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家莊

(新泰市禹村鎮東南部)

鎖定
朱家莊 [1]  村位於新泰市禹村鎮東南部,全村人口1013人,黨員30名,耕地面積1200畝。朱家莊村始建於明朝,由朱氏遷往此地,原名太平莊,後因朱氏遷來早,改為朱家莊,1958年屬樓德人民公社,1984年屬禹村鎮管轄。
中文名
朱家莊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禹村鎮
地理位置
新泰市
人口數量
1013人

朱家莊村莊名人

汪寶泉:(1923~1952)抗美援朝一等功臣。1946年6月入伍。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榮立一等功,時任志願軍排長,1952年3月壯烈犧牲。
安寶賢:參加革命抗日時犧牲在戰場。
安寶富:參加了抗美援朝
張自榮:參加了抗美援朝,退伍後,一直擔任朱家莊村支部書記至退休。
張厚新:自張自榮退休後任村支部書記,任期內完成了樓放線朱家莊段的修建,村家家通自來水工程等。
張振虎:接替張厚新的村支書,村獸醫,曾在新泰市第三職業高中授課。
張振峯:村醫生,其父也是醫生,醫術高明,在附近享有盛譽。

朱家莊村莊建設

該村發展第一批黨員在1947年,共3名,尚恆太、安貴身、朱立鵬。截止目前已有中共黨員30名。村兩委班子健全,建立了治保委員會、調解委員會、計劃生育協會、紅白理事會、民主監督理財小組等,組織機構健全。朱家莊村交通便利,樓放線穿村而過,2009年在樓放路旁建了一轉盤,既方便交通又增加了美觀。為方便農業生產,2008年在村東北處建了一座跨河大橋,2010年前在村南又建了一座跨河大橋,大大方便了羣眾生產,為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上世紀九十年代開通直達省城的客車。現有多路客車在朱家莊設站。
該村自1976年打出第一眼機井,能暫時緩解當時吃水問題,1992年在村北打了第二眼深井解決了澆地問題,2005年在南峪村又打了一眼深井,將水引入我村並家家户户安上自來水。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

朱家莊人口情況

朱家莊村現有264户人家,人口1013人,土地面積1200畝,黨員30名。人口以朱、安、張、尚姓為主,其他姓氏有李、史、汪、段、程、蘇、趙、楊等。

朱家莊農業發展

朱家莊耕地以丘陵為主,灌溉水源來自田村水庫、村井水。受水源影響較大。作物種植以小麥、玉米、花生、地瓜為主,少量棉花,大豆,小米,高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