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蘭峪風景區

鎖定
木蘭峪風景區位於河北保定滿城縣城西北25公里處的西趙莊村,著名的木蘭溶洞深掩在山青水秀的木蘭峪的幽僻之處,周圍羣山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洞內景色與眾不同,高低寬窄變化無窮。溶洞內全長300米,石筍、石鐘乳比比皆是,勝似南方喀斯特景觀。石花、石柱、石錐、石樹,像質地上乘的美玉一樣流光溢彩,清亮透明。石瀑的氣勢勝似真瀑,洞內還出土了五萬年以前的熊、鹿,獵狗等古生物化石,為研究當地氣候、地質變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材料。
中文名
木蘭峪風景區
地理位置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坨南鄉西 [1] 
面    積
12 km²
氣候帶
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9:00-18:00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著名景點
木蘭溶洞
景 觀
石筍、石瀑、石柱、石錐、石樹

木蘭峪風景區景點介紹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峪風景區位於滿城縣西北約20公里處的西趙莊村大西內,據説歷史上的花木蘭,曾率軍在此駐紮過,現在尚存軍寨遺址,木蘭峪景區,木蘭溶洞皆因此而得名。景區羣山環抱,總面積10平方公里。2009年進行開發,興建公路、停車場、飯店等設施。而後正式對外開放,從而揭開了木蘭溶洞塵封2.8億年的神秘面紗。木蘭峪景區還有,猿人洞、楊成武抗戰遺蹟、太平台、練兵場、木蘭寨遺址、侵華日軍採礦遺址、日月宮、白龍廟、白龍井、梨園谷、瀑布等景觀。而最具代表性的景觀當屬木蘭溶洞。
一踏入景區,葱鬱的喬灌木中央寫有醒目“木蘭峪”三個大字的紅色山門樓矗立眼前。在此購完門票即可上山準備遊賞。在上山的崎嶇山路石壁上刻有“尋幽探谷”的四個紅色行楷大字,充分調動您的探洞興致;上行至接近洞口一半路程的石面上,一個大大的行楷紅色“緣”字以及“緣”字旁三行小字“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樹欲止靜而風不寧”説明您來此寶地遊賞,實為勝意而又緣分矣。
洞口在專為此建造的幾間屋子裏。服務人員為您開啓房門後,您便可以持手電筒入內遊覽。木蘭溶洞位於河北省滿城縣城西15公里,佔地面積八平方公里,深掩于山清水秀之木蘭峪深處半山腰,是全國大溶洞之一。現已開發1200米,待開發3000米。洞內高、低、寬、窄變化多端,石筍、石錐、石柱、石樹如美玉般流光異彩。洞內忽而有平坦廳堂,忽而又直上直下、陡峭險峻;忽而有大巖縫鍾乳,忽而又石筍、石柱、石錐倒立、垂吊成幕,忽而又鍾乳成小橋、成門狀,忽而又似江河直瀉成瀑,不是瀑而氣勢勝似瀑,有的酷似舞台帳幔。勝似南方的喀斯特景觀。
溶洞地處北温帶,氣侯宜人,羣山疊彰、梯田層層,果木成林,喬灌茂密、綠草叢生、鬱鬱葱葱,柿子樹林甚是壯觀;加之緩緩流淌之潺潺溪水、伴之悦耳的蟬鳴、蟋蟀叫唱,若有幸尚可見到彌猴、黃羊、野兔、野雞奔跑于山坡密林之中。置身於如此秀麗景色中,好不愜意!
當您飽覽了奇麗的溶洞景觀和令人陶醉的山川美景後,您還沉浸在無窮的回味中,又將在回程中盡覽滿山遍野、香甜可口的桃李以及道路兩旁媚人的田園風光。

木蘭峪風景區位置境域

氣候特點
該景區屬暖温帶半濕潤半乾旱地區,是典型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朗少雨,冬季乾燥寒冷。温度常年為氣温常年保持在15-20攝氏度,非常適宜遊人在此遊覽。一年當中,温熱期比平原地區長時間較長,炎熱期短,基本無酷熱期。冬季有小寒期,但無大寒期和嚴寒期,這種氣温適宜旅遊出行。年平均降水量650—700mm左右,雨量年內時空分佈極不均衡,汛期(6-9月)雨量集中,佔全年降水總量的85%。全年四季分明,老少皆宜。

木蘭峪風景區資源情況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溶洞風景區核心範圍十多平方公里,外圍區域達到20多平方公里,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木蘭溶洞獨特的資源環境,從溝壑、田園、山峯、溪流、樹林、廟宇多元的景觀元素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景觀背景,使保定木蘭溶洞風景區擁有其他景區所沒有的自然生態風光。
景區屬於山區溝壑區,受自然環境的影響,植被外貌上景觀由於地形起伏較大,故植被羣落垂直分佈明顯,水平分佈上因局部環境的變異呈現地域性差異。主要植被類型為:喬木以槐樹、側柏、棗樹、楊、柳、榆等為主;灌木有檸條、酸棗等;草本植物種類多,數量大、寸草、蘆草等等。區塊毗鄰村莊,常見野生動物有:獸類有野兔、野鼠,松鼠,獾等;鳥類有麻雀、喜鵲、山雞、鷹、野鴿等;其它還有蜥蜴、蛇等爬行動物,青蛙、蟾蜍等兩棲動物以及種屬、數量眾多的昆蟲類等。
坨南的水蜜桃、蘋果、磨盤柿最有名。有花果之鄉美譽,特色食品有柿子幹、黑棗、大棗等。地方特色菜有排骨燉雞、蒸肉等傳統菜。

木蘭峪風景區主要景點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溶洞洞長3000米,現在只開發出一千餘米。有的景觀在一個平面上,有的在上層,有的在下層。此時則要攀梯向上,或緣梯向下。進入此洞,我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奇異的世界。舉目平視,抬頭仰望,但見,石鐘乳、石幔、石柱令人迎接不暇。比較有名的景觀如:吉祥宮、觀音閣、白龍潭等,十餘處景點。其餘不可名狀的石筍、石幔、石鐘乳、石花、瀑布羣等,俯拾即是。真可謂,鬼斧神功,巧奪造化。
木蘭峪風景區 木蘭峪風景區
深掩在山青水秀的木蘭峪的幽僻之處,周圍羣山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洞內景色高低寬窄變化無窮。溶洞內石筍、石鐘乳比比皆是,石花、石柱、石錐、石樹,像質地上乘的美玉一樣流光溢彩,清亮透明。石瀑的氣勢勝似真瀑,洞內還出土了五萬年以前的熊、鹿、獵狗等古生物化石,為研究當地氣候、地質變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實物材料。景區處在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4公里不等的區域範圍內。區塊內分佈有多個溶洞分佈,現在已經開發出一個較小的溶洞,已探明溶洞4個,最大的一個高度超過20米,長度勘測在1000米以上,風景區內有白龍廟,香火旺盛。
景區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山上植被茂密,有野生桃樹、杏樹、棗樹、側柏、槐樹、楓樹,還有山雞、松鼠、獾等眾多野生動植物。以該溶洞羣為主導,可建12平方公里的綜合旅遊景區。利用地下地質洞穴, 具有開發旅遊地質資源的科學價值,利於對各旅遊地質景觀的形成時代、地質背景、演化過程進行了解,揭開遠古地質年代神秘的面紗,使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增長見識,加深對各旅遊地質景觀的印象。項目在規劃總體上將突出體現溶洞地貌,以及人文的生態文化旅遊,地下觀洞、山下觀水、山上觀花、山頂一覽羣峯。打造集溶洞景觀、民族風情、觀光避暑、温泉休閒度假、科普教育、探險運動、生態體驗等為一體的綜合風景度假區。

木蘭峪風景區交通線路

木蘭溶洞風景區所在的滿城區,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南距石家莊120千米,北距北京140千米。北同易縣接壤,南與清苑區毗鄰,西和順平縣交界,東連競秀區、蓮池區和徐水區。截至2013年,滿城擁有九橫十二縱的道路網絡,道路全長46.4千米,道路面積100.3萬平方米。張石高速、保滄高速、保阜高速、榮烏高速、京深線、保淶線、良順線、京贊線、津保北線等國道省道穿境而過,交通便利。
景區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滿城縣坨南鄉西趙莊村大西峪
乘車線路:滿城縣乘開往坨南鄉的班車,到坨南鄉後在換乘小巴至西趙莊可達。

木蘭峪風景區歷史人文

人文故事圖 人文故事圖
北魏時期,北方遊牧民族柔然族不斷南下騷擾,北魏政權規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線。但是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無法上戰場,家中弟弟年齡尚幼,所以,木蘭決定替父從軍,從此開始了她長達十幾年的軍旅生活。去邊關打仗,對於很多男子來説都是艱苦的事情,而木蘭既要隱瞞身份,又要與夥伴們一起殺敵,這就比一般從軍的人更加艱難!可喜的是花木蘭最終還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數十年後凱旋迴家。皇帝因為她的功勞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時認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職.然而,花木蘭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顧拒絕了,請求皇帝能讓自己返鄉,去補償和孝敬父母。
地處坨南鄉西趙莊的木蘭峪,是一個羣山環繞的山谷。其名何來?當地鄉民説是這裏曾是木蘭花盛開的地方,也是花木蘭曾在這裏屯兵練武。當年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曾率大軍駐紮此地,將來犯之敵一舉全殲,英雄壯舉如英雄的芳名,流傳千古。後來,這條山谷就被老百姓稱為木蘭峪,一直沿用至今。花木蘭替父從軍膾炙人口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曉,深入人心。據史書記載:花木蘭乃完縣(今順平縣)人。與其僅有界河之隔的坨南鄉一帶留有英雄足跡,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我們一踏進木蘭峪,只見羣山環抱,碧綠蒼翠,環境優雅,雖有綠蔭遮掩的氈式營盤但那已是遊人歇憩的地方,已經沒有昔日練武的騰騰殺氣。這裏確實是一個封閉幽靜、隱蔽習武的好場所。興之所至,吟《減字花木蘭》詞一首:
滿川碧樹,曾是木蘭習武處。時過境遷,此地爭説花木蘭。
從軍替父,忠孝雙全傳千古。蕩息狼煙,鐵馬金戈唱凱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