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蘭花

(木蘭科木蘭屬植物)

鎖定
木蘭花是木蘭科木蘭屬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紫玉蘭的花朵。花蕾卵圓形,花型大,瓶型,花被片外面紫色或紫紅色,內面近白色,萼片紫綠色;花期2-3月。 [3] 
木蘭花治療魚哽骨哽,虛寒咳嗽等。 [4]  木蘭花早春開花,花大,味香,色美,宜配植於庭前或叢植於草坪邊緣。木蘭花栽培歷史較久,為庭院珍貴花木之一,花蕾形大如筆頭,故有“木筆”之稱。 [5] 
中文名
木蘭花
拉丁學名
Magnolia liliflora Desr.
別    名
木蘭,辛夷,紫玉蘭,木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木蘭目
木蘭科
木蘭屬
亞    綱
木蘭亞綱
木蘭族
分佈區域
原產於中國中部,各省均有栽培
外文名
magnolia
二名法
M. liliflora Desr

木蘭花形態特徵

木蘭花
木蘭花(8張)
木蘭花樹高可達5米,花朵開放時傲立枝頭,純白聖潔,因為木蘭花是先開花,花謝後才長葉,所以木蘭花開時滿樹潔白,毫無雜色,讓人陡生敬仰之感。木蘭花花語是高尚的靈魂。
木蘭花為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1.5-3m或更高。樹皮淡灰褐色;小枝細長,疏生細長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橢圓形或長圓形,被棕色有光澤的短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4cm;托葉痕長為葉柄的1/2;葉片披針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4cm, 寬4-10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除沿葉脈疏生絨毛外,餘無毛。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於枝頂,有香氣,呈杯狀,直徑約6cm;花被9片,肉質,乳白色或淡粉紅色至粉紅色,倒披針形或近匙形;雄蕊多數,長約1cm,花絲長約4mm,呈紫紅色,花葯藥隔先端尖呈黃色;雌蕊羣橢圓形。雌蕊柄長約5mm.花柱細而彎曲。雌蕊比雄蕊早熟,自然結實率低,而分櫱性強。木蘭花形狀特徵。

木蘭花生長環境

木蘭花
木蘭花(11張)
原產中國中部山地混交林內和山地林中,海拔700-1800m的山坡雜木林中,喜光,稍耐陰。喜温暖濕潤的氣候,亦能耐寒。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不耐旱,忌鹼,在乾燥、鹼土、黏土上生長不良。根肉質,怕水淹。

木蘭花分佈範圍

主要在福建,江蘇,江西,浙江,安徽栽種。

木蘭花繁殖方法

木蘭花
木蘭花(8張)
多用壓條、分株法繁殖。有時也用播種。分株,春、秋季均可進行,挖出枝條茂密的母株分別栽植,並修剪根系和短截枝條。壓條,選用一二年生枝條,在早春可用堆土法或埋條法繁殖。播種,9月採種,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後20-30天發芽。栽培管理簡單,注意防旱防澇,及時施肥。移植可在秋季或早春開花前進行,小苗用泥漿沾漬,大苗必須帶土球。花期前後各施肥1次,以磷鉀肥為主。夏季高温和秋季乾旱季節,保持土壤濕度。花後和萌芽新枝前,應剪去枯枝、密枝和短截徒長枝。
木蘭喜光,稍耐陰。喜温暖濕潤的氣候,亦能耐寒。喜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不耐旱,忌鹼,在乾燥、鹼土、黏土上生長不良。根肉質,怕水 淹,傷口癒合力差,移栽不易成活。分櫱性強。木蘭用分株、壓條、扦插等 繁殖。
木蘭移栽在春天花前或秋天落葉後進行,中小苗需宿土,大苗帶土球。木蘭喜肥,每年10~11月施人腐熟的堆廄肥作基肥,花後萌芽抽枝期間,追施2~3 次速效氮肥,旱季根際覆蓋並適量澆水。翌年可望花繁葉茂。
木蘭要成喬木樹形,必須進行除櫱萌芽和整枝。木蘭根腐病、紅蜘蛛、鑽心蟲等應及時防治。

木蘭花栽培技術

養護
養護 養護
喜光,較耐寒,但不耐旱。要求肥沃砂質土壤,不耐鹼。怕水淹。木蘭花喜濕潤半陰的氣候,喜肥,有良好通透性的土壤冬季要挖穴,施有機肥,如骨粉、餅肥。木蘭花耐寒性較強,但忌旱和澇,平時要保證水分的供應,經常向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以免黃葉落葉。

木蘭花病蟲防治

海桐吹綿蚧主要危害花木,寄主很廣,危害普遍。雌成蟲和幼蟲常集中在嫩芽、葉、枝、幹上吸吮汁液,嚴重時可佈滿整個枝條,造成葉片發黃,梢短、變形、落葉、枯枝,甚至全株死亡,且易誘發煤污病,使葉面變黑,阻礙光合作用,影響樹勢,從而降低觀賞價值。 一、二齡若蟲吸食汁液時分泌大量蜜露,這是誘發煤污病的主要原因。雌成蟲老熟後常固定危害,不再轉移。
防治方法:
營林措施:清除田間蟲害株和修剪有蟲枝條,及時帶出田外進行燒燬。
生物防治:保護引放澳洲瓢蟲,大、小紅瓢蟲。
藥物防治:休眠期噴施波普1-3度石硫合劑;若蟲孵化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加10%吡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成蟲發生時使用狂殺蚧800—1000倍液或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均勻噴霧,噴藥時加入適量柴油可增加其滲透性,同時要求藥液一定要噴透噴勻。狂殺蚧對介殼蟲特效。

木蘭花主要價值

木蘭花是著名的早春觀賞花木,早春開花時,滿樹紫紅色花朵,幽姿淑態,別具風情,適用於古典園林中廳前院後配植,也可孤植或散植於小庭院內。花蕾可入藥,稱辛夷。藥用詳細見下文並參見辛夷詞條(辛夷即是此植物的別名,但主要是藥材名)。 [1] 

木蘭花植物文化

宋·歐陽修
木蘭花 木蘭花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譯文
離別後,不知你行程是遠近,事事物物都淒涼,我的心裏多煩悶!
你漸走漸遠無音信,水面寬闊、魚兒下沉,到哪裏去找送信人?
夜深人靜秋風緊,竹子發出瑟瑟音,萬葉千聲、聲聲敲打我的心,怎叫人、不怨恨?
孤零零斜靠單個枕,想到夢裏把你尋。輾轉反側難入夢,可恨的燈油又燃盡。
註釋
木蘭花
魚沉:傳説魚能傳書,魚沉則魚不傳書。
秋韻:秋聲。
燼:燈芯燒成灰燼。欹(qī):傾斜。
白居易詩“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豔風吹膩粉開。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膩如玉指塗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從此時時春夢裏,應添一樹女郎花。”此處,木蘭借用了古代傳説的巾幗女英雄花木蘭,而木蘭花含苞欲放,素豔相宜。此處當指木蘭(辛夷)。
花語
靈魂高尚,可在教師節送
唐朝時代被引種到扶桑,17世紀被引入歐洲(1790年傳入英國),因其大而美麗的花朵在歐美廣泛流傳,美國成立了專門的木蘭學會,已經培育了豐富多彩的園藝品種。

木蘭花區別玉蘭

木蘭花各自別名

紫色木蘭花圖片 紫色木蘭花圖片
玉蘭別名有玉樹、望春、白玉蘭、迎春、應春、玉堂春等
木蘭(辛夷)別名有林蘭、桂蘭、杜蘭木蓮木筆黃心紫玉蘭女郎花等。
而木蘭之名到現代仍有分有合。植物誌中多以玉蘭與辛夷別之,或玉蘭木蘭別之而木蘭別名辛夷/紫玉蘭。

木蘭花植物學區別

玉蘭為高大喬木而辛夷為灌木或小喬木
玉蘭花萼與花瓣常不可分,常9數,又有園藝變種多至12-15者;辛夷花萼與花瓣差別明顯,萼片3,常綠色披針形,花瓣6,外紫而內白。
玉蘭花期早於辛夷;然隨不同地域花期也有別,不可單憑此為據。
玉蘭花和木蘭花一種生長在南方,是常綠喬木,花小,香氣濃郁。而另一種生長在江南或以北,開的是大朵的花,不太香,先開花,落花後再長葉。

木蘭花藥材基原

為木蘭科植物天目木蘭、天女木蘭黃山木蘭的花蕾。
木蘭花 木蘭花
落葉喬木,高8-12m。樹皮灰色或灰白色,縱裂。小枝較細,帶紫色;頂芽被白色長絹毛。單葉互生;葉柄長約0.5-2cm;葉片倒披針狀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至橢圓形,長7-15cm,寬2-7.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常一側稍偏斜,全緣,背面沿葉脈疏生絨毛。花先葉開放,單生於枝頂;花杯狀,芳香,直徑約6cm;花被9片,肉質,乳白色或粉紅色;雄蕊多數,長9-10mm,藥隔伸出成短尖頭,花絲紫紅色;雌蕊羣圓柱形,長約2cm,花柱直伸。聚合果圓柱形,長4-6cm,常因部分心皮不發育而彎曲。蓇葖果扁球形,表面有瘤狀突起。種子成不規則的扁圓形,外種皮肉質,呈深紅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夜香木蘭
夜香木蘭(8張)
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1.5-3m或更高。樹皮淡灰褐色;小枝細長,疏生細長毛,嫩枝密被短柔毛。冬芽橢圓形或長圓形,被棕色有光澤的短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4cm;托葉痕長為葉柄的1/2;葉片披針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4cm,寬4-10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灰綠色,除沿葉脈疏生絨毛外,餘無毛。花與葉同時開放,單生於枝頂,有香氣,呈杯狀,直徑約6cm;花被9片,肉質,乳白色或淡粉紅色至粉紅色,倒披針形或近匙形;雄蕊多數,長約1cm,花絲長約4mm,呈紫紅色,花葯藥隔先端尖呈黃色;雌蕊羣橢圓形.雌蕊柄長約5mm.花柱細而彎曲。
落葉喬木,高6-10m。樹皮灰白色,近光滑。小枝淡褐色,初時有毛,後變無毛。頂芽卵形,被淡黃色長絹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5cm;葉片倒披針形、倒披針狀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卵形,長6-14cm,寬3-7cm,先端細尖或鈍圓,稀短尾狀鈍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被極細短毛,羽狀側脈7-10對。花白色,先葉開放,花梗粗長,直立,長1-1.5 cm,密被淡黃色長絹毛;花被9,外輪3片較小,膜質,萼片狀,內兩輪白色,基部帶紅色;雄蕊多數,圓柱狀卵形;心皮多數,每心皮有2個胚珠。聚合果圓柱形,長5-8cm,直徑1.8-2.5cm,下垂,幼時綠色,稍帶紫紅色,熟時暗紫黑色,果梗長約1cm,密生黃色長絨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參考資料
  • 1.    木蘭花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醫學全在線
  • 2.    PPBC  .中國植物圖像庫——最大的植物分類圖片庫[引用日期2023-02-08]
  • 3.    周武忠,黃壽美編,景園樹木學,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第378頁
  • 4.    張正華,何平,眉山中草藥資源 圖鑑 上,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09,第69頁
  • 5.    趙春莉主編,身邊常見花卉圖鑑,陝西旅遊出版社,2019.04,第2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