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建平

(蘇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英模)

鎖定
朱建平:男,1969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94年6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蘇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支隊金閶大隊科員,三級警督。從警14年來,朱建平時刻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已,受到各級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 [1] 
中文名
朱建平
出生日期
1969年5月
性    別

朱建平個人榮譽

2003、2006年度,朱建平同志兩次被授予個人三等功。在2008年初的抗雪救災工作中,朱建平同志連續奮戰、晝夜不息,終因體力不支,因公負傷。朱建平在道路交通管理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演繹了一段絢麗的人生。

朱建平血染冰雪鑄警魂

1月下旬,在喜迎新春佳節之際,古城蘇州正面臨着一場五十年罕見的暴雪襲擊,連續的暴雪使大街小巷積了厚厚的一層冰雪,不少路段的側滑現象十分嚴重。蘇州金閶交巡警大隊的全體同志為保證道路暢通,羣眾出行安全,奮戰在風雪中,清除冰雪,疏導和指揮交通。由於高速公路陸續封閉,312國道這條重要“生命線”面臨着極大交通壓力。此時,連續加班數日的朱建平本來應該在醫院陪伴發着高燒的兒子,但他舍小家為大家,放棄了大隊給他安排的休息,主動來到了抗雪救災第一線。大隊考慮他已經加班多天,且他兒子因發燒已連續住院兩天,家裏實在沒人照顧,就安排他27日休息一天。但是,26日晚上,他從醫院的電視裏看到“橙色”暴雪警報後,就打電話叫他妻子再來醫院,硬是把8歲的兒子撇在醫院,徑自奔赴抗災前線。朱建平深知,這個時候人民羣眾最需要警察,暴雪堅冰對羣眾出行會構成嚴重的威脅,也許自己的力量很小,但多一名交警在路上執勤,指揮交通、清除積雪,就能讓道路更暢通些,讓交通事故更少些,人民羣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就能降得低些再低些。28日凌晨5時30分,已經一夜未眠的朱建平同志一早就聯繫了綠化隊的一輛鏟雪車,開始清除312國道的積雪,下午2時30分左右,雪下得越來越大,朱建平冒雪站在鏟雪車上,一邊引導鏟雪車除雪,一邊指揮其它車輛通行。不料,此時剷車突遇障礙急停,朱建平摔出車外,頭部重重地撞在路面上,右眼部位血流不止,當場昏迷不醒。經送醫院搶救,確診為顱骨骨折,右眼神經嚴重受傷,面部縫合20餘針,目前,朱建平雖已脱離生命危險,但仍在進一步治療中。

朱建平犧牲自己換民安

朱建平同志因抗雪救災受傷的事蹟迅速傳遍了蘇州大街小巷,在羣眾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蘇州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題為“朱建平:你是英雄”的大篇幅文章;江蘇交通廣播網和蘇州廣播電台連續報道了朱建平的感人事蹟。一時間朱建平成為家喻户曉的抗雪救災英雄。然而,當支隊領導到醫院看望時,朱建平還念念不忘雪情路況,他在醫院醒來後的第一句話是:“現在路上的雪掃完了沒有?明天氣温可能會到零下3度。”躺在病牀上的朱建平得知這兩天蘇州還將有中到大雪時,依然牽掛着病房外的抗雪救災工作。在領導和同事的眼中,朱建平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大隊中是出名的“工作狂”。全市統一開展了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朱建平轄區內的312國道是整治的重點,從專項行動開始以後,朱建平全力投入行動,以超人的意志連續加班達300個小時。“十一”黃金週前後,為了確保黃金週交通安全暢通,朱建平一直堅守在312國道上,認真查糾客車、校車超員、貨車超載、車輛超速、酒後駕駛等重點交通違法行為,整整一個月沒有休息一天,直到黃金週過後,早已疲憊不堪的朱建平終於累倒在崗位上。朱建平正是以他一絲不苟、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十幾年如一日埋頭在自己的“責任田”上不停地耕耘,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讚許、轄區羣眾的好評。每一次突擊整治,每一次加班加點都少不了他,不管是颳風下雨,寒風臘月,還是烈日炎炎的夏天,最苦最累的地方,總能見到他的身影。當了14年警察,兢兢業業在履行着一名交巡警的職責。一年四季,日曬雨淋,各種甘苦只有自己能夠體會。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發了財,有時也有人勸他,“別傻傻的站馬路了,跟我們一起做生意吧”。可朱建平卻始終不為所動,堅持着自己所熱愛的本職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説,幹一行愛一樣,他已經深深愛上了交巡警這一行,做好工作是他的職責。朱建平同志的妻子居紅霞已經習慣了丈夫的“突然出走”,她默默地為丈夫打理好家中的一切,讓丈夫好安心的撲在工作上。朱建平光榮負傷後,妻子居紅霞在病牀邊心疼地看着受傷的丈夫,沒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流淚。看着妻子眼中流露中的心疼與不安,朱建平安慰道:“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受點傷算什麼,誰讓我是一名人民警察呢”!是的,肩負着人民警察的光榮使命,朱建平在2007年度“追逃”工作中,憑藉着自身過硬的業務本領,連續兩次查獲兩名“網上逃犯”。2007年5月31日8時許,朱建平同志在312國道查獲一名詐騙260多萬元鋁材的廣東籍犯罪嫌疑人,當嫌疑人企圖逃跑時,朱建平用他嫺熟的擒拿技術,一招制敵將犯罪嫌疑人楊敬權死死地摁在地上。

朱建平和諧執法暖人心

朱建平同志在日常交通管理中始終牢記 “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宗旨,始終維護好“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形象。他注重學習“郭曉紅工作法”,堅持做到“一嚴”、“二先”、“三杜絕”和“四個規範”。在日常執勤執法中,他決不會簡單操作、千篇一律地查糾交通違法,而是十分注意把握各類交通行為參與人的心態、注意把握當事人的情緒和現場氣氛、注意引導周圍羣眾的言語傾向,開展人性化執法。他能正確處理好執法手段和執法效果之間的關係,講究“用心執法、用情感化”。在查糾非機動車、行人違法等這類執法難點問題上,朱建平善於化解矛盾、善於做羣眾工作,敢於迎難而上。工作中,一些初、高中學生騎車帶人、走快車道等現象,經常會使他感到教育的責任重大。此時,朱建平始終堅持以教育引導為主、處罰為輔,耐心地和學生們交流,教育他們交通事故的危害,讓他們從小樹立交通安全意識,在查糾違法的同時會給這些同學補上一堂生動的法制課;在查糾行人違法中,朱建平更是顯得十分有耐心。由於一些行人對信號燈不理解,橫穿馬路隨意性很大,在被查糾時往往會不配合民警的工作,有時甚至冷言冷語、出口傷人。而朱建平從不計較當事人的不文明用語,始終堅持“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耐心做好解釋和宣傳。有一次,朱建平發現一位年紀較大的老人在路口闖紅燈,一連吹了12次哨,敬了三次禮,才硬把他從“紅燈”邊上拉了回來。通過苦口婆心地解釋和宣傳,老人最終受到了觸動。正是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朱建平同志和崗位其他民警的共同努力下,其管轄路口的遵章率全隊第一,為“暢通工程”創建作出了貢獻。

朱建平舍已救人塑形象

對於家人來説,朱建平或許算不上一個合格的丈夫,也算不上一個盡職的父親。多年來,朱建平始終把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滿腔的熱情灑向需要幫助的人們,甚至付出了艱辛的血汗。2003年平安夜,寒風呼嘯,氣温驟降至零度以下。當晚9點左右,朱建平正在312國道長青段執勤,一輛麪包車突然翻到河中,駕駛員在車內生死不明。接到報警後,朱建平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由於河水很深,翻在河裏的麪包車只露出半個車身,圍觀的羣眾也露出十分焦急的神情。藉着電筒光線,朱建平發現駕駛員正在寒冷的河水中不時發出微弱的呼叫聲音。危急之際,水性不好的朱建平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要把駕駛員救上岸,他連衣服都沒來得及脱,縱身跳入河中。河水冰冷徹骨,朱建平忍着嚴寒在水中不停地搜救,最終,駕駛員被拉上了岸,而朱建平卻凍得連話都説不出來。事後有人問他,當時為什麼想都沒想就跳下去了。“時間緊急,救人要緊”,這就是朱建平的回答,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責任和良心。透過這種最樸實的話語,我們看到的是一顆質樸而高尚的心,也正是這顆高尚、誠摯的心,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朱建平,一名平凡而優秀的交通民警,一雙腳板在蘇州的道路踩過了十四個春秋。他用自己無私的奉獻、無畏的勇氣、堅強的鬥志,實實在在地詮釋着一個普通的詞彙--職責,他的註腳就是真情和執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