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弟成

鎖定
朱弟成,1972年7月生,博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12 [2]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 [3]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6 [4]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負責人(第一期:2018-2022;第二期:2023-),國家自然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負責人(2021 [5]  )。曾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8 [6]  ,R1)、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15 [7]  ,R3)、國土資源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2 [8]  ,R2)和第十八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科研獎(2023 [21] 
長期聚焦青藏高原 “為何如此之大/之” 重大科學挑戰,從岩漿岩角度做出了系統性創新成果,包括首次識別了青藏高原南部拉薩地體的岩石圈成分結 [24]  ,發現並命名了現今位於喜馬拉雅和澳大利亞的白堊紀 Comei-Bunbury 大火成岩 [23]  ,創新發展了碰撞帶大陸地殼的密度分層機 [25]  ,回答了與青藏高原長大/長胖有關的關鍵時間節點和深部驅動機制問 [23]  ,支撐了拉薩地體的成礦理論創新和找礦勘探突 [22] 
在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和中國科學等期刊發表論文250餘篇,SCI總引16000餘次,H指數 62 [14]  。國際岩石學主流SCI期刊 Lithos 主編(2022.1- [15]  ,Geochemical Journal(2019.12- [16]  和《沉積與特提斯地質》副主編(2019.12- [17]  ,其它若干期刊編 [20]  。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 [18]  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學 [19] 
中文名
朱弟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2年7月
畢業院校
成都理工學院
職    稱
教授

朱弟成個人簡歷

朱弟成教育背景

2000年09月-2003年07月:中國地質科學院構造地質學專業,理學博士
1997年09月-2000年07月:成都理工學院地質學系地層古生物專業,理學碩士
1993年09月-1997年07月:成都理工學院地質學系地質學專業,理學學士

朱弟成工作經歷

2009年10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事科研教學工作
2010年12月-2011年11月:英國 Durham 大學地球科學系訪問學者(合作者:牛耀齡教授)
2007年12月-2009年10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後(合作導師:莫宣學教授)
2006年02月-2006年06月:台灣大學地質系訪問學者(合作者:鍾孫霖教授)
2003年07月-2007年12月: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從事青藏高原南部岩漿岩研究工作
2004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
2009年12月: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聘為教授,2011年5月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朱弟成其他履歷

1994、1995、1996、1997年:獲成都理工學院“三好學生”獎勵
1997年:獲“四川省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
1997-98年度、98-99年度:獲成都理工學院“優秀研究生”榮譽稱號
2000年:獲成都理工學院“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
2003年:獲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0年04月:第四批“國土資源部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稱號
2010-2011年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五四獎章
2015年10月:入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度研究生指導名師

朱弟成參選院士

朱弟成是2023年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中國科協提 [12] 

朱弟成科學研究

朱弟成科研興趣

(1)岩漿作用與青藏高原形成(圖1):主要從岩漿成因和深部過程角度,解釋青藏高原長胖長高的過程與深部驅動機制
圖1 青藏高原與周圍塊體的地貌對比 圖1 青藏高原與周圍塊體的地貌對比
(2)岩漿作用與特提斯演化(圖2):主要利用岩漿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資料,重建特提斯洋的俯衝消亡過程
圖2 特提斯演化與青藏高原形成(Scotese, 2013) 圖2 特提斯演化與青藏高原形成(Scotese, 2013)
(3)碰撞帶岩漿成因與地殼演化(圖3):主要利用岩石學和地球化學的原理和方法,解釋碰撞帶岩漿成因,回答碰撞帶地殼如何從一種正常厚度的鎂鐵質地殼演化為增厚長英質地殼的過程與機制
圖3 碰撞帶地殼演化過程(Zhu et al., 2023) 圖3 碰撞帶地殼演化過程(Zhu et al., 2023)

朱弟成科研項目

近10年來主持的科研 [1] 
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重點項目:大陸地殼形成與穩定的新認識:東崑崙希望溝與岡底斯米林地區地殼演化的對比研究(編號:42330307;執行時間:2024.01-2028.12)
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創新研究羣體項目:碰撞帶地殼演化(編號:42121002;執行時間:2022.01-2026.12)
0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特提斯動力學》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中生代岡底斯弧的岩漿成因與地殼演化(編號:91755207;執行時間:2018.01-2021.12)
04. 國家973項目(中國西南特提斯典型複合成礦系統及其深部驅動機制)第四課題:碰撞造山斑岩-矽卡巖型複合成礦系統與深部過程(編號:2015CB452604;執行時間:2015.01-2019.12)
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面上基金項目:西藏班戈-那曲地區晚白堊世時期的深部過程與地表抬升(編號:41472061;執行時間:2015.01-2018.12)
02.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子課題:岡底斯弧的形成與Cu-Au+-Mo成礦作用(XDB03010301;2012.10-2017.10)
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會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岩石圈由洋-陸到陸-陸匯聚過程的岩漿響應(41225006;執行時間:2013.01-2016.12)

朱弟成其他獲獎

2011年10月:第六屆孫賢鉥獎
2011年10月:第十三屆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朱弟成學術論文

十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代表性論文(*為通訊作者論文):
10. Zhu, D.C.*, Wang, Q., Weinberg, R.F., Cawood, P.A., Zhao, Z.D., Hou, Z.Q., Mo, X.X., 2023. Continental crustal growth processes recorded in the Gangdese Batholith, southern Tibet.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51, 155–188 (入選刊物所有論文最近 12 個月以來:下載量最多的 20 篇論文之 10 [9]  ,引用次數最多的 20 篇論文之第 5 [13]  ).
09. Zhu, D.C.*, Wang, Q., Weinberg, R.F., Cawood, P.A., Chung, S.L., Zheng, Y.F., Zhao, Z.D., Hou, Z.Q., 2022. Interplay between oceanic subduction and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building continental crust. Nature Communications 13, 7141 (被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主編選為地球科學領域最近發表的 50 篇最佳論文之 [10]  ).
08. Zhan, Q.Y., Zhu, D.C.*, Weinberg, R.F., Wang, Q., Xie, J.C., Zhang, L.L.,Zhao, Z.D., 2022. Cumulate granites: A perspective from new apatite MgO partition coefficients. Geology 50(6), 681–685.
07. Yi, J.K., Zhu, D.C.*, Weinberg, R.F., Wang, Q., Xie, J.C., Zhang, L.L., Zhao, Z.D., 2022. Origin of Tibetan post-collisional high-K adakitic granites: Anatexis of intermediate to felsic arc rocks. Geology 50(7),771–775.
06. Zhu, D.C.*, Wang, Q., Zhao, Z.D., 2017. Constraining quantitatively the timing and process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using magmatic record: Method and examples. Science China - Earth Sciences 60, 1040–1056.
05. Zhu, D.C.*, Wang, Q., Cawood, P.A., Zhao, Z.D., Mo, X.X., 2017. Raising the Gangdese Mountains in southern Tibe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Solid Earth 122, 214–223 (Top 1% paper).
04. Zhu, D.C.*, Zhao, Z.D., Niu, Y.L., Dilek, Y., Hou, Z.Q., Mo, X.X., 2013. The origin and pre-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Gondwana Research 23, 1429–1454 (Top 1% paper, 曾入選2013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 [11]  , 被SCI總引> 1300次).
03. Zhu, D.C.*, Zhao, Z.D., Niu, Y.L., Dilek, Y., Mo, X.X., 2011. Lhasa Terrane in southern Tibet came from Australia. Geology 39, 727–730.
02. Zhu, D.C.*, Zhao, Z.D., Niu, Y.L., Mo, X.X., Chung, S.L., Hou, Z.Q., Wang, L.Q., Wu, F.Y., 2011. The Lhasa Terrane: Record of a microcontinent and its histories of drift and growth.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301, 241–255 (曾入選Top 1% 論文和2011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 [11]  , 被SCI總引 > 1400次).
01. Zhu, D.C.*, Chung, S.L., Mo, X.X.*, Zhao, Z.D., Niu, Y.L., Song, B., Yang, Y.H., 2009. The 132 Ma Comei–Bunbury large igneous province: Remnants identified in present-day SE Tibet and SW Australia. Geology 37, 583–586.

朱弟成學術貢獻

以塊體多、面積大、地殼厚和海拔高為特徵的青藏高原,是全球陸-陸碰撞的典型地區、國際地學界公認的檢驗和發展板塊構造理論的窗口、建立和完善大陸動力學理論的天然實驗室。通常認為,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印度-亞洲大陸碰撞的結果,但卻受控於隆升之前的古地理格局、岩石圈結構和地殼演化歷史(圖4)。因此,回答與青藏高原 “為何如此之大/之胖” 有關的地體或大陸裂解的時間與機制、岩石圈成分結構與增生拼貼過程、大陸地殼增厚機制與化學分層過程等關鍵科學問題,成為繼回答青藏高原 “為何如此之高” 之外的重大科學挑戰。
圖4 青藏高原的主要特點和影響其形成的關鍵控制因素 圖4 青藏高原的主要特點和影響其形成的關鍵控制因素
以青藏高原南部的拉薩地體和喜馬拉雅帶為研究基地,以查明青藏高原形成的關鍵控制因素為科學目標,以探究控制大陸裂解聚合與地殼演化的驅動機制為主線,重點從岩漿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角度,主要取得下述三項學術貢獻:
一、拉薩地體的起源、成分結構和演化:揭示了拉薩地體的起源、岩石圈成分結構和增生拼貼過程,支撐了拉薩地體的成礦理論創新和找礦勘探突破
科學爭論是拉薩地體起源於印度大陸北緣還是澳大利亞大陸北緣、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是否發生了南向俯衝?如何尋找具有古地理指示意義的直接證據、如何揭示被後期構造岩漿事件強烈改造的岩石圈成分結構是重建古老造山帶增生拼貼過程的難題。在拉薩地體設計了東西跨度達1000 km的物源區示蹤樣品和4條南北向中生代岩漿岩大剖面,發現拉薩地體與澳大利亞大陸北緣具有物源區聯繫,識別出拉薩地體中部古老南北兩側年輕的岩石圈成分結構特徵,確立了拉薩地體的三分構造格局,提出拉薩地體中北部120-110 Ma發生了大洋岩石圈板片的斷離和拆離等深部過程。改寫了拉薩地體在東岡瓦納大陸的古地理位置,為揭示拉薩地體成礦類型控制因素和尋找潛在金屬礦產資源提供了關鍵依據。
二、印度大陸與澳大利亞大陸初始裂解的時間和機制:發現並命名Comei-Bunbury大火成岩省,回答了學術界長期關注的印度大陸初始裂解的時間和機制問題
印度大陸何時和為什麼開始從南半球裂解是國際地學界長期爭議的科學難題。如何識別和復原分散保存在不同大陸上同一大火成岩省的岩漿活動是該領域研究的難點。對喜馬拉雅帶措美(Comei)地區白堊紀火成岩3條走廊帶的持續性研究,發現約132 Ma的Comei大火成岩省,創新性地將其與澳大利亞南西部同期的Bunbury大火成岩省聯繫起來,命名為Comei-Bunbury大火成岩。這證實在約132 Ma由於南印度洋Kerguelen地幔柱活動,才使得印度大陸與澳大利亞大陸分離,東印度洋開啓。Comei-Bunbury 大火成岩省是由中國科學家提出並被後續研究廣泛認可的大火成岩省之一,已被標註在國際大火成岩省版圖上。
三、岡底斯巨厚地殼成因與碰撞帶地殼演化:重建了岡底斯巨厚地殼的增厚過程與機制,提出碰撞帶大陸地殼的產生和保存經歷了堆晶-重熔兩階段過程
科學難題是青藏高原南部的岡底斯地殼如何從一種正常厚度的偏鎂鐵質成分演化為巨厚的長英質地殼?這種成分轉換過程在全球碰撞帶地殼演化過程中是否具有普適性?研究難點是如何通過岩漿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資料限定陸-陸碰撞過程、劃分碰撞階段?如何獲取地殼平均成分?對岡底斯岩基開展長達 10 餘年的南北向岩漿岩大剖面、區域性年代學和地球化學調研,從碰撞帶板塊運動驅動力、岩漿產生機制角度定義了陸-陸碰撞過程,從岩漿岩岩石學和地球化學角度提出印度-亞洲碰撞可能發生在 ~ 55 Ma;岡底斯地殼在 55-45 Ma因岩漿底侵已區域性增厚到 50 km以上,32 Ma後因構造縮短增厚到 70 km以上;提出岡底斯岩漿大爆發由第一位的匯聚速率變化和第二位的洋脊俯衝和板片斷離共同引起;岡底斯岩基記錄的大洋俯衝期以岩漿分異和堆晶為主,到俯衝晚期、同碰撞和碰撞後以重熔為主的堆晶-重熔兩階段過程,可能是全球碰撞帶大陸地殼產生和密度分層的有效過程。為檢驗其它碰撞帶的地殼生長和驅動機制提供了重要參考,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碰撞帶大陸地殼如何產生、如何保存的知識體系。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