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梯寺石窟

鎖定
木梯寺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西南35公里的馬力鎮楊家坪村西柏林山上。 [1] 
木梯寺石窟現存窟龕18個,殿堂4座,歷代造像80餘身,壁畫234幅500平方米。尤以5、7、16窟規模最大,保存最好,未失原作風格,是該寺的保護重點。 [1] 
1972年,木梯寺石窟被武山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為武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木梯寺石窟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6年5月25日,木梯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木梯寺石窟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0869-4-5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木梯寺石窟歷史沿革

木梯寺石窟地處絲綢之路東段南道和唐蕃古道上,北魏始建,三面懸崖絕壁,僅北側鐵山門入寺,絕壁置數丈木梯以登梯入寺,故名術梯寺。石窟開鑿在峭壁山腰上,現存歷代窟龕18個,造像78尊,壁畫230餘幅,以第5、7、16窟規模較大,保存了唐宋風貌。 [4] 
據明代重建木梯寺序記載:“龍川東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於漢,自唐迄今,歷代經營,內有十殿九洞二磚塔,二塔已無跡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較伏羌大佛略小。明洪武初年,經林僧黨鬱剛重建,明萬曆十五年有平涼府隆德縣居士任演明捐貲重修。”序中所記,初建於漢,未必可信,也沒有更多的證據,但從其部分窟形及造像、出土瓦當等看,均具有北魏遺風。寺內現存最早為唐代塑像。 [1] 

木梯寺石窟遺址特點

木梯寺石窟整個石窟四周懸崖峭壁,如臨絕境,僅在北側有一山門可入寺內,沿羊腸小路,可走遍全寺的“十殿九洞二磚塔”。相傳寺廟原無路可入,在山門口的絕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們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
寺內窟龕均分佈在數十米高的懸崖上,較大的石窟還有木構遮檐。窟形繁多,有崖窟、摩崖窟、走廊、自然巖窟等;窟頂形狀有方形平頂、穹隆頂等。造像可分為石胎泥塑、木骨泥塑兩類,現存5、7窟內宋代作品為全寺之精華。
1號窟,又稱朝陽洞,內塑接引佛一尊,高2.6米。壁畫從剝落處看有三層,表層為清光緒三十四年所作,中層為明代作品,裏層時代不明。
5號窟高4.9米,寬6.7米,深5.4米,平頂,高壇基,規模宏大。創建年代不詳,但從剝落的壁畫來看,僅重建過一次,但由於殘損嚴重,難以辨識。塑像保存完好,有造像11尊,三佛二弟子四菩薩,具有典型的宋塑風格。另有兩尊文武裝扮的坐像分列東西,很明顯與佛菩薩不屬於一個體系,窟內所有造像保存均比較完好。
7號窟形類似5號窟,內有塑像8尊,坐五立三,仍為三世佛題材。從其造像風格來看,具有宋代的特點,保存也比較完好。
9號窟長、高、寬均為3.4米,穹隆頂,雖然規模與5、7窟相比較小,但卻別具一格,內塑三佛四菩薩二弟子一羅漢。立佛高發髻,面部豐盈清秀,眼若纖目,眉作半弧,嘴角上翹;侍立菩薩袒上身,微顯扭曲。穹隆頂作寶蓋形浮雕天花藻井以及略微扭動的姿勢,盡顯唐代韻味,可惜在民國時經人塗脂抹粉,已失原貌。 [1] 
11號窟位於松樹灣西崖下方,元代開鑿,近代重修。摩崖方形淺龕,龕高2.55米、寬3.18米、深0.48米。龕內壁面上並列鑿有兩座舍利塔。左側塔殘高2.34米,佛塔形制與水簾洞石窟同期覆缽塔類似,塔基為五層依次遞減內收的方形台基,下有浮塑的單瓣式覆蓮台,塔身呈覆缽形,相輪呈梭形,由上下兩部分相背三角形組成,相輪上方為菱形塔尖,上有摩尼寶珠。右側塔殘高2.36米,形制與左塔相同。 [3] 
12號窟石雕高浮雕式舍利塔三座,系元代所作。
16號窟俗稱大佛閣,內塑倚坐大佛一尊,高8米有餘,窟內有小龕5個。大佛具有濃厚的唐塑風采。 [1] 

木梯寺石窟文物遺存

木梯寺內現存壁畫,顯露於外的除極少數明代作品外,多數為清代重繪。 [1] 

木梯寺石窟保護措施

1972年,木梯寺石窟被武山縣革命委員會公佈為武山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木梯寺石窟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6年5月25日,木梯寺石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木梯寺石窟旅遊信息

木梯寺石窟地址

木梯寺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西南35公里的馬力鎮楊家坪村。

木梯寺石窟交通

武山縣城坐長途班車至馬力鎮,可到達木梯寺山下的路口(青蘭高速→連霍高速→鴛鴦立交橋→所北段→景區)
參考資料