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荷

(中藥)

鎖定
木荷,中藥名。為山茶科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的根皮。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攻毒,消腫之功效。用於疔瘡,無名腫毒。
中文學名
木荷
別    稱
何樹、柯樹、木和、木艾樹、回樹、木荷柴、橫柴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側膜胎座目
山茶科
山荷屬
木荷
採收時間
全年
用    量
外用:適量,搗敷
毒    性
有毒

木荷入藥部位

根皮。

木荷性味

味辛,性温。

木荷功效

攻毒,消腫。

木荷主治

用於疔瘡,無名腫毒。

木荷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

木荷使用注意

本品有大毒,不宜內服。有報道,木荷樹皮與皮膚接觸可出現紅腫、發癢等反應,皮膚過敏者慎用。

木荷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

木荷形態特性

大喬木,高25米,嫩枝通常無毛。葉革質或薄革質,橢圓形,長7-12釐米,寬4-6.5釐米,先端尖鋭,有時略鈍,基部楔形,上面幹後發亮,下面無毛,側脈7-9對,在兩面明顯,邊緣有鈍齒;葉柄長1-2釐米。花生於枝頂葉腋,常多朵排成總狀花序,直徑3釐米,白色,花柄長1-2.5釐米,纖細,無毛;苞片2,貼近萼片,長4-6毫米,早落;萼片半圓形,長2-3毫米,外面無毛,內面有絹毛;花瓣長1-1.5釐米,最外1片風帽狀,邊緣多少有毛;子房有毛。蒴果直徑1.5-2釐米。花期6-8月。

木荷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50-1500m的向陽山地雜木林中。分佈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木荷現代應用

用於治療癰瘡腫痛和無名腫毒等。

木荷相關論述

《浙江藥用植物志》:“根皮可治疔瘡,無名腫毒。”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2013年
  • 3.    楊衞平、夏同珩.《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5》 :貴州科技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