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利平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

鎖定
朱利平,男,湖南婁底人,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朱利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
畢業院校
浙江大學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教授/博導

朱利平人物經歷

                  朱利平教授\博導 朱利平教授\博導
教授/博導,湖南婁底人,兼任中國-葡萄牙先進材料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實驗室主任,中國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學會青年專委會委員、中國膜工業協會工程與應用專委會委員,入選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浙江大學求是青年學者,榮獲2019年中國石化聯合會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主要從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材料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1年6月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工工藝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4年3月畢業於昆明理工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獲得工學碩士學位;2007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作為師資博士後在浙江大學高分子系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出站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其中2011年5月至8月在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C Riverside)進行短期學術訪問,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Penn)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作訪問學者。 [1] 

朱利平研究方向

科研方向為分離功能高分子、微孔高分子、聚合物分離膜、膜分離技術與工程等,致力於探尋實現分離膜材料高性能化(高通量、高截留、抗污染、耐溶劑等)與多功能化(生物相容性、環境響應性、選擇性吸附等)的新思路和新原理,拓展了膜材料與膜分離的科學基礎,建立和發展了一系列膜製備與改性的新方法與新技術。所研究的高分子膜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分離與吸附過程,包括廢水處理與回用、工業給水、飲用水淨化、氣體分離、空氣淨化、物料分離、染料脱鹽、藥物提純等方面。 [1] 

朱利平主要貢獻

已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中重點項目1項)、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2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項等國家級/省部級/國際合作科研項目以及企業委託重大技術開發項目共計20餘項,參與完成國家973計劃項目2項、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
發明了污水處理用長效抗污中空纖維膜及其製備技術,在4家膜法水處理企業(包括2家上市企業)實現成果轉化和規模化生產,膜產品被應用於大型水處理工程,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支持企業新增產值超過20億元。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併發明瞭淨水膜色譜及其製備技術,該膜材料既可過濾飲用水中細菌、病毒、膠體等常規有害物,還能吸附脱除99%以上的重金屬離子以及塑化劑、抗生素等有機微污染物,同時選擇性保留水中的鈣、鎂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將飲用水從“安全”提升到“健康”的新高度。基於“NSP膜色譜雙效淨水技術”的淨水機產品在寧波方太集團成功實現規模化生產與商業化應用,實現研究成果既上“書架”,又上“貨架”。2018年以來致力於耐溶劑分離膜的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攻關,該膜材料與技術在化工分離、生物製藥等行業中的溶劑回收、藥物提純、物料分離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近年來已在Macromolecules、J. Mater. Chem. A、Chem. E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Langmuir、J. Membr. Sci.、J. Hazard. Mater.、Polymer等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高質量、高水平論文140餘篇,累計被引6000餘次(其中ESI高被引論文3篇,被引超過100次的論文12篇),個人H-指數為41。獲得中國發明專利30餘項,獲得2019年中國化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13)、2015年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12)、2020 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2/10)、2013年浙江大學工學傑出成就獎等科技獎勵,參與撰寫學術專著2部、教材1部。擔任學術期刊J. Zhejiang Univ.-Sci. A (Appl. Phys. & Eng.)編委、Membranes編委、Chin. Chem. Lett.通訊編委、《功能高分子學報》青年編委、《膜科學與技術》通訊編委。是Advanced Materials、JACS、J. Mater. Chem. A、J. Membr. Sci等二十多種國際學術期刊審稿人,是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以及多個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項的評審專家,是包括2家上市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的技術顧問、獨立董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