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質素纖維

鎖定
木質素纖維是一種有機纖維,主要應用於路面鋪設,是不可缺少的穩定劑。木質素纖維通常呈絮狀,而有時,比如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 Sto ne Mastic Asphalt )路面中用做穩定劑的木質素纖維是顆粒狀。
中文名
木質素纖維
長    度
均<6mm
灰分含量
≤18%
PH值
7.0±0.5

木質素纖維纖維簡介

木質素纖維是天然木材經過化學處理得到的有機纖維,外觀為棉絮狀,呈白色或灰白色。 [1]  通過篩選、分裂、高温處理、漂白、化學處理、中和、篩分成不同長度和粗細度的纖維以適應不同應用材料的需要.由於處理温度高達250℃以上,在通常條件下是化學上非常穩定的物質,不為一般的溶劑、酸、鹼腐蝕,具有無毒、無味、無污染、無放射性的優良品質,不影響環境,對人體無害,屬綠色環保產品,這是其它礦物質素纖維所不具備的。纖維微觀結構是帶狀彎曲的,凹凸不平的,多孔的,交叉處是扁平的,有良好的韌性、分散性和化學穩定性,吸水能力強,有非常優秀的增稠抗裂性能。

木質素纖維性能參數

吸油率:不小於纖維自身質量的5倍
含水率:<5% 耐熱能力:230℃(短時間可達280℃)

木質素纖維主要功能

廣泛用於瀝青道路、混凝土、砂漿、石膏製品、木漿海棉等領域,對防止塗層開裂、提高保水性、提高生產的穩定性和施工的合宜性、增加強度、增強對錶面的附着力等有良好的效果。其技術作用主要是:觸變、防護、吸收、載體和填充劑。在路面鋪設中,纖維穩定劑採用木質素纖維, 經工廠形成棉絮狀纖維或顆粒狀纖維。

木質素纖維使用説明

建議摻量:通常用量為混合料質量的0.3%,具體執行設計用量。
施工工藝:間隙式拌合機看採用人工投料,投料時可將纖維整袋在熱集料投料時一同投放,人工向拌缸投放纖維包,約60~70 s就要投放一次,頻率很高,操作的工人必須思想集中,因而精神頗為緊張。人工投放纖維,由於人的動作都需要一個反應時間,因而常發生不能拌缸門一打開就及時將纖維投入拌缸,結果減少了纖維與集料幹拌的有效時間,纖維分佈不均勻而影響纖維吸收瀝青的效果,會使路面上出現油斑,連續式拌合機可使用纖維喂料機。投料機由螺旋輸送機、加料螺旋輸送機、一級蓬鬆和二級蓬鬆、計量裝置、出料螺旋輸送機、一級和二級風機、壓縮空氣調節閥以及氣動裝置等組成(見圖1)。整機裝在一個底盤上,安裝時將投料機出口與拌和機的斜提落料口或拌缸風送管相連接,接通電源即可與拌和機同步工作。投料機針對絮狀木質素纖維的特點,採用容積式計量方法。生產時將袋裝壓縮纖維或散裝纖維倒入料斗中,料斗門關閉後,生產過程受電腦程序控制,加料螺旋輸送機將料斗中的纖維輸送到料倉中進行一級蓬鬆,再通過篩網落到料倉下部,控制器接受到來自拌和機的投料信號後,出料螺旋輸送機立即將容重均勻的絮狀木質素纖維以標定的速度送入二級蓬鬆,進一步細化。再經過兩級風機吹送到拌缸中,實現木質素纖維與集料的混合,經過幹拌最終均勻地分散在混合料中。料倉中始終保持有一定量的纖維處於蓬鬆狀態,及時補充到計量系統中。如此自動循環,實現與拌和機的協調工作 [2] 

木質素纖維應用領域

F1方程式賽車道;高温多雨地區路面、停車場;高速公路與城市快速路、幹線道路的抗滑表層;
橋面鋪裝。特別是鋼橋面鋪裝;高寒地區、防止温縮裂縫;城市道路的公交車專用道;
公路重交通路段、重載以及超載車多的路段;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公共汽車站、貨場、港口碼頭
參考資料
  • 1.    温金中,李曉明.顆粒狀木質素纖維自動加料機的結構設:山西交通科技,2001
  • 2.    呂偉民,高慶壽,謝春林.絮狀木質素纖維投料機的結構與應用:築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