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曉青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

鎖定
朱曉青,女,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中文名
朱曉青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性    別

朱曉青人物經歷

1984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8月開始從事法學研究工作。1985年6月開始發表作品。
199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
1997年畢業於荷蘭社會研究學院(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獲“國際法與發展組織”專業研究生畢業證書(Post-Graduate Diploma)。
2003年4月-10月作為訪問學者在美國律師協會從事性別與法律的研究及實踐工作。

朱曉青社會任職

北京國際法學會常務理事。

朱曉青研究方向

研究重點:國際法基本理論、國際條約法、國際人權法、歐洲人權法、歐洲聯盟法。 [1] 

朱曉青主要成就

朱曉青出版著作

1、《國際法與中國法律體系》,載李林等著:《中國法律制度》,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2、《變化中的國際法:熱點與前沿》(主編,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3、《歐洲人權法律保護機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其實施機制》(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
5、《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係》(主編,合作),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6、《合同要旨與實務》(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朱曉青翻譯作品

著作
1、《婦女與國際人權法》(第一卷)(合作),三聯書店2007年版。
2、《人權與國際關係》(合作),知識出版社1998年版。
論文
1、《開羅伊斯蘭世界人權宣言》,《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
2、《南北關係中的人權》,《法學譯叢》1992年第6期。
3、《國有化的國家補償責任》,《法學譯叢》1991年第5期。
4、《北歐國家實施的設計保護的比較分析》(合作),《法學譯叢》1987年第6期。

朱曉青發表論文

1、《中國與聯合國婦女人權保護機制》,載陳澤憲主編:《人權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中國視角》,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2、《婦女人權法律保護的發展與變化--基於國際人權公約和國內法視角的考察》,載《人權》2015年第6期。
3、《人權教育的法律基礎及實現路徑》,載《人權》2014年第5期。
4、《論人權的法治保障》,載中國人權研究會編:《建設可持續的人權發展環境》,五洲傳播出版社2014年版。
5、《婦女社會權利的法律保護 基於國際及國內的視角》,載李西霞等主編:《婦女社會權利的保護:國際法與國內法視角》,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6、Legal Protection of Women's Social Rights: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erspectives, in Li Xixia and Lidija R. Basta Fleiner (ed.), Protection of Women's Social Rights: from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Law Perspectives,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13.
7、《國際人權法視野下的環境權》,載中國人權研究會編:《科技、環境與人權》,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年版。
8、《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法的發展及其原因》,載《變化中的國際法:熱點與前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
9、《經濟危機背景下保障發展權實現之舉措》,載中國人權研究會編:《人權與發展》,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年版。
10、Approaches for Gender Mainstreaming in the Legal Field in China, in Gender Equality in Asia, edited by Miyoko TSUJIMURA, Tohoku University Press, 2011.
11、《韓國反歧視運動中的非政府組織》,載林燕玲主編:《反就業歧視的制度與實踐 來自亞洲若干國家和地區的啓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
12、《國際條約法》(學術史),載陳澤憲主編:《當代中國國際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13、《國際法的發展與挑戰》,載劉迎秋主編:《社科大講堂》(法學卷),經濟管理出版社2010年版。
14、《論少數人權利的保護:基於〈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視角》,載李林等主編:《少數人的權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版。
15、On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Rights: From a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in Li Lin, Li Xixia and Lidija R. Basta Fleiner (ed.), Minority Rights,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China), 2010.
16、《國際人權法的社會性別分析》,載《性別與法律研究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17、Gender Equality in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Gender Equality & Social Diversity, edited by Miyoko TSUJIMURA, Tohoku University Press, 2008.
18、《〈歐洲人權公約〉中的平等與非歧視原則》,載薛寧蘭主編:《國際視野,本土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19、《〈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際實施機制》,載陳澤憲主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批准與實施》,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0、《〈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內實施機制》,載陳澤憲主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批准與實施》,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21、《中國法治中的性別平等》,載李林主編:《依法治國與和諧社會建設論文集》,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22、《〈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國內實施 兼談〈公約〉與和諧社會的建構》,載董雲虎等主編:《人權與和諧世界》,團結出版社2007年版。
23、《歐洲理事會對國家的少數羣體的保護》,載《中國人權年刊》(第二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24、《國際人權條約在國內的實施》,《國際法學論叢》(第3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25、《家庭暴力與婦女》(合作),載《轉型社會中的中國婦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
26、《WTO規則在中國大陸法律體系框架下的適用》,載《世貿規則與兩岸四地經貿法律關係》,香港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27、《歐洲一體化進程中人權法律地位的演變》,《法學研究》2002年第5期。
28、《消除對婦女家庭暴力的法律舉措》,載《反對針對婦女的家庭暴力:中國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29、《作為中國法律體系組成部分的國際條約》,載《依法治國與法律體系建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0、《<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實施機制》,《法學研究》2000年第2期。
31、《人權兩公約實施機制與條約的國內法適用問題研究》,載《國際條約與國內法的關係》,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32、《聯合國關於婦女人權保護機制的健全與完善》,載《婦女與人權》,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33、《論聯合國人權國際保護的執行措施》,《法學研究》1994年第4期。
34、《論人權的共同標準 兼與萬鄂湘同志商榷》,《中國法學》1994年第6期。
35、《論人權的國際保護》,載《當代人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36、《試論對外開放中的國際經濟立法問題》,《雲南法學》1990年第1期。
37、《論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法律特徵》,《雲南法學》1988年第1期。

朱曉青研究報告

1、《中國條約法修改研究報告》,載李林、田禾主編:《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201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2、《婦女與人權》,載王金玲主編:《婦女發展藍皮書:中國婦女發展報告( 95+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3、《國際法學研究熱點》,載夏勇等主編:《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2004)》,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4、《國際法學研究狀況》(合作),載夏勇等主編:《法治藍皮書:中國法治發展報告(2003)》,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5、《批准<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研究報告》(合作,2004年)。
6、《國際條約在中國國內的適用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科交流》2001年第33期。
7、《澳、馬實施國際條約問題的考察》(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科交流》2001年第49期。
8、《關於加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問題的研究報告》(合作,1998年)。
9、《劃清對人權的國際保護和以人權為藉口干涉別國內政的界限》(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1991年第49期。
10、《我國法學界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法律適用問題的看法》,《未定稿》1985年第17期。

朱曉青編寫教材

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通用教材《國際法》,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