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延壽

鎖定
朱延壽(870年-903年),廬州舒城(今安徽舒城)人,唐末吳國將領,吳王楊行密妻弟。
朱延壽在唐末追隨姐夫楊行密,在楊行密統一江淮的戰爭中屢立戰功,以善戰、好殺著稱,官至壽州團練使,領奉國軍節度使。他自乾寧二年(895年)起,鎮守壽州八年,對內攻取蘄州光州等地,對外屢挫汴軍,輔佐楊行密建立吳國,是吳國的方面大將,但也逐漸遭到楊行密的猜忌與壓制 [39]  ,矛盾不斷激化。
天覆三年(903年),朱延壽密謀參與田頵安仁義的叛亂,被楊行密誘殺於廣陵,時年三十四歲。
本    名
朱延壽
別    名
朱三郎 [40] 
所處時代
唐末
出生地
廬州舒城
出生日期
870年
逝世日期
903年
主要成就
輔佐楊行密建立吳國
鎮守壽州八年
官    職
奉國軍節度使、壽州團練使

朱延壽人物生平

朱延壽早年經歷

朱延壽是廬州刺史楊行密的妻弟,因排行第三又稱朱三郎 [40]  。他年輕時姿容俊美,不到二十歲便在楊行密麾下效力,參與了楊行密與秦彥孫儒等勢力爭奪淮南鎮的戰爭,期間“摧堅陷陣”,屢立戰功。 [6] 

朱延壽轉戰江淮

龍紀元年(889年),朱延壽隨楊行密攻滅宣歙觀察使趙鍠 [7]  ,奪取宣州。唐朝乃任命楊行密為宣歙觀察使,後又在宣州設立寧國軍,以楊行密為寧國軍節度使 [8] 
大順二年(891年),淮南節度使孫儒攻打宣州。朱延壽與劉威領兵三萬,在黃池(在今安徽當塗)迎戰孫儒,卻被孫儒擊敗。孫儒本欲乘勝進擊,但卻為大水所阻,只得撤歸廣陵(淮南鎮治,在今江蘇揚州)。 [9] 
景福元年(892年),孫儒再攻宣州,結果兵敗被殺。楊行密乘勝入據廣陵,控制了淮南鎮,被拜為淮南節度使。 [22]  朱延壽亦被委以“干城之任”,以好殺著稱。當時,揚州一帶多有盜匪。楊行密欲示以寬仁,每次抓到盜匪都會予以釋放,還允許盜匪帶走所盜取的財物,告誡道:“千萬不要讓朱延壽知曉。”但他隨後又會暗中告知朱延壽,讓朱延壽將這些盜匪全部捕殺。 [23] 
乾寧元年(894年),武昌節度使杜洪攻打黃州,黃州刺史吳討向楊行密求援。朱延壽被任命為行營都指揮使,率部馳援吳討,擊退了杜洪。吳討乃將黃州獻給楊行密。 [10]  朱延壽隨後乘勝直進,略地至蘄州(在今湖北蘄春)。 [11] 

朱延壽鎮守壽州

乾寧二年(895年),楊行密舉兵攻壽州(治今安徽壽縣),因久攻不克準備撤軍退走。朱延壽請求率所部再攻一次,結果一戰破城,擒獲刺史江從勖 [28]  ,因功被拜為淮南節度副使、壽州刺史。 [12]  不久,宣武節度使朱温遣汴軍數萬進攻壽州。朱延壽乃命部將李厚率十旗騎兵(旗為編制單位,每旗二十五騎)迎戰汴軍,因眾寡不敵而敗回。李厚本該處斬,但卻請求增兵再戰。朱延壽遂給李厚增加五旗的兵力,讓他再攻汴軍。 [13]  李厚拼死力戰,又得朱延壽率眾為後援,終於擊退了汴軍。 [14] 
乾寧三年(896年),朱延壽以突襲戰再圍蘄州。蘄州大將賈公鐸當時正在外打獵,用計突圍入城。朱延壽聞訊大驚,認為短時間內難以破城,於是向楊行密請求派出與賈公鐸有舊交者,以官爵、金帛説服其降服。壽州團練副使柴再用請纓入城,成功得説降了賈公鐸及蘄州刺史馮敬章。 [15]  朱延壽由此得到蘄州,並與賈公鐸結為了姻親 [29]  ,隨後又攻取光州(治今河南潢川),殺刺史劉存。 [16]  他因功升任壽州團練使 [17] 
乾寧四年(897年),朱温兵分兩路,入侵淮南。東路龐師古趨清口(在今江蘇淮陰西),攻揚州;西路葛從周趨安豐(在今安徽壽縣西南),攻壽州。朱延壽在壽州西北大敗葛從周,迫使其退守濠州(治今安徽鳳陽東北)。不久,楊行密與大將朱瑾清口之戰中大破汴軍,斬殺龐師古,乘勝進至壽州。葛從周忙撤軍而去。朱延壽與楊行密、朱瑾隨後追擊,在渒河大敗葛從周。汴軍被“殺溺殆盡”,殘部在撤退途中又有無數士卒凍餓而死,最終撤回汴州的不足千人。楊行密自此雄霸江淮。 [21]  後來,汴軍又多次攻壽州。朱延壽都打開城門,作出一副毫不設防的姿態。但汴軍懾於朱延壽威名,不敢過於進逼。 [50] 
天覆二年(902年),唐昭宗以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拜楊行密為東面行營都統,封吳王,命其討伐朱温。楊行密由此正式建立吳國(南吳),不久便發兵北上,但攻宿州不下,乃以“糧運不繼”為由撤歸淮南。 [19]  當時,朱延壽也被拜為奉國軍節度使,並出兵攻蔡州(奉國軍治,在今河南汝南),以分朱温之勢。 [30] 

朱延壽謀叛被殺

楊行密克定江淮後,決定休養生息、保境安民。而朱延壽與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團練使安仁義卻都猛悍難制,熱衷於攻城略地,因此常遭楊行密的壓制,矛盾不斷激化。田頵、安仁義遂於天覆三年(903年)八月同時舉兵叛亂。楊行密忙命李神福王茂章等將領率軍平叛。 [18]  當時,田頵遣門客杜荀鶴前往壽州,爭取朱延壽的支持。朱延壽因常遭楊行密的輕慢,對其早有不滿,於是表示支持田頵。 [24]  他命杜荀鶴回覆田頵,道:“公若能有所為,我願為您執鞭墜鐙,誓死追隨。” [25] 
田頵在命杜荀鶴聯絡朱延壽之前,還曾派出兩名使者,卻在半路被楊行密部將尚公迺截殺,他寫給朱延壽的書信也被尚公迺呈交給了楊行密。 [26]  但楊行密對此偽作不知,還故意在朱延壽派來的使者以及妻子朱夫人(即朱延壽的姐姐)面前裝作因眼疾嚴重而失明。他對朱夫人道:“我的幾個兒子都不足以成大事,他們三舅(指朱延壽)若能代我主持軍政,我無憂矣。” [27] 
楊行密遣使召朱延壽來揚州。朱延壽已得朱夫人密報 [33]  ,對此深信不疑,乃自壽州徑赴揚州,於當年(903年)九月抵達廣陵,到後便被楊行密殺死(詳見“人物爭議“”目錄),年僅三十四歲 [34]  。楊行密命部將徐温招降了朱延壽的隨從部曲,隨後又殺死朱延壽的兄弟們,休棄了朱夫人。 [35]  朱妻王氏亦於壽州舉火自焚。 [4]  但楊行密念及朱延壽舊功,赦其幼子朱匡業。 [36] 

朱延壽主要影響

朱延壽自廬州時便追隨楊行密,隨其南征北戰,後又獨當一面,為淮南楊氏割據政權的發展及吳國的建立立下了功勳:
  • 據江淮:朱延壽在龍紀元年(889年)時隨楊行密攻取宣州,此後多次與孫儒的軍隊交戰。 [6]  [7]  [9]  他在楊行密奪取淮南後,率兵擊退武昌節度使杜洪,使得楊行密得到了黃州,又於乾寧二年(895年)一戰攻破壽州,擒獲壽州刺史江從勖,次年(896年)又突襲蘄州,降服蘄州刺史馮敬章及大將賈公鐸,隨後又攻取光州,殺刺史劉存 [10]  [11]  [12]  [28]  [15]  [16]  [17] 
  • 敗汴軍:朱延壽在乾寧二年(895年)時堅守壽州,打退了朱温的數萬汴軍。 [13]  [14]  乾寧四年(897年)時又擊退汴將葛從周,迫使其退守濠州,隨後又與楊行密、朱瑾合兵追擊,在渒河再敗葛從周,使楊行密自此雄霸江淮。 [21] 

朱延壽歷史評價

路振:延壽善用兵,有鈐略,好以寡擊眾,……性疏財,每得賞賜,皆分齎將士。 [32] 
宋祁:如仁厚(高仁厚)、田(田頵)、朱(朱延壽),材不足為吳、蜀之老,可與事天子哉! [1] 
歐陽修:頵及安仁義、朱延壽等皆從行密起微賤,……三人者皆猛悍難制。 [20] 
胡三省:①書旅獒曰:“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盡其心;狎侮小人,罔以盡葝力。”楊行密狎侮朱延壽,幾至於亡國喪家,蓋危而後濟耳,可不戒哉! [37]  ②按尚公迺執田頵二使,田頵繼遣杜荀鶴至壽州,朱延壽亦必知前二使之見執矣。楊行密召之,了不自疑,至於送死,豈其智有所不及邪﹖抑天奪之鑑也! [51]  ③田頵、朱延壽、安仁義,淮南諸將中之鎗鎗者也。 [43] 

朱延壽軼事典故

朱延壽治軍嚴厲

朱延壽治軍以執法嚴厲著稱,在戰場上經常“以寡鬥眾”,如若不勝,敗還者全部處死。他令出必行,凡違令者都會被處死。一次與汴軍作戰,朱延壽派二百人持大劍衝擊敵陣。有一個被安排留下的士卒主動要求出戰,卻被朱延壽以“違命”處斬。 [38] 

朱延壽只憂小賊

楊行密初聞朱延壽與田頵安仁義一同叛亂時,憂形於色。後來,朱延壽被殺,朱瑾入賀。楊行密道:“那兩個大賊不足為慮,我只擔心這個小賊,如今無事矣。” [41] 

朱延壽浴中見鬼

朱延壽曾在浴室窺見牖外有兩人,青面紅發,手執兩封公牒。一人説:“我受命來取。”另一人説:“我也受命來取。”一會兒就都不見了。就在這年,朱延壽被殺。 [42] 

朱延壽人物爭議

關於朱延壽的被殺,史料記載有多種説法:
  • 舊五代史》稱,朱延壽快馬奔赴揚州,在距離廣陵三十里處被楊行密遣人誅殺。 [44] 
  • 九國志》稱,朱延壽在廣陵入見楊行密時,被刺殺於寢室門口。 [34]  新五代史》採用此説。 [45] 
  • 新唐書》稱,朱延壽在拜見楊行密時被擒殺,但未提及被殺地點。 [46] 資治通鑑》亦採此説,並明確指出被殺地點是在楊行密的寢室門口。 [47] 
  • 五代史補》稱,楊行密詐稱失明長達三年,方才取信於朱延壽。他坐在中堂,以“家人禮”與朱延壽相見,在朱延壽下拜行禮時,用袖中暗藏的鐵槌猛擊其後腦。朱延壽倒地翻滾,慘叫良久,方才斃命。 [48] 五國故事》亦取楊行密裝瞎三年之説,稱楊行密在正廳召見朱延壽,突然睜眼,趁朱延壽惶駭之時命武士將其執殺。 [49] 
  • 十國春秋》稱朱延壽被楊行密殺於寢室門口,但《吳太祖世家》採用《新唐書》《資治通鑑》的擒殺説,《朱延壽傳》則採用《九國志》《新五代史》的刺殺説。 [35]  [33] 

朱延壽人際關係

姐姐:朱夫人,嫁楊行密,被唐朝封為燕國夫人,朱延壽被殺後遭到休棄,改嫁蘄州刺史石膳。 [3]  [35]  [34] 
妹夫:賈匡浩,賈公鐸之子。 [29] 
妻子:王氏,在朱延壽赴揚州時要求他每日派遣一使者來報平安,後因使者不至而知朱延壽已遇害,乃縱火壽州府衙,聲稱“誓不以皎然之軀,為仇人所辱”,投火自盡。 [4] 
兒子:朱匡業,後仕南唐,歷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後主李煜三帝,官至中書令、神武統軍 [5] 

朱延壽史料索引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九·列傳一百一十四》 [1] 
舊五代史·卷十七·梁書列傳七》 [2] 
十國春秋·卷十三·吳十三》 [31] 
九國志·卷三》 [32] 
參考資料
  • 1.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9]
  • 2.    舊五代史:卷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9]
  • 3.    《十國春秋》卷4《夫人朱氏傳》:夫人朱氏,奉國節度使延壽姊。少以黠慧侍太祖,會延壽被誅,並夫人出之。(朱氏,唐封燕國夫人。)
  • 4.    《十國春秋》卷12《朱延壽妻王氏傳》:朱延壽妻王氏,當太祖以計召延壽,詭言欲與以揚州,延壽信之,將行,王曰:“今若得揚州,成宿志,是興衰在時,非系家也。然此行吉凶未可知,願日發一介慰我。”一日,介不至。王曰:“事可知矣。”乃部分僮僕,授兵器,方闔扉,而捕騎至,遂出私帑施民,發百燎焚壽州牙舍,曰:“我誓不以皎然之軀,為讎人所辱!”赴火死。
  • 5.    《十國春秋》卷22《朱匡業傳》:朱匡業,吳奉國節度使延壽子也。延壽以謀叛誅,匡業時尚幼。……烈祖輔吳,拔為軍校,積功至諸軍都虞候。升元中,出為歙州刺史。……正陽喪師,朱元叛,元宗議親征,召匡業及統軍劉存中,問方略。……後主襲位,召拜神武統軍,加中書令,卒。
  • 6.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行密之妻弟也,美姿容。未冠事行密,從徵秦彥、孫儒,皆以摧堅陷陣受賞。
  • 7.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事太祖破秦彥、畢師鐸、趙鍠、孫儒,功居多。
  • 8.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龍紀元年,夏六月,宣州城食盡,人相啖,指揮使周進思據城逐趙鍠;鍠將奔廣陵。田頵追擒之。未幾,宣州城執進思以降。行密入宣州,表言於唐,詔以行密為宣歙觀察使。東平王全忠與鍠有舊,遣使求鍠,行密斬鍠首以遺之。大順元年三月,唐賜宣歙軍號寧國,以行密為節度使。
  • 9.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大順二年春正月,孫儒盡舉淮、蔡之兵濟江,癸酉,自潤州轉戰而南。夏四月,行密遣劉威、朱延壽將兵三萬擊孫儒於黃池,我師敗績。儒遂軍黃池之上。五月,大水,諸營皆沒,儒還揚州。
  • 10.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乾寧元年春三月,黃州刺史吳討舉州附於我。夏五月,武昌節度使杜洪攻黃州,行密遣行營都指揮使朱延壽救之。(按唐杜洪傳:永興民吳討據黃州,駱殷據永興,二人皆隸土團者也,故軍剽甚。洪雖得節制,而附朱全忠。乾寧初,身自將擊討,乞師淮南,楊行密遣朱延壽助之。洪引還,延壽拔黃州,俘討獻京師。駱殷棄永興走,行密取其地。與此略異。今從通鑑所載。)十二月,吳討畏杜洪之逼,納印請代,行密以先鋒指揮使瞿章權知黃州。
  • 11.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乾寧初,黃州吳某歸款,遣延壽援之,狥地蘄陽而還。
  • 12.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從圍壽春,城堅不可拔,將舍之,延壽請以所部試往,臨城一舉而破,城中市不易肆。以功署淮南節度副使、壽州刺史。
  • 13.    《十國春秋》卷6《李厚傳》:朱延壽知壽州,厚實在兵間。會汴兵數萬臨城下,甚急。延壽軍制,軍中每旗二十五騎,命厚統十騎往擊,不勝,將斬之。厚稱:“眾寡不敵,願益兵更往,不勝則死。”都押牙柴再用亦為之請,乃益以五旗。
  • 14.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延壽命黑雲隊長李厚拒之,厚殊死戰,都押牙柴再用復為之助,延壽悉眾乘之,汴兵敗走。
  • 15.    《十國春秋》卷6《賈公鐸傳》:乾寧中,朱延壽奄至城下,圍蘄州。會公鐸方獵,不得還,伏兵林中,命勇士二人衣羊皮夜入延壽所,掠羊羣潛入城,約夜半開門舉火為應,復衣皮反命。公鐸如期至城南門,門中火舉,力戰突圍而入。延壽曰:“吾常恐其潰圍而出,今反潰圍而入邪?如此,城安可猝拔?”乃白太祖,求軍中與公鐸有舊者,持誓書金帛往説之,許以昏。壽州團練使柴再用請行,臨陣與語,為陳利害,公鐸及敬章請降。
  • 16.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乾寧三年夏四月,朱延壽破蘄州,降其大將賈公鐸及刺史馮敬章。……延壽進拔光州,殺其刺史劉存。
  • 17.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於是取黃、蘄、光三州,以功遷壽州團練使。
  • 18.    《十國春秋》卷13《田頵安仁義傳》:天覆三年八月,頵遂與仁義同舉兵反。神福方與劉存攻鄂州,太祖召之討頵。……時仁義焚東塘以襲常州,……仁義復入潤州。太祖潛令王茂章、李德誠等圍之。
  • 19.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二年春正月,天子在鳳翔。三月,天子以金吾將軍李儼為江淮宣諭使,書御衣賜王,拜王東面行營都統、中書令,進爵吳王,以討朱全忠。夏四月,王發兵討汴,以副使李承嗣權知淮南軍府事。已而進攻宿州,不克,竟以糧運不繼引還。
  • 20.    新五代史:卷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29]
  • 21.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乾寧四年九月,東平王全忠大舉入寇,遣龐師古以徐、宿、宋、滑之兵七萬壁清口,將趣揚州;葛從周以兗、鄆、曹、濮之兵壁安豐,將趨壽州。冬十月,王與朱瑾將兵三萬拒汴軍於楚州。……十一月癸酉,……王自引大軍濟淮,與瑾等夾攻之,汴軍大敗,斬師古及將士首萬餘級,餘眾皆潰。時葛從周營壽州西北,壽州團練使朱延壽擊破之,退屯濠州,聞師古敗,奔還。王與瑾、延壽乘勝追之,及於渒水。從周方半濟,我兵合擊之,殺溺殆盡,從周僅走免。……會大雪,汴卒緣道餓死,還者不滿千人。王自是保據江、淮之間,汴人不能與我爭矣。
  • 22.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景福元年二月,孫儒圍宣州。……六月,行密聞儒疾瘧;戊寅,大雨晦冥,縱兵擊之,儒軍大敗。田頵擒儒於陣,斬之,傳首京師。丁酉,行密率眾歸揚州,……秋七月丙辰,至廣陵。秋八月,唐命行密為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
  • 23.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行密鎮維揚,授延壽以干城之任。時軍中多盜,行密方務寬恕,求得士伍心,知延壽好殺,每捕至者,必並所盜物,遺而賞之,仍誡之曰:“慎勿使延壽知。”既而密報延壽,俱復擒殺之。
  • 24.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奉國節度使朱延壽素狎侮於王,頗懷怨望,陰與田頵通。是月,頵遣前進士杜荀鶴至壽州,與延壽相結。
  • 25.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田頵之叛,遣使詣延壽布腹心,延壽陰約曰:“公有所為,我願執鞭。”
  • 26.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三年八月,寧國節度使田頵、潤州團練使安仁義同舉兵反。頵遣二使詐為商人,詣壽州約奉國節度使朱延壽,道遇尚公廼,疑之,殺一人,得頵書以告王。
  • 27.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頵與安仁義及延壽既謀絕太祖,太祖心疑之,而未有以發,乃陽為目疾,每接延壽使者,必錯亂其所見以示之。常行,故觸柱而僕,太祖夫人朱氏,延壽姊也,掖之,太祖泣曰:“吾業成而喪其目,是天廢我也。吾兒子皆不足以任事,得三舅代我,無憂矣。”
  • 28.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乾寧二年夏四月,行密攻壽州,不克,將引還。庚寅,朱延壽請往更攻,一鼓拔之,執其刺史江從勖。
  • 29.    《九國志》卷2《賈公鐸傳》:行密令召軍中與鐸有舊者,持誓書、金帛與之和,仍令延壽與之約婚,小將柴再用應召而行。鐸乃請盟,延壽以妹妻其子匡浩。
  • 30.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唐昭宗在鳳翔,詔延壽圍蔡,以分汴人之勢,擢奉國軍節度使。
  • 31.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168-169
  • 32.    [宋]路振撰,連人點校.九國志.濟南:齊魯書社,2000:42-43
  • 33.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行密)遣辯士趣召之。延壽疑,不肯赴。朱夫人遣婢報之,故延壽疾走揚州。至,則太祖迎之寢門,刺殺之。
  • 34.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延壽不疑,遂來覲,行密迎至寢門,使人刺殺之,年三十四。出夫人嫁蘄州刺史石膳。
  • 35.    《十國春秋》卷1《吳太祖世家》:天覆三年九月,王召延壽至廣陵,迎及寢門,執殺之,部兵驚擾,徐温諭以大義,皆聽命,遂斬延壽兄弟,黜朱夫人。(夫人,延壽姊也。)
  • 36.    《陸氏南唐書》卷8《朱匡業傳》:武王疑其難制,誘殺之,出夫人使更嫁,然猶以舊功貸其妻子。時匡業尚幼,稍長,授以官。
  • 37.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3-31]
  • 38.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延壽用法嚴,常以寡鬥眾,不勝,反者必盡戮之。一日,與汴人戰,遣二百人持大劍斫陣,有一人應留者請行,延壽以違命立斬焉。
  • 39.    《九國志》卷3《田頵傳》:初行密克定江淮,方撫循百姓,而頵與安仁義、朱延壽等皆猛鷙驍勇,以攻取為務,行密憚其難制,每抑之。
  • 40.    《五代史補》卷1《楊行密詐盲》:楊行密據淮南,以妻弟朱氏眾謂之朱三郎者,行密署為泗州防禦使。……行密內外不測,即時升堂廳,召將吏等謂之曰:“吾所以稱兩目失明者,蓋為朱三。此賊今擊殺,兩目無事矣,諸公知之否!”
  • 41.    《九國志》卷3《朱延壽傳》:田頵、安仁義結構延壽叛,將分地而治。行密憂形於色,……既而朱瑾入賀,行密曰:“彼二大賊不足憂,惟憂此小賊,今得之無事矣。”
  • 42.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先是,延壽於浴室中窺見牗外二人,青面朱發,執公牒二函,一人曰:“我受命來取。”一人曰:“我亦受命來取。”俄而不見。是年遂被殺。
  • 43.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4-06]
  • 44.    《舊五代史》卷17《朱延壽傳》:延壽飛騎赴命,邇揚州一舍,行密使人殺之。
  • 45.    《新五代史》卷61《吳世家》:延壽至,行密迎之寢門,刺殺之,出朱夫人以嫁之。
  • 46.    《新唐書》卷189《朱延壽傳》:延壽疾走揚州,拜未訖,士禽殺之,而廢其妻。
  • 47.    《資治通鑑》卷264“天覆三年九月”條:延壽至廣陵,行密迎及寢門,執而殺之。
  • 48.    《五代史補》卷1《楊行密詐盲》:居無何,行密得目疾,雖愈,且詐稱失明,其出入皆以人扶策,不爾則觸墻抵柱,至於流血,姬妾僕隸以為實然,往往無禮,首尾僅三年。朱氏聞之,信而少懈馳,行密度其計必中,謂妻曰:“吾不幸臨老兩目如此,男女卑幼,苟不諱,則國家為他人所有。今晝夜思忖,不如召泗州三舅來,使管勾軍府事,則吾雖死無恨。”妻以為然,遽發使述其意而召之。朱氏大喜,倍道而至。及入謁,行密恐其覺,坐於中堂,以家人禮見。朱氏頗有德色,方設拜,行密奮袖中鐵槌以擊之,正中其首,然猶宛轉號叫,久而方斃。
  • 49.    《五國故事》卷1《偽吳楊氏》:行密之妻兄朱延壽,始為行密稱薦,旋至壽州節帥。而延壽潛以宗姓通於梁祖,將規淮甸。行密乃謀去之,且慮召之不至,遂詐為目疾,凡三年。其妻旦夕視其動靜,以為信。至於私於隸僕,悉避餘人,唯不避行密。密一日謂其妻曰:“吾目疾不瘳矣。諸兒且不克省軍府之事,當屬於舅。汝宜召之。”其妻自以書召延壽。既至,行密處正廳,潛兵以見之,俄而開目,曰:“數年不見舅,今旦果相睹。”延壽惶駭。遂叱勇士執而殺之,仍廢其妻焉。
  • 50.    《十國春秋》卷13《朱延壽傳》:汴兵每至延壽境,延壽開門不設備,而不敢逼。
  • 51.    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卷二百六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4-0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