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安東

鎖定
朱安東,男,1972年3月生, 四川樂山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教授。 [1-3] 
中文名
朱安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2年3月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四川樂山
性    別

朱安東人物經歷

朱安東學習經歷

1990.9-1995.7 清華大學 工學學士
1995.9-1998.7 清華大學 法學碩士
1999.9-2005.7 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阿姆赫斯特校區 經濟學博士 [1] 

朱安東工作經歷

1998.7-1999.7 北京城建集團一公司 助理工程師
2005.11- 清華大學 講師、副教授、教授 [1] 

朱安東學術兼職

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
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説史學會常務理事
國際發展經濟學會(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Economics Associates)聯執秘書長
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1] 

朱安東研究方向

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與政治、中國經濟。 [1] 

朱安東研究概況

主持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多項。
已在《中國社會科學》、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Journal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人民日報》和《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等國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論文60餘篇。 [1] 

朱安東學術成果

朱安東專著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本土派”與“海外派”的對話》(與楊萬東、張建君、黃樹東合著),2011.1,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 

朱安東論文

在《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馬克思主義研究》、《高校理論戰線》、《國外理論動態》、《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雜誌》(Journal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國際應用經濟學學評論》(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世界體系研究雜誌》(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紅旗文稿》等期刊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英文
The Sustainabi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State Capacity, (With Minqi Li), Review of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2012, forthcoming)。
The Dependen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on Exports and Investment, (with David Kotz), 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11) 【SSCI收錄】。
Long Waves and Historical Trend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Long-Term Movement of the Profit Rate in UK, US, and Japan from the Mid-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with Minqi Li and Feng Xiao), Journal of World-Systems Research (Winter 2007)。
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Non-linear Analysis, (with Robert Pollin), Journal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Summer 2006). 【SSCI收錄】。
Stock Market Liquid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Levine/Zervos Model. (with Michael Ash and Robert Polli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 Vol. 18, No. 1, 63–71, January 2004。
Capital Flight from China, 1980-2001. (with Gerald Epstein and Chunxiang Li), chapter in Capital Flight and Capital Contro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Edward Elgar Publishers, Northampton,MA, 2005。
中文
“央企市營:中國建材集團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的新探索”(與夏偉東、王玉娣、李菱、吳強、王佳菲、狄英娜合著),《求是》2012年第20期。
“國家能力與中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與李民騏、韓野合著),《政治經濟學評論》,2012年第4期。
“認清西方新自由主義的實質”,《人民日報》,2012.7.11第二版。
“世界資本主義危機的根源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2年第4期,93~101頁。
“新自由主義氾濫的惡果”(與蔡萬煥合著),《紅旗文稿》,2012年第11期。
“私有化與國有化:理論與現實”,《教學與研究》,2011年第1期。
“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和1975—2008年美國經濟的利潤率”,《中國社會科學》。
“政治經濟學在美國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年第8期。
“長波理論視野中的美國金融危機” (與尹哲合著), 《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8年第4期。
“社會公平、警衞性勞動與市場經濟的效率”(與孔晏合著),《國外理論動態》,2007年第12期。
“‘伯克利黑幫’ 與印度尼西亞40年來的經濟發展”,《國外理論動態》,2007年第11期。
“芝加哥弟子”與新自由主義在拉丁美洲的泛濫,《紅旗文稿》,2006年 21期 ,33-36。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過去、現狀和未來”系列(與李民騏合著),《高校理論戰線》2005年5月至8月。 [1] 

朱安東獎勵榮譽

2011年獲第14屆(2010年度)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論文獎
2012年獲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2013-2014年度北京高校優秀德育工作者
2014年獲北京市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4年入選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第二批“四個一批”人才(理論界別)
2015年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