱滔又與他相約:“進軍五十里就駐紮下來,等待田悦軍到。”但是,田悦已採用王武俊的策略,不肯出兵。 [28] 
朱滔抵達貝州(今河北清河),田悦任命的貝州刺史邢曹俊來拜見過朱滔後,便閉城而守。朱滔心中疑惑,駐紮在永濟。王武俊暗中派門客去挑撥,對朱滔道:“田悦對你有不滿,待你南下後,就用兵掐斷你的歸路,你該有所準備。”朱滔大怒,進入永濟城,抓住官吏拷打審訊,也沒問實情,就殺死官吏,命令回紇兵大肆搶掠,波及澶州(今河南濮陽)、衞州(今河南衞輝)。田悦大驚,閉城自保。 [29] 
784年(興元元年)三月,魏博節度使田悦被堂弟田緒所殺,魏州大亂。朱滔趁機命令大將馬寔分兵進逼魏州,紮營於王莽河。唐德宗在山南逃難,擔心朱泚和朱滔合兵,便任命王武俊為同平章事,令他與李抱真合力攻擊朱滔。五月,王武俊在貝州三十里外紮營。朱滔命大將馬寔、盧南史帶領回紇、契丹軍前來挑戰,王武俊派趙珍率精騎三百對陣,李抱真部將王虔休成犄角之勢等待接應。 [30] 
趙琳率五百騎埋伏於桑林。李抱真列方鎮於後,王武俊率騎兵在前。兩軍交戰時,回紇軍縱兵進攻,王武俊按兵不動,待回紇到了王武俊的陣型後面,王武俊縱兵攻擊回紇,趙琳從林中衝出攻擊回紇,回紇失敗逃跑,王武俊急追之。朱滔大敗。在王武俊、李抱真合力追殺下,朱滔逃奔德州,丟棄武器甲冑堆積如山。朱滔到達瀛州後,以前鋒先敗之罪斬殺將領蔡雄、楊布,又殺死陰陽先生尹少伯。 [31-32] 

朱滔復歸朝廷

同年六月,李晟收復長安,朱泚、姚令言先後被殺。朱滔在幽州遭到王武俊攻擊,幾乎潰不成軍,只好向朝廷上表待罪。九月,唐德宗下詔寬赦朱滔罪行。 [33] 
此後,朱滔心中沮喪,每日鬱鬱不樂,最終一病不起。785年(貞元元年),朱滔將一切政事全部交給劉怦,不久病逝,時年四十,追贈司徒。 [34] 

朱滔軼事典故

朱滔到長安參與防秋時,唐代宗曾召見他道:“你與朱泚相比,誰的才幹更高?”朱滔回答道:“我們各有長短。統率軍隊,謀劃決斷,臣不及朱泚;臣今年二十八歲,得以見到皇帝,朱泚比我年長五歲,卻還沒見到陛下,這是他不如我的地方。”代宗大喜。 [35] 

朱滔人物評價

歐陽修:朱滔脅其兄泚入朝,及引兵東向,稱帝以自尊,名雖助泚,志可知矣。至克融再得幽州,朱氏無遺種,其禍與泚鈞,而族夷有先後為間也。 [36] 
王夫之:① 田悦、李納、李惟嶽、朱滔,皆狂騃躁妄、自取誅夷者也,雖相煽以起,其能如唐何邪?② 幽、燕則朱滔、朱泚迭為戎首,淮西則少誠、少陽踵以怙亂,而唐受其敗者數十年而不定。 [37] 
蔡東藩:李懷光未戰即奔,朱滔一戰即敗,此皆唐室中葉,人心未去,故懷光與滔,終不能大逞所欲耳。……滔為四國盟主,又有兄泚,僭號長安,勢力較懷光為盛,然田悦李納王武俊歸國,而外援失,李晟渾瑊進討朱泚,而內援又失,貝州一役,雖由李抱真之善結武俊,得以破滔,然非由滔之勢已孤危,武俊豈敢反顏相向乎? [38] 

朱滔個人作品

全唐文》收錄有其文一篇:《移諸道牒文》 [39] 

朱滔家庭成員

曾祖:朱利,授贊善大夫,贈禮部尚書。 [40] 
祖父:朱思明,授太子洗馬,贈太子太師 [40] 
父親:朱懷珪,曾隨安祿山、史思明叛唐,後隨李懷仙歸順朝廷,任薊州刺史、平盧軍留後、柳城軍使,死後贈左僕射 [41] 
側室:回紇女。 [27] 
兄長:朱泚,曾任幽州節度使,後入朝,累封至太尉,在涇原兵變中被擁立為皇帝。
女兒:朱氏,嫁張孝忠之子張茂和。 [42] 
女兒:朱氏,嫁盧龍軍判官鄭雲逵。 [43] 

朱滔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四十三·列傳第九十三》 [44]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二·列傳第一百三十七·藩鎮盧龍》 [36]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四·唐紀四十》 [45]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五·唐紀四十一》 [46]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七·唐紀四十三》 [47]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八·唐紀四十四》 [48]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九·唐紀四十五》 [49]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唐紀四十六》 [50] 
《資治通鑑·卷二百三十一·唐紀四十七》 [51]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朱滔傳》:平州刺史朱希彩為幽州節度,以滔同姓,甚愛之,常令將腹心親兵。
  • 2.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六月,壬辰,幽州兵馬使朱希彩、經略副使昌平朱泚、泚弟滔共殺節度使李懷仙,希彩自稱留後。
  • 3.    《舊唐書·朱泚傳》:大曆七年秋,希彩為其下所殺,倉卒之際,未有所從。泚營在城北,弟滔,主衙內兵,亦得眾心。滔變詐多端,潛使百餘人於眾中大言曰:“節度使非城北朱副使莫可。”眾既無從,因共推泚。
  • 4.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辛未,幽州節度使朱泚遣弟滔將五千精騎詣涇州防秋。自安祿山反,幽州兵未嘗為用,滔至,上大喜,勞賜甚厚。
  • 5.    《新唐書·朱滔傳》:戍還,乃謀奪泚兵,詭説曰:“天下諸侯未有朝者,先至,可以得天子意,子孫安矣。”泚信之。
  • 6.    《新唐書·朱泚傳》:泚之來,滔攝後務,稍稍翦落泚牙角。泚自知失權,為滔所賣,不得志,乃請留京師。
  • 7.    《新唐書·朱滔傳》:稍不相平,泚遂乞留,西討吐蕃。以滔權知留後,兼御史大夫。
  • 8.    《舊唐書·朱滔傳》:及田承嗣反,與李寶臣、李正己等解磁州圍。
  • 9.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夏,四月,乙未,敕貶承嗣為永州刺史,仍命河東、成德、幽州、淄青、淮西、永平、汴宋、河陽、澤潞諸道發兵前臨魏博。……時朱滔方恭順,與寶臣及河東節度使薛兼訓攻其北,正己與淮西節度使李忠臣等攻其南。五月,乙未,承嗣將霍榮國以磁州降。
  • 10.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寶臣與朱滔攻滄州,承嗣從父弟庭玠守之;寶臣不能克。……又令客説之曰:“公與朱滔共取滄州,得之,則地歸國,非公所有。公能捨承嗣之罪,請以滄州歸公,仍願從公取范陽以自效。公以精騎前驅,承嗣以步卒繼之,蔑不克矣。”寶臣喜,謂事合符讖,遂與承嗣通謀,密圖范陽,承嗣亦陳兵境上。寶臣謂滔使者曰:“聞朱公儀貌如神,願得畫像觀之。”滔與之。寶臣置於射堂,與諸將共觀之,曰:“真神人也!”
  • 11.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滔軍於瓦橋,寶臣選精騎二千,通夜馳三百里襲之,戒曰:“取貌如射堂者。”時兩軍方睦,滔不虞有變,狼狽出戰而敗,會衣他服得免。寶臣欲乘勝取范陽,滔使雄武軍使昌平劉怦守留府。寶臣知有備,不敢進。
  • 12.    《舊唐書·朱滔傳》:建中二年,寶臣死,其子惟嶽謀襲父位。滔與成德軍節度張孝忠徵之,大破惟嶽於束鹿。滔命偏師守束鹿,進圍深州。惟嶽乃統萬餘眾及田悦援兵圍束鹿。惟嶽將王武俊以騎三千方陳橫進。滔繪帛為狻猊象,使猛士百人蒙之,鼓譟奮馳,賊為驚亂,隨擊,大破之,惟嶽焚營而遁。以功加檢校司徒,為幽州盧龍軍節度使,以德、棣二州隸焉。
  • 13.    《新唐書·朱滔傳》:德宗以康日知為深、趙二州團練使,詔滔還鎮。滔失深州,不平,又請恆、定七州所賦供軍,復不許,愈怨。時馬燧圍田悦,悦窮,間滔與王武俊同叛。
  • 14.    《新唐書·朱滔傳》:滔姑子劉怦為涿州刺史,以書諫曰:“司徒身節制,太尉位宰相,恩遇極矣。今昌平有太尉鄉、司徒裏,不朽業也。能以忠順自將,則無不濟。比忘上樂戰,不顧成敗如安、史者,今復何有?司徒圖之,無貽悔。”滔不從,連兵救悦。
  • 15.    《新唐書·朱滔傳》:滔激其眾曰:“士蹀血鬥,既下堅城,朝廷乃見奪,奏賞不報。君等疾趨,破馬燧軍以取貲糧,可乎?“軍中不應,三號之,乃曰:”幽人死於南者,骸撐不揜,痛藏心髓,奈何復欲暴骨中野乎?司徒兄弟受國寵,士各蒙官賞,願安之,不恤其它。”滔罷,潛殺不可共亂者數十人。
  • 16.    《新唐書·朱滔傳》:日知發其謀於燧,天子聞,以悦未下,重起兩寇,即封滔通義郡王,實户三百。滔愈悖,分兵與武俊屯趙州脅日知,矯詔發其糧貯,即引兵救悦,次束鹿。
  • 17.    《新唐書·朱滔傳》:軍大噪曰:“天子令司徒北還,而南救魏,寧有詔邪?”滔懼,走匿傳舍。裨將蔡雄好諭士曰:“始天子約取成德,所得州縣賜有功者。拔深州者,燕也。本鎮常苦無絲纊,冀得深州以佐調率,今顧不得。又天子以帛賜有功士,為馬燧掠去,今引而南,非自為也。”軍中悔謝,復曰:“雖然,司徒南行違詔書,莫如還。”
  • 18.    《新唐書·朱滔傳》:滔回次深州,誅首變者二百人。眾懼,乃率兵南壁寧晉,與武俊合。帝命馬燧、李懷光擊之,滔屬鄭雲逵、田景仙皆奔燧。已而滔破懷光軍,則與王師屯魏橋,久不戰。
  • 19.    《新唐書·朱滔傳》:悦德滔援,欲尊而臣之,滔讓武俊,曰:“篋山之勝,王大伕力也。”於是,滔、武俊官屬共議:“古有列國連衡共抗秦。今公等在此,李大夫在鄆,請如七國,並建號,用天子正朔。且師在外,其動無名,豈長為叛臣,士何所歸?宜擇日定約,順人心,不如盟者共伐之。”滔等從之。
  • 20.    《舊唐書》卷十二,本紀第十二,《德宗本紀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4-24]
  • 21.    《新唐書·朱滔傳》:滔以祿山、思明皆起燕,俄覆滅,惡其名,以冀堯所都,因號冀,武俊號趙,悦號魏,納號齊。建中三年冬十月庚申,為壇魏西,祀天,各僣為王,與武俊等三讓乃就位。滔為盟主,稱孤;武俊、悦及納稱寡人。……滔改幽州為范陽府,以子為府留後,稱元帥,用親信為留守。滔等居室皆曰殿,妻曰妃,子為國公,下皆稱臣,謂殿下。上書曰箋,所下曰令。置左右內史,視丞相;內史令、監,視侍中、中書令;東西侍郎,視門下、中書;東曹給事、西曹舍人,視給事中、中書舍人;司議大夫,視諫議大夫;六官省,視尚書;東、西曹僕射,視左右僕射;御史台曰執憲,置大夫至監察御史,驅使要籍官曰承令;左右將軍曰虎牙、豹略;軍使曰鷹揚、龍驤。以劉怦為范陽府留守,柳良器、李子千為左右內史,滔兄瓊瑰、陸慶為東、西曹僕射,楊霽、馬寔、寇瞻、楊榮國為司文、司武、司禮、司刑侍郎,李士真、樊播為執憲大夫、中丞。其餘以次補署。聘處士張遂、王道為司諫。
  • 22.    《新唐書·朱滔傳》:燧遣李晟將兵至易、定,率張茂昭攻涿、莫,以絕滔援。明年,圍清苑,滔將鄭景濟固守。滔使馬寔將兵萬人,與武俊拒燧,自以兵萬餘救清苑,絕晟糧道。兵至定州,晟不知,夜引兵還。滔疑有伏,不敢逼,遽保瀛州。
  • 23.    《新唐書·朱滔傳》:而孝忠、晟合兵千人城萊水,滔驍將烏薩戒以兵七百襲殺城卒數百,晟不出。景濟望滔軍立幟為應。滔進軍薄晟營,晟戰不利,城中兵亦出,晟大敗,奔易州。茂昭走滿城。滔已破晟,則回屯河間不進。
  • 24.    《新唐書·朱滔傳》:武俊使宋端趣讓,滔怒曰:“孤亟戰且病,就醫藥,而王已復云云。孤南救魏,棄兄背君如脱屣。王必相疑,亦聽所為!”端還,武俊謂寔曰:“寡人望王速來指縱,決勝負,復何惡?王異日並天下,寡人得六七城,為節度足矣。”寔遣具道所以然,武俊亦遣使謝滔,滔悦,亦報謝。然武俊內銜之,滋不懌,與田悦潛謀絕滔。
  • 25.    《舊唐書·朱泚傳》:八日,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張光晟等八人導泚自白華入宣政殿,僣即偽位,自稱大秦皇帝,號應天元年,……遙封弟滔為冀王、太尉、尚書令,尋又號皇太弟。
  • 26.    《新唐書·朱滔傳》:及泚反,燧等皆班師,武俊、寔亦還。武俊詭請寔共攻康日知於趙州,謀覆其軍,不克。寔歸,武俊餞之,厚贈遺。泚遣人密召滔,使趨洛陽。滔發書,西向再拜,移檄諸道曰:“今發突騎四十萬走洛陽,與皇帝會上陽宮。”使王郅説悦連和俱西。
  • 2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十八:建中四年……滔娶回紇女為側室,回紇謂之朱郎。
  • 28.    《新唐書·朱滔傳》:回紇以二千騎從,而武俊亦先乞師,以斷懷光餉路,未至,而王師還。回紇過幽州,滔使説其酋達幹曰:“若能同度河而南,玉帛子女不貲,計可得也。”達幹許諾,滔啖以金帛,約曰:“五十里舍,以須悦軍。”滔兵五萬,車千乘,騎二萬,士私屬萬餘,虜兵三千,馬、橐它倍之;過武俊境,武俊勞之,牛酒芻米皆具。然悦已用武俊謀,不肯出,儲峙於野以待。
  • 29.    《新唐書·朱滔傳》:滔至貝州,悦刺史邢曹俊上謁滔,即歸閉城守,滔疑之,次永濟。武俊陰遣客反間滔曰:“悦有憾,須公南,以兵斷公歸路,宜少備。”滔聞怒,入永濟,執悦吏掠訊,不得其情,殺之。使回紇大掠,南及澶、衞,系執老幼無遺者。悦大恐,闔城自保。
  • 30.    《舊唐書·朱滔傳》:三月,田緒殺田悦,魏州亂。滔令大將馬實分兵逼魏州,營於王莽河。德宗在山南,慮二兇兵合,遣使授王武俊平章事,令與李抱真葉力擊滔。……五月四日,進軍距貝州三十里而軍。翌日,滔令大將馬實、盧南史引回紇、契丹來挑戰,武俊遣騎將趙珍提精騎三百當之,抱真將王虔休掎角待之。
  • 31.    《舊唐書·朱滔傳》:武俊與其子士清自當回紇、契丹部落。兩軍既合,鼓譟震地,回紇恃捷,穿武俊陣而過。武俊乘騎勒馬不動,俟回紇引退,因而薄之,回紇勢不能止。武俊父子縱馬急擊,獲回紇三百騎。滔陣亂,東走,兩邊追斬,俘馘數萬計。遇夜,夾滔壘而軍。是夜,滔以殘眾千人奔德州,委棄戈甲山積。滔至瀛州,殺騎將蔡雄、揚布。以其前鋒先敗,又殺陰陽人尹少伯,以其言舉兵必勝故也。
  • 32.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三十一:興元元年……武俊遣其兵馬使趙琳將五百騎伏於桑林,抱真列方陳於後,武俊引騎兵居前,自當回紇。回紇縱兵衝之,武俊命其騎控馬避之。回紇突出其後,將還,武俊乃縱兵擊之,趙琳自林中出橫擊之,回紇敗走。武俊急追之,滔騎兵亦走,自踐其步陳,步騎皆東奔,滔不能制,遂走趣其營,抱真、武俊合兵追擊之。時滔引三萬人出戰,死者萬餘人,逃潰者亦萬餘人,滔才與數千人入營堅守。會日暮,昏霧,兩軍不能進,抱真軍其營之西北,武俊軍其東北。滔夜焚營,引兵出南門,趣德州遁去,委棄所掠資貨山積。兩軍以霧,不能追也。滔殺楊布、蔡雄而歸幽州,心既內慚,又恐范陽留守劉怦因敗圖己。怦悉發留守兵夾道二十里,具儀仗,迎之入府,相對悲喜,時人多之。
  • 33.    《舊唐書·朱滔傳》:六月,李晟收京城,朱泚、姚令言死。滔還幽州,為武俊所攻,僅不能軍,上章待罪。九月,詔曰:“朱滔累獻款疏,深效懇誠,省之惻然,良用憫嘆!宜委武俊、抱真開示大信,深加曉諭。若誠心益固,善跡克彰,朕當掩釁錄勳,與之昭雪。”
  • 34.    《新唐書·朱滔傳》:氣沮索,日邑邑,被病,政事一委怦。貞元元年死,年四十,贈司徒。
  • 35.    《舊唐書·朱滔傳》:召滔對於三殿,代宗臨軒勞問。既而曰:“卿材孰與泚多?”滔曰:“各有長短。統御士眾,方略明辨,臣不及泚;臣年二十八,獲謁龍顏,泚長臣五歲,未朝鳳闕,此不及臣。”代宗愈喜。
  • 36.    新唐書:朱滔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37.    讀通鑑論:卷二十四 唐德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38.    唐史演義:第六十六回 趨大梁德宗奔命 戰貝州朱滔敗還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39.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4-03-20]
  • 40.    《舊唐書·朱泚傳》:曾祖利,贊善大夫,贈禮部尚書。祖思明,太子洗馬,贈太子太師。
  • 41.    《舊唐書·朱泚傳》:父懷珪,天寶初,事范陽節度使裴寬為衙前將,授折衝將軍。及安祿山、史思明叛,累為管兵將。寶應中,李懷仙歸順,奏為薊州刺史、平盧軍留後、柳城軍使。大曆元年卒,累贈左僕射。
  • 42.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三》:孝忠德滔,為子茂和娶滔女,深相結。
  • 43.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三》:盧龍節度行軍司馬蔡廷玉惡判官鄭雲逵,言於朱泚,奏貶莫州參軍。雲逵妻,朱滔之女也,滔復奏為掌書記。
  • 44.    舊唐書:朱滔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45.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46.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47.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48.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49.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50.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 51.    資治通鑑:唐紀四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