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鎖定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是以風險預控管理為核心,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為重點,以切斷事故發生的因果鏈為手段,以持續改進為運行模式的一套管理體系。
中文名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外文名
Intrinsically safe management system
簡    介
煤礦本質安全管理
原    因
危險源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體系目標

本質安全管理的目標是通過以風險預控為核心的、持續的、全面的、全過程的、全員參加的、閉環式的安全管理活動,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人員無失誤、設備無故障、系統無缺陷、管理無漏洞,進而實現人員、機器設備、環境、管理的本質安全,切斷安全事故發生的因果鏈,最終實現杜絕已知規律的、釀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煤礦生產事故發生的煤礦本質安全目標。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體系定位

本質安全管理定位為: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以切斷事故發生的因果鏈為根本目標的,以風險預控為核心的,以危險源辨識和本質安全管理標準、管理措施為基礎的,與傳統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學、更系統的管理,使我國煤礦安全狀況得到根本改善,達到國際先進安全管理水平。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體系構成

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主要包括風險管理、人員不安全行為管理與控制、組織保障管理、煤礦本質安全文化、煤礦本質安全管理評價和煤礦本質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1.4.1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過程包括:危險源辨識、風險評估、提取管理對象、制定管理標準與措施、風險預控、危險源監測、風險預警、風險控制。 危險源辨識的目的是在煤礦安全事故機理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本企業實際的人員配備條件、機器裝備條件、自然地質條件等,綜合運用事故樹分析法、安全檢查表、問卷調查法、標準對照法以及工作任務分析等危險源辨識方法,系統地辨識存在於煤礦上的危險源以及其起因和後果。危險源辨識是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找到危險源才能確定管理對象,進而建立本質安全體系、管理標準體系,並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本質安全管理要求煤礦建立煤礦危險源辨識的方法體系和煤礦危險源辨識的內容(如人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機器設備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環境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管理制度的不安全因素危險源辨識等)。 辨識出的危險源根據風險評估進行分類管理,包括危險源的監測和監控。 風險評估另外一層含義是危險源根據動態信息檢測對危險源的安全風險程度進行定量評價,以確定特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的範圍和程度,進而進行風險預警和預控。 辨識出的危險源通過提煉成為管理對象,對過管住管理對象來實現對危險源控制。制定管理對象的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的目的是根據事故發生的機理,運用系統的方法,通過適當的管理標準和措施切斷事故發生的因果鏈,從而將風險消除、降低或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本質安全管理標準是處於安全狀態的條件,是衡量管理人員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合格的準繩,是管理工作應達到的最低要求。有了管理標準,還需要有相應的管理措施、來進一步説明如何做從而達到要求,並且運用適當的方法使單位每名員工明確其職責權限及範圍,它是員工安全行為的指南。本質安全管理要求管理標準和管理措施要全面覆蓋煤礦的所有危險源。具體地,管理標準應做到“每一條已知規律的風險的產生原因,都應有相應的管理標準予以消除”;管理措施應能夠做到“只要員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盡職盡責,每一條管理標準都能夠得到落實”。
1.4.2人員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
人員不安全行為也是一種危險源,應根據人員不安全行為的產生機理,對人員不安全行為進行分類管理,並制定相應的管理途徑和控制方法。
1.4.3組織保障管理
組織保障是為了順利實施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煤礦應該設立什麼樣的組織機構崗位職責、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健全的人員准入和培訓機制、良好的安全文化體系等。
1.4.4煤礦本質安全文化
煤礦本質安全文化主要研究煤礦本質安全文化的建設模式、目標、內容、措施與評價。使煤礦通過本質安全文化建設後,員工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主動追求安全、管理制度合理完善、員工無不安全行為、機器設備工藝等達到本質安全要求。
1.4.5煤礦本質安全管理評價
對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系統的運行情況應進行監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評價和考核,以確保管理體系能夠達到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要求。煤礦本質安全管理評價是檢驗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系統運行的效果,通過評價判別是否達到了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的目標,同時,找出煤礦本質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不斷完善本質安全管理系統,不斷杜絕由於人為的、已知規律的、可控的因素而導致的事故,逐漸減少煤礦重大和特大事故的發生,實現煤礦管理長效安全。本質安全管理要求對監督、評價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缺陷及時向上級報告,相關部門應及時對管理體系進行改進、完善。
1.4.6信息系統
煤礦的各個層級都需要藉助信息來識別、評估和應對安全風險。信息系統首先應蒐集詳實的生產安全信息,包括危險源信息、風險程度信息、風險應對信息、生產作業信息、地質條件信息、環境信息、政策落實執行信息、管理系統運行信息、監管報告等;其次,應具有有效暢通的信息溝通渠道,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性、全面性、連續性、針對性;再次,信息系統要保證決策者能夠及時獲得決策所需的各類相關信息。第四,管理層與員工之間應具備上下交流的通暢渠道,以便於管理政策的全面貫徹及實施情況的及時和準確反饋。

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體系運行模式

圖1-1: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運行模式
1.6體系文件、記錄要求
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具有文件化管理的特徵。編制體系文件是組織實施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建立與保持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並保證其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工作,也是組織達到預定的安全目標、評價與改進體系、實現持續改進和風險控制必不可少的依據和見證。體系文件還需要在體系運行過程中定期、不定期的評審和修改,以保證它的完善和持續有效。
煤礦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冊》、《程序文件》、《考核評分標準》、《風險管理手冊》、《風險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員工不安全行為管理手冊》、《管理制度彙編》、《本質安全文化建設實施手冊》
其中《管理手冊》是第一層次文件、《程序文件》是第二層次文件,《考核評分標準》、《管理制度彙編》、《風險管理手冊》、《風險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為第三層次文件,而《員工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手冊》和《本質安全文化建設實施手冊》的內容則涵蓋了各自的方針、目標、控制程序、制度等,從文件的層次結構上,它們縱跨三個層次。員工不安全行為是導致煤礦事故頻發的根本原因,而本質安全文化建設是減少員工不安全行為、提高員工素質、打造本質安全型礦井的一個有效手段,因此本質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將員工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本質安全文化建設提高一更高的高度來認識,要求煤礦形成《員工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手冊》和《本質安全文化建設實施手冊》。
《管理手冊》是體系文件的綱領性文件,它必須清楚地表明煤礦將要實施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決心,必須描述相應的方針、目標、組織機構及職責、體系覆蓋範圍、總要求、體系要素(風險管理、員工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組織保障、本質安全文化建設、管理信息系統)及其運行模式(要充分體現PDCA的運行思想)。
《程序文件》是為了控制每個業務過程安全,對如何進行各項生活、生產活動規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是有關職能部門使用的文件,要保證制定的程序文件完全滿足《管理手冊》和《考核評分標準》的要求,要確保考核評價指標涉及的業務過程都有相應的程序文件作為支持。注意程序文件不是操作規程,而是比操作規程涉及範圍更大的業務處理過程,如一通三防控制程序等。
《管理制度彙編》必須為《管理手冊》、《程序文件》等所涉及的本質安全管理的各個方面都提供製度支持,以確保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得以正常、有序地運行。如《管理制度彙編》中應對薪酬分配等激勵約束機制、體系日常檢查、體系內部審核、體系管理評審等做出具體明確的規定。
《風險管理手冊》內容涵蓋所有危險源及其相應的管理標準與措施和危險源的分類統計分析信息等。是各部門風險管理小組按照《程序文件》中的風險管理程序運行的工作結果。《風險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是基於《風險管理手冊》按照管理對象分類提取出來的,主要目的是能清晰地知道:在確保能控制住所有已辨識危險源的要求下,所有提取出來的管理對象各自的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是什麼,便於操作。必須説明的是危險源識、管理標準與管理措施的制定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
《員工不安全行為控制與管理手冊》主要分析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原因、分類及應該採取哪些控制措施及相應的業務流程與制度等(如員工准入、培訓、安全工程投入制度等)。
《本質安全文化建設實施手冊》則明確煤礦自身的本質安全文化理念、目標、建設內容、方法措施、相應的考核評價指標與保障等。
上述文件是本質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系信息及其載體。在體系運行過程中,文件起着規範、指導、培訓、證實等作用。應編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規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1) 文件發佈前得到批准,以確保文件是充分與適宜的;
(2) 必要時對文件進行評審與更新,並再次審批;
(3) 確保文件的更改和現行修訂狀態得到識別;
(4) 確保在使用處可獲得適應文件的有關版本;
(5) 確保文件保持清晰、易於識別;
(6) 確保外來文件得到識別,並控制分發;
(7) 防止作廢文件的非預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廢文件時,對這些文件進行適當的標識。
記錄是提供管理過程、管理體系符合要求的證據,具有追溯、證實的作用。記錄應保持清晰、易於識別和檢索。應編制將記錄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規定記錄的標識、貯存、保護、檢索、保存期限和處置所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