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山石刻

鎖定
朱山石刻,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永合會鎮吳莊村北朱山頂上(現朱山石刻文化園內),由西漢、東漢、唐代三處石刻組成。 [1] 
朱山石刻又稱“漢朱山羣臣上醻石刻”,為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漢趙國諸臣為趙王祝福、祈禱所鐫刻。該刻石與山體相連,為長條狀摩崖石刻,長1.5米,寬0.52米,豎行陰刻15個篆體大字“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羣臣上醻此石北”。唐代石刻位於西漢石刻之東15米處。東漢石刻位於西漢石刻之東21米處。朱山石刻對研究西漢時期政治制度和書法藝術具有價值。 [1] 
1982年,朱山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3月,朱山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朱山石刻
外文名
Zhu Shan stone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永合會鎮吳莊村北朱山頂上(現朱山石刻文化園內)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7-1498-4-001

朱山石刻歷史沿革

朱山石刻
朱山石刻(3張)
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漢趙國諸臣為趙王祝福、祈禱時刻石,豎行陰刻篆書共15字“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羣臣上醻此石北”。
東漢陽嘉四年(135年),於西漢石刻東21米處刻一石。
唐貞元十四年(798年),於西漢石刻東15米處刻一石。 [1] 
清朝道光年間,朱山石刻被時任廣平府知府的楊兆璜發現。 [4] 
2015年,永年區對朱山石刻及其周邊包括朱山、婁山等地進行開發,朱山石刻併入“朱山石刻文化園”。 [4] 

朱山石刻石刻特點

朱山石刻
朱山石刻(3張)
朱山石刻由三處石刻組成。西漢石刻為西漢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漢趙國諸臣為趙王祝福、祈禱所刻,該石刻與山體相連,為長條狀摩崖石刻,長1.5米,寬0.52米,豎行陰刻篆書共15字“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羣臣上醻此石北”。東漢石刻位於西漢石刻東21米處,據考應為東漢陽嘉四年(135年)所刻。唐代石刻位於西漢石刻東15米處,為唐貞元十四年(798年)所刻。 [5] 

朱山石刻文物遺存

清道光年間,楊兆璜在朱山石刻墨拓整紙本《羣臣上壽刻石》,已裱立軸。《西漢羣臣上壽刻石清拓本》縱26釐米,橫26釐米。篆書1行15字:“趙廿二年八月丙寅羣臣上酬此石北”。此拓本幅內有趙之謙小楷一跋。右側裱邊鑲沈樹鏞題簽一、吳廣霈跋三則。左側裱邊鑲俞樾考論此石年代的手札二封(三頁)、吳廣霈跋一則(二頁)。鑑藏印記有:“沈氏金石”“均初藏寶”“積川胡澍、川沙沈樹鏞、仁和魏錫曾、會稽趙之謙同時審定印”“武林韓小亭氏審定金石文字”“盱眙吳同遠公望父審定金石書畫印記”“當湖朱善旂建卿父珍藏”等。 [6] 

朱山石刻石刻價值

朱山石刻在文字中首次出現“趙廿二年”這一明確紀年,為研究中國西漢分封諸侯王國紀年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證據,其書體處於篆書向隸書過渡時期,對研究西漢時期政治制度和書法藝術都具有較高的價值。東漢石刻及唐代石刻也是研究當時歷史情況的寶貴資料。 [1] 

朱山石刻歷史文化

  • 相關著作
清趙之謙《補寰宇訪碑錄》、沈西雝《交翠軒筆記》、張德容《二銘草堂金石聚》、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楊守敬《激素飛清閣評碑記》等。 [6] 

朱山石刻保護措施

1982年,朱山石刻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 
2013年3月,朱山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2015年,永年啓動“朱山石刻”遺址保護開發工程。 [4] 
2017年8月,朱山石刻保護修繕項目經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修繕計劃,2019年2月經河北省文物局批覆同意項目設計方案,2019年11月開工,2020年8月竣工。 [5] 
2023年9月12日,朱山石刻保護修繕項目—保護性設施建設工程通過驗收。 [7] 

朱山石刻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朱山石刻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永合會鎮吳莊村北朱山頂上(現朱山石刻文化園內)。 [1] 
  • 交通信息
從永年區人民政府駕車,大約25分鐘到達朱山石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